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三百一十二章.摊牌!(下)

摄政大明 第三百一十二章.摊牌!(下)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说话之间,周尚景的表情坦然,一副很好说话的模样。

然而,看到周尚景的这般神色,仿佛成竹在胸、早有准备,却让赵俊臣有些拿捏不定。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最让赵俊臣看不清根底的人,无疑就是眼前的周尚景了,如今赵俊臣的手中虽然掌握着一副对付周尚景的底牌,但这副底牌究竟有没有作用、又能够产生多大的作用,赵俊臣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而且,看周尚景的态度,他对于赵俊臣的这副底牌似乎已是心中有数,之前的种种,也只是为了逼迫赵俊臣提前摊牌!——事实上,若不是周尚景在今天突然发难、主动相逼,赵俊臣也绝不会这么早就亮出自己的底牌。

只是,事至如今,赵俊臣想要争取主动,也唯有一试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赵俊臣心中轻轻一叹,表面上却是一副淡定模样,开口道:“既然首辅大人这么说,那晚辈就冒昧相问了,然而晚辈的询问之中,有许多揣测之处,若是不当,还望首辅大人海涵。”

周尚景依然是一副很好说话的温和模样,点头道:“不必客气,你问就是了。”

“据晚辈所知,首辅大人您这些年来,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从不会反对陛下的决定,然而陛下去年想要南巡的时候,您却是一改常态、坚决反对,却不知这是为何?难不成陛下南巡之后,会威胁到您的某些利益不成?”赵俊臣细细打量着周尚景,试探的开口问道。

然而,周尚景的神色没有任何变化,只是轻轻一笑后,说道:“想必俊臣你还有其他问题要问,还是一口气问完吧,这样老夫回答的时候也方便。”

见周尚景这般表情,赵俊臣心中有些挫败,但神色间却是愈加淡定,继续问道:“晚辈曾得到消息,陛下原本并没有南巡的打算,然而收到了南京吏部尚书王保仁的一封密折之后,就突然产生了南巡的想法,却不知那封密折之中,究竟写着什么?竟是会影响陛下的决定与态度?”

周尚景轻轻一叹后,不置可否,只是用目光示意赵俊臣继续说下去。

赵俊臣眉头一扬,又问道:“陛下他前几次南巡,首辅大人您一向都是留京辅政、主持大局,怎么到了这次南巡,您会主动伴驾南下?目的又是为何?”

说到这里,不待周尚景接话,赵俊臣已是再次问道:“还有,据晚辈所知,您的长孙周素海周大人,如今正在苏州知府任上,而且晚辈还隐约听到一些传闻,说是去年六月份的时候,有一股倭寇海盗流窜到了苏州附近,他们四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苏州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然而晚辈翻览了去年苏州发给朝堂的所有奏折,却没有见到相关的消息,晚辈还请首辅大人赐教,这是有人刻意将消息压了下去?还是说倭寇的传闻是假的?”

说完了心中的种种猜测,赵俊臣再次注视着眼前的周尚景,眼睛眨也不眨,细细观察着周尚景的神情变化。

赵俊臣的意思很明白,去年苏州境内有倭寇作乱,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只是因为苏州知府是周尚景的长孙周素海的关系,周尚景将这个消息隐瞒了下来,但终究还是让南京吏部尚书王保仁得到了消息,而王保仁更是将消息秘密通报给了德庆皇帝,接下来无论是德庆皇帝打算南巡,还是周尚景反对南巡,乃至于南巡成为定论之后周尚景决定伴驾南下,种种明争暗斗、风起云涌,皆是源自于此!

而这些消息与猜测,也正是赵俊臣对付周尚景的底牌!

本来,赵俊臣是打算到了苏州的时候,再向周尚景摊牌的,然后自然可以逼迫周尚景退步,将一些好处与利益交让给赵俊臣。

然而,今天在周尚景的隐晦威胁之下,赵俊臣还是提前亮出了底牌。

只是,在亮出底牌之后,见周尚景表情没有太多变化,赵俊臣忍不住眉头微皱,有些猜不出周尚景的真实心思。

在赵俊臣的打量之下,周尚景沉默了片刻后,突然笑了,缓缓道:“这件事,我已是尽力隐瞒了,但终究还是无法瞒过像俊臣你这样的聪明人,只是通过一丝蛛丝马迹,就能够窥探出事情的大概,老夫果然没有看错你……不过,若仅只是凭借一些猜测,想必俊臣你也不会将它视为依仗,嗯,俊臣你这段时间以来多次遣人前往江南,恐怕如今已是收集了一些确凿证据吧?”

