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三百五十七章.顾虑(下)

摄政大明 第三百五十七章.顾虑(下)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事到如今,赵俊臣已是非常确定了,德庆皇帝这次南巡的目的,表面上只是为了游玩江南,但实际上则是为了对付首辅周尚景!

前文已是讲过,在去年年中的时候,苏州附近出现了小股倭寇作乱的情况,这件事情说重不重、说轻也不轻,但苏州的父母官则是一定要承担责任的!只是因为苏州的现任知府周素海是周尚景长孙的缘故,这件事情最终还是被周尚景给压下去了,并没有捅到朝堂之上。

可惜,德庆皇帝还是或多或少的得到了一些消息,所以德庆皇帝的这次南巡,正是想要亲临苏州、并亲手将这件事情揭发出来,接下来的结果自然是周素海的仕途尽毁,而周尚景也会丢掉内阁首辅的位置,而德庆皇帝与周尚景持续了几十年的明争暗斗,至此也会落下帷幕,以德庆皇帝的彻底胜利告终!

当然,周尚景对于德庆皇帝的心思也是洞若观火,并且做了不少针对性的布置,甚至还打算与赵俊臣暂时性结盟,一同阻止德庆皇帝的计划——如今,在周尚景的交易条件之下,赵俊臣也确实产生了帮助周尚景的心思。

事实上,赵俊臣已经收到了一些消息——德庆皇帝虽然尚未驾临徐州,但是近段时间以来,徐州境内已是风起云涌、颇是出现了不少热闹,显然德庆皇帝与周尚景的势力已是在徐州境内暗中交手了,如今的南直隶在风平浪静的表面下,实际情况却是暗流汹涌,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巨变。

对于德庆皇帝与周尚景之间的明争暗斗,赵俊臣越是深入了解,就越是钦佩二人的隐忍城府、眼光手段,但与此同时,心中也不免产生了一些疑惑——德庆皇帝为何会这般契而不舍、大动干戈的针对周尚景?

毕竟,周尚景虽然是明朝历史上仅次于张居正的权臣,但他一向懂得分寸与忍让,只要德庆皇帝没有过份侵犯周尚景的利益底线,周尚景就不会逆反德庆皇帝的意愿,反而还会尽力的配合德庆皇帝、为德庆皇帝排忧解难,也正因为如此,君臣二人这些年来也算是合作愉快,极少出现激烈冲突的情况。

更何况,周尚景如今已是古稀之年,足足要比德庆皇帝年长了十五岁,而且近年来身体状况也不大好,所以周尚景根本熬不过德庆皇帝——可以说,德庆皇帝只要耐心等待下去,并不需要几年时间、也根本不需要使用激烈手段,只要等到了周尚景老死过世的那一天,德庆皇帝不仅可以轻松的接收周尚景的政治遗产、进一步的扩充皇权,并且还可以保证朝野局势的尽量稳定。

所以,从表面上看,德庆皇帝与周尚景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矛盾,也不需要急切的对付周尚景,即使想要扩张皇权,也完全不必大动干戈,只需要耐心等待下去就是了。

这些情况,赵俊臣相信以德庆皇帝的眼光,不可能看不明白。

然而,德庆皇帝如今的表现却是恰恰相反,不仅是迫不及待的出手了,更是为了对付周尚景而不惜大动干戈,这不免与德庆皇帝重视维稳的性格不符。

为了搞明白德庆皇帝的具体想法,赵俊臣曾经苦思良久。

最终,赵俊臣总算是想明白了德庆皇帝的心思,并且找出了三点原因。

其一,德庆皇帝与周尚景明争暗斗了大半辈子,虽然在争斗之际,双方为了顾全大局,皆是保留了一些手段与底牌,但公平的讲最终还是德庆皇帝棋输一着、稍逊半筹,毕竟周尚景一直是只守不攻,最终却是不胜不败的局面,在德庆皇帝的打压之下,周尚景的根基底蕴反倒是愈发的雄厚了,胜负关系可谓是一目了然。

而德庆皇帝一向自诩帝王心术高超,这般情况在德庆皇帝看来简直就是一项耻辱,所以也不难想象,扳倒周尚景如今已是成为了德庆皇帝的心中夙愿,熬死周尚景的方法固然很稳妥,但也侧面表示德庆皇帝认输了,以德庆皇帝的骄傲,自然不愿意这么做,如今正好发现了周尚景的一处破绽,德庆皇帝又岂会放过?

