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一四三章 不二

大明新命记 第一一四三章 不二

簡繁轉換
作者:哼哈大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5 22:49: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一四三章不二

杨振没让他等太久,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若从杨某人的本心来看,平灭清虏,收复辽沈,是我平生之志,眼下辽东战场,我军连战连捷,优势在我,当此之际,正该一鼓作气,东西并进,以竟全功。是以若从本心,杨某绝难同意与清虏握手言和。”

“正是此理!”

面对杨振的这一番话,沈迅的神色十分难得地激动了起来。

显而易见,这个山海关兵部分司郎中,反对与清虏议和。

然而,杨振却不会照顾他的情绪。

这一次,他注定要白激动了。

正当他摩拳擦掌,兴奋不已的时候,突然又听到杨振说出了另一番话:

“但是,杨某不过一介武夫,得蒙圣上和朝堂内外诸公之信重,数年之间将杨某擢升至如今高位,杨某所思所行又岂能任性,岂能因私而废公?与虏议和之事,乃国家大政,杨某之本心不足挂齿,一切皆当以圣上与朝堂内外诸公决策为准绳!”

“这——”

原以为找到了有力支持的沈迅,闻言瞬间愣在当场。

目瞪口呆片刻,他才说道:

“与虏议和之事,确属国家大政,但是都督身为左都督、征东将军、金海伯,且又利害相关,难道不应该站出来说句话,反对此事吗?”

沈迅说完这些,目视杨振,等了片刻,见杨振无动于衷,于是继续说道:

“都督久在辽东,当知道清虏豺狼心性,畏威而不怀德,一旦议和事成,朝廷从辽东撤军,清虏获得喘息之机,假以时日,再度壮大,如之奈何?!正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岂可不慎?”

沈迅说的,杨振当然都懂。

但他心中已有计划,当下自然不为所动。

只是他也不想对方把自己当傻子一样看,当然也不想再听对方“苦口婆心”劝自己了。

于是沉吟了片刻,开口问道:

“敢问沈大人,关于议和之事,你对我说的这些话,是你自己想说的,还是转述陈本兵或者圣上的?”

听到杨振的问题,沈迅想说些什么,但张了张嘴,最后没说出口。

过了一会儿,他叹口气,神色落寞的说道:

“没错,这些都是沈某人自己的想法,与陈本兵和圣上无关。沈某在圣上跟前原也说不上什么话,自然不可能有圣上口谕。

“不过,此次沈某之所以亲自前过海,来面见都督,也的确是受了陈本兵私下所托——”

沈迅说到这里,再次警惕地左右看了看,随后以只有杨振能听到的声音说道:

“蓟辽督师府上奏清虏遣使议和之事,目前尚未公之于众,除了圣上,京师朝堂之上仅有寥寥数人知道而已。”

“朝廷仅有寥寥数人知道?”

“正是。满京师除了圣上,眼下大概只有首辅、陈本兵、司礼监秉笔高起潜知情!”

“此事体大,何不诉诸公论?”

听见这个问题,沈迅看了杨振一眼,见后者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当即摇头苦笑。

“归根结底,都在圣心未定这一条!”

“你的意思是说,圣上对于议和并无一定之论?”

“非也!由于中州形势严峻,圣上对清虏遣使议和,其实极为动心,已嘱咐陈新甲、高起潜暗中谋划,恐怕不久后就将遣使往锦州与清虏使者接洽了!”

“既然圣心已定,何不正大光明——”

“呵呵,这可能要怪都督你了。”

“此言何意?”

“都督在四月出兵以来连战连捷,收复失地数百里,朝野士林在辽事上面信心满满,满心期盼都督大军早日克复辽沈,诛除丑虏。当此之际,若是与清虏议和之事公开,怕是马上就要被天下人喊打喊杀!”

“原来如此。”

杨振当然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在沈迅面前,他宁愿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

“而这,也是陈本兵心有不安的原因,这次派人传达封赏旨意,陈本兵将差事交给了沈某,就是想让沈某前来,问问都督的意见啊!”

“那么,敢问沈大人,陈本兵是怎么考虑的?”

“陈本兵的意思是,都督久在军前,天下没人比都督更了解清虏,若是都督以为可以议和,他就按照圣意尽力促成议和。若是都督以为不该议和,他就称病脱身,或者拖延下去。”

听了沈迅所说的话,杨振对陈新甲的认识又深了一层。

看来这个陈新甲,也并不是传说中的那样草包,起码他知道这个事情是个烫手的山芋。

原时空,陈新甲就是因此而被处死。

这一世,总体来说,陈新甲在兵部尚书的任上,并没有坏过杨振的事情,有时候甚至还能帮一些不大不小的忙。

但是,对于他的命运,杨振不想介入过多。

因为杨振不想看见议和成功,就像沈迅所说的,真要议和了,后续世事难料。

然而在崇祯皇帝有心议和的情况下,要让议和失败,就只能将此事公之于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是公之于众后,以崇祯皇帝的个性,那就必须要有人为崇祯皇帝背锅。