周尚景这么说,无疑是承认了。

但这般坦诚的态度,却让赵俊臣不由一愣。

若是周尚景否认、辩解、找人替罪、借口推搪,赵俊臣都不会感到意外,但周尚景就这么坦然的承认了,却是让赵俊臣愈加摸不透周尚景的真实心意。

不过,听到周尚景的询问,赵俊臣还是点头答道:“首辅大人慧眼如炬,猜的不错,虽然受到了一些阻碍,但数次遣人查探之下,晚辈确实已经掌握了一些相关的证人与证据。”

周尚景叹息一声后,说道:“俊臣你猜的不错,去年六月份的时候,苏州境内出现了一股流窜的倭寇,不过区区数十人罢了,然而南直隶兵备荒废多年,竟不能挡,造成了颇多损失,而老夫得到了消息之后,也是一时糊涂,觉得这件事情一旦让陛下知晓,不仅老夫会有麻烦,老夫的长孙周素海也将会一生尽毁,所以就秘密联合南京兵部尚书姜斌、南直隶巡抚苏长畛等人,将这个消息压了下去,毕竟这件事情上他们也有责任,所以也还算配合。”

说话间,周尚景摇了摇头,又道:“然而,天下终究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还是让王保仁知晓了消息,接着他又用一封密折告知于陛下,陛下这些年来一直想要扳倒老夫,这正是一次机会,于是就有了南巡的想法……嘿嘿,若是老夫没猜错,陛下他到了苏州之后,就会频频微服私访、接触百姓、收集证据,并趁机扳倒老夫,而老夫看明白了这一点,当初才会反对南巡,在南巡成了定局之后,又主动伴驾南下,也正是为了想办法将这件事情继续遮掩下去。”

周尚景这般坦白,赵俊臣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应对,于是沉默不语,只等着周尚景继续说下去。

赵俊臣知道,周尚景今天逼迫自己摊牌,又主动说出实情,其中必有深意,所以也不着急开口。

虽然,周尚景手中也掌握着一些关于赵俊臣的底牌,可以随时阻止赵俊臣陷害太子朱和堉的计划,但与周尚景隐瞒苏州倭寇之乱的事情相比,终究是小巫见大巫,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周尚景阻止了赵俊臣的计划,也只会让赵俊臣浪费一些心力与谋划,但若是赵俊臣揭露了周尚景隐瞒苏州倭寇作乱的事情,那么周尚景距离倒台失势也就不远了。

从这方面而言,赵俊臣手中的底牌,无疑更大一些。

所以,若是进行一场政治交易,那么赵俊臣也可以捞到更多的好处。

然而,在老谋深算的周尚景面前,赵俊臣再一次的失算了。

见赵俊臣沉默不语,周尚景突然笑着问道:“如今,老夫已是回答了俊臣你的问题,没有任何的欺瞒之处,那么,俊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赵俊臣摇了摇头,道:“这般大事,晚辈不敢做主,却要看首辅大人您的态度了。”

周尚景轻轻一笑,淡然道:“老夫并没有什么态度,接下来只看俊臣你的选择了……只是,俊臣你若是帮着老夫遮掩此事,那么京城里的那些风云变化,老夫也会帮着俊臣你遮掩一二,让陛下他迟些知晓消息,毕竟在这方面,老夫与俊臣你的立场是一致的……当然,若是俊臣你不愿帮助老夫,老夫也绝不会为难俊臣,更不会阻止俊臣你的计划,只是不会帮你罢了。”

见周尚景丝毫没有求助于自己的意思,甚至没有用赵俊臣想要陷害太子朱和堉的事情威胁赵俊臣,又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好似料定了赵俊臣一定会帮他遮掩一般,赵俊臣愈加有些摸不着头脑,所以并没有马上回答,只是沉吟不语,细细考虑,只觉得周尚景另有深意。

