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绑定慈母系统后,我摆烂了 > 第852章 君臣佐使

绑定慈母系统后,我摆烂了 第852章 君臣佐使

簡繁轉換
作者:北海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1 02:32:41 来源:源1

烟花巷子摊大事儿了。

“杂种!还不快说实话?”狗儿恶狠狠的拿出鞭子抽打被吊起来的扒手,一如当年狗剩打他一样。

地上的小孩看上去只有七八岁大,实际上有十二三了,打扮的干干净净,任谁也看不出来他是个扒手。

他的衣服被打成一条条,露出后背上的肉。

其实也没什么肉,都是皮包骨罢了。

他知道,这次自己闯大祸了,因为不仅是苏锦衣卫,就连毒娘子和玉郎都一块来了。

“我没拿。东西被一个姓叶的拿走了。”

狗儿一脚踹在他身上,险些把他踹背气:“什么姓叶的?这可是掉脑袋的大事,你还不赶紧的?”

“昨日,有两个男的找到我,指名让我们偷外地人的东西,一旦成功,就给我一两银子。这不是件难事,那群外地人遇到好吃的,就走不动道。我趁着他们用饭的时候,就把东西给偷走了。”

狗儿追问:“那俩男的去哪儿了?”

“不知道。我就听见年老的那个,叫年轻的那个叶郎。其他的什么也不知道。”

狗儿又赏了他一鞭子:“混蛋玩意儿,什么活都敢接。你也不想想,一两银子,都够买你的命了。”

骂完,狗儿弓着腰,朝苏玄明讨好一笑:“苏大人,您看?”

苏玄明和玉郎对视一眼,这不是一件简单的偷窃事件。

“找个画师,让他把那两人的画像画出来,全城搜捕!”

苏玄明发狠道。

这可是阿娘占领京都后,第一大喜事。

幕后之人想阻拦此事,不就是打阿娘的脸?

……

国书被偷一事,只有几个高层才知道。

玉郎随意找了个罪名,开始抓捕姓叶的贼人。

顾南夕自然是生气的,但气也没用,她把此事交给锦衣卫,就彻底放权了。

绿梅把准备好的补阳还五汤端过来,温度刚刚好:“主子,时间到了。”

前段日子挨的那顿板子,外伤好了,但内里还要调。

五六名大夫会诊后,全都认为云国公阳气有损,需要补阳,故而开出一道补阳还五汤。

方子重用黄芪,甘温大补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淤去络通,为君药。

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为臣药。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为佐药。

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并引诸药之力直达络中,为佐使药。

合而用之,则气旺,淤消,络通,诸症可愈。

顾南夕一口一口喝下去,心思却放在三个孩子身上。

治国如开药方,君臣佐使,君药主养命,佐药主养性,佐使主治病。

君药能发挥整体方剂想要的目的,是最主要的生药,一般效力强,药量大。

这就如一国之君,想要成为明君,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内驱力以及对朝堂的掌控力。

君王掌握着一个王朝的前进方向和基调。

例如清朝,历代清朝帝王都是防内胜于防外,这就导致后来的闭关锁国政策,最后变成落后就要挨打。

“唉。”顾南夕放下碗,闭目养神。

现在,云州佐使充足,目前是够用的,等到百川书院培养的幼苗成长起来,未来二十年,三十年,都不会缺佐使。

这是顾南夕为继任者留下的宝贵财富之一。

至于臣,符合顾南夕需要,拥有一致目标和理想的臣子,就那么几个。

义父已经老了,王不喜也快到而立之年,王安石倒是年轻,但就是因为年轻,他对某些事的认知还不够成熟,需要更多的磨练。

“王不喜怎么还不成亲?赶紧写信催催他,早日成亲,早日生下孩子,不拘男女,好生培养。”

绿梅……

王大人把自己卖给主子还不够,连子子孙孙都一道卖了?

顾南夕不服。

她一个穿书者都卖给了这份伟大的事业,王不喜身为本地人,凭啥不能卖?

想完臣子,问题又绕到了君上。

三个孩子,选谁为继任者?无数的人,都在关注这件事。

顾南夕可以把这事拖上几年,但最迟不超过十年,必须要立储,否则容易引起动乱。

“绿梅,三个孩子,你怎么看?”

绿梅端盘子的时候一顿,抿唇道:“都是极好的。”

“你不老实。”

“唉,主子。人怎么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都好几年没见到大郎了,光靠短短数日的时间,怎么能了解得到他的变化?”

顾南夕咽下口里的叹息,绿梅和很多人一样,认为苏大郎是嫡长,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她这是在为大郎说好话呢。

“云烟呢?”

绿梅眉眼末梢都带着笑,语气也轻快起来:“小娘子自是天底下顶顶好的小娘子,聪明能干,能文善武,机智无双,又孝顺。也不知得什么样的郎君才能配得上小娘子?”

顾南夕开玩笑道:“既然样样都好,何必嫁到人家家去?”

“您说的对,到时候给小娘子建个大大的公主府,让她和驸马两个人关起门过日子。”绿梅压根没想过,皇太女的可能性。

至于二郎,他从小就想过自由自在,在外闯荡的日子,坐在皇位上,对他而言,兴许是一种折磨。

顾南夕轻笑,绿梅口口声声说不能以用旧眼光看人,实际上,她也是用旧眼光在看云烟和二郎呢。

权利啊权利,在你没接触到它的时候,你会觉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神仙般的日子。

等你接触到它,就再也过不了没有权利的日子。

就像陶渊明,他写【采菊东篱下】并非是不恋权势,从而归隐田园。

恰恰相反,他之所以如此丧,正是因为他所处的门阀阶级,被皇帝打压,日益失去特权,故而不满。

当时,他正处于魏晋南北朝最好的时候,刘宋当权。

刘裕出身底层,深知门阀对百姓的压迫,故而对百姓十分宽宏,分土地,轻摇薄赋,还给他们上升渠道。

而陶渊明祖上很牛,最辉煌的时候,大半个国家都是他家的。

老百姓眼里的黑暗时代,是他的黄金时代。

可文人的笔是最可怕的,他的一首诗,就让他整个人都升华了,成了不爱慕名利的归隐派大诗人。

想到这里,顾南夕觉得,有必要规范舆论传播,以及好好管管读书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