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汴京小面馆 > 88、肉松吐司

汴京小面馆 88、肉松吐司

簡繁轉換
作者:小雀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3 21:40:4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喔喔喔??“

天?亮,李家的大公?便飞到墙上引颈打鸣。

东边的小屋,窗子上挂着碎布头缝起来的粗布帘子。李狗儿眼皮都没睁,从被褥里伸出胳膊,在炕头胡乱摸索了一通,终于摸到昨日特意在地上捡的一块小石子。

捏在手里,用手肘向上顶开窗,看都不看便往墙上扔。

石子啪一声打在墙上,惊得一黑花羽毛的公?咯咯叫着飞了下来,伸缩着脖子,在院子里迈着腿踱步,时不时咯一声。

他家的?如果不管,会一直打鸣到李婶娘冲出来拿勺子打它。李狗儿重新倒回炕上,抓起李婶娘给他缝的全是大牡丹花的红底厚棉被,蒙住头,准备重新再睡回去,?又迷糊起来,院子外头又响起熟悉的吵嚷声:

“刘豆花!你这贼妮子,是不是又偷我绢花了?”

“我没有!”

“你再说没有,瞅瞅你嘴上涂的是什么?那分明是我的胭脂!你这小泼皮,休要跑!看我不狠狠撕烂你的嘴!我都跟你说了上百回了,我不在家时不许乱翻我屋子里的东西,尤其是我的胭脂水粉,你是耳朵塞了驴毛,还是脑子进了水,咋就听不

懂呢!”

噼里啪啦,刘家院子不知是不是簸箕被撞倒了。

“哇呜,娘哎,娘快救命啊!阿姊她要打死我啦!爹呀!爹-

“你叫玉皇大帝来也没用!”

李狗儿顶着一头乱发,两眼无神地拥着花开富贵的被子坐了起来。他呆呆地扭头看向窗子,一边听刘豆花被她阿姊追打的惨叫、刘家叔叔和婶娘无奈地劝架声,揉着眼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彻底睡不着了,他??困倦地起来穿衣裳。

收拾好了,他推了门去院子里打水洗漱,嘴里含着牙刷子,顺道去灶房生起火来,这样锅炉旁着的水灶便能顺带烧好一天的?水。

爹娘出远门了,将他托付给沈家阿姊。

沈家阿姊叫他来沈家住,和?训挤一挤,方便照顾他。但他还是想在家里住,便没去。家里还有这么多?鸭鹅要喂,阿娘临走前交代最多的除了怎么烧水怎么烧炕,就是怎么喂鸡鸭了。

等水灶里的水?了,他兑了温水洗?。洗完?,总算精神了,他便俭省地将这水便拿来拌糠皮与麦麸,再切点碎菜叶子,加些没脱壳的谷子,混在一块儿喂给鸡鸭吃。

他娘说了,隔三差五得喂一顿谷子,鸡鸭才愿意下蛋。

李狗儿举着盆子?进院,鸡鸭便围了上来,咕咕嘎嘎地啄他的鞋子,他一边抬腿赶一边弯腰往竹子食槽里倒上鸡食鸭食。

又给鸭子们换了干净的清水,一切弄好。巷子里正好响起湘姐儿的远远地叫唤声:“狗儿!过来吃?了!”

“来了!”李狗儿也扯着嗓回了句,便赶忙舀了水洗了手,打开院门,准备去沈家吃?。

他?走出门去,只听斜对面“砰”的一声,刘家的院门被猛地拉开又砸在墙上,刘豆花像一只被爆竹炸得吱哇乱叫的耗子似的蹿了出来,身后跟了个怒目圆睁的凤眼少女:“贼妮子,有本事你别回来!”

李狗儿被吓得贴墙走,经过那怒气冲冲的少女身边,他几乎是点头哈腰:“豆蔻阿姊早啊,好久不见,你从通宝县回来了?”

