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三百二十九章.明察暗访(中)

摄政大明 第三百二十九章.明察暗访(中)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两日之后,也就是农历的三月二十二日。

按照黄历的说法,这一天“诸事不宜、馀事勿取”,并不是一个吉利日子。

在这一天的下午申时左右,一条快船低调的停靠在淮安码头附近。

然后,快船中陆续走下了三名男子,分别是一位举止低调、态度温和的黑须老者,一位表情肃穆、不拘言笑的中年人,以及一位气质文雅、从容淡定的青年男子。

这三人虽然形象不同、年龄迥异,但皆是气度卓然、不怒自威,显然是来历不凡。

不必多说,这三人正是奉旨来淮安查案的大学士霍正源、礼部侍郎鲍文杰、以及户部尚书赵俊臣了。

一路急赶而来,所乘快船也有些颠簸,所以三人皆是疲惫不堪——尤其是大学士霍正源,虽然他擅长养生、也一向身体健旺,但毕竟年纪大了些,此时只觉得腰酸背痛、腿脚无力。

所以,下船之后,霍正源首先提议道:“赵大人、鲍大人,咱们三人从徐州到淮安,日夜不歇,如今皆是疲乏,不如先找家客栈休息吧。”

事实上,前任淮安知府李欣的贪污案因为关系到太子朱和堉的声誉,可谓是事关重大,而霍正源也有些搞不明白德庆皇帝的态度,又没有得到靠山黄有容的指示,所以并不想趟这潭浑水,对查案的态度也有些敷衍消极,能拖就拖。

然而,听到霍正源的提议后,鲍文杰却眉头一皱,语气严厉的说道:“我等奉圣命而来,自然应该勤勉办事、用心查案,陛下两日之后就会驾临淮安,留给我等的时间已是不多,又岂能因为些许疲惫就耽搁时间?若是陛下驾临淮安之后,我等依旧没能查明案情,又该如何向陛下交代?”

顿了顿后,鲍文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道:“本官以为,客栈之类的事情,随便指派一位随从去安排就可以了,实在不行就是住在官衙里也可以,但你我三人身负皇命,却不能耽搁时间,应该尽快联系本地官员、然后查阅相关案卷、并重新提审前任淮安知府李欣!”

与霍正源不同,因为关系到太子朱和堉的声誉,鲍文杰对于查案的态度非常积极,显然是迫切想要为太子朱和堉正名。

不过,霍正源毕竟是朝中的大学士,虽然没进内阁的大学士并不值钱——按照明朝惯例,唯有兼任“三公”或者“三孤”的大学士才算是内阁阁老,在德庆皇帝继位之后,为了削弱内阁的影响力,也增加了大学士的人数——但地位依然尊崇,而鲍文杰对待霍正源的态度却没有任何恭敬,不仅当面指责霍正源“不尊圣命”,接下来的建议更是与命令无异,不免有些失了尊卑。

然而,面对鲍文杰的轻慢无礼,霍正源却只是皱了皱眉头,并没有更多的表示。

*

见到霍正源的这般表现,一旁的赵俊臣暗暗摇头。

霍正源是阁老黄有容一派的首席智囊,甚至还有许多人认为霍正源的心智、手段、城府等等比之黄有容还要更强一些!

从某些方面而言,这般看法并不算错。

然而,黄有容最终成为了内阁阁老、是朝中仅次于周尚景的权臣之一,而霍正源只能依附在黄有容门下,这些年来对黄有容俯首帖耳、惟命是从,两者的成就天差地远、不可相提并论,这又是为何?

在赵俊臣看来,原因就是霍正源性格上的缺陷,他的城府过于深沉、也有些聪明过头了,总喜欢将自己隐藏在幕后、让别人当出头鸟,遇事时也总是先考虑自保,从不会当面得罪于人,又沉溺于算计,缺乏了一些决断与魄力,所以他注定是“二把手”的料子。

说难听一些,霍正源就是一位极品的“狗头军师”,别指望他可以独当一面,但他一肚子的阳谋阴略,却是最能辅人成事。

如今,霍正源面对鲍文杰的轻慢,竟是没有任何脾气,就是这一点的明证!

不过,根据赵俊臣的计划,等到南巡结束后,留京辅政的黄有容就会迅速倒台,而赵俊臣则会趁机吸纳黄有容的势力,到了那个时候,眼前的霍正源就是赵俊臣计划中的重点人物了——只要霍正源愿意投靠赵俊臣,那么不需要赵俊臣提醒,霍正源就会主动拉拢其他的原“黄党”官员一同投靠赵俊臣!——这对赵俊臣的好处,自不用提!

