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二百五十四章 睡了龙榻,抱了宫女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两千二百五十四章 睡了龙榻,抱了宫女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9 14:35:44 来源:源1

这番话当着朱标、朱?、沐春等人的面说出来,更有几分意味深长。

顾正臣心领神会,举杯时,目光坚定地回道:“身为外臣,承蒙陛下、皇后、太子与诸位厚爱,如子侄看待。臣无以回报,唯愿倾注一腔热血,辅佐陛下左右,力图百姓小康,大明强盛,让华夏子孙傲然屹立于这世界之巅!”

马皇后深深看着顾正臣,满是欣慰。

朱标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认真地回道:“先生这些年来,去过辽东,下过南洋,东征倭贼,更是在美洲拿到了番薯、......

朱景炎回到京城,已是数日后。风雪未歇,紫禁城的琉璃瓦上积了厚厚一层白雪,映得整个皇城银装素裹,却掩不住宫墙深处的暗流汹涌。

他刚踏入御药房后院,便被陈修远迎入偏殿。

“你总算回来了。”陈修远神色凝重,“这几日朝堂之上风云变幻,林清风虽被收押,但其党羽仍在暗中活动,甚至有人在民间散播谣言,说你是矫诏乱政,意图谋反。”

朱景炎闻言只是淡然一笑:“他们若不动手,反倒不正常了。”

陈修远叹了口气:“陛下对你依旧信任,但也愈发谨慎。如今朝中局势微妙,兵部、刑部、大理寺皆在彻查林清风一案,牵连甚广。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朱景炎沉吟片刻,缓缓道:“林清风之罪,早已罄竹难书。只要乌兰汗使者作证属实,便可定其叛国之罪。至于那些党羽,若能自首归降,尚可留一线生机;若执意顽抗,就只能一并清除。”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小太监匆匆而入,低声禀报:“大人,陛下召您即刻入宫议事。”

朱景炎与陈修远对视一眼,随即起身更衣,随太监前往御书房。

***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

朱允?端坐龙椅之上,神情疲惫,目光却比往日多了几分锐利。

见朱景炎入殿,他并未多言,而是直接开口:“乌兰汗使者已抵达京城,并供述林清风多年勾结敌国,密通边关军情。朕……已命刑部拟定奏折,准备三日后正式下旨,以叛国罪论处林清风。”

朱景炎跪地叩首:“陛下圣明。”

朱允?沉默片刻,忽然问道:“你说,此事之后,朝局该如何整顿?”

朱景炎抬头,正色道:“林清风盘踞朝堂多年,党羽遍布六部九卿。若要彻底肃清,恐怕需一场大清洗。但若操之过急,恐生变故。臣以为,当先稳住大局,再逐步清理奸佞,同时扶持忠良,重建朝廷威信。”

朱允?缓缓点头:“你所言极是。朕也知此事不可操之过急,但朕身边可用之人太少,实在难以支撑大局。”

朱景炎沉声道:“陛下不必忧虑。朝中有老成持重者,亦有年轻俊才。臣愿为陛下举荐几位忠直之士,协助陛下稳固朝纲。”

朱允?目光微动:“哦?你心中可有人选?”

朱景炎拱手道:“兵部尚书周世昌,为人公正,治军有方;户部侍郎李文渊,理财有术,曾主持江南赋税改革;还有翰林院学士赵廷玉,忠诚耿直,曾在边关任职多年,熟悉军务。”

朱允?听罢,眉头微微舒展:“这些人朕也有耳闻,确实都是可用之才。不过……”他顿了顿,语气略显迟疑,“你举荐这些人的目的,是不是想借此机会,将你的势力安插进各部?”

朱景炎神色不变,坦然答道:“陛下所言不错。臣并非没有私心,但臣的私心,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如今朝堂之中,真正忠于陛下、愿意为国为民效力的人太少。若陛下不愿主动扶持这样的人,将来恐怕还会出现第二个林清风。”

朱允?沉默良久,终是叹息一声:“罢了,朕信你一次。你要怎么做,朕不干涉。但有一点,你必须记住??你手中的权力,终究是朕给的。若有一日你背弃初心,朕也不会手下留情。”

朱景炎郑重叩首:“臣谨记陛下教诲,绝不敢忘。”

***

三日后,圣旨下达。

林清风被正式判处叛国罪,削职抄家,贬为庶人,流放云南。其子林承业、亲信幕僚数十人皆受牵连,或斩或流,震动朝野。

与此同时,朱景炎所举荐的几人也被陆续任命,分别进入六部要职,成为新一批朝廷重臣。

朝局渐稳,但朱景炎深知,真正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林清风虽然倒台,但他经营多年的势力并未彻底瓦解。许多旧部仍潜伏在朝堂与地方之间,伺机而动。更有甚者,已在暗中串联,图谋东山再起。

朱景炎每日奔波于兵部与御书房之间,处理军务、调兵遣将、整肃军纪,几乎无暇休息。

某夜,他在御药房偏殿批阅奏章时,收到一封密信。

信中写道:

>“朱大人,林清风虽已倒,但其残余势力仍在西南边境蠢蠢欲动。据可靠消息,林氏旧部已秘密联络乌兰汗,欲借外力复起。请大人早做防备。”

朱景炎看完信后,脸色沉重。

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否则一旦让林清风的残党与乌兰汗联手,后果不堪设想。

翌日清晨,他便向皇帝请旨,请求亲自前往西南巡视军务,实则暗中调查林氏旧部的动向。

朱允?沉思片刻,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赐予一枚新的兵符,以示信任。

临行前夜,陈修远设宴为他送行。

席间,陈修远望着他,缓缓说道:“朱大人,这一去,恐怕又是凶险万分。你可知,此番西南之行,不仅关乎林氏残党,还可能牵扯到更深层次的阴谋。”