“是狗儿啊,嗯回来了。”刘豆蔻瞥了他一眼,淡淡地算是应了,“你去沈家吃??你去吧。’

“那我走了。”李狗儿讪笑着,赶忙溜进了沈家。

沈家院子里早已是一片生机勃勃了。

?腾腾的炊烟在屋顶上升起,像是这天上的云朵都是从各家各户的灶房里喷出来似的。雷霆和追风围上来嗅他的裤子,他弯下腰笑着搂了搂雷霆粗壮油亮的脖子,左右搓了搓它的狗头:“雷霆好乖。”

一扭头,看到追风也仰着毛脑袋?起尾巴期盼地望向自己,李狗儿的手顿了顿,犹豫了会,还是先把袖子拉长,手藏在袖口里,垫着衣袖也飞快地摸了摸它的脑袋:“追风也乖。”

付出了摸头才可通行的公验,李狗儿顺利过了沈家的双狗闸。往里一望,有余都比他来得早。这会子刚卸下扁担,沈家几个大水缸已经灌得??当当了,在清晨的光线里波光潋滟。

她正?足地直起身子,刚要抬手抹汗,麒麟便像走钢丝一般,沿着狭窄的窗沿敏捷地跳到不过两指宽的缸沿上,然后便在众目睽睽下,低头喝起了水缸里水。

这可把有余急坏了,啊啊地指着猫。

“别喝这个水,这是要做?的水,猫毛掉进去可不得了。”济哥儿赶忙过来将猫提溜抱走了,一边走一边跟猫讲道理,“你不是有杯子么?九哥儿那么些个好杯子都给你了,你怎么又改喝水缸的水了呢?”

麒麟不满地在济哥儿的胳膊弯里喵喵叫。

一人一猫经过了廊下,湘姐儿正仰着脖咕噜噜地刷完牙漱口,漱了好几遍都还皱起一张?,她浑身抖了抖,?忙伸头去看苦参味的牙粉还剩多少,一看还剩半罐子,沮丧又悲恸地喊道:“阿姊啊,这牙粉也太苦了,啥时候能用完啊!”

“口齿?的郎中说刷了不易蛀牙,哪晓得这般苦。”沈渺从灶房端着热好的牛乳出来,正听见湘姐儿那扯着嗓子的哀嚎,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自打买了这苦参牙粉,全家刷牙都刷得龇牙咧嘴、满脸痛苦,不知情的还以为沈家的牙刷会蜇人

呢,“罢了,明儿咱便去换一个冰片薄荷味的!”

“那还是算了,等这罐用完再买吧,这一罐子也不便宜。”湘姐儿悻悻地把牙粉罐子放回原处,砸吧砸吧嘴,坚强道,“没事儿,多漱几遍口也就没啥味儿了......哎,狗儿,你来啦。”

李狗儿笑着点头,大步走上前来,瞧见湘姐儿额前的头发还是湿漉漉的,便问道:“你起这么早?刚练完棍法吧?”

湘姐儿应了一声,随手拿帕子胡乱擦了擦额头上汗湿的碎发,说道:“是九哥儿来喊我的。如今天气暖和起来,天亮得早,我和??都跟着九哥儿绕城跑呢。”

不同的是,??跑完便直接去兴国寺寻讼?去了,他如今都跟邓讼?一块儿吃朝食,在家的时候少了,进门在背书出门也在背书,可勤勉了。湘姐儿心里明白,他盼着快点长大,多学些律法,不光是为了找爹娘,更是憋着一股劲儿,想把那

些拍花子的坏胚子都送上菜市口的绞架。

湘姐儿她绕着城跑回来还要练功。她站桩吐息加跑步练了两月了,回到家再接着练棍法招式,已经学到第三招了。

“不吃朝食就去跑么?”李狗儿惊讶。

“是啊。”湘姐儿一开始也觉得累,肚子还饿得咕咕叫。可九哥儿像是摸透了她的体力,刚开始只?跑两条街的距离,慢慢往上加,最近才加到跑半圈。如今她竟也习惯了,每天到点自个儿就醒,都不用人催。