其二,周尚景权势滔天,并且屹立朝堂数十年不倒,如今已是成为了“臣权”的代表性人物,甚至成为了所有野心官员的奋斗目标,若是德庆皇帝熬死了周尚景,接受周尚景的政治遗产之后固然可以增强皇权,但周尚景的善终却不利于皇家威望的树立。

反过来讲,若是德庆皇帝能够扳倒周尚景,在增强皇权之余,也会增加帝王威信,让那些以周尚景为目标的野心家们明白,即使权高位重如周尚景一般,最终也不会是皇帝的对手,这样一来,不仅臣权受到了打击,并且还可以削弱天下臣民对抗皇权的士气与勇气。

其三,周尚景与黄有容、沈常茂、赵俊臣等人不同,他的威望太高,门生故吏遍布天下,门下的官员除了同时代的老臣之外,像是吏部尚书宋启文、新任刑部尚书张伯崇这样的青壮派官员也同样大有人在,并且他们皆是周尚景的铁杆追随者,所以周尚景的权势有着很大的延续性。

此外,周尚景的家族繁盛,儿孙们也皆是人杰,比如,周尚景的二儿子周明泰如今官任河南布政使,接下来还有继续升迁的可能,长孙周素海如今不过是三十三岁,但已经是苏州知府了,至于周尚景的小孙儿周素文,更是三元及第的出身,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这也就意味着,周尚景的权势完全可以传承子孙,即使周尚景过世之后,在吏部尚书宋启文、刑部尚书张伯崇等等“周党”青壮派官员的鼎力支持下,周尚景的政治遗产依然可以继承给儿孙们很大一部分。

然而,在德庆皇帝眼中,这般长盛不衰的权臣世家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否则皇室的地位就会受到冲击,所以德庆皇帝就必须要扳倒周尚景,让周尚景的权势无法传承下去。

这三点原因之中,最后一点无疑是最重要的。

所以说,若是周尚景有什么明显弱点的话,那就是他太过于恋权了,不仅自己权高位重,还想要将自己的权势传承给家族子孙,如此也就引起了德庆皇帝的敌视。

想明白了这些问题,赵俊臣也就不打算在德庆皇帝眼皮子底下发展赵家势力了——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虽然赵俊臣的年纪尚轻,完全不必考虑自己权势的传承问题,而且赵家目前也只是一块扶不上墙的烂泥,根本造不成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有了周尚景的前车之鉴,赵俊臣也不愿意在这方面撩动德庆皇帝的敏感神经。

若是赵俊臣当真在京城中发展赵家的势力,德庆皇帝虽然暂且不会出手干涉,但必然会密切关注,想通过赵俊臣对赵家的安排来分析赵俊臣的未来规划,到了那个时候,赵俊臣的许多想法也就无法实现了。

*

当然,这般想法赵俊臣并不会对肖文轩详细说明,毕竟这里面涉及到了许多隐秘,并不方便让肖文轩知道,更何况赵俊臣之前的那些解释已经足够说服肖文轩了。

所以,赵俊臣见肖文轩信誓旦旦的保证之后,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轻笑着点头,一副信任的表情,道:“既然如此,一切就拜托文轩你了。”

接下来,赵俊臣与肖文轩又确认了一些细节问题,而就在两人商议之间,苏西卿突然推门而入,然后向赵俊臣禀报道:“大人,我已是安排好了,赵家的那些未婚女子如今已是集中在一起,您随时都可以前去检视。”

按照赵俊臣的计划,在今天之内,除了更换赵家家主的事情、以及确定赵家子弟进入国子监的名单之外,赵俊臣还要亲自挑选出入宫的赵家女子。

毕竟,赵俊臣尚有许多事情要做,并不能在赵家耽搁太长的时间,赵家的事情虽然不少,但赵俊臣却打算在两天之内全部处理完。

所以,扳倒了赵德清之后,赵俊臣只是将肖文轩留在了身旁,并且借机与肖文轩商议事情,而苏西卿则是前去安排那些赵家未婚女子,为赵俊臣的挑选做准备。

听到苏西卿的解释之后,赵俊臣点了点头,然后向肖文轩说道:“按照咱们的计划,这些赵家未婚女子之中,除了入宫的两个人选之外,其他的人今后都要由你来安排,所以你也陪我一同去检视挑选吧。”

……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