朱景炎端起酒杯,轻轻一饮:“我明白。但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就不能退缩。”

陈修远叹道:“你是个值得敬佩的人。只希望,你能一直坚持下去。”

朱景炎微笑:“我会的。”

***

数日后,朱景炎离开京城,踏上南下之路。

一路风雪未止,寒意逼人。

他骑马行于官道之上,身后仅带几名亲随,低调前行。

途中,他不断接到来自各地的情报,逐渐拼凑出一幅令人不安的画面:林清风的旧部确实在西南集结,且已与乌兰汗的使节频繁接触。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传言称,乌兰汗正在筹备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目标正是大明边疆。

朱景炎意识到,自己必须加快脚步,赶在敌人动手之前,将这场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

风雪之中,他的身影渐行渐远,仿佛融入了天地之间,却又如一把利剑,直指即将到来的风暴中心。

大明的未来,依旧风雨飘摇。

而朱景炎,已准备好迎接更大的挑战。

朱景炎一路南下,风雪未止,寒意刺骨。沿途他不断接收到密探传来的消息,林清风旧部的动向愈发频繁,西南边境局势已隐隐透出几分不安。

抵达边关重镇永昌后,朱景炎并未立即入城,而是先在城外一处驿站安顿下来,暗中调查林氏残党与乌兰汗之间的联系。

据当地一名曾受过朱景炎恩惠的驿丞所言,近来确实有数名身份不明之人频繁出入永昌,且多与原属林清风麾下的将领接触密切。其中一人更是曾在林府担任幕僚,精通谋略。

朱景炎心中警觉,立刻派人秘密监视这些人的行踪,并设法混入他们之中,以图获取更多情报。

翌日清晨,他换上一身粗布衣裳,扮作一名商贾,悄然潜入城内。

永昌虽为边陲小城,但因地处要冲,商旅往来频繁,市集热闹非凡。朱景炎穿梭于人群之中,耳听八方,很快便捕捉到一些异常之处。

几名身着异族服饰的商人正在街头低声交谈,言语间夹杂着些许北地口音,显然是乌兰汗一方的人。

朱景炎不动声色地靠近,只听得其中一人低声说道:“三日后,使者便会抵达,届时便可正式与李将军会面。”

另一人压低声音回应:“可别忘了,上次在大同的事……那位朱大人可不是省油的灯。”

朱景炎心头一震,果然不出所料,林清风的旧部仍在与乌兰汗勾结,并且已经安排好了下一步行动。

他不动神色地转身离去,回到驿站后,立刻召集心腹亲随,开始制定应对之策。

“李将军是谁?”他问身旁的一名密探。

那密探低声答道:“是原林清风帐下大将李承烈,现驻守永昌,手中掌握三千精兵。”

朱景炎眉头紧锁:“此人若真与乌兰汗联手,后果不堪设想。”

他思索片刻,随即下令:“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返回京城,将此事禀报陛下,并请求调派一支精锐部队前来支援。”

“同时,我们也要做好最坏打算。”他目光冷峻,“若李承烈不肯回头,那就只能让他‘病’一场了。”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惊。

朱景炎缓缓起身,语气坚定:“林清风倒台之后,他的党羽必然不甘心失败。若不趁早铲除隐患,恐怕将来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林清风出现。”

***

三日后,乌兰汗使者果然如期而至。

朱景炎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只等时机成熟,便可一举擒获这批叛逆之人。

当夜,永昌总兵府内灯火通明,李承烈设宴款待乌兰汗使者,席间觥筹交错,气氛看似融洽,实则暗藏杀机。

朱景炎亲自带领一支精锐,悄然包围总兵府,并安排人在酒中下药,确保所有人陷入昏迷后再行动。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就在朱景炎准备动手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士兵匆匆闯入大厅,脸色苍白:“不好了!城外发现大批敌军,正朝永昌逼近!”

此话一出,满堂哗然。

乌兰汗使者脸色骤变,猛地站起:“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李承烈亦是神色紧张,厉声喝道:“谁敢擅闯我永昌城?!”

朱景炎冷笑一声:“看来,你们早就做好了准备。”

他不再犹豫,挥手示意手下行动。

刹那间,数十名黑衣武士从四面八方涌入,迅速控制全场。

乌兰汗使者见势不妙,拔刀欲逃,却被朱景炎亲自拦下。

“你竟敢如此大胆!”使者怒吼。

朱景炎冷冷看着他:“你们勾结叛臣,意图犯境,罪证确凿。今日,便是你们的末日。”

话音刚落,外面忽然传来一阵轰鸣般的马蹄声。

原来,朱景炎先前派出的信使已将消息带回京城,皇帝朱允?闻讯后,立刻下令调派京师禁军南下,配合朱景炎围剿叛乱。

此刻,援军已然赶到。

李承烈见大势已去,颓然跪倒在地,喃喃道:“完了……一切都完了……”

朱景炎命人将其押下,随即下令封锁全城,彻查所有涉案人员。

次日清晨,永昌城内已恢复平静,乌兰汗使者与李承烈等人皆被押解回京,等待他们的,将是严惩。

朱景炎站在城头之上,望着远方的群山,心中却并无半分轻松。

他知道,自己这一路走来,已彻底站在了那些旧势力的对立面。林清风虽已倒,但他的阴影仍未散去。朝堂之上,仍有许多人对他的手段心存忌惮,甚至有人已经开始谋划如何扳倒他。

这场斗争,远未结束。

风雪渐歇,阳光洒落在永昌城的屋瓦之上,仿佛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而朱景炎,依旧站在风暴中心,迎接更大的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