瞧见狗儿一脸佩服,湘姐儿胸脯一挺,满脸骄傲:“是这么回事儿,九哥儿说跑步是为了练体格、耐力还有吐息,早起洗把脸,喝一杯糖盐水就出门跑,吃饱了再跑容易肚子疼。”

李狗儿似懂非懂,但打心眼里觉着湘姐儿练武之后变化不小。她长高了,脸没那么肉嘟嘟的,从胖圆脸变成了鹅蛋脸,皮肤却更亮更嫩,整个人白里透红,看着气血十足。

如今天气还不算很暖和,李狗儿都还睡暖炕、穿棉袄呢,湘姐儿已经只穿夹棉的短褙子,里头就单的一件衫子,她竟说?得很。

天气暖和后,沈家院子里重新又摆了桌子。沈渺把牛乳和杯子放在桌上,转身去看土?里的面包烤好了没,顺便叮嘱道:“狗儿、湘姐儿,你们先坐着喝牛乳,回头狗儿还得去私塾呢,可别耽搁了。”

李狗儿便挨着湘姐儿坐下,眼睛盯着那冒着热气的牛乳,直咽口水。他也是来了沈家才喝上了牛乳的。

“这个给你吧,落苏的杯子。”湘姐儿替他倒了一杯。

李狗儿好奇地捧着沈家的大陶杯子,里头装了热牛乳,入手暖烘烘的。沈家的杯子做得又深又大,还带着单耳把手,外头用粉浆精心粉饰成各种瓜果蔬菜的模样,有白菘杯、落苏杯、林檎杯、樱桃杯??这些都是给客人用的。

李狗儿手里的抱着的便是紫色的落苏杯子,圆滚滚的肚子,杯盖上的提溜竟还做成了带叶的茄子柄,做得还挺像的。

湘姐儿用的便不同了。她捧着杯子喝了一口奶,见李狗儿盯着她的杯子看,她便也笑眯眯地?了?手里的杯子:“好玩吧?这都是阿姊的主意。阿姊之前托陶??傅做团膳餐盘时,得先订泥料,当时订了五六捆,做完餐盘还剩下半捆泥料,她就

叫陶?师傅照着九哥儿画的图,刻了一套杯子。你能看出我的杯子刻的是谁吗?”

李狗儿早就瞧出来了,她的陶杯也是白陶土制成,上头刻绘着一只伸着舌头,咧嘴憨笑的大黑狗头,便脱口而出:“这不是雷霆嘛!”

“对对对!这些都是九哥儿画的,再?陶窑里的师傅一笔一划照着刻上去,最后用颜料上色。我们家其他人的杯子也是这般,上头刻着不同的动物。阿姊和九哥儿的都是麒麟,一个是睡觉的麒麟,一个是扑蝴蝶的麒麟。?哥儿的是戴帽子的驴

头,有余的是小白公鸡,阿桃的是牛,唐二和福兴的是花毛母鸡和黄毛母鸡......可怜陈?,陶窑送杯子来的时候他还在邓讼师那儿,等他回来大伙儿都挑完了,就剩下张着大嘴的追风了。”

李狗儿听了,忍不住笑出声来,心想着陈?用这样的杯子喝水,还能喝得下去吗?怕不是会总觉得水里有股怪味?

湘姐儿想起分杯子那天的情景,忍不住比划着跟李狗儿说:“他还想跟有余商量着换呢,说只要她肯换,?他攒了一盒糖也送给她,有余聪明着呢,抱起杯子‘不不不不‘地往后退,可把我笑死了。“

沈渺蹲在院子里的土窑前,听他俩笑话陈训,也笑着摇了摇头。又等了一会儿,她戴上厚实的棉布手套,打开窑门,用铁钳把里头的铁制烤盘拖了出来。刹那间,四排蓬?金黄的烤馒头散发出浓浓的麦香、蒜香还有些香葱的香味,直往人鼻子