然而,不等赵俊臣考虑清楚,马车已是行驶到了德庆皇帝的徐州行宫之外,速度渐渐减慢,并最终停了下来。

接着,在马车外面,有徐州行宫的使者恭请周尚景与赵俊臣下车。

这场交谈,却是在这个时候中断了。

而周尚景,似乎也没有继续交谈下去的意思,只是缓缓道:“如今南巡只是到了徐州,距离苏州还有些距离与时日,俊臣你心中若是有些疑惑,却也不必着急,慢慢考虑就是,想必以俊臣你的聪慧,定然是可以考虑清楚的。”

顿了顿后,周尚景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补充道:“俊臣你到了如今,应该也发现了,老夫这些年来为了稳固自己在朝中的权势,也算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些年来朝中所有可以威胁到老夫的官员,比如王保仁、唐臻等等,尽是被老夫排挤出了朝堂中枢,剩下的只是黄有容、沈常茂、温观良之流,然而在老夫眼中,俊臣你的心机、手段、见识,绝不逊色于王保仁、唐臻他们,考虑到俊臣你的年纪与成长,未来只会比他们更加出色,但老夫却从未出手打压过俊臣你,反而时常会暗中帮助,再加上俊臣你这段时间以来的对手尽是黄有容、沈常茂、温观良之流,所以才会发展到如今这般地步,但俊臣你可考虑过,老夫为何从没有打压排挤过你?”

