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洪武元年 > 第676章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奋斗在洪武元年 第676章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簡繁轉換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29 12:41:3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事实证明,朱皇帝的智商应该不是很高,大概跟七仔差不多。

或者说,朱皇帝一直都太小瞧了他的好大儿,也太高估了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底线。

就在朱皇帝暗自庆幸自己在宁阳县,京城里有好大儿替自己处理政务的时候,远在京城的朱标正抓着李善长和刘伯温开会,商量孩童案和铁器案的善後事宜。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原本的大明中书省左丞相,如今的大明内阁首辅大臣李善长,正笑眯眯的捋着胡须,给大明常务副皇帝朱标献计。

“眼下几百个官员的缺口,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找到合适的人手。”

“即便能从其他地方抽调官吏,以後也要想办法补回去。”

“依臣之见,倒不如把恩科新录的几百个进士塞到驸马爷手底下,让他们一边替驸马爷打下手,一边跟着驸马爷学习怎麽当官,等这场案子结束,他们就可以直接外放做官,顶上那些被抽调的官吏的缺。”

刘伯温跟着点头附和:“宁阳县出身的那些官员有多好用,殿下是知道的,这些新科进士纵然不比宁阳县出身的那些官员,但是只要能跟着驸马爷身边学到几分本事,做个知县总是合格的。”

朱标瞥了李善长和刘伯温一眼,心说就你俩精明?

孤何曾不想把人手塞到姐夫手底下?

问题是这人哪儿有那麽好塞?

朱标微微叹息一声,说道:“姐夫那边本来就忙,再往他手底下塞几百个进士,他能乐意?”

最起码也得小龙团开路才行。

“最关键的是,姐夫他可是个雁过拔毛的性子。”

“这些人塞到他手底下还算容易,再想往回调,又岂是那麽好调的?”

不说肉包子打狗吧,也只能做好十三出九归的心理准备。

往他手底下塞三百个进士,能不能回来两百个都不好说。

朱标伸手揉了揉额头。

李善长却捋着胡须说道:“启奏殿下,臣有一计,去三百个进士,起码能回来三百个。”

嗯?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麽?

去三百个进士,起码能回来三百个,合着还有可能多回来几个?

李善长再次捋了捋胡须,满脸得意的说道:“敢问殿下,这三百个进士原本就是要外放做官,去顶那些空缺的,对吧?”

朱标点了点头,李善长又继续说道:“把他们派去其他地方顶缺是顶,顶登州府和宁阳县的缺不也是顶?”

随着李善长的话音落下,刘伯温当即就挪了挪身子,试图离李善长那个老匹夫远一些。

好家夥,你所谓的从其他地方抽调官吏,合着是先从登州府开始抽调?

从登州府抽调三百个官吏,再塞过去三百个进士,杨癫疯培训他们的时间决定了他们什麽时候能上岗做官是吧?

论起薅羊毛的本事,老夫愿意承认你李善长是天下第二!

朱标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这个办法好!

本身这些官员缺口就是姐夫弄出来的,孤从登州府抽调官吏去补缺又有什麽不对?

而且,孤专门挑佐贰官和书吏们抽调。

一个县里抽两个佐贰官再加八个书吏,他登州府十个县就能抽调出一百个人。

登州榷场那边起码也能抽调二十个。

宁阳县再抽调十个。

登州府本身再调二十个。

加起来就是一百五十个。

抽调出来的佐贰官直接升职做正印官,书吏直接升职做佐贰官。

再从宁阳县里寻摸一百五十个识字的青壮去做书吏,这不就能凑出来三百个?

只是转念一想,朱标又觉得有些不对劲。

谁规定孤只能从宁阳县寻摸一百五十个识字的青壮了?

孤寻摸两百个不行吗?

拿三百个去换三百五十个,是孤赚了!

越想越觉得靠谱,朱标当即就做出决定:“就这麽着吧,回头孤让人带两斤小龙团去找我姐夫。”

略微顿了顿,朱标又继续说道:“接下来就是僧录司和道录司的事儿了。”

听到僧录司和道录司这两个名字,李善长和刘伯温脸上的笑容也慢慢隐去。

顾名思义,僧录司是管和尚的,道录司是管道士的。

但是很明显,僧录司的工作并没有做到位。

光是一个世航和尚的度牒问题就说不过去。

谁给世航和尚颁发的度牒?

天底下那麽多的和尚,还有多少个是跟世航和尚一样的?

世航和尚跟白莲教有牵扯,那还有没有其他的和尚是白莲教徒?

僧录司的工作没做到位,那道录司呢?

朱标微哼一声,说道:“将僧录司和道录司现有的官员调到他处吧,再从御史台抽调几个人过去。”

“先清查天下寺庙丶道观的田产,再清查僧侣丶道士们的度牒。”

“该抓的抓,该勒令还俗的就勒令还俗。”

“遁入空门又不是跳出三界。”

“想靠着出家来躲避律法的制裁?”

“做梦!”

李善长点头应下,随後说道:“臣以为,光是针对僧道还不够,最主要的还是得针对那些结社的,像什麽所谓的诗社丶书社,尤其是念佛之类的。”

宋朝时期的结社非常普遍。

演杂剧的“绯绿社”,蹴球的“齐云社”,唱曲的“遏云社”,相扑的“角抵社”,射弩的“锦标社”,使棒的“英略社”,说书的“雄辩社”,演皮影戏的“绘革社”,剃头师傅可以组成“净发社”,变戏法的“云机社”。

喜欢纹身花绣的有“锦体社”,就连妓女也可以成立一个“翠锦社”。

白莲教起源可上溯於东晋慧远创建的白莲社,正式兴起则是在绍兴三年,属於是“结社念佛”的产物。

大明现在也有结社,而且同样非常自由和普遍。

光是京城就有大大小小的诗社丶书社好几个。

当然,李善长并不是想要针对诗社丶书社,而是盯上了这些诗社丶书社背後的乡绅团体。

听说,又他娘的有人在招供时供出了“中书省左丞相”这六个字?

所以,什麽这个社丶那个社的,你们不要怪老夫心狠手辣。

要怪就去怪那些个混账王八蛋,是他们先拿老夫的九族开玩笑的!

一想到自个儿的九族老婆,李善长又将目光投向了刘伯温。

他们祸害老刘的次数,可比祸害老夫的次数更多。

老刘这次咋没跳出来?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