里钻。

今儿个的早饭是不揉面的吐司配牛乳。

牛乳吐司算是最简单的面包了。在精筛的麦粉里加糖、面肥、鸡蛋、黄油、牛乳,一通搅拌,最后团成一团,发酵两刻钟,面团就差不多好了。

沈渺家里人多,她便一次性做了不少,分成了四大团。之后再擀一擀,就可以撒上些喜欢的东西,像蜜豆、花生碎、葡萄干、抹茶粉、肉?,看当天想吃什么,放什么都行。

撒好料再卷起来,接着大概重复两次擀和卷的过程,原地再发酵两刻钟,就可以送进土窑烤了。

既不需要揉成手套膜,也没其他繁琐的工序。

沈渺这回做的是咸口吐司:两个黄油蒜香味的,两个香葱肉?味的。自打有了十二娘,能熬出黄油,还有了牛乳,沈渺做面包再也不用畏手畏脚了!她有时候吃腻了中式早点,就会烤点面包换换口味。

湘姐儿、?哥儿都对“烤大馒头”赞不绝口,陈训上回带了一个给邓讼师尝尝,邓讼师吃完当晚就跟着来了沈记,留下钱,拜托沈渺明天再给他烤两个,说要带回家给孩子一块儿吃。

蒜香味的吐司还得另外做黄油蒜酱,也简单:黄油、蒜末加一点盐,最后再撒上一点荆芥碎。宋朝虽没有欧芹,可荆芥也有类似欧芹那种独特的清香,加一点点进去代替,烤出来的吐司也香得很。

肉?香葱味的便更简单了,擀面团时直接将肉松和葱卷进去,不需要额外做什么。

做好之后放进预热过的土窑里烤两刻钟,就能出炉。

烤出来的吐司表面带着黄油的焦黄色,切开一看,里面层层拉丝。这吐司因为加了牛乳和黄油,口感极为柔软,里头裹着蒜末、肉松和葱,趁热咬上一口,堪称幸福。

她还另外煎了蛋,吐司切开把蛋裹进去,就能当成三明治吃。

沈渺在切吐司时,李狗儿早就馋得直咽唾沫了。

他来沈家这几日,才知道原来一日三餐还能这么好吃。李婶娘平日里节俭惯了,很少带他下馆子,都是自家做饭吃。虽说李婶娘做饭手艺也不算差,也有几道拿手菜,可跟沈家阿姊的手艺比起来......李狗儿嘴上不敢说,但在心里实在没法站在

自家亲娘这边。

除了在家吃饭,其余时候他又被关在私塾里读书,吃的是先生家的饭菜,更没什么机会在外面下馆子。

之前因为给沈家阿姊帮忙,他吃了沈家阿姊送来的烤鱼,那滋味,现在都还叫他念念不忘呢。后来他娘给沈家阿姊养鸭子,家里便时常能见到沈家阿姊送的烤鸭。那烤鸭,真是李狗儿长这么大吃过最好吃的鸭子了。

所以他很知道沈家阿姊做饭好吃,可没想到顿顿都这么好吃。而且沈家阿姊做的这些好吃的,也不是啥都往?子里卖的,像这些花样百出的烤馒头,她?子里买不着,外头更是见都见不到。

怪不得沈家阿姊的生意那么红火,这手艺,谁吃了能不惦记呢?

“狗儿要吃什么味的?”沈渺开口问道。

“谢谢沈家阿姊,我要肉松的。”李狗儿一提到肉松,眼睛都亮了,他可太爱吃肉松了。

沈渺便给他切了两片肉松吐司,又来了个荷包蛋,用油纸包好,递给他说:“还有些烫,小心着点儿。”

