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三百三十二章.京城此时(上)

摄政大明 第三百三十二章.京城此时(上)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到目前为止,德庆皇帝的南巡计划虽然会偶尔出现波折,但总体而言还算是平稳顺利。

但与此同时,京城中枢的官场局势,却逐渐的出现了一些混乱。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满朝上下,有能力掌控大局者不外乎两人,一人是德庆皇帝,另一人则是首辅周尚景。

如今,德庆皇帝与周尚景皆是不在,京城之中再也没有人可以掌控大局——不管是监国的太子朱和堉、还是辅政的阁老黄有容,他们在声望、经验、手段、谋略等方面均有不足,又都是不甘于寂寞之辈。

如此一来,京城的局势出现一些混乱,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了。

*

这种混乱,主要体现在朝中各党派相互倾轧情况的愈演愈烈!

德庆皇帝离开了北直隶之后,黄有容为了报复赵俊臣,当先按耐不住,迫不及待的再次点燃了“赵党”与“黄党”之间的冲突,借助自己辅政阁老的职权,屡屡出手打压“赵党”官员、并趁机抢夺赵俊臣派系的权势,而“赵党”因为群龙无首的缘故,则是尽落下风、连连败退。

对于这般情况,太子一党自然是喜闻乐见,甚至还抛弃了过往的成见,与“黄党”联手一同打压赵俊臣的派系势力。

一时间,京城里的“赵党”官员们尽皆是狼狈不堪,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弹劾与责罚,其中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顾全与吏部侍郎刘长安二人,甚至还被罢免了官职,而户部侍郎詹善常也被勒令停职反省。

可以说,这是“赵党”自从成立以来最为狼狈的一段时间,有许多赵党官员因为顶不住压力与恐慌,也是为了谋求自保,纷纷抛弃了原先的立场,转而投靠了其他派系。

当然,这种情况本来就在赵俊臣的意料之中,但赵俊臣并没有准备太多的应对计划!

因为,在赵俊臣的眼中,黄有容与朱和堉的这次联手打压,对“赵党”而言未尝不是一次淬炼的机会,可以将一些立场不坚、心性不佳的官员趁机排挤出去,这样一来,赵俊臣将来改革“赵党”的时候,也会减少许多阻力。

并且,根据赵俊臣的猜想,这种情况并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太子朱和堉与阁老黄有容二人绝不会一直联手下去。

而接下来的发展,也正如赵俊臣的预料一般,朱和堉与黄有容的立场不同,又有着完全不同的计划,再加上利益分配的矛盾,两人很快就抛弃了合作态度,开始彼此冲突了起来。

其中,朱和堉是监国太子,黄有容是辅政阁老,朱和堉的地位更加尊贵,留在京城中的势力也更加完整,而黄有容经验丰富,手段也更加老道圆滑,并且还得到了沈常茂派系的全力支持!这样一来,双方基本上是势均力敌,所以两派的冲突也格外的激烈,彼此牵制、势均力敌,但谁也奈何不了谁。

也正因为如此,朱和堉与黄有容皆是将注意力转向对方,渐渐有些忽略了对“赵党”的打压,而“赵党”也借此有了喘息的机会。

而且,党派倾轧的情况也不仅仅只是出现在“赵党”、“黄党”与“太子党”之间,局势逐步混乱之下,朝中所有党派都受到了牵连,不论是周尚景的“周党”、还是沈常茂的“沈党”、又或是中间派,皆是无法避免。

就这样,朝中各派系开始沉溺于相互倾轧,已是渐渐不可自拔,所以也就别指望他们会认真的商议政事了。

事实上,这段时间以来,无论是议政还是行政,京城中枢的效率皆是极低,所有官员都将注意力都放在党争之上,一旦朝中某个党派提出了建议,就一定会有另一个党派站出来反对,所以许多政务都因此而耽误了。

*

就在赵俊臣、鲍文杰、霍正源三人到达淮安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太子朱和堉也正为这段时间以来朝廷里的混乱局面发愁。

东宫之中,除了伴驾南巡的礼部侍郎鲍文杰之外,所有的“太子党”官员济济一堂,商议着近期的朝廷局势。

环视了众人一眼后,朱和堉缓缓开口,向众人问策道:“近段时间以来,朝中局势混乱动荡,让我等无法掌控大局,不仅耽搁了朝廷政务,连‘商税改革计划’也迟迟不能推行,众位大人可有良策教我?”

