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一百零八章.灭门惨案(下)

摄政大明 第一百零八章.灭门惨案(下)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其实你我都很清楚,那谋害你师父的罪魁祸首,无论是谁,必是来头不小,将来即使真的能够找到元凶,以你之力,怕也无法复仇,等到了那个时候,你又准备如何应对?”

听赵俊臣这么说,赵山才一愣,下意识的反驳道:“只要我能找到确凿证据,禀呈于朝廷,又如何不能还我老师公道……”

然而,话到一半,赵山才的话声突然停顿,神色间闪过了些许苦涩与自嘲,赵俊臣却不由失笑笑,好似听到了什么极为可笑的事情。

“没想到以赵公子的聪慧,竟也会有这般纯真念头。”

赵山才叹息一声,亦是明白了自己这番言论的幼稚之处,苦笑道:“让阁下见笑了。”

是的,赵山才刚才的这番话,虽只是下意识的脱口而出,但确实是有些幼稚了。

在这个世上,有许多规矩,许多法则,看似深入人心,但到了官场之上,却是完全行不通的。

官场是官场,民间是民间,这里奉行的是另一套法则,与世人所熟知的那些截然迥异。

比如案件的审查与审判。

在民间,案子的审判,看重的是证据,原告被告,双方地位平等,若是证据确凿,那么被告自然会被定罪。

然而,在官场之上,原告与被告双方,从一开始,地位就不平等,看重的也不是证据如何,而是双方权柄如何!

君不见,古今中外,宦海之中,所有达了某种高度的官员,从来都只会因为失去了权柄而被定罪,又有几人是因为被定了罪而失去权柄的?

为何?有了更多的权柄,就会有更多的发言权与影响力,而有了发言权与影响力,就能够更深入的干涉案子的审判过程。

有物证如何?有人证如何?被告之人的若是权柄更高,硬是说你诬告,你又能奈他如何?

没物证如何?没人证如何?告状之人的若是权柄更高,这世上不是还有一种叫做“莫须有”的罪名吗?

而如今谋害何明的幕后主谋,先不说他有没有留下证据,通过赵俊臣与赵山才的判断,此人显然身处庙堂,隐藏于暗处,并且势力雄厚。

这样的对手,除非你有更高的权柄,否则又如何是一些简单的罪证就可以扳倒的?

何明遇害,固然会震惊朝野,甚至德庆皇帝也会重视异常,但那又如何?古今中外,又有多少惊天大案,因为牵扯的太多太深,最终变得不了了之?

