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八十章.权臣贪官们的聚宴(下).二合一章节

摄政大明 第八十章.权臣贪官们的聚宴(下).二合一章节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随着周尚景的话声落下,黄有容与沈常茂皆是眉头一皱,齐齐把目光转到赵俊臣的身上。

正如前文所说,在沈、黄两人眼中,在这场聚宴之中,赵俊臣只是一个参与者,而不是决定者,但因为之前众人的沉默,以及周尚景的询问,话题谈论之间,竟是有了围绕赵俊臣开展的趋势。

对于沈、黄两人的神色变化,赵俊臣自然看在眼中,轻笑道:“有三位前辈在这里,这些问题自然轮不到晚辈来决定,晚辈还没这个资格,全凭三位前辈决定就是,只要晚辈的利益无损,接下来事情该怎么办,晚辈自会全力配合。”

顿了顿后,赵俊臣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晚辈看三位前辈都藏着捏着,并不打算先开口,接下来怕是话也不会说的直白,这里就晚辈资历最浅,有些话既然各位前辈不愿意说,那么不妨由晚辈来说。若是说错了,还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教。”

听赵俊臣这么说,周尚景上下打量着赵俊臣,饶有兴趣的点了点头,而沈常茂与黄有容对视一眼后,亦是没有反对。

“陛下南巡期间,太子留京镇国,然而太子为人性子如何,咱们也都明白,若是那时候任由太子为所欲为,无论是各位前辈,还是晚辈,怕是都会麻烦缠身。往日里咱们虽然在庙堂上相争相斗,但在陛下南巡期间,压制太子一党的想法,想来亦是相同,正是合则同利,分则皆弊,太子如今在外朝毕竟根基尚浅,只要咱们相互合作,陛下南巡期间的诸般政务,到时候必然还是由留京辅臣为主,而一旦架空了太子,咱们其余的人在伴驾南巡的时候,才会没有后顾之忧。”

听赵俊臣这么说,周尚景、黄有容和沈常茂皆是点头。

赵俊臣接着说道:“所以,留京辅臣虽然可以在陛下南巡期间一家独大,获利不小,但晚辈对此并不关心,究竟由沈前辈还是黄前辈担任,又如何选择,实话实说,轮不到晚辈插手,晚辈对此也并不在意。晚辈关心在意的是,在陛下南巡期间,如何保证咱们各自的权益不会受损?又如何压制太子一党不找咱们的麻烦?无论是沈前辈还是黄前辈,只要能保证这些,那么晚辈就全力支持。若是无法保证这一点,只顾着为自己争权夺势,那么说不得晚辈也只能不自量力的插手参与了。”

说完之后,赵俊臣转头向着周尚景看去,却见周尚景缓缓点头说道:“俊臣说的在理,老夫也是这个意思。各位既然赴宴,那么同进同退之意已是明白,若是老夫刚随陛下离京,没多久就后院失火,却是绝然不行。”

见周尚景随之表态,黄有容笑着点了点头:“首辅大人与俊臣的顾虑,我自然明白,往前陛下离京的时候,一向是首辅大人镇京辅政,首辅大人当初是怎么做的,我也一向看在眼里,这次若是由我留京辅政,自然会有样学样,萧规曹随,绝不会让三位权益受损。”

黄有容话声刚落,沈常茂已是冷哼一声,说道:“是吗?黄阁老贪权之名,在座的都深有了解,若是由你留京辅政,就算首辅大人不担心吏部与顺天府,俊臣不担心户部与工部,我还担心自己那点家当会被你盯上呢。更何况,这些年来太子一党与咱们明争暗斗,黄阁老你可是一直都缩在后面捡便宜,我倒是不信,若是由你留京辅政,会有魄力能与太子他们撕破颜面。”

听沈常茂这么一说,黄有容笑容一凝,转头盯着沈常茂,说道:“什么时候该争,什么时候不该争,这些事情我倒还能看的明白。倒是沈阁老你,这些年来做事一向最绝,从来都不留情面,由你留京辅政,我也担心会被你暗算。再说,这年来我固然没与太子一党如何争锋,但那是因为这种事情总有人去做,难道你当真以为我会怕了太子不成?”

话没说两句,黄有容与沈常茂已是开始了相互的攻击,不留丝毫情面。

而无论是赵俊臣还是周尚景,却都没有理会这些,只是有意无意的打量着沈常茂,沉吟不语。

对于周尚景与赵俊臣的神色,沈常茂自然注意到了,又是轻哼一声,冷声说道:“若是由我留京辅政,在座各位的权益,我都不会去碰,太子那边,我早已与他撕破了颜面,亦会全力压制,不会让他有什么动作。”

听了沈常茂的保证,赵俊臣与周尚景对视一眼后,皆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两人来此赴宴,就是为了得到黄有容与沈常茂的类似保证,虽然这种保证只是口头上的,两人也不一定就会遵守,但在众人面前说出了这般保证,他们也绝不会随意违背。

