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一百六十九章.真实的谎言

摄政大明 第一百六十九章.真实的谎言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其实,赵俊臣对严如安说的这些话,虽然并不是谎言,但也选择性的忽略了一些事实,却是将严如安误导了。

比如说,当初王振之所以能够权倾朝野,确实是因为他的学问在内廷之中鹤立鸡群,是太监当中的难得人才。但如今世易时移,内廷中已是建立了内书堂,专门传授太监们识文断字的本事,宫中有学问的太监,已是不像王振时期那样的奇货可居。

而创建了内书堂的人,也正是王振本人。

所以,严如安的学问才华,虽然远远的超过了宫里的太监,但对于他入宫后的帮助,其实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大。

再比如说,严如安若是真的想要入宫,他的举人功名,不仅不会带来任何助益,反而会是一个极大的阻碍。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拥有举人功名的书生,可谓是文人当中的中坚力量,被读书人视为极大的荣耀,虽然其中不乏有像严如安这样的落魄之人,但更多地举人还是活的很滋润,也大都会受到世人的敬重。

而一名拥有举人功名的读书人,若是入宫当了太监,也必然会引起朝野间的轩然大波,并引起天下间读书人极大的震动与反弹。

简而言之,就算是严如安真想要入宫当太监,德庆皇帝恐怕也不敢收他,否则引来了全天下读书人的非议,这大明江山也就不安稳了。

但这些事实,赵俊臣却选择性的隐瞒了。

无他,想要说服一个人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总要一步一步来。

唯有先说些好听的,描绘一些看似美好的前景,让严如安自愿入宫当太监了,然后才能继续说服严如安在放弃功名更改身份,入宫之后从头开始做起。

…………

果然,听到赵俊臣的话后,严如安的表情虽然挣扎,但眼神中的某些**,却愈加的蠢蠢欲动。

沉默良久后,严如安的脸上闪过了一丝决绝与阴狠,低声问道:“若是我自愿入宫当太监,以我举人的身份,当真能够引起重视,并且很快就可以青云直上掌控权势?”

就在严如安期待着赵俊臣点头应是的时候,见到严如安心思动摇,赵俊臣却是微微一笑,然后摇头道:“不可能。”

严如安身体一震,然后不可思议的看向赵俊臣,联想到赵俊臣之前的那些蛊惑话语,简直让严如安以为赵俊臣这是在戏耍自己!

“但你刚才说……”

严如安的话才说到一半,就已经被赵俊臣挥手打断道:“刚才也只是在举例罢了,严公子你想想,一位拥有举人功名的读书人若是入宫当了太监,会引起朝野间多么大的震动?天下间的读书人,又因此产生多么大的反感与反弹?就算是你想要入宫,但陛下他敢收你吗?”

听到赵俊臣这么说,严如安愣住了,却是从未想到这一点,然后神色渐渐开始绝望。

在赵俊臣的蛊惑与诱导下,严如安已是把入宫看做是自己报仇的唯一指望,是他重新赢得世人尊重敬畏的仅有可能。

更何况,如今的严如安,男根已然废了,入宫当太监这种事情虽然难以接受,不过细细想来,却也是严如安将来最好的出路了。

但如今,竟是连这仅有的指望都被赵俊臣否定了,严如安的心情,自然是不由绝望。

另一边,赵俊臣看到严如安竟然因为无法入宫当太监而绝望,嘴角闪过了一丝笑意。

他知道,严如安已是真正的接受了入宫当太监的提议。

然后,赵俊臣又缓缓说道:“除非……”

严如安微微一愣,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略带急切的问道:“除非什么?”

赵俊臣解释道:“除非……严公子你能抛弃自己的举人功名,甚至隐姓埋名更改身份,否则,是绝无可能入宫的。”

严如安又是一愣,一时也没能察觉破绽,只是顺着话题迟疑道:“但这样一来,我又如何可以引起宫闱内廷的重视?又如何能够青云直上掌控权势?”

赵俊臣笑道:“严公子,你到时候虽然放弃了身份与功名,但你才华学问还在,依然如当初的王振一般在内廷之中鹤立鸡群,又如何不能引起重视?若是还能有人帮你上下打点,指点迷津,就算没有举人功名,严公子你同样可以在内廷当中青云直上。与此同时,入宫当太监虽然是迫不得已,但终究不算是什么太光彩的事情,若是能够更改身份,却也可以避免自家祖先受牵连,严公子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听到赵俊臣这么说,严如安的面色变幻不定,良久之后,突然咬牙说道:“若是赵大人您能帮我更改身份户籍,助我入宫,并为我上下打点指引道路,我愿意为大人肝脑涂地,涌泉相报!”