这般道理,虽然残酷,让人无法接受,但却是事实!许多时候,这般事实甚至还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官场之中。

~~~~~~~~~~~~~~~~~~~~~~~~~~~~~~~~~~~~~~~~

见赵山才神色间带着些许苦涩,沉默不语,赵俊臣叹息一声,又说道:“这句话我刚才就对你说过,现在我可以再说一遍,何明老前辈的遇害,绝对与我无关,以我今时今日的地位,以你此时此刻的境遇,你应该明白,我犯不着为此而刻意说谎。”

赵山才沉默不语,也不知是否认同。

但赵俊臣却并不在意,只是话锋一转,又说道:“但我,却能为你撑腰,可以尽我的全力,帮你找出幕后真凶,哪怕背后主谋势力再大,也会助你报仇雪恨,你也应该明白,我并不缺乏这样的能力。”

赵俊臣会这么说,自是有心借着这次机会,想要收赵山才为己用了。

而这也是赵俊臣邀请赵山才同车而行的主要目的。

赵山才身为何明弟子,传承了帝王心术,本身又才华横溢心智聪慧,有着成为为“国士”这一流人物的潜力,对于这般人物,正苦于门下人才匮乏的赵俊臣,自然是不会错过。

如今的赵山才,虽尚还有些稚嫩,但也正因为如此,赵俊臣才有了收服他的可能。

否则,若是等到这赵山才真正成长起来,再加上他师傅何明与太子一党的关系,赵俊臣再想将他收为己用,怕就会很难了。

“哦?”赵山才显然也明白了赵俊臣的意思,抬头看去,却没什么欢喜的意思,只是缓缓道:“赵大人竟会为我师父主持公道?”

这一刻,赵山才对于赵俊臣的称呼,再次转变。

赵俊臣依然没有在意,点头淡声道:“只要你自己愿意,那我为何不帮你?”

只是,一旦赵俊臣帮了赵山才,赵山才就需要有所回报,身上也就会被打上“赵党”的标签。对于这一点,赵俊臣和赵山才皆是心知肚明。

不过,赵俊臣的这般保证,却并非只是为了诓骗赵山才。

依赵俊臣看来,何明遇害这件事,七皇子朱和坚嫌疑最大,而对于这位心机深沉的皇子,说实话赵俊臣并不喜欢,双方如今虽然达成了一定的默契,今后也会共同对付太子朱和堉,但赵俊臣绝不会真心支持朱和坚成为新的太子储君。

无他,朱和坚并不是一个好的辅佐目标,这个人心思藏的太深,手段也太过狠绝,对权力的**又太重,像这样的人物,若是赵俊臣真的全心全力辅佐于他,今后朱和坚即使能够成功登基,自己也免不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

所以,赵俊臣与朱和坚两人,虽是同盟,但也仅只是暂时的同盟。

若是日后真能将太子朱和堉扳倒,那么在朱和堉被扳倒之日,也就是赵俊臣与朱和坚敌对之时。

赵俊臣不知道朱和坚是不是这么想的,但赵俊臣自己确实是这么打算的。

到了那个时候,自然也能够顺便应承了今日自己对赵山才的承诺,而这般承诺,却能得到赵山才这般有国士潜力的逸才,何乐而不为?

可惜,赵俊臣虽然诚心,但赵山才沉默片刻后,却摇头拒绝了。

“多谢赵大人好意。只不过赵大人是朝中的户部尚书,地位虽然尊贵,但这般案件想来却是要刑部、大理寺以及直隶的提刑按察使司来协同办理,并不属于大人的管辖范畴,赵大人虽然好心,但怕也是有心无力,学生也不敢为此而烦劳大人,不过还是多谢大人美意了。”

听赵山才这么说,赵俊臣还没说什么,一旁的许庆彦已是轻哼了一声,似乎不满赵山才的不识抬举。

赵俊臣却并没有动怒,只是轻叹一声,道:“曾听闻赵公子评价我为‘治世之奸臣’,又与那柳子岷颇为亲近,原以为赵公子对我并无偏见。”

随着时间流逝,赵山才的神色已是渐渐自然,摇头道:“对于赵大人,学生确实没有偏见,虽然世人皆言赵大人您是位贪官,但学生却看的明白,自赵大人您入朝之后,我朝的钱粮运转就要远远好过从前,赵大人的能力与功勋,又岂能因为名声好坏而被否定?尤其是近些时日,赵大人更是一改之前的作风,屡有惊人举动,如今已然在朝中异军突起,自成一派。学生对于赵大人,不仅没有偏见,反而还敬佩的很,也正因为如此,学生才会与那柳子岷多有联系,正是想要更多的了解赵大人。”

这么说着,赵山才神色陈恳,却又话锋一转,接着说道:“然而,虽说没有偏见,但学生深受老师生前教诲,也有自己的立场,却是要辜负赵大人了。”

听赵山才这么说,赵俊臣眉头一扬,声音微冷:“哦?赵公子的意思,是想要追随何明老前辈,为太子效力?”

“太子乃是储君,为人也刚正英明,为太子效力,本就是应该的。”赵山才缓缓道:“太子他的性子作为,有时候固然会显得有些执拗,而赵大人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也不能说全都是错的,奈何学生终究还是更加认同太子的心性与作为,赵大人处虽好,却不是我的道路,还望赵大人见谅。”

“你应该知道,即使是你师父何明,也一向不为太子所喜。而你不过是何明的弟子,又如何能够受到太子重视?太子性子刚正执拗,做事一板一眼,固然会为你师父主持公道,但那幕后元凶既然敢做出如此惊天大案,又如何会留下证据?将来即使找到了他,若是苦无证据,太子他也定不会逆势而为。你为太子效力,为你师父报仇的希望,怕是反而会降低了。”

“这世上难事无数,却也不敌有心之人。学生幼稚,还是相信世间有公理存在的。”

就此,谈话结束。

~~~~~~~~~~~~~~~~~~~~~~~~~~~~~~~~~~~~~~~

马车快捷,一片沉默之间,没过多久已经是来到了顺天府外。

赵山才下了马车,向着赵俊臣躬身一礼,然后就带着书童去那顺天府里面接受问询了。

赵俊臣看着赵山才渐渐消失的背影,突然叹息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啊。”

一旁,沉默良久的许庆彦突然唾了一声,恨声道:“这个赵山才,当真是不识抬举,少爷你不惜放下身段亲自来收他,还不惜答应为何明报仇,这般大的造化,寻常人求都求不来,而他,驳了少爷的颜面不说,竟还要去投靠太子!好心喂了驴肝!还说他擅长什么帝王心术,要我看,像他这般顽固不化,也不过是个迂腐的书呆子罢了,之前真是高看他了。”

赵俊臣摇了摇头,悠悠道:“这个世上,人人各有志向,强求不得。对赵山才而言,眼前境遇也不是他的一切。是否擅长帝王心术,与心中善恶也是两码事。他刚才不也说了嘛,‘相信这世间还有公理存在’,呵,本以为他会是一个左右逢源之人,没想到心底深处竟是还存着如此单纯执拗的念头,何明在传授他帝王心术的同时,竟然还能让他不失本心,当真了得。我这里虽好,但在那赵山才看来,怕是过于肮脏了。”

“不过,少爷,若是这赵山才当真投靠了太子,将来未必不会是个麻烦,我们不妨……”

说话间,许庆彦面现狠色,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赵俊臣笑着摆手道:“不用,赵山才投靠太子是一回事,太子会不会重用他则是另一回事,更何况,太子身边多了这么一位人物,其实也未必是件好事。”

见许庆彦面露疑惑,赵俊臣却并没有解释,只是摇头道:“今后你就明白了,这个赵山才,当真可惜了……”

许庆彦也不追问,只是见赵俊臣迟迟不下车,又问道:“少爷,咱们不去顺天府了?”

