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九十四章.春闱临近

摄政大明 第九十四章.春闱临近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不知不觉,时间已是二月中旬。

春闱、殿试、南巡,皆已是近在眼前。

两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已经足够人们做很多事情了。

这段日子里,百姓们忙着为生计奔波,商人们忙着赚更多的银两,清官清流们忙着为民请命,野心家们忙着用各种谋划来实现自己的野心。

但若说这两个月来庙堂上最忙的人,怕就是太子朱和堉了。

在此之前,朱和堉虽贵为太子,但在庙堂上的地位却很尴尬,因为朝中各大派系的压制,以及德庆皇帝的不喜,他只能扮演一个类似于清流领袖的角色。如今随着德庆皇帝的态度转变,朱和堉终于掌握了一些权利,虽只是主持南巡准备事宜,但很显然朱和堉决心很大很足,想要通过这次机会,向朝野天下证明自己的能力。

所以,这两个月以来,朱和堉除了继续领袖清流之外,也一心扑在了南巡准备之上,上午还在核查账目,下午已是派人巡查地方,昨天还在检查工程进度,明日就会探查民生。忙上忙下,据说整个人都因此消瘦了一些。

不得不说,朱和堉做的很不错,当初赵俊臣的那些建议,他全都认真实行了,所作所为,甚至要比赵俊臣预料中还要更好。

然而,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朱和堉竭尽所能的紧紧盯着一切,想要面面俱到保证万全,但依然挡不住地方官员们的私心私欲,当初赵俊臣预料中会出现的混乱,果然一个个的都出现了。

为了争赶进度,州府官员们开始强征百姓,“全凭自愿”一词成了空谈,民间自是一阵怨声载道。

为了讨好皇帝,各地官员皆是大动干戈,有建造河舫的,有用布匹纸锻装饰沿途风景的,有修建行宫的,诸般花费,远远超过了太子拨下的银两,而亏空的银两,自然是需要百姓来承担。

为了谋取好处,地方大户与地方官府诸多交易,百姓们修路拓河的功劳,纷纷被转嫁到从未出工出力的地方大户头上,而绝大部分百姓,对此却犹自懵然不知。

这种欺上瞒下的作为,地方官员们做起来极为熟练顺手,朱和堉虽然盯的很紧,但毕竟人在京城,虽发现了不少,也惩戒了不少,但没有发现的却总是更多。

只是,在一些“有心人”的干预下,由此而产生的矛盾与民怨,皆是被掩盖了下来,如今的京城中枢,依旧是一片平和,甚至颇有不少为朱和堉歌功颂德者。

这些“有心人”之所以要这么做,并非是为了帮助太子朱和堉,只是在等待着矛盾与民怨的积蓄,引导之下,让这些矛盾与民怨在最合适的时候,一同爆发出来。

春闱会试,万众瞩目,儒生名士们汇聚于京城,或许正是最合适的时机。

………

如今的赵俊臣,大约也可以归类到“野心家”、“有心人”之中,而且算是居心不良的那一种。

所以,这两个月来,赵俊臣虽对外称病,但实际上却少有闲着的时候。或是借着“悦容坊”的扩营扩建来为自己培养人才,或是借着同济庙来渗透各派势力,或是营建自己在京城中的情报网络,或是关注玻璃、珍妮纺纱机等物的研制。

当然,庙堂之上的大小事情,赵俊臣也一直都在紧紧盯着,从不放过丝毫。

不过,随着春闱将近,赵俊臣如今最关注的事情,还是春闱会试之中,自己能找到多少可用的人才。

………

“柳子岷做的不错。”书房之中,赵俊臣看着手中一份名单,笑眯眯的说道:“真没想到,不过短短两个月时间,他竟然能找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才,难得难得。”

赵俊臣手中的名单,不久前柳子岷才刚刚送到赵府,名单上的人物,都是柳子岷在本科应试举子中为赵俊臣寻到的“人才”,其中出身、才学、心性皆有标明,并在柳子岷的蛊惑下,如今都是有意向赵俊臣靠拢。