而有了这般保证,赵俊臣与周尚景前来赴宴的目的就已经达到,接下来究竟是由黄有容还是由沈常茂留京辅政,两人也就没那么关心了。

随着赵俊臣与周尚景开始了冷眼旁观,沈常茂与黄有容的争斗亦是开始变得激烈,或是以利相诱,或是以威相比,或是攻他之短,或扬己之长,一时间难分上下,谁也说服不了谁。

其实,沈常茂与黄有容两人留京辅政各有优劣,即使是赵俊臣,也很难抉择。

沈常茂性子阴冷决绝,配合上太子的刚厉严正,由他留京辅政,相互冲突下,必然会是一出好戏,两人争斗之间,太子一党怕也抽不出精力再管其他,只是如此一来,必然会造成政局不稳,耽误正事,说不得就会生出大乱。

而黄有容为人圆滑处事老道,由他留京辅政,这朝野之间的局势也能更加平稳些,只是以他的性子,面对太子的步步相逼,却不一定能应付的过来。

以赵俊臣看来,周尚景应该是更倾向于沈常茂,由沈常茂留京辅政,一旦庙堂不稳,就能缩短德庆皇帝南巡的行程,这符合周尚景的利益,毕竟周尚景原本就不支持德庆皇帝南巡。沈常茂与黄有容两人的势力手段皆是相当,这些日子却是沈常茂略占上风,想来是沈常茂私底下有周尚景支持的缘故。

而德庆皇帝应该是更看好黄有容一些,毕竟德庆皇帝最是看重庙堂与天下的平稳,若是赵俊臣所料没错的话,见到黄有容处于劣势后,德庆皇帝就会出手相助了。

“这么想来,将来随着德庆皇帝表态,我也不得不偏向黄有容一些了?”

赵俊臣暗暗想道。

………

渐渐的,菜肴渐冷,但沈常茂与黄有容依然没能争出个所以然来。

看着沈黄两人的争斗好似没有尽头一般,赵俊臣暗暗摇头,他虽然知道这场聚宴旨在谈判,但并不以为真能谈出什么来,沈、黄两人之中,究竟由谁来留京辅政,最终定是还要经过一番庙堂争斗才能得出结论,不仅仅只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争斗,还包括德庆皇帝与周尚景的一番争斗。

想到这里,赵俊臣轻咳两声后,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后,开口道:“晚辈前些日子,曾听闻过一个新的词汇,为‘求同存异’,既然沈黄两位前辈如今还无法争出结果,那么咱们不妨先把有争议的地方搁到一旁,先谈一谈需要合作的事情。”

听赵俊臣贸然打断自己与黄有容之间的争锋,沈常茂眉头微皱,说道:“我倒不知道这次聚宴,还有其他事情需要谈。”

沈常茂虽然态度不好,但赵俊臣却也不生气,只是说道:“陛下南巡之际,随着规制渐大,随行人员也会越来越多,后宫内廷那边咱们管不着,但前朝的人选,晚辈看来却有必要议一议了。”

随着赵俊臣话声落下,沈常茂与黄有容皆是面色一正,却是突然发现,相比较由谁来留京辅政,朝中伴驾南巡的人选,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毕竟,自己门下伴驾南巡的人越多,那么留守京城的力量就越弱,自己在庙堂中枢的权势利益,自然得不到保证。

另一边,一直沉默不语的周尚景,却是对着赵俊臣赞赏的点了点头。

而赵俊臣则接着说道:“依晚辈看来,礼部左侍郎鲍文杰,熟悉礼制,精明干练,南巡时的伴驾人选,他是不能少的。”

鲍文杰,太子门下最得力的干将,若是伴驾南巡,太子留京的力量自然是减弱许多。

而黄有容则点头笑道:“正是如此,还有那都察院右都御使吕纯孝,博闻强记,见识宽广,又是江南之人,陛下南巡时若是有他伴驾,必然能增趣不少。”

太子一党如今在外朝的势力主要集中在都察院,而都察院里的中流砥柱,正是吕纯孝。

沈常茂缓缓说道:“文华殿大学士程远道也必不可少,陛下近些日子以来对他颇为看重,说不得就会是下一个入阁人选,有他跟着,陛下也安心。”

程远道,随着温观良致仕还乡,如今他入阁呼声颇高,但麻烦的是,他是太子的人。

就这样,虽然周尚景依然话语极少,但在赵俊臣、黄有容、沈常茂三人短短几句言语之间,太子门下的得力干将们,皆是被安插入了伴驾南巡的名单之中。有在座四人合力,也不怕这份名单会出现什么大的意外。

而太子还在为德庆皇帝接下来的南巡而磨拳擦掌的时候,却不知自己门下党羽已经被他最为痛恨的权臣贪官们搬空了。

接下来,赵俊臣又说了几个自己门下的官员名字,比如被赵俊臣视为不稳定因素的工部侍郎陈东祥,而周尚景、沈常茂、黄有容三人亦是在南巡名单中插了一些自己人。虽然这份名单最终还剩下不少空余名额,但那就要看在座四人接下来的各自打算以及德庆皇帝的意思了。

