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二百五十五章.宫宴(下)

摄政大明 第二百五十五章.宫宴(下)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你就是赵俊臣?!”

这句询问,形同废话,然而却是让赵俊臣沉默着思考了片刻。

然后,赵俊臣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些许遗憾,缓缓道:“虽然我也不愿……但我就是赵俊臣。”

同样的一句话,落入不同人的耳中,就会得到不同的理解——陈芷容若有所思,苏秀宁微微一愣,而崔倩雪的头脑要相对简单一些,没有想太多,只听到了后半句。

所以,崔倩雪依然是瞪着一双圆圆的大眼睛,也依然是气鼓鼓的语气,紧紧盯着赵俊臣,并质问道:“既然你就是赵俊臣!之前为何要故意瞒着我?是在戏弄我吗?”

虽然是质问,但配合上崔倩雪那娇蛮的语气以及稚嫩的脸庞,却丝毫没有严厉之感,反而会让人觉得天真可爱。

赵俊臣失笑摇头,道:“并非是故意瞒你,只是你没问,所以我也就没说,仅此而已。至于戏弄你,就更加不会了,这种事情既没必要、也没好处,我又何必去做?更何况,当时你也同样向我隐瞒了身份,又如何能因此而责怪我?”

听到赵俊臣的反问,并借此展开了话题,崔倩雪眼中闪过了一丝莫名的兴奋,但神色间却是愈加的不满,并且满脸的不信,哼声道:“我又不是故意瞒你,只是当时不方便向你说明身份而已,况且我当时向你说了那么多事情,即使没有说明身份,但你也肯定猜到了,可是你偏偏装出一副全然不知情的模样,又讲了一堆似是而非的道理,把我骗了回去,还说不是戏弄我?”

顿了顿后,崔倩雪又问道:“还有,你当时所说的那些道理,待我冷静了下来之后,却越想越觉得不对!在你眼里,这庙堂之中,清流只是为了追名,贪官只是为了逐利,这世间之人,大都只是追名逐利之辈,竟是没有几个好人,难道你就不觉得你的这般想法,只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吗?当时我心思正乱,竟是被你轻易糊弄了,但如今我可不会了。”

赵俊臣叹息道:“在当时,我固然猜到了你的身份,但那时的情景,若是拆穿了出来,岂不是会让你我都觉得尴尬?我没有说出来,也是为你考虑……至于我当时所说的那些道理,皆是出自真心,亦是源于好意,至于你说我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说到这里,赵俊臣微微一顿,似乎自省了片刻,然后说道:“在小人眼中,这世间皆是小人,所以你这么说,倒也未必是错的,若是这世上只有‘小人’与‘君子’两种人,那么我本身固然与‘君子’远不搭边,所以也只能当‘小人’了。”

看到赵俊臣完全没有争辩的意思,不仅干净利落的自承“小人”,并且还借此中断了话题,崔倩雪微微一愣后,张口欲言,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不由语塞,眼中闪过了一丝懊悔与失望。

…………

崔倩雪的没什么城府,诸般心思都会展现在脸上,即使她有意隐瞒,但只要是稍经世事之人,也依然可以一眼就看明白崔倩雪的心思。

此时,崔倩雪对赵俊臣的诸般指责、质问、以及胡搅蛮缠,究竟是出于何种心思,赵俊臣自然也看的明白——只是在没话找话、想要引起赵俊臣的注意罢了,其实并没有什么恶意。

本来,赵俊臣对崔倩雪并无恶感,也不介意配合一番,然而,在看到崔倩雪把话题越扯越远之后,又涉及到了两人在豆花摊旁相遇时的谈话,赵俊臣却是眉头微皱,并主动中止了话题。

之前,在豆花摊旁与崔倩雪初遇之时,赵俊臣之所以会提出“清流追名、贪官逐利”的观念,只是为了让崔倩雪乖乖的回家,然后与崔勉一同参加这场宫宴罢了,如今既然已经达到了目的,赵俊臣自然也就不愿意再与崔倩雪继续争辩了。

而且,所谓理念之争,总是谁也说服不了谁,遇到崔倩雪这般天真且固执的姑娘,则更是如此,若是与她争辩下去,恐怕在短时间内是无法结束的,然而赵俊臣却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理念的争论,这场宫宴对赵俊臣很重要,他还有许多其他事情要做。