询问之间,太子朱和堉的刚毅脸庞上布满了疲惫,眉头也紧紧皱着,显然这段时间以来的党争让他的身心皆是疲倦不堪。

另一边,听到朱和堉的询问后,新任阁老程远道、都察院左督查御史吕纯孝、太子少傅郭汤等人相互对视了几眼,却尽是沉默不语。

事实上,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各种方法都想过了、试过了,然而都不见有太多的成效。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太子党官员都全心全意的支持太子朱和堉的“商税改革计划”,所以“太子党”的实力也一直不能尽数发挥。

往常,“太子党”的官员最看不惯朝中的贪官奸臣们,认为这些贪官奸臣们除了贪污受贿、以权谋私、争夺权势之外,简直再没有其他本事了。

然而,太子一党如今为了推行“商税改革计划”,却必须要先掌控朝廷的大局、扩充自己的势力与影响,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太子一党也不得不放下身段,不遗余力的参与进入党争之中。

只是,等太子党官员们真正的参与进入党争之后,才发现“争权夺势”绝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而已,这里面大有学问,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至少他们就做不好这件事情。

若是说难听一些,这段时间以来,太子一党就好似疯狗一般四处咬人,无论是“赵党”、“黄党”、“沈党”、“周党”,他们全部都出手打压——这次的党派倾轧虽然是黄有容率先挑起的,但局势混乱到如此地步,却大都是太子一党的功劳——然而成效却并不明显,如今朝中局势依旧僵持着,太子一党耗费了无数的心力,但依然没能获取足够的权势影响,所以“商税改革计划”也迟迟不能推行。

对于这般局面,“太子党”官员们也尽皆是束手无策。

见众人沉默,太子朱和堉眼中闪过失望之色,刚准备说些什么,突然有人进入正厅,并快步来到太子朱和堉身旁,轻声禀报道:“太子殿下,七皇子来见您了,如今他正在书房候着。”

听到禀报后,朱和堉不由一愣。

自从德庆皇帝南巡之后,七皇子朱和坚的病情就再次出现了反复,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卧病在床,太子朱和堉为此还十分担心,并屡次去探访朱和坚的病情,怎么今天朱和坚突然拖着病体来拜访自己了?

想到朱和坚的身体情况,朱和堉不由有些着急,再看到众人都没有提出可行的建议,便挥手道:“既然如此,各位大人就先回去想想办法吧,若是想到了可行之策,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来找我商议,若是可行,我也一定采纳。”

说完之后,太子朱和堉当先站起身来,向着书房方向走去。

*

来到书房之后,太子朱和堉顾不得其它,首先向着朱和坚打量而去。

只见朱和坚满脸病容,一副虚弱至极的模样,但坐卧之间,依然谨守着礼节,见到太子朱和堉出现之后,更是连忙起身,向着太子朱和堉行礼问安。

朱和堉快行几步,将朱和坚扶起身来,并叹息道:“七弟,我和你说过多少次了,咱们二人是亲兄弟,平日里完全不需要这些虚礼……还有,你身体尚未康复,怎么不在府里休养,来我这里干什么?若是有事,派人通知我一声就好,我自然会去你府里找你,你的身体不好,应该多休息,这般跑来跑去,若是身体再有反复,可如何是好?”

朱和坚起身之后,却是面无表情,缓缓道:“三哥,我这次来寻你,是为了如今的朝廷局势向你谏言的!”

听到朱和坚的话后,朱和堉不由又是一愣。

在明朝,王爷是绝不能干政的,否则就会犯了大忌讳!朱和坚虽然尚未封王,但也应该避讳才对,而朱和坚也一向谨守本份,怎么会突然为了朝廷政局找自己进谏了?

