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455章 谈地说人

蜀汉之庄稼汉 第1455章 谈地说人

簡繁轉換
作者:甲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2 05:15:29 来源:源1

“南阳?”

说实在话,秦博这一次的到来,已经让冯大司马惊讶了好几次。

包括这一次提出南阳。

听到秦博说出南阳二字,冯大司马神情变得有些玩味,看着秦博好一会都没有说话。

直到看得秦博额头微微冒汗,这才开口道:

“南阳什么?什么南阳?南阳怎么了?”

秦博低声道:

“君侯此战,收复幽冀二州之地,河北皆囊括其中,甚至连兖州也差不多落入大汉之手。”

“反观我大吴,与大汉有共击伪魏之盟,聚十万精兵于建业,与大汉南北夹击曹贼,最终却毫无所获。”

“今大汉既然复河北,陛下欲取南阳,以补钱粮兵马之费,不知大司马意下如何?”

我意下想吐你家大帝一脸口水!

修个假仙还觉真觉得自己是修成元婴了?

有本事你让建业自己站起来?

拉了十万人在建业干什么你以为我不知道?

名义是想北上,实则是你们吴国南鲁之争,内部混乱,孙大帝为保平安,这才拉着兵马,想要震慑各路军头和世家山头。

不过,江东鼠辈没有发挥家传技能,直接偷摸拿下?丘俭主动让出来的南阳,造成既成事实。

反而是有耐心等到现在才来问自己的意见,倒也有些出乎了冯某人的意料。

“理是这么个理没错。”

冯大司马的身体又靠到太师椅上,缓缓说道:

“但如果我没说错的话,秦公所说的南北夹击,是我汉家将士在河北与魏战的时候,贵国那十万精兵,一直呆在建业没动吧?”

“哦,对了,现在那十万精兵,可有一兵一卒北渡大江?”

秦博听到冯大司马有些阴阳怪气的话,非但没敢生气,反而是脸上臊得有些发慌。

虽然他很喜欢往季汉这边跑,但这一趟,他是真心不想过来。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河北汉魏双方大战时,大吴正在干什么,秦博心里跟明镜似的。

伪魏之所以主动让出南阳,不留人马,肯定不会是因为害怕大吴从襄阳发兵。

想到自己要空口白牙从有巧言令色之能的冯君侯手里套南阳,秦博嘴里就是一阵发苦。

“君侯,大吴虽未曾渡江,但也把大河南边的魏兵拖住了,未曾让他们北上支援河北,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我们大吴也算是出了力,空费钱粮兵马,最后却一无所获,这也说不过去。”

那是因为曹爽不想救司马懿!

孙大帝好大的脸面,好厚的脸皮,隔江北望合肥,还想把这功劳揽到自己身上?

“当然说得过去,你们没有一兵一卒渡江。”

冯大司马靠到太师椅上,脸上的笑容带着讥诮:

“南阳现在既不在伪魏手里,也不在我大汉手里,与襄阳不过一水之隔,你们想要,可以自己去拿。”

秦博脸皮抽搐:君侯,这个“一兵一卒”你已经说了好几回了......

他当然知道,不是大吴不想拿南阳,相反,想拿得要命。

但是不敢在没有与汉国通气之前不告而取。

事实上,冯某人身在局中,却是没有想到,河北一战所造成的影响,已经远超出了他本人的想像。

还有,这两年襄阳时不时能看到有破碎木材在汉水上飘流,这表明着一件事,汉国正在汉水上游打造船只。

而且是在大肆打造。

当然,季汉对外宣称说是打造商船和运船,方便从汉中运送货物物资到上庸。

然后再从上庸去襄阳。

话是这么说.......

从汉中运货到襄阳,确实是比从成都运货去南郡要近一些,方便一些。

但有些事,谁也说不准对不对?

毕竟商船能沿着汉水顺流直下直达襄阳,战船也一样可以。

这也是为什么秦博一听到冯大司马提起吕蒙和陆逊,就吓得魂不守舍的原因之一。

万一大吴兵马刚渡过汉水到达南阳,汉水的水面上就出现了季汉的战船。

同时东边武关再出现一支季汉的铁骑,那就真是要了老命了。

冯大司马盯着秦博的脸色变化,眼睛微微眯起,他不知道秦博心里的想法。

但他想到了一个更大的可能性:

吴国内部的矛盾和问题,可能远远比表面看上去的还要严重得多。

若不然,以江东鼠辈的品性,当年为了大半个荆州,不惜背刺盟友。

如今伪魏把南阳拱手相让,孙大帝居然还能忍得住不吃这块放在嘴边的肥肉,这不符合大帝的作风。

说明冯大司马在雒阳时的判断同样也出现了差错。

冯大司马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遮掩住自己脸上的神情。

秦博试图去揣摩冯大司马话里的意思,但他看到的,是从茶杯里升腾而起的雾气。

冯大司马的脸,藏在雾气里,若隐若现,如同他说的话,让人捉摸不透。

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接上冯大司马前面的话:

“君侯此话可是当真?”