从某方面而言,小人们眼中只有利益,所以他们大都是“实践家”;而君子们眼中只有善恶,所以他们大都是“理论家”;赵俊臣并非是君子,所以对于这种纯粹的理论争辩,或许会偶尔参与,但绝不愿意深入探讨、并时时挂在嘴边,那是“君子”们才会去做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人在什么场合,就应该说什么话,如今正值宫宴期间,德庆皇帝、朝中大臣、前朝勋贵、内廷太监,林林总总,皆在左近,所以某些观念,即使是自己的真实想法,私下里可以随意说,但在这般场合之中,却绝对不能提及丝毫。

“德庆皇帝是英明神武的,朝中大臣是贤良正直的,民间百姓是安居乐业的”——这些冠冕堂皇的话语,才是如今这般场合应该说的;至于“清流追名、贪官逐利、满朝上下没几个好人”这种观念,赵俊臣相信德庆皇帝在心中也是这么认为的,然而赵俊臣若是在这个时候说了出来,德庆皇帝却必然会严厉的斥责赵俊臣,让赵俊臣吃不了兜着走。

许多时候,所谓“粉饰太平”,不仅仅只是因为君愚臣奸,更还因为它涉及到了朝野的稳定、君臣的颜面、乃至于后世的评价,马虎不得。

对此,赵俊臣一向小心,所以眼看着崔倩雪渐渐把话题转向了敏感方向,便连忙自承“小人”,并中止了话题的延续。

…………

然而,虽然赵俊臣可以猜透崔倩雪的心思,但崔倩雪又如何能够想明白赵俊臣的诸般考量?

在崔倩雪看来,赵俊臣之所以会主动的中止了话题,是因为自己的一番话暗含讥讽与攻击,伤及了赵俊臣的颜面,让赵俊臣生气了。

莫名的,崔倩雪心中产生了后悔与懊恼的情绪,觉得自己不应该从一开始就这么不经考虑的指责赵俊臣,但后悔与懊恼的同时,却又有些气恼赵俊臣的“小心眼”,认为赵俊臣因为这么一点指责就生气,实在缺乏气量与胸襟。

心思复杂之间,语塞了片刻之后,崔倩雪秀眉一扬,轻哼一声,就要继续说些什么。

另一边,与崔倩雪不同,陈芷容显然看明白了赵俊臣的真实想法,再看到崔倩雪略显拙劣的表现,明眸中隐隐波动之间,却借着崔倩雪的语塞之际,笑着插嘴道:“原来赵大人与崔姑娘早就相识?只是我听闻崔阁老的家教甚严,所以崔姑娘一向深居闺中,少有离府外出,也不知赵大人与崔姑娘是如何认识的?”

听到陈芷容的询问,崔倩雪微微一愣后,不由再次语塞。

无他,在这个时代,又像是崔倩雪这般年纪的姑娘,竟然会做出“离家出走”这样的事情,正可谓是“大逆不道”,若是传了出去,不仅崔倩雪本身会坏了名声,连崔府上下都会跟着颜面扫地。

此时,听到陈芷容的询问,崔倩雪虽然天真烂漫,却也知道不能实话实说,然而“说谎”、“搪塞”、“敷衍”等等手段,崔倩雪并不精通,所以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是支支吾吾。

不过,经过陈芷容的插话,却也终于转移了崔倩雪的注意力,从某方面而言,陈芷容也算是帮了赵俊臣一个不大不小的忙。

所以,赵俊臣先是向着陈芷容微笑点头、表达谢意,然后又看到崔倩雪的窘迫,便代替崔倩雪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只是从前和崔小姐在同一家店里就餐,偶然见过一面罢了。只是当时我和崔小姐皆是没有说明各自的身份,所以如今再次见到,皆是有些惊异而已。”

赵俊臣并没有说谎,只是避重就轻之间,也是帮着崔倩雪揭过了“离家出走”的事情,让一旁的崔倩雪暗暗松了一口气。

同时,也正因为如此,当崔倩雪再次看向赵俊臣时,眼神中闪过了一丝感激,认为赵俊臣或许并没有那么“小心眼”。

另一边,陈芷容自然知道赵俊臣隐瞒了什么,但她是一个聪明女人,并没有追问,只是笑道:“原来如此,没想到崔姑娘和赵大人竟还有这样的机缘,真是让人羡慕。”