目前,京城局势尚未有明显变化,并不是赵俊臣拉拢霍正源的好时机,但既然鲍文杰不顾尊卑的给霍正源难堪,赵俊臣也不会放弃这个示好霍正源的机会。

*

于是,赵俊臣沉吟片刻后,突然开口道:“我倒是支持霍大学士的方法,咱们风尘仆仆的赶来淮安,无论身体还是心神皆是疲惫不堪,这般情况下,也无法办好陛下交代的差事,说不定反而会出现纰漏,不妨先休息一晚,等明天有了更好的精神,再认真查案,或许效果更佳。”

听到赵俊臣的表态,鲍文杰眉梢一扬,就打算再次反对。

然而,不待鲍文杰开口,赵俊臣已是抢先说道:“鲍大人,若是我没记错的话,你今年刚刚进入不惑之龄吧?这般年纪,正是壮年巅峰,但霍大学士如今已是五十有三,却不似你我一般精力充沛,鲍大人用心办事固然没错,但总需要体恤一下身边人吧?若是咱们不顾身心疲惫,只是一味强撑着办事,最终让霍大学士病倒了,反倒会是一场麻烦,鲍大人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赵俊臣的这一番话虽然有道理,并扣了一顶大帽子,但鲍文杰依旧不服,语气强硬道:“既然如此,赵大人与霍大学士可以自行去客栈休息,由我一人先去查案就是了!”

赵俊臣笑道:“临行之前,陛下已是吩咐了,要我们三人一同查案,切不可单独行事。难道鲍大人打算违背圣命不成?当然,若是鲍大人同意我与霍大学士二人也似你一般单独查案,那么我自然不会有反对意见。”

鲍文杰自然不放心让赵俊臣单独查案,生怕赵俊臣会趁机给太子朱和堉泼脏水、找麻烦,所以犹豫了片刻后,最终还是同意了赵俊臣的提议。

不过,虽然同意了赵俊臣的提议,但鲍文杰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面无表情的说道:“既然赵大人如此坚持,我也不能勉强,但若是因此而耽误了查案,那么赵大人与霍学士就别怪鲍某上折子弹劾二位了!”

赵俊臣依然笑意未变,道:“放心,若是真耽误了查案,到时候不需要鲍大人弹劾,我自己就会呈折子向陛下请罪!”

顿了顿后,赵俊臣又说道:“更何况,查案与休息,两者并不冲突……前任淮安知府李欣的贪污案,涉及甚广、隐情颇多,甚至还有淮安众官员联合陷害的可能,所以咱们若是冒然寻找本地官员询问案情,说不定就会被他们糊弄欺骗,不妨在趁着寻找客栈休息之际,明察暗访、探询实情、从百姓当中收集情报,或许能另有收获。”

听赵俊臣这么说,鲍文杰不由一愣。

虽然,鲍文杰并不认为前任淮安知府李欣的贪污案是太子朱和堉的错判,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赵俊臣提出的做法更加有效、也更加合理。

所以,鲍文杰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另一边,霍正源看着眼前的赵俊臣,神色间若有所思。

以霍正源的聪慧,自然明白赵俊臣这是在特意帮他出头。

然而,赵俊臣与黄有容之间的关系势如水火,黄有容在屡屡吃亏之下,也很难再与赵俊臣和解,而霍正源身为黄有容的左膀右臂,赵俊臣又为何会刻意帮他?——关于这一点,霍正源却是想不明白,只是觉得赵俊臣似乎另有所图,心中隐隐警惕。

不过,当赵俊臣向霍正源含笑示意的时候,霍正源依然是连忙微笑回应。

在相互微笑示意之间,赵俊臣与霍正源之间的关系似乎也拉近了许多。

其实,这一路之上,赵俊臣一直在找机会示好于霍正源、拉近两人之间的关系,为自己日后的计划奠定基础,然而因为旁边还有一位鲍文杰的缘故,三人所属派系之间又各有矛盾,所以赵俊臣的想法也一直没有实现——事实上,三人这一路上所说的话,还不如刚才短短一盏茶时间说的多!

如今,同样是因为鲍文杰的缘故,赵俊臣的想法终于实现了,虽然也能够看出霍正源的心中警惕,但至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

在定下主意之后,三人带着各自的随从,开始寻找合适的客栈落脚休息。

其实,码头左近就有不少家客栈,但大都简陋,皆是寻常百姓与船夫脚夫们的落脚之处,并不符合三人的身份,虽然霍正源此时疲惫异常,而鲍文杰也一向标榜自己是一位与民同苦的清官,但他们都不会屈尊住入这种客栈。

反倒是赵俊臣觉得无所谓——只要是客栈,就会有上等客房,而这种客房再差也可以住人——但既然霍正源与鲍文杰皆是不情愿,那么赵俊臣也就不会勉强。

于是,三人寻找了许久之后,终于在淮安城东找到了一家尚可入眼的客栈。

这家客栈,名叫“聚福阁”。

……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