原时空,背锅的人正是陈新甲。

这一世,可能是因为辽东打的不错,是清虏请求议和,所以崇祯皇帝有了一定信心,扩大了知情的范围。

知情人显然比杨振所知道的原时空要多一些,其中甚至包含了内阁首辅周延儒。

所以等到最后走露风声,导致群情激奋、议和叫停的那个背锅之人,还是不是陈新甲,其实真不一定了。

也因此,杨振也不打算现在就插手这件事情,比如说建议陈新甲赶紧甩手不干。

事实上,这是崇祯皇帝的安排,也是陈新甲的分内之责,因为他是一手经办并一力促成辽东决战的那个人。

虽说尽快发起辽东决战是崇祯皇帝的想法,但是具体操办经手之人是陈新甲。

现在事情有了进展,有了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结果,自然还是要交给明面上熟悉辽东情况,而且看起来也很有号召力的兵部尚书来办了。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杨振示警,陈新甲想撂挑子不干都不可能得逞。

杨振倒是想借机整死高起潜,但高起潜是太监,内臣,等到议和事泄之后,崇祯皇帝杀他,根本起不到甩锅,推责,平息舆论的作用。

至于另外一个周延儒,属于极其奸猾的人物,不可能看不出其中藏着的风险,所以也不可能从陈新甲的手里接盘。

所以,兵部尚书陈新甲简直就是为崇祯皇帝背这口锅的“不二人选”了。

也因此,不管沈迅说什么,哪怕他违背自己主战的本心,替陈新甲谋划议和之事,最后杨振也仍是坚持先前所说的那一套说辞。

也就是,一颗公心,两手准备,朝廷议和成功,金海镇就按议和条款行事,朝廷议和不成功,那就继续四月以来的既定战略。

总而言之,对于与清虏议和的事情,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一切全听朝廷的旨意。

这一结果,让这位主战的兵部分司郎中大失所望。

从杨振这里,他既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也没有得到陈新甲想要的。

对于杨振的这种一切遵照上意的行为,他就差当面儿痛批杨振迂腐、愚忠了。

九月初二日上午,不得已的沈迅,带着一肚子的不理解与不甘心,离开了盖州城,前往连云岛,搭船回去交差。

陈新甲还在等着他与杨振沟通的结果呢。

当然了,对他来说,这一趟盖州之行,也并非全无收获。

至少他亲身验证了金海镇所报的各种大捷水分不大,杨振的确真的在往北打,而且确实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最起码此前掌握在清虏手里的熊岳城、盖州城等地,现在实实在在回到了大明朝这一边,不断北上垦荒的关内饥民,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至于盖州东北方向的凤凰城等地,他没有时间前去验看。

但是,杨振的大军敢于这么靠前部署在盖州一线,也说明其侧翼是相当安全的。

因为若非彼处已经拿下,杨振恐怕不敢如此安排。

不过越是如此,沈迅的心中就越是充满遗憾。

与此相反的是,杨振却没工夫伤春悲秋,送走了钦差沈迅一行人之后,他立刻就赶往了西海大营。

他在秀岩城时曾写信安排旅顺口方面,将自己夫人们张罗制作的热气球打包送往盖州城,并叫他们挑选几个负责制作组装的精工巧匠随行前来。

其实,人和物在几天前就随船抵达了。

只是各种物料都是打包打过来的,组装起来给杨振演示需要不少的时间,所以杨振没能在第一时间看到。

但就这几天的功夫,那几个精工巧匠已经组装起来了一个。

今天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更加很难得的是没有风,正是演示的好时机。

杨振到达的时候,西海大营,戒备森严,大营正中校场上人头攒动。

隔着老远,就能看到一丈多高的脚手架,以及脚手架合拢当中放置的一个大头在上类似梨子形状的巨大“热气球”。

脚手架上还有两个人在忙碌着用绳索绑定什么东西。

来到近处,围观的人群迅速让开了一条道路,在场等候的杨珅连忙迎了上来。

同样在场看热闹的几个副将,张国淦、张天宝、刘仲锦,也连忙跟着前来见礼。

“都督,这东西要是真能无风飞行,到时候坐上去几个掷弹手,如同神兵天降,飞到清虏城头,这世上还有哪座坚城咱们打不下来呢!”

见过了礼,跟在几人后面的张天宝兴奋不已的说道。

他们已经问出来了,这东西是金海伯夫人在后方经办的被装厂制作出来的,而且已经在旅顺口那边试飞成功过几次了。

不仅能载人飞天,而且还能随风飘飞十几里。

至于能够飞升多高,能够飘飞多远,则取决于上面的气囊有多大以及可以装载的燃料有多少。

虽然他们还没能亲眼见证,但是作为征东军右翼军几个团营的将领,得知此事以后,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种依靠热气飞升的所谓“热气球”如何用在作战之中。

其中最兴奋的,正是已经认识到了其最佳用途的掷弹兵团营副将张天宝。

“是啊都督,这绝对是一件神兵利器!有此神兵利器,配上我军重炮,即使现在去打辽阳城,卑职相信,也能一战成功。”

以往很少在杨振跟前主动开口的刘仲锦,也十分难得的凑到近前,态度鲜明地表达了对攻克辽阳坚城的信心。

至于杨珅和张国淦,他们原来就属于杨振的近人,知道的东西也更多,此刻虽然没有开口说话,但是满脸都是笑容。

“张国淦,派人去把吕品奇吕总兵请来,一起观看!”

“好嘞!”

张国淦领了命令,转身去做安排了。

杨振随即笑着对张天宝、刘仲锦说道:

“你们说的没错,此物名为热气球,正是为了我军北上攻克坚城而造。今日你们先亲眼看一看,回头好好想想怎么才能把它充分用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卑职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