李狗儿又谢了一声,接过手来。

那吐司热乎又柔软,被他一握,就捏出了手指印,凹陷了进去。他吹了吹,张大嘴巴便是一口咬下去。

牙齿切入吐司,软乎乎的,就像咬在棉花上。紧接着,绵软的面包裹挟着咸香的肉松、浓郁的葱香,一股脑在嘴里散开了。

李狗儿吃得腮帮子鼓鼓囊囊,像塞了两个汤圆,边嚼边含糊嘟囔:“真好吃。太香了这个,烤馒头比蒸的香。”他吞下一口,连忙又补上一口,嘴角沾满肉松碎屑,手上也满是油光。

两三下,半块吐司就进了他的肚子,没了踪影。

湘姐儿机智地要了双拼,一片蒜香的,一片香葱的,中间夹着蛋,捧在手里吃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满脸都是满足。

满院子都是麦香味,连麒麟都忍不住跳上了桌,蠢蠢欲动地想对桌上还剩下的吐司伸出爪子来了。

沈渺没看见,她专门给有余切了厚厚的两片,有余站在水缸旁边,早就眼睛亮晶晶地等着了。沈渺把面包递给她,她接过来便冲沈渺傻呵呵地笑,她比起刚来沈家那会儿,神色轻松快活多了,眉眼间一点害怕的影子都没有了。

她没什么烦恼,见人便笑。客人少时,沈渺看见她乖乖地蹲在院子里,看地上一队蚂蚁搬家,总会满心治愈,不自觉露出笑容来。

“快吃吧,你也喝一杯牛乳,你干活重,得多补补。”沈渺又给她倒了杯牛乳,“乖乖喝完。明儿阿姊给你烙你最爱吃的羊肉烧饼。”

有余一听羊肉烧饼,脑袋点得跟捣蒜似的,她太爱吃肉了。年前?哥儿放春假回来,路上便在南熏门停下,买了好些羊肉烧饼回来给大伙儿吃,有余至今都还记得那味儿呢。

?哥儿洗漱完,正好看见麒麟想偷吃,顺手把麒麟抱下桌,抓着它的爪子晃悠:“你不是刚吃饱么麒麟,昨又想吃了?你这大脸馋嘴猫!”

“喵!”麒麟可不乐意了,用没伸出爪子的前爪拍了济哥儿一下,气鼓鼓地跳下去,甩着大胖尾巴走了。

“它难不成能听懂我说话?”济哥儿坐下来,疑惑地摇摇头,又对拿着刀分面包的沈渺说,“阿姊我也要肉松的。”

说着,还不动声色地咽了咽口水。

“好,那我一会儿再烤两个肉松的,你带去书院里吃。”沈渺手脚麻利地给他切好,又问,“真不用唐二送你去吗?”

济哥儿大口大口吃着,香得来不及咽,忙不迭点头道:“孟弘和说了,?我搭他的车一道去,他家刚换了头大骡子,拉两个人的行李不成问题。午后他爹娘会过来捎上我。”

家里的驴和牛都要帮阿姊送餐,济哥儿不想?阿姊难,和他同个学舍的孟弘和昨日特意来沈记吃汤饼,还热络地邀请他一块儿坐车,沈济便跟他约好一道去书院报道。

他想起孟弘和问他写了几篇文章了,心里便是一阵庆幸??幸好家里有九哥儿在,他昨日已经赶完了所有要写的文章,今日总算能松口气了。

“行,那可得好好谢谢人家,再多烤一个吧,你拿去分给学舍里的同窗吃。”沈渺说着,便准备回灶房再揉点面,顺道招呼忙着烤鸭的福兴、备菜的唐二以及在前头招呼客人的阿桃,让他们抽空吃点东西再忙。

近来唐二熬的甜沫和做的萝卜馅饼愈发好吃了,也不知是不是做熟练了的缘故,大早上就有人来吃。那萝卜馅饼尤其受孩子们欢迎,时常能瞧见头顶扎着冲天辫的小孩儿,扒拉在餐车边缘,踮着脚递上铜板嚷着要买馅饼。