听陈芷容这么说,崔倩雪微微一愣,想要反问陈芷容“这有什么可羡慕的”,然而又担心陈芷容再追问些什么,最终还是选择了闭口不言。

与此同时,苏秀宁自从落座之后,和崔倩雪一般的心思,也想要与赵俊臣说些什么并引起赵俊臣的注意,奈何她的性子天生的内敛柔顺,即没有崔倩雪的行动力,又没有陈芷容的聪慧精明,再加上她本身从没有与陌生男子相处的经验,所以几次张口欲言,却皆是搭不上话头。

如今,终于等到崔倩雪闭口不言了,苏秀宁樱唇微张,刚准备说些什么,德庆皇帝却突然站起身来,并扬声说话了。

…………

其实,就在赵俊臣与众女谈话之间,德庆皇帝坐在殿内最上位,虽然表面上是与陈佑、崔勉、苏长畛三人随意闲聊,但眼角余光却一直注意着赵俊臣那边的动静。

在这场宫宴之中,赵俊臣虽然位高权重,是朝中仅次于周尚景的权臣之一,但毕竟只是一个正二品的户部尚书,而今日赴宴之人或是勋贵、或是前阁老,又或是资历深厚的同品巡抚,赵俊臣在表面上的身份地位反而最低,所以宫宴中的座位也是处于最角落。

此时,因为距离的缘故,德庆皇帝并不清楚赵俊臣与众女究竟在谈些什么,但看到赵俊臣与三女“相谈甚欢”,不由微微点头,眼中露出满意之色。

然后,德庆皇帝突然一笑,中断了与陈佑、崔勉、苏长畛三人的谈话,向身旁的皇贵妃万氏问道:“爱妃,你还是第一次见到赵爱卿吧?你看他如何?”

皇贵妃万氏是太子朱和堉的生母,而赵俊臣是太子朱和堉在朝中的死敌,所以皇贵妃万氏自然不会喜欢赵俊臣。

不过,皇贵妃万氏和陈芷容一样,都是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说什么话,更知道德庆皇帝如今还离不开赵俊臣,所以虽然厌恶赵俊臣,但脸上却没有展露丝毫,只是笑道:“这赵俊臣能得到陛下的器重,自然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不过,臣妾看他端庄有礼,却不似传闻中那般……”

说到这里,皇贵妃万氏“自觉失言”,脸上露出了些许尴尬。

德庆皇帝却不介意,先是哈哈一笑,又略略压低了声音,说道:“爱妃你是说……这个赵俊臣在传闻中是一个贪得无厌的贪官,但如今看着却不像是吧?”

皇贵妃万氏微微垂首,道:“臣妾失言了,竟然妄议朝中大臣,还请陛下责罚。”

德庆皇帝摇了摇头,说道:“你只是在说实话罢了,朕又岂能因为这个治你的罪?不过,朕既然重用这赵俊臣,那么这个赵俊臣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朕自然是心知肚明。然而,朕身为帝王,总要考量长远全面,某些人即使是贪官也要重用,某些人即使是清廉也要打压……爱妃你也知道,自古以来,清流们一向固执,甚至视‘直言犯上’为美德,若是朕只是重用清流,那这朝堂岂不是成为了清流们的一言堂?朕又如何还能执掌天下?更何况,大多数清流过于重视道德文章而轻视实际利益,冠冕堂皇的话他们说的顺口,但办事能力反而差些,所以像赵俊臣这样的人,朕即使知道他怎么回事,也还是要用的。”

听到德庆皇帝的话,皇贵妃万氏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神色间则是一副恍然的模样,并用略显崇拜的眼神看着德庆皇帝,说道:“陛下您考虑的周全深远,臣妾虽然自诩聪慧,却也远远不如,更想不到这么多,只是觉得这赵俊臣的行为举止看着不像是贪官罢了。”

注意到皇贵妃万氏的崇拜神情,德庆皇帝略有得意,笑道:“爱妃今后切不可以貌取人,平日里彬彬有礼的未必是好人,满口仁义道德的也未必是君子,尤其是在这朝堂之上,伪君子更是数不胜数,要知道,好人是当不了官的。至于这赵俊臣,往日却不似这样有城府,平日里仗着朕对他的宠信,可是猖狂的很,然而近些日子总算是成熟了许多,手段、城府、心机,种种皆是有所成长,有时候他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甚至连朕也猜不透,然而也正因为他有了这般能耐,朕在时不时的敲打他之余,却反而要更加的重用他,而朕今日举办这场宫宴为他相亲,也正是出于这般考量。”