回应他的,是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

也不知是嘲讽还是什么。

“如果秦公当真要我说,那我的话便是:南阳没有大汉的驻军,大汉也没有说过它必须归大汉所有,贵国要是能自己拿下来,我自然没有意见。”

秦博闻言,心里顿时一喜。

没想到雾气中又传来两声轻笑:

“至于陛下同不同意,朝堂上的诸公愿不愿意,那非我所能知晓。

秦博才泛起喜悦的心情顿时又是一沉。

“叮~”

茶杯放到案桌上,发出清脆而悠扬的回响。

冯大司马的面容终于从雾气里露出来。

他看向秦博,语气变得真诚起来,认真地说道:

“秦公,你我也算是老相识了,有些话,不能在通衢广众之下明说,但私下里,出你我之口,入你我之耳,也用不着太过避讳,你以为然否?”

秦博喏喏。

“好,关于南阳其实我有几个问题想问秦公,秦公若是能给出让我满意的答案,我不介意在陛下和朝堂诸公面前帮秦公说话。”

秦博精神立刻一振:“君侯请问。”

“第一个问题,贵国现在,当真还有余力北上否?”

孙十万确实在建业聚了十万兵马,但是很明显,不是用来对外的,更别说是北上。

而是用来防止内部生乱的。

这足以说明吴国内部问题的严重性。

听到冯大司马第一个问题就如此尖锐,秦博脸色一僵。

如果大吴还能像以前那般,可以年年毫无顾忌北上,自己又何致于跑到长安苦苦等待。

要知道,现在才是开春,而从建业出发,最快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长安。

这就意味着自己在最冷的时候就得出发。

看到秦博的神色,冯大司马似笑非笑,倒也没有非逼着他回答,于是继续问道:

“第二个问题,伪魏虽说让出了南阳,但那是因为南阳无险可守,故而不得已把兵力都收缩到许昌和汝南。”

“就算贵国有余力北上,拿下南阳,之后呢?若是许昌南贼人来犯,南阳无险可守之下,贵国可有把握守得住?”

?丘俭退出南阳,当然不可能什么也没干就走了。

相反,他不但把百姓都迁走了,连宛城的城墙都给扒掉了,能烧的也全都烧了。

要不然,冯某人也不至于特意跑一趟许县,叮嘱?丘俭别对许县也来这么一套。

再说了,你吴国水战可以我承认,但南阳算得上是一马平川,在平地上你拿什么守?能打得过魏军?

不会真的以为汉军行你也行吧?

不会吧不会吧?

万一哪天?丘俭想要刷个军功啥的,跑过来借点人头用用,到时候别又跑到长安哭哭啼啼。

总不能让大汉从武关出兵帮你吧?

你不会真的这么想吧?

秦博只是个校事,对这等国家战事,自然不敢在冯大司马面前信口开河。

更别说是谈兵事。

也不知是不是暖炉太热,让他下意识地擦了擦额头。

看到秦博这副窘迫模样,冯大司马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似乎有些于心不忍。

拿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这才说道:

“秦公,于公而言,我是大汉的大司马,不可能帮你劝说陛下和朝堂诸公,希望你能理解。”

秦博抬起头,低声下气地问道:

“君侯,看在我们多年的交情上,难道当真没有一点办法了吗?”

陛下生了一场大病之后,这几年来深居宫中,脾气变得越发古怪,就连吕主事都没有办法摸清陛下的性情。

这一趟若是不能完成任务,虽说不会丢了性命,但一顿责罚肯定是免不了的。

这倒也就罢了,怕就怕,若是就此失去了圣眷,自己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只是正如大司马前番所说的,若没有汉国的配合,大吴就算是强占了南阳,也根本没有办法站稳脚跟。

再次放下茶杯,冯大司马脸上露出了些许笑意:

“秦公别急嘛......”我刚才说了,那是于公而言,这不是还没有说于私吗?”

一句话,重新燃起了秦博心里的希望,他直勾勾地紧紧盯着冯大司马。

果然,只听得冯大司马慢慢地说道:

“于私而言,我与秦公私交甚笃,兴汉会与校事府更是合作已久。我身为兴汉会的会首,秦公有求于我,我理当尽力相助。”

秦博听到这个话,只喜得差点的跳将起来。

如果大司马当真能出面相助,以大司马在大汉天子面前的宠信,还有朝堂上的份量,想来此事至少能成一半。

冯大司马见此,脸上笑意更盛:

“凉州与关中的货物,想要运往吴地,少不得要走汉中诸道,既险且远。”

“若是能经武关过南阳,再到襄阳,则路途要近得多,也方便不少。所以大汉有不少人想要把这条商道控制在自己手里。”

“贵国想要让我大汉让出南阳,空口白牙肯定是不行的,至少也应该表现出一些诚意。”

“这样,我才好在陛下和诸公面前为秦公说情,对也不对?”

“明白明白!”秦博连连点头,“却不知大司马想要什么样的诚意?”