看着这份名单,赵俊臣好似已经看到了“赵党”一派日后在朝廷之中慢慢壮大的模样。

许庆彦笑着点头道:“是啊,少爷,这柳子岷虽说是个小人,但小人自有小人的好处。他在网罗朋党、联络情谊方面,确实自有一套手段,这两个月来,他到处活动,拉拢试探,巧舌蛊惑下,本科举子之中,已是有不少人都聚在了他的左右,皆是想要借着他与少爷的关系来投靠少爷。”

顿了顿后,许庆彦似乎想起来了什么,又说道:“赵和、赵宣两人如今身为他的书童,这些日子以来一直都在暗中盯着柳子岷,按照他们传来的消息,就连那江南才子赵山才,这些日子也与柳子岷越走越近,甚至都开始称兄道弟了,只是那赵山才对少爷您的态度未明,所以柳子岷也没有把他放到名单中。”

“赵山才?柳子岷竟然连赵山才都拉拢到了?”

听许庆彦这么说后,赵俊臣不由惊讶。

赵山才乃是本届应试举子中,最有可能夺得会元的热门人选之一,即使是赵俊臣,也听说过他的名字。

许庆彦却摇头道:“那赵山才虽说与柳子岷较为亲近,但总是若即若离,每次柳子岷试探他对少爷的态度,这个赵山才却总是避而不谈,偶有几句,也总是有赞有贬,却也不见有亲近少爷你的意思,就算柳子岷借着少爷的名头去拉拢他,这人也总是岔开话题,让人看不明白。”

听了许庆彦的解释,赵俊臣反而有了兴趣,问道:“有赞有抑?他对我又是怎么赞怎么贬的?”

许庆彦回想片刻后,说道:“他说少爷你是治世之奸臣,若在乱世,必为贾诩之流,将来也必将名传天下,但却会毁誉参半,还说少爷你自巡查潞安府前后,恍若两人,让他看不明白。”

听到这番评价,赵俊臣沉默了片刻后,突然一笑,道:“治世之奸臣,这般评价倒是有趣。”

沉吟片刻后,赵俊臣突然又说道:“你给柳子岷传一句话,就说明天傍晚,让他带着这份名单上的这些人,到天海楼一聚,到时候我也会碰巧到天海楼打打牙祭,趁着机会与这些人见上一面,看看这些人究竟如何,否则光听柳子岷片面之言,总是让人心中没底,能见一见了解一番也好。”

顿了顿后,赵俊臣又说道:“那个赵山才,到时候也让柳子岷带上,这个人说不定会是一个真正的人才,虽然如今态度未明,但未必不能拉拢一番。”

对于赵俊臣的吩咐,许庆彦自是点头应下了。

不过,犹豫了片刻后,许庆彦却又说道:“不过,少爷,庙堂上的事情我虽然不大懂,但我总觉得,如今少爷既然有心借着这次春闱收拢一批人才,那是不是对这个柳子岷太过信任了一些?有心投靠少爷的那些举子,如今已是隐然以柳子岷为首,若是将来这些人聚成一团,同进同退,就像左兰山、顾全他们一般,岂非不好控制?”

赵俊臣笑道:“无碍,柳子岷还没有那般能耐手段,而且就算这些人将来会聚于一处,也并非坏事,如今我门下的官员,左兰山、顾全他们也太过于一家独大了,虽然我还能驾驭的了,但若是在将来能为他们培养一个对手,倒也是件好事。不过,这批举子毕竟只是咱们的人才储备罢了,将来即使能成长起来,怕也要等一段时间。”

就在赵俊臣与许庆彦两人闲谈之际,书房外有人禀报道:“启禀老爷,首辅大人府中有一名李管事求见。”

赵俊臣对着许庆彦微微点头,许庆彦扬声道:“把那人领到书房来。”

如今,随着赵俊臣两个月时间的修养,“身体渐愈”,已是可以正大光明的接见客人了。

~~~~~~~~~~~~~~~~~~~~~~~~~~~~~~~~~~~~~~~

PS:今天享受了一下国庆大堵车的服务,刚刚回到住处,更新少了,见谅,不过难写的部分大都写完,明天会有三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