就在朱和堉疑惑之际,朱和坚已是缓缓说道:“三哥,臣弟只是一个卧病在床的无用皇子,连王位也没有,按理说根本没资格向你谏言,但听闻了近日的朝廷局势之后,臣弟思来想去,为了朝廷大局考虑,也为了三哥你考虑,却是要僭越一次了!”

说着,不待朱和堉反应过来,朱和坚已是换了一副苦口婆心的表情,说道:“三哥,臣弟听闻,近段时间以来,朝廷局势震荡混乱,不仅耽搁了政务,百官也是人心惶惶,这可是真的?”

朱和堉犹豫了一下,见朱和坚神色认真,所以也没有隐瞒,点头道:“近些日子以来,朝廷里的局势确实不大安稳。”

“臣弟又听说,这般震荡局势,全都是因为三哥你与朝中各派系争权而起?”朱和坚双目直视着朱和堉,再次问道。

朱和堉迟疑了片刻后,依然点头道:“也可以这么说。”

“三哥你糊涂啊!”朱和坚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大声道:“前些时间,因为南巡筹备与‘南巡筹备舞弊案’的缘故,三哥你的声望已是降低了许多,只因为父皇的力挺,才没有造成什么麻烦。在这个时候,三哥你应该表现沉稳一些,多办些实事,借机挽回声望,怎么可以趁着父皇南巡之际与各派系争夺权势?如此一来,父皇知道后会怎么看你?百官又会怎么看你?……”

说着,朱和坚愈加大声,道:“三哥,我已经和你说了多少次了,你就算再是看不惯朝廷里的那些贪官奸臣,也应该尽量隐忍,否则就会被人抓住把柄、引来敌视!只要你无过错,皇位迟早都是你的,你也迟早可以除去那些贪官奸臣,又何必急于一时!”

说话间,朱和坚因为过于激动,引来了一阵激烈的咳嗽,原本惨白的面孔也因此通红。

朱和坚的这般模样,却是吓坏了朱和堉,慌忙照顾着朱和坚,又是端水又是抚背,忙了好一阵之后,朱和坚才缓了过来,但缓过来之后,朱和坚还是不断的向朱和堉进谏,让朱和堉不要再妄生是非,否则只会损人损己。

见到朱和坚这般模样,朱和堉只觉得朱和坚这是一心为自己考虑,再看到朱和坚此时的痛苦模样,更是又感动又心疼。

所以,朱和堉决定将自己的计划向朱和坚全盘托出。

“七弟,其实你误会三哥了……罢了,我也不必瞒你,我这次与朝中各派系争夺权势,并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权势,而是为了掌控朝廷局势之后,推行一项商税改革计划,这项计划一旦推行成功,朝廷每年可以增加千万两银子的税入,这可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好事!”

顿了顿后,朱和堉又补充道:“这件事情,如今除了我身边的一些亲近官员之外,还没有人知道,如今见你误会于我,所以才向你解释的,但你切不可向其他人提起。”

听朱和堉这么说,朱和坚的眼中闪过了一丝轻藐。

太子党官员向来嘴不严,太子朱和堉的“商税改革计划”也早已经泄漏了出去,朱和坚自然是早就知道了。

在朱和坚看来,朱和堉推行这项“商税改革计划”,绝对是自取灭亡之道,因为朱和坚对储君之位野心勃勃,所以也是乐见其成的。

然而,太子党的无能实在是超乎朱和坚的想象,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竟然这么长时间也无法掌控庙堂局势,这样下去的话,恐怕等到德庆皇帝南巡结束之后,太子朱和堉的“商税改革计划”也无力推行。

于是,朱和坚实在看不下去,只好亲自出手“帮一下”朱和堉了。

之前,朱和坚的种种作态,也是为了让朱和堉说出商税改革的计划。

如今,听朱和堉终于说了商税改革的计划,朱和坚的表情也随之一缓。

“原来如此,却是我误会三哥了。”向朱和堉道歉之后,朱和坚思索了片刻,突然又说道:“不过,三哥若是想要掌控朝中局势,我倒是有一个办法!”

……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