不怕出什么代价,就怕对方不松口。

毕竟河北这一战,汉国连下幽州冀州兖州,而陛下聚兵十万,却毫无所获,面子未免不好看。

国内那些本来就不安分的家伙,说不得又要搞什么小动作。

若是能兵不血刃拿下南阳,那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昔日吴主以荆州关税为抵押,换我大汉马匹钱粮兵器盔甲,后来我大汉欲取雒阳,吴主又以两国盟约为由,说雒阳当归吴国。”

“后经宗公据理力争,这才答应让大汉暂管雒阳,但是主要拿回三成荆州关税。”

(第1330章)

冯大司马的手指头轻轻敲着桌面,缓缓道:

“如今吴主既想要南阳,那不妨效仿雒阳一事,把那三成关税还给我们大汉,那么我就可以以此为由,劝说陛下答应了此事。”

秦博一听,脸上露出犯难之色:“这......”

冯大司马见状,靠到椅背,目光居高临下:

“怎么?不想还,又想要?”

秦博苦笑:“大司马,此非我所能决定。”

三成的关税啊,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更别说目前大吴府库亏空得厉害,少了这一大笔财源,

“那就设法快些把消息传给吴主,看吴主怎么说。反正南阳就在那里,不会跑。”

“此事自然是要陛下做决定。”

秦博说了这一句,有些欲言又止。

冯大司马问道:“秦公还有问题?”

秦博点头,筹措了一下语言,这才开口道:

“博在过来之前,曾得陛下叮嘱,说回吴地时,须得带一人回去。’

冯大司马听到这个话,微微有些惊异:

“能得吴主亲自叮嘱,必然非一般人物,却不知此人是谁?”

秦博咳了一下,摇头道:

“倒也不是什么大人物,此人乃是大秦人,叫秦论。黄武五年从海上到达交趾,后蒙陛下召见,数次问及大秦土谣俗。”

“后来君侯大作流传至吴地,此人听闻大司马之名,仰慕大司马之才,又从吴地前来大汉。”

“这些年来,屡次往返于汉吴之间,谁知最近一次到大汉,已经一年多没有回去。”

“最近有人向我求救,自称是秦论随从,说是主人在蜀地被抓起来,关在锦城大牢里。”

顿了一顿,看向冯大司马。

但见大司马脸上并无不悦之色,这才继续说道:

“此人身份虽是胡人,但好歹也曾是陛下座上宾,今派人求救之,博不敢坐视不理,故而斗胆向君侯求情。”

“若是此人犯的并非死罪,能否将此人交还,博可让他交钱赎罪。

冯大司马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下秦论这个人。

发现自己似乎只是有些熟悉,应该是在哪份公文或者是听谁提过一嘴。

但却脑海里却是没有关此人模样的记忆,更别说想起他做过什么事。

看来应该不是什么重要人物。

如果不是重要人物,又没有犯什么大罪,从轻发落,再让交点钱,最后换个外交豁免,也不是不可商量。

心里这么想着,嘴里说道:

“此事我倒是不太清楚,这样吧,回头我问一下,查清楚了再告知秦公,如何?”

秦博喜动于色,连忙拱手:

“那就多谢君侯了。”

就算谈不成南阳之事,把秦论带回去,也算小小地将功补过一番。

等秦论的身影完全消失在门外,太师椅的屏风后面,突然传来一阵压抑不住的笑声:

“呵呵.....咯咯……………哈哈哈……………”

笑声由压抑而变得逐渐得意而猖狂。

冯大司马偏了偏头,向空气问道:“你笑什么?”

后方的人没有回答,而是一边笑一边从屏风后面转出来。

一开始是把纤纤素手搭在冯大司马的肩膀上,最后估计是笑得没有力气了,身子软软地顺势靠到大司马身上。

饶是如此,仍是止不住地抽动着身子,笑得快要喘不过气来。

冯大司马没好气地拍了拍拱起的满月:

“快说!”

张小四从冯大司马的怀里抬起头,拭了拭眼角笑出的眼泪:

“我在笑秦论啊......”

“秦论?”

“因为这个人是大司马府发话,这才被关进去的。”

“大司马府?”冯大司马眉头一皱,然后又舒展开来,“原来是你让人把他关起来的?”

张大秘书小脸一板:“胡说!我哪有这么大权力?明明就是大司马府下令把他关起来的。”

然后又没能板住,笑得像只偷到鸡的小狐狸。

“那就是你下令的。”

冯大司马又拍了拍同样的地方,下意识地捏了捏,突然感觉有些口干舌燥。

大司马府的大司马征战在外,镇东将军府的镇东将军也征战在外,张大秘书就是留府长史。

“此人有什么特殊,能让你亲自关照?”

“人倒是不特殊。”

右夫人和冯大司马也算是老夫老妻了,彼此熟悉地不能再熟悉,她一下子就感觉到了冯大司马的细微变化,索性赖在大司马身上不下来。

抬起头,微眯眼,舔了舔饱满而红润的嘴唇:

“但此人的身份却是有些特殊。”

“花容月貌”这个词,本就是冯某人给她定制的。

仅仅是做出这点小动作,就让她那成熟妇人的独有魅惑力一下子爆发出来。

冯大司马只觉得怀里抱了一团,一直烧到他心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