待名单确定了下来之后,或许是因为相互合作的关系,沈常茂与黄有容之间的气氛也随之和睦了一些,至少不似之前那般剑拔弩张了。

而就在这时,之前说话最少的周尚景,突然开口了。

“难得咱们四人能够齐聚一堂,正如俊臣之前所说,这个时候,最是需要存同求异,既然沈黄两位争不出个结果来,咱们不妨把这件事情先放到一边,暂且先不谈了,趁着机会说一些都在关注的事情,好一同商量。”

“首辅大人请说。”

黄有容与沈常茂似乎有些不甘心,但周尚景既然发话了,两人还是同赵俊臣齐声说道。

周尚景轻咳两声后,颤悠悠的为自己倒了杯清茶后,才缓缓说道:“第一件事情嘛,是春闱的事情,老夫知道各位对这会试与殿试一向都最为看重,各有自己看重的人选,自己的后辈,门下的后辈,托关系走门路的后辈,这些日子怕是都求到了各位的门下,但去年刚刚才出了三省秋闱舞弊案,如今正是民心士气不稳,在座各位却要小心一些,以天下江山为重,不可操之过急,亦不可相互拆台。有消息不妨相互通恰,有事情也不妨相互合作,如此才能安稳。”

黄有容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听闻首辅大人您的小孙儿周素文,今年也要参加会试春闱了,以我看来,首辅大人家教渊源,这会试会元,殿试状元,必然是素文当仁不让。”

周尚景没有承认,亦没有反驳,只是意味深长的看着赵俊臣一眼。

之前周尚景提及“操之过急”四字的时候,语气略重,如今又刻意看了自己一眼,赵俊臣知道,周尚景怕已是发现了这些日子以来柳子岷的动作,并猜到了赵俊臣的心思,如今这是在提点敲打呢。

春闱会试,以及随后的殿试,乃是历代科举的重中之重,入榜之人,皆是可以成为朝廷基层官员,吏部审核时,亦会受到重点关注,正是前途无量。但选拔之时,却是以人为因素为主,又哪里谈得上真正的公正?朝廷里的贪官权臣们自是都会插手,或多或少的为自己谋取利益。

只是有多大饭量才能吃多少饭,如今赵俊臣盯着春闱会试野心勃勃志向不小,并安插下了柳子岷这颗钉子四处拉拢有意亲近赵俊臣的考生,在周尚景眼中,却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对于此,赵俊臣自是看的明白,对着周尚景微微一笑,点头示意,却没有保证什么。

见赵俊臣如此,周尚景眉头微皱,接着说道:“第二件事情,则是四川盐务整顿的事情,虽说这件事情在座各位皆是获益不少,但这些年来徽商那边对咱们这些人也算是一向恭敬,如今因为四川盐务改革的事情,他们却是不满渐增,以老夫看来,不妨想些办法对他们安抚一番,毕竟对于晋商徽商两边,咱们应该不偏不斜才对。”

听周尚景这么说,在座众人皆是沉吟,良久后,沈常茂说道:“这一点,咱们还是先看看徽商那边有什么意愿再说吧,安抚是必须的,但也不可退让。徽商一向以走私为主,获利已是极大了。”

沈常茂的评论看似不偏不迫,但私底下的意思,却是要看徽商们能给在座众人多少好处了。

对此,周尚景自然明白,点头道:“既然如此,此次伴驾南巡的时候,倒不妨与那些徽商多接触一下,看看他们的想法。”

听着沈常茂与周尚景的谈话,赵俊臣却是神色一动。

他想起了“珍妮纺纱机”的制造方法。

“看样子这次南巡,确实需要与徽商多加联络了。”

赵俊臣暗暗想道。

另一边,周尚景的神色却变得严肃了许多,又说道:“至于最后一件事,则是关于太子了,各位怕是也察觉了,陛下如今已是开始为太子打算了,先是帮着太子控制都察院,让太子在朝野间扩大了影响,有了节制咱们几人的能力,如今程远道入阁的可能也是越来越大,私底下怕是也有陛下的意思。”

听周尚景这么说,无论是沈常茂、黄有容,还是赵俊臣,皆是面色一正。

他们都不愿意太子坐大,事实上,他们都极为希望德庆皇帝能换一个皇子成为太子。

“陛下怕是操之过急了,太子还年轻,经验也浅,过早的为太子加担子,怕是对太子对朝廷,都不是好事。”

黄有容一脸的忧国忧民。

沈常茂也是面色严肃,点头道:“确实如此,陛下如今春秋鼎盛,过早为太子考虑,加重太子权势,说不定会适得其反。”

赵俊臣轻轻一叹,却直指问题的核心,问道:“既然如此,各位前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听到赵俊臣的问题,沈常茂与黄有容皆是沉默。

在明朝现如今的制度下,对于太子的确立,又面对德庆皇帝这个手段心机皆是高明的皇帝,他们这些外臣并没有太多的办法。

然后,两人都把目光转向了周尚景。

而周尚景却把目光向着赵俊臣投来。

~~~~~~~~~~~~~~~~~~~~~~~~~~~~~~~~~~~~~~~

PS:二合一大章节,更新速度逐步加快,明天会有更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