皇贵妃万氏点头笑道:“原来如此,陛下您能有这般手段,伪君子也好、真小人也罢,甚至是老狐狸也无所谓,想来皆是会被陛下控制在股掌之间,如此天下安稳太平,陛下您的圣明,也必然可以流传百世。”

皇贵妃万氏口中的“老狐狸”,指的自然是当朝首辅周尚景。

德庆皇帝一向以帝王心术为傲,然而周尚景在德庆皇帝的在位期间渐渐崛起,并成为了大明朝有史以来仅次于张居正的权臣,虽然并无大害,但德庆皇帝却是深以为耻。如此皇贵妃万氏的这句话,正是挠中了德庆皇帝的痒处,让德庆皇帝更是高兴。

显然,皇贵妃万氏很了解德庆皇帝,深知怎样的话语能让德庆皇帝高兴。

开怀一笑后,德庆皇帝再次看向赵俊臣的位置,然后又向皇贵妃万氏问道:“这三个女子,一个是南直隶巡抚苏长畛的女儿,一个是泾国公陈佑的女儿,还有一个则是前阁老崔勉的孙女,朕认为皆是品貌双全,都配得上赵俊臣,然而爱妃你认为她们哪一个最适合成为赵俊臣的正室?”

对此,皇贵妃万氏心中早有想法,答道:“臣妾以为,家和万事兴,这个赵俊臣既然深受陛下器重,必然是一个心中有主见的人,所以他的妻子最好性子柔顺一些,而臣妾看这三位姑娘,怕是以南直隶巡抚苏长畛的女儿苏秀宁最为合适。”

德庆皇帝笑着点头,说道:“爱妃你总是和朕想法一致,朕也以为,这苏长畛的女儿与赵俊臣最为搭配。”

不过,德庆皇帝却没有说出自己的理由,只是话题一转,又说道:“然而,这赵俊臣毕竟是朝中大员,即使朕身为九五之尊,也不好随意为他指定婚事,只能看他自己的态度了。如今看来,朕虽然属意苏秀宁,但泾国公陈家的女儿与崔阁老的孙女,却更加主动啊,爱妃你看,这二女皆在与赵俊臣说话,反倒是苏秀宁,坐在一旁不言不语,看着好生尴尬。”

听到德庆皇帝这么说,皇贵妃万氏亦是向着赵俊臣的坐席看去,又在陈芷容的身上略有停留,眼中首次闪过了一丝凝重。

然后,皇贵妃万氏不动声色的笑道:“这般年纪的姑娘,最是面嫩,像是泾国公的女儿这般自来熟,反而少见。陛下不必担心,等他们相互间慢慢熟悉了,也就会放开了。”

德庆皇帝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宫宴才刚刚开始,等到气氛再热络一些,这苏家的女儿也会有所作为……毕竟,她父亲应该和她说过些什么了,这般时候,她也不得不放开矜持……”

说话间,德庆皇帝看到宫宴各方皆已是准备妥当,便站起身来。

而随着德庆皇帝站起身来,众人不敢怠慢,皆是起身相陪,并等候德庆皇帝发话。

然而,德庆皇帝却不知道,苏秀宁此时好不容易找到了机会、并鼓起勇气准备向赵俊臣搭话,却被他的这般动作打断了。

…………

“刚才,朕与崔阁老、苏巡抚、泾国公三位闲聊,得知老臣身体依然健康,江南重镇依旧繁华,朝中勋贵依然安稳,不由心中高兴,诸位,与朕满饮此杯!”

德庆皇帝说完,便举起手中酒杯,并一饮而尽!

看到德庆皇帝的这般表态,众人自然也连忙谢恩,并陪着德庆皇帝举杯。

然后,德庆皇帝又说了几句冠冕堂皇的话,活络了一下宫宴的气氛,在众人谢恩之后,终于满意的坐下。

德庆皇帝落座后,众人自然也跟着落座。

然后,在赵俊臣与三女所在的席间,苏秀宁突然注意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细节,眼中一亮,也借此终于找到了与赵俊臣搭话的理由。

…………

PS:从上个月开始,虫子的工作环境出现了许多动荡,无心码字,抱歉!如今已回归!(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