严如安并非蠢人,也听出了赵俊臣对自己的刻意蛊惑,但如今的严如安已是下定了决心,却也不再在意这些。

同时,严如安也明白,赵俊臣绝不会无缘无故的帮助自己入宫,必是有着自己的目的,所以话语之间,亦是表明了投靠赵俊臣的意思。

听严如安这么说,赵俊臣笑了。

赵俊臣知道,从这一刻起,严如安就再也不可能脱离自己的掌控了。

是的,在严如安愿意更改身份入宫当太监的同时,他就再无可能脱离赵俊臣的掌控了。

隐瞒身份入宫当太监,这是欺君之罪,甚至有着意图不轨的嫌疑,再加上严如安原本的举人身份,更会引来世人的猜疑。

而有了这样的把柄落到了赵俊臣手中,严如安在入宫之后,即使再怎样的青云直上权柄在握,却也绝无可能背叛赵俊臣了。

…………

其实,赵俊臣之所以重视严如安,从一开始就不是因为他的学问如何,而是因为他的稀缺性与特殊性。

如今的赵俊臣,与内廷方面虽然是合作关系,但貌合神离,相互间各自有着自己的打算,随时都有可能化友为敌。而对于内廷里的那些见利忘义的掌事太监们,也赵俊臣一直都不是很放心。

再加上内廷的存在又非常重要,让赵俊臣一直都想要控制内廷为己用,至少也要在内廷当中扶持起一位自己的代言人。

然而,若是赵俊臣所料不差的话,如今的内廷二十四衙门,已是被七皇子朱和坚悄悄的控制渗透了,若是赵俊臣想要直接收买内廷,又或者控制某位掌控太监,忠心能不能保证先不说,也必然会引起朱和坚的注意。到时候说不定赵俊臣反而会被朱和坚利用。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也只有从宫外渗透了。

但有着真本事、还愿意入宫当太监、又能够保证忠心的人才,却实在是难找,可遇而不可求。

而严如安被废掉了男根,又心性渐渐扭曲,对入宫当太监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本身也有着真材实料,又有把柄落到了赵俊臣手中,不用担心他会在得势后失去掌控,正是赵俊臣今后用来控制内廷的万中无一的人选。

这就是严如安的稀缺性。

至于严如安的特殊性,则是严如安的举人身份!

正如前文所说,一名举人入宫当了太监,必然会在这个时代引起轩然大波,会引起天下文人的反感与反弹,一旦搞不好,连大明江山都会迎来一阵动荡。

可以说,严如安入宫后,就会像是一颗定时炸弹一般,潜伏在内廷宫闱之中,不知何时就会爆炸。

而赵俊臣在必要时候,也不介意亲手引爆这颗炸弹,给对手带来麻烦的同时,也为自己营造有利的局势。

至于这颗定时炸弹,究竟要潜伏在哪里,是太子朱和堉身边?还是德庆皇帝身边?又或者七皇子朱和坚身边?赵俊臣还没想好。

但可以想象,严如安入宫后,必然会成为赵俊臣手中的一张底牌。

…………

“既然如此,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赵俊臣在离开前,转头向严如安说道:“过些日子,宫里就要再次招人了,到时候我自然会把你安排进去。”

严如安点了点头,神色间既有阴狠坚定,也有犹豫愧疚。

虽然已经下定了决心,但让他这样一位曾经自诩不凡的读书人入宫当太监,严如安心里不矛盾是不可能的。

而见到严如安这般模样,赵俊臣神色之间,终究还是忍不住闪过一丝愧疚。

严如安的悲剧虽然不是因为赵俊臣而起,但赵俊臣终究还是利用了这位可怜人。

犹豫了一下后,赵俊臣叹息一声,一边向着房外走去,一边悠悠开口道:“司马迁写下《史记》,被后人称之为太史公;蔡伦改良了造纸术,传承了华夏文化;杨思勖伏边定远,为大唐平定西南蛮夷;鱼朝恩操持国政,挽唐廷于既倒;童贯拓边西北,经略幽燕;即使我朝,也有郑和七下西洋,扬国威于万里之外;甚至连前朝的那位魏忠贤,在我看来也是功大于过……他们都是宫中太监,但成就却少有人及。

世人鄙夷太监,史书之中也是偏颇,功绩少有人提,但过错却是大书特书……严公子日后入宫,恐怕不免会有所坎坷,亦会受人白眼相待,但还请严公子切记,世人可以看轻于你,但你自己却不能看轻自己。若是日后真能做出一番事业,未必不能流芳千古。”

听到赵俊臣说的这些,严如安微微一愣,神色间似乎释怀了一些,然后点头道:“多谢大人提点。”

赵俊臣一笑,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推门出去了。

…………

等赵俊臣离开了房间,却看到许庆彦已是在门外等待多时了。

见到赵俊臣出现后,许庆彦快步来到赵俊臣身边,轻声道:“少爷,刚刚得到消息,赵山才他在今天下午申时左右,突然离开了客栈,赶去太子东宫求见太子了。”

赵俊臣点了点头,并不意外,只是感慨道:“这个赵山才,果然是个人才,恐怕已是看明白我为太子的布局了,可惜,在咱们的拖延下,太子如今已是离京,他怕是什么都赶不上了,当真是可惜,这样的人才,竟是不为我所用……”

~~~~~~~~~~~~~~~~~~~~~~~~~~~~~~~~~~~~~~

PS:今天第一更,求下点赞。(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