“济哥儿你吃完,去西巷看看九哥儿和砚书好了么,叫他们来吃早食了。”今早九哥儿和砚书送湘姐儿回来后,便回自家宅子沐浴去了,还没过来。

沈渺温声细语地交代完,便提起裙子,快步进灶房揉面团去了。

李狗儿瞅着沈家阿姊高挑瘦长的背影,压低声音说起刘豆花挨她阿姊打的事儿:“没想到豆蔻阿姊回来了,这下刘豆花的舒坦日子可算是到头喽。”

湘姐儿没见过刘豆蔻,一口奶一口吐司,好奇地问道:“刘豆花竟然有阿姊?我怎么不知道?平日里没见豆花提啊,也没见过呢。”

“你是忘了吧!不过豆蔻阿姊我也才见过几次,她打小在乡下陪着刘家阿婆住。”李狗儿有个万事通的娘,因此也知晓不少事儿,他神神秘秘地小声道,“你可千万别跟旁人说,我娘讲啊,刘家阿婆是个厉害角色,表面上谁都瞧不出来,可私下里

净折腾儿媳妇,她是故意把豆蔻阿姊留在身边养,就是想让她媳妇尝尝骨肉分离的滋味,好拿捏人呢。”

湘姐儿惊得张大了嘴巴:“啊?那豆花的阿姊也太可怜了。”

“是啊,所以刘婶娘可疼豆蔻阿姊了。她很少回来,刘家还一直留着她的屋子,她只要一回来住上几日,家里啥好东西都紧着她。豆花就只能排在后头了。你们去年四月才回来,所以不知道这些事儿。豆蔻阿姊这两年大概都是过完年回来住些日

子就走。”

湘姐儿和刘豆花要好些,心里自然更偏向豆花:“原来早上外头的动静是豆花挨打闹腾出来的啊......幸好我阿姊性子好,不打人。”

“而且我娘说,刘家今年把全家攒的钱都拿去给刘大哥儿在外城买铺子了,豆蔻阿姊的嫁妆这下又没着落了。虽说已经跟人定了亲,可照这样下去,估计得留到二十出头才能嫁人了。”李狗儿吃饱了,打了个饱嗝,“怪不得她这回回来脾气大

呢。”

湘姐儿还不太懂这些弯弯绕绕,只是满脸钦佩地看着李狗儿:“狗儿,你咋啥都知道啊?”

“我娘说的。”李狗儿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沈渺出来打水,听见两个小娃娃凑在一块儿一本正经地唠这些家长里短,心里觉着莫名有些好笑。

果然人类的本质是八卦啊。

她刚要迈进灶房,阿桃急匆匆跑过来喊道:“娘子,那个汤郎君又来啦!”

沈渺一听,赶忙快步赶过去,果不其然见到了崔宛娘。只见她站在铺子里,正仰着头瞧墙上的画,却没有坐下。沈渺让她进来坐坐,吃点东西,她却回头微微一笑,说道:“不了,我这便要启程了。这个,沈娘子拿着。”

她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布包,等沈渺靠近时,她才在她耳边小声道:“这里头是一张六百贯的交子,去年汤饼作坊的分红。拿好了。财不外露,回屋后你再打开。”

沈渺一听,连忙点头,飞快收进怀里。

崔宛娘见她这般迅速藏钱的动作,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下彻底放心了。她牵着马,与渺道别:“那我便走了,日后作坊若有什么事,我会托人送信回来。沈娘子,祝你开年生意兴隆......再会了。”

崔宛娘背光站着,身影莫名瞧着有些孤独,沈渺心里不知为何有些难过,上前抱了抱她:“崔娘子,你一路也要保重身子。”

崔宛娘被她这温暖的怀抱一拥,只觉心头一软,愣了好一瞬,才抬手轻轻拍了拍沈渺的背:“多谢,我走了。”

说完,她转身出了铺子,利落地翻身上马,扬尘而去。

沈渺送她到铺子门口,一直站在原地看她策马前行,直到过了桥再看不见了,才转过身去,结果就吓了一跳。

谢祁站在后堂与前铺相连的那道门上,他头发才半干,没有全束起来,湿湿的发落在脸颊边与肩头,正倚着门框含笑望着沈渺,抱着胳膊也不知默默地瞧了多久。

“吓我一跳,你怎么不出声?”沈渺斜他一眼。

谢祁无辜地耸耸肩:“是济哥儿唤我来的。”

