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沙盘上的大宋 > 第522章 新开封

沙盘上的大宋 第522章 新开封

簡繁轉換
作者:三十二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2 14:48:12 来源:源1

第522章新开封

杨再兴仔细瞅了瞅,对方来的只有一船一人,后面没有别的船跟着,便使了个眼色,灰堡的土兵们做好防范,这才打开了堡门,放了那骑士进来。

将他带进一个小黑屋子里,只有杨再兴与那汉子两人。

汉子这才低声道:「我是伪齐国宰相张孝纯的家丁,给你们大宋送过好多次信了,这里又有我老爷的密信一封,还请用最快速度,送到大宋的兵部尚书吴加亮手中。啊,不对,这次不能送兵部了,要送到顾命堂。」

杨再兴见他说得郑重,倒也不敢怠慢。

亲自带着信,直奔开封城。

两宋合一之后,大宋定都开封。

虽然开封易攻难守,战略地位非常烂。

但这里毕竟是极有象徵意义的地方,只有暂时将都城定在这里,才能让新生的大宋站得笔挺,

才能让天下军民归心。

在岳文轩的坚持下,八岁的小皇帝赵伯琮也从临安来到了开封「坐镇天下」,隔着一条黄河,

与对面的伪齐国针尖对麦芒。什麽韦太后丶孟太后一类的人,全都迁来了开封,入往她们的旧宫。

这就叫做「天子守国门」。

让一个八岁小孩守国门太残酷了,但让他躲在临安,就对老百姓太残酷了。

所以八岁就八岁吧,既然生在了帝王家,当上了皇帝,一生锦衣玉食,就得扛起身为皇帝的责任来。

这一招果然好使!

见到重建之后的大宋敢于迁都回开封,连皇帝和太后都坐镇开封了,大宋士气高涨,不论军民,都有一种起飞般的感觉,仿佛昔日的盛世就要回来了。

全民都有一种想要突破黄河,早日收复山西丶河北两地的激情。

杨再兴带着秘信,穿过已经恢复了生气的开封城街巷,

两宋虽然才归一没多久,但两国的百姓没有陌生感,其中还有不少人短暂地做了几年齐国人,

但他们本来都是宋人,现在一起坐在街边的屋檐下,笑着聊天,倒也其乐融融。

「老兄,伪齐占着开封这几年,你在开封活得不容易吧?」

「嗨!别提了,重税啊,压得俺差点啃树皮。不过,比起先先先先几个先来着?反正就是那个玩花石岗的先帝,比起那时候日子还行。你呢?你在临安那几年怎麽样?」

「唉,别提了。在临安活得也不开心!金军一攻,先帝就跑,先帝一跑,官员们就跑,官员们一跑,全临安人都跑,我也娘的也跟着跑。」

「哈哈哈哈!」

诸如此类的聊天,充斥着整个开封街头。

杨再兴穿过街巷,冲向皇宫—

皇宫现在的规模小多了,回到了宋徽宗登基之前的面积,起码有一半的皇宫被隔出去了。

现在这些被隔出去的部份,有一半左右卖给了有钱人们,成为了他们的住宅。

这些宅子非常好卖!

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些宅子是宋徽宗亲自督建的,在审美观方面毫无破绽,真的就是天下最好看的建筑物,没有之一。

二是这些宅子做过皇宫,代表着皇家级别的享受。现在朝廷给了有钱人们一个光明正大,享受皇帝用过的东西的权利,哪个有钱人会不心动?宅子刚刚一放出来卖,马上就被有钱人们抢购一空。尤其是那些爆发户商人,没有什麽底蕴的那种,最喜欢弄一套这样的宅子,来强行拔高自己的地位。反倒是像李纲这种真正的大人物,对这些宅子不屑一顾。

当初在胶水县,从岳文轩手里接过五个明朝造纸匠,生产新式竹纸的商人郑氏,现在就在这一片区域里买了一套宅子,住在里面开心得不得了。

另外还有楚州来的棉布商人,盐城过来的制盐商人」

不少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出现在开封城了,他们大手笔买皇家旧宅的动作,虽然有点爆发户气,但却彰显出了他们的实力。

这是岳文轩很乐于看到的!

除了住宅之外,还有一部份皇宫变成了「奢侈品商铺」,岳文轩采用了后世「景区商业街」的构建模式,商铺全都借用了皇宫以前的旧景观,旧布局,形成了一个「皇家用品商业街」片区。

穿行在这几条商业街里,就仿佛穿行在皇宫里面。

普通人哪有机会穿行于皇宫?

现在得到了这个机会,那还不疯狂地在里面转。

商业街里有大量的商铺,分门别类地贩卖各种「皇家宝物」。

有宋徽宗亲手画的画,宋徽宗最喜欢的奇石「鹰展翅」,韦太后坐过的椅子,孟太后用过的金钗,宋钦宗用的茶壶——

这些商品也极受欢迎,分分钟就卖出高价。

例如那块宋徽宗最喜欢的奇石「鹰展翅」,就在拍卖行里卖出了天价,由一个江南过来的富商,花了五千贯抢了去。

诸如此类,无法详叙。

杨再兴穿过这一片区域时,这里正热闹呢,大量百姓正在瞎逛,少数有钱人在掏腰包—好吧,这片区域赚不了穷人的钱。

过了这一片,杨再兴终于进了皇宫。

皇宫正中间的大殿现在已经不重要了,小皇帝就算上朝会也只能坐着发呆,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场面话,一下早朝,小皇帝就会被几位老师带走,这几位老师会教小皇帝「语文」丶「数学」丶「物理」丶「化学」丶「历史」丶「地理」丶「政治」等各种科目。

学校里当然不止小皇帝一人,还有马从义丶陆游等孩子一起读书。

从小就让小皇帝融入学校的氛围,不能让他成为孤家寡人。

总之,小皇帝现在只是个学生,已经不能决定大宋的命运。

真正决定大宋命运的,是在大殿侧面的「顾命堂」,二十名顾命大臣,轮流在这里坐班,小事由几个坐班大臣直接决定,大事则要召开「顾命大臣议事会」,由二十名顾命大臣集体投票决定。

杨再兴跑进顾命堂时,正好轮到吴加亮丶李纲丶韩世忠三人在这里当「坐班大臣」。

杨再兴扬了扬手里的信件,道:「伪齐宰相张孝纯写来的密信!」

三个坐班大臣同时站了起来:「哟?有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