赵俊臣一指车外,说道:“你看这顺天府外的车轿,林林总总无数,把这来往道路都堵住了,怕是除了你我二人,今日因为外出游玩而没能及时得到消息之外,这朝中上下,各方派系,都来这里打探消息了,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去凑这份热闹了,还是先回府吧。”

顿了顿后,赵俊臣又说道:“不过,回去之后,你着人用我的名帖,让刑部左侍郎李立德来府中一趟,这件事他应该会知道详细究竟,咱们该了解的也要了解,如今出了这么大一件事,我也该病愈复出了。”

在许庆彦点头称是间,马车驱动,向着赵俊臣府邸的方向驶去。

~~~~~~~~~~~~~~~~~~~~~~~~~~~~~~~~~~~~~~

“这件案子究竟是怎么回事?你那里可有什么线索推测?”

回府之后,许庆彦就着人给刑部左侍郎李立德送去了赵俊臣的名帖,李立德身为赵俊臣的门人,自然不敢怠慢,虽然因为何明灭门案而忙得焦头烂额,但还是天未暗就赶来了。

此时,赵府书房之中,赵俊臣正向李立德询问着何明灭门案的前后究竟。

“回大人,下官也知道的不多。”李立德苦笑道:“只是因为何老太师全家被杀的地点,恰巧就在顺天府与北直隶两者的管辖交界处,但这么大的案子,不管是北直隶还是顺天府,都不敢接管,也都不敢承担责任,所以今天一整天,案子没见一点进展不说,尽是见北直隶和顺天府相互推诿了。”

赵俊臣轻哼一声:“这个时候,这么大的一件案子,两个衙门不想着尽快侦破案子,反而相互推诿,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若是破不了案,陛下震怒之间,要我看他们全都得不了好。”

“大人说的是。”顿了顿后,李立德又意有所指的说道:“事到如今,下官也只知道一些粗陋线索,何老太师一家以及随行护送官兵,总计数十人的尸体,虽说直到昨日才被人发现,但实际上已是死了好几日了,作案手法干净利落,即没留一个活口,前后也不露一点破绽,能有这般能力的,怕不是寻常山贼。”

赵俊臣点了点头,并不是如何吃惊,只是说道:“顺天府和北直隶可以相互推诿,但你们刑部如今却是责无旁贷,这件案子太大,三司会审乃是必然,你务必要将这案子查个水落石出,旦有任何线索,都不要放过。”

“下官明白。”

赵俊臣沉吟片刻后,又问道:“陛下他可得知消息了?反应如何?”

李立德叹息道:“这么大的事情,我等自然不敢瞒着陛下,早早的就把消息传到宫里去了,听闻陛下大是震怒,摔了不少东西。”

赵俊臣亦是叹息,带着些许遗憾,喃喃道:“这件案子,来的实在不巧。”

确实,如今正是赵俊臣联合周尚景、黄有容、沈常茂三人,一同谋算给太子朱和堉的关键时刻——自太子朱和堉替代了“生了急病”的赵俊臣,负责德庆皇帝的南巡准备事宜后,周尚景、黄有容、沈常茂三人在暗中诸般使坏,已是让民间怨声载道,眼看就要收网,可以严重打击太子名声,并让德庆皇帝开始怀疑太子的办事能力,何明这位太子太师突然被杀,却是搅乱了整个局势。

两件事联合在一起,德庆皇帝会不会怀疑是有人故意针对太子?

又或者,因为太子太师被杀,而对太子心生怜惜?

在民间,百姓们又是否会因为何明灭门案而转移注意力?

这些全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经此变化,赵俊臣等人打击太子的计划,效果定是要打个折扣了。

“人算不如天算啊。”

听见赵俊臣轻声叹息,一旁的李立德心中疑惑,但赵俊臣既然没有解释,他也不敢主动询问。

而就在赵俊臣暗思之间,许庆彦突然推门而入,说道:“少爷,宫中有使者来了,是张德张公公。”

“哦?快快请到正堂,我马上就去。”

说话间,赵俊臣示意李立德在书房等候,自己则离开书房,向着赵府正堂走去。

~~~~~~~~~~~~~~~~~~~~~~~~~~~~~~~~~~~~~~

PS:其实虫子的起点账号已经丢了好久了,这段时间一直都是直接登录作者专区,所以没法管理书评区,也没法在书评区回复,但大家的评论虫子全都看在眼里,谢谢大家的支持,感激不尽!

让我们慢慢的恢复从前的节奏与人气吧,虫子现在心很静。

恩,五千字章节奉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