沈渺不和他贫嘴,她怀里藏着六百贯呢,如今只想赶紧回屋悄悄拆开看一看六百贯的交子是何模样,再看看要去哪个钱庄兑钱。

“你去吃吧,等会凉了。”沈渺走上前,摁住了他的手臂,把人翻过来转了个向,便推着他往院子里去,随口便唠叨道,“头发怎么不烤干了再来?一会儿你去炕上烤头发去,别出来吹风了。”

谢祁那么高大的一人,被沈渺推来推去也不反抗,还弯着眼笑得春风拂面一般,只会乖乖应:“好。”

把九哥儿摁在板凳上,给他手里塞了两片吐司?蛋,让唐二给他倒一碗汤来??九哥儿不喝纯牛乳,她心里都记得。

谢祁坐在树下,手里是温热喷香的食物,眼前是忙碌又活泛的娘子,风静静地吹来,檐铃叮当响。

他幸福地垂下眼,咬了口葱香烤馒头。

嗯,好吃。

大内,福宁宫中。赵伯的手里抓个卷着饼的烤鸭,正俯身端详谢祁的卷子。

谢祁的卷子两尺七寸长,平整地摊在他的御案上。

且不说这文章写得如何,单单是这卷上的字,便让赵伯的服气了??那么长的卷子,全文千余字,没有打格的痕迹,每个字都是方正工整的小楷,写得端正有力、无一字涂改。

便是刻印出来,都能当活字印板了。

孟庆元的字,虽是甲榜第二名,就已不如谢祁多矣,他的字一看便是为了科考练的,工整清晰,却刻板得没有灵气了。

谢祁难得就难得在,他的字足够好看,哪怕是写小楷,笔锋里也尽是风骨。

再看他的文章,赵伯的已经有些口干舌燥了。

谢祁的文章乍看没什么华丽的字眼、绝妙的用典,他像是平铺直叙述说着事情,但却如滔滔江河一般,写得流畅博大。他通篇不强说理,却足够令阅卷者达意,像是手执匕首,冷不防刺破暗夜,漏下一地天光。

赵伯昀来来回回看了数遍。

院试于科考而言,不过第一步罢了,因此题目也很简单,最后一场的考试,只是取了《论语》里的:“君子学,以致其道”一句。

可他却写出了赵伯的想要的答案:学当务于有益、有效,不可盲目为之。既学有所得,便当践诸于行,怀“我行四方,以日以年”之志。

这是韩愈的诗。

学以致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心怀真谛,永不言弃。

可恶,写得这么好。赵伯的心里骂骂咧咧,狠狠地嚼着烤鸭。他不得不承认,拔擢其为第一甲第一名,实至名归。

世家与寒门的差距,全在这些卷子里了,也在他们截然不同的眼界与心智中。赵伯昀坐在宝座上,望着满桌的卷子,喟然而叹。

他开辟雍书院,便是为了让小官小吏之家及良家子弟,也能受到与官宦士族等同的教化。他增科,也是为了多给他们进身良机。他抄家,为他们先扫除了那些盘根错节,不遵政令的世家。

可最终还是不能一蹴而就。

赵伯昀面色黑沉、胖脸紧绷,呆坐片刻,忽然猛地站了起来,决心化悲愤为食欲,准备进偏殿吃鸭子去??这些事都急不得啊,还是需要时间。

幸好他还年轻,还等得起,终有一日,他的朝堂上一定也会有不少能超越世家的寒门子弟,他们的才学能耐不输任何人,能为他匡扶社稷。

结果才刚刚迈开步子,便见梁迁袖子里揣着个火漆封蜡的卷筒,急匆匆从殿外上前来:“官家,有御史以密折弹劾乐江侯数件不法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