说完,周尚景微微一笑,并当先下了马车。

~~~~~~~~~~~~~~~~~~~~~~~~~~~~~~~~~~~~~~~

接下来,赵俊臣进入徐州行宫之中,和百官一起陪着德庆皇帝说了一些闲话,眼见天色将晚,德庆皇帝的神色也有些困乏,赵俊臣与百官就知趣的主动告辞了。

然后,赵俊臣来到自己的房间之中,坐在书桌之前,闭目沉思,继续思考着自己与周尚景的那一番谈话。

周尚景的表现高深莫测,似乎成竹在胸,赵俊臣自然要想明白周尚景的深意。

尤其是周尚景最后的那一番话,别有深意,隐约让赵俊臣意识到了什么。

苦思良久之后,赵俊臣缓缓睁开双眼,嘴角带着一丝苦笑,神色间却满是钦佩,喃喃赞叹道:“原来如此……不愧是周尚景,眼光之精准、布局之长远,远非如今的我所能及,怪不得德庆皇帝这些年来一直无法扳倒他……看来,徐州倭寇作乱的事情,我还必须要帮他遮掩了……”

在思索了良久之后,赵俊臣终于明白了周尚景的深意,也终于明白周尚景为何会成竹在胸,认为赵俊臣一定会帮他遮掩了。

因为,在如今的形势之下,赵俊臣唯有帮助周尚景遮掩苏州的倭寇之乱,才可以继续的稳步发展、并完成原有的计划!

而这般形势,也正是在周尚景的暗中推动下形成的!

……

这段时间以来,赵俊臣在朝堂中逐步崛起、势力渐增,所表现出的心智、手段、眼光,已是可以隐约威胁到周尚景的地位,然而周尚景从没有表现出打压赵俊臣的意思,只是偶尔会挑拨赵俊臣与德庆皇帝之间的关系。

周尚景的这般态度,与从前截然相反,不免会让人感到奇怪。

原本,赵俊臣以为,这是因为周尚景顾虑着苏州的事情,一动不如一静,不想在形势未定之前大动干戈,但此时回想起来,才发现周尚景的考虑要比想象中更加深远。

周尚景并没有出手打压赵俊臣,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周尚景看出了赵俊臣拥有足够的手段、足够的野心,并且还足够的聪明、冷静!

因为赵俊臣拥有足够的手段,并且还有着德庆皇帝的扶持,对手也只是黄有容、沈常茂、温观良之流,再加上周尚景的刻意容忍、暗中纵容,所以等到了南巡的时候,赵俊臣的势力就会增涨到令人不敢小觑的地步。

也因为赵俊臣拥有足够的野心,所以赵俊臣就一定无法容忍太子朱和堉的威胁,也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动摇太子朱和堉的储君地位,所以到了南巡的时候,庙堂之中也必然会因此而产生许多混乱。

又因为赵俊臣足够的聪慧、冷静,所以赵俊臣绝不会只顾及眼前利益、只凭一时冲动就做出决定,而是会详细考虑、冷静分析,选择对自己真正有利的道路。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周尚景才会容忍赵俊臣在庙堂中扩张权势,因为周尚景明白,当赵俊臣的权势扩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一定会帮助周尚景遮掩苏州的事情!

原因,其实很简单。

赵俊臣如今的权势,已是令人侧目了,只是因为还有周尚景这个庞然大物吸引着德庆皇帝的眼光,所以赵俊臣的权势才不显眼,甚至德庆皇帝还会刻意的扶持赵俊臣,借此来制衡周尚景在朝堂中的影响力!

然而,若是周尚景倒台了,那么对于德庆皇帝而言,赵俊臣的存在就会显得很扎眼了,再考虑到赵俊臣的年纪、以及未来的成长性,德庆皇帝必然会出手打压,而这种局面是赵俊臣绝不愿看到的!

可以说,对于赵俊臣而言,周尚景是一颗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在赵俊臣没有足够强壮、并且做好万全准备之前,周尚景的倒台对赵俊臣而言绝对是弊大于利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赵俊臣绝不能让周尚景倒台,必须要帮着周尚景遮掩。

然后,也因为赵俊臣拥有足够的野心,并且一直处心积虑的陷害太子朱和堉,所以赵俊臣更加不能让周尚景倒台!

因为,周尚景一旦倒台了,朝中就会形成一大片权力真空,庙堂形势也会迎来一阵混乱,这般情况将会吸引朝野所有人的注意力,更会冲淡太子朱和堉改革商税所带来的影响。甚至于,太子朱和堉也会因为周尚景的倒台而暂且放弃商税改革的计划,转而争夺周尚景倒台后所形成的权力真空,如此一来,赵俊臣的计划也就会无疾而终!

最后,也正因为赵俊臣足够聪明,所以赵俊臣才可以看明白这些形势,所以赵俊臣才会明白帮助周尚景的必要性!

此外,若是赵俊臣不愿意帮助周尚景遮掩苏州的事情,那么周尚景就一定会提前引发朱和堉改革商税所带来的混乱,借此吸引德庆皇帝的注意力!

而以德庆皇帝一心求稳的性子,若是太子朱和堉改革商税所引起的混乱提前爆发了,那么德庆皇帝即使已经掌握了周尚景的罪证,但为了避免朝堂形势进一步混乱,也会暂且放过周尚景一马——这应该是周尚景的后招之一。

只是,若是太子朱和堉改革商税的混乱提前被引发了,那么这个计划带给太子朱和堉的伤害也就会大幅降低,再加上德庆皇帝的扶持与庇护,那么朱和堉的储君位置依然稳固,而赵俊臣处心积虑许久的计划,也就等于笑谈了。

…………

考虑明白了这些,赵俊臣对于周尚景的眼光与手段,却是感叹不已。

想必,周尚景很早就开始布局了,即使赵俊臣的权势没有发展到如今这般地步,他也会有其他办法逼迫赵俊臣帮助自己,即使赵俊臣没有给太子朱和堉挖陷阱,他也会想方法制造其他的混乱。

而且,赵俊臣相信,以周尚景的深谋远虑,恐怕还有其他的后招,而针对赵俊臣的种种,也只是周尚景计划中的一环罢了。

想到这里,赵俊臣摇头苦笑,感叹道:“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而我身在局中,反而后知后觉了……事到如今,我也只能想办法帮着他遮掩苏州的事情了。”

然而,就在赵俊臣开始考虑如何帮助周尚景遮掩的时候,许庆彦突然推门而入,禀报道:“少爷,南直隶巡抚苏长畛求见。”

……

PS:嗯,五千字大章节。六一节快乐,祝大家无忧无虑、童心永恒!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