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三百八十八章.京城里的变故(上)

摄政大明 第三百八十八章.京城里的变故(上)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第二天,巳时三刻,在扬州各界的恭送之下,南巡船队停留了七日之后,终于离开了扬州,缓缓驶往下一站——常州。

这个时候,距离苏州越来越近,德庆皇帝与周尚景明争暗斗的事情,已是渐渐的为人所知,再也无法遮掩。

正所谓“神仙斗法、凡人遭殃”,皇帝与内阁首辅的博弈冲突,波及范围也绝不会比神仙斗法逊色多少。如此一来,任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受到牵连,尤其是那些朝廷中下层官员,他们完全接触不到详细消息,只能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流言,心中不免有些恐慌,却又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恐慌些什么。

伴驾的朝廷重臣们各有消息渠道,倒是得到了一些消息,只是近两天以来,他们大都受到了德庆皇帝与周尚景的双方拉拢,或是考虑自保、或是考虑站队,皆是一副思虑重重的模样,而他们的这般表现,也进一步加重了下面官员的忧虑心理。

所以,离开扬州的时候,南巡队伍的气氛不免有些诡异沉凝。

在所有人之中,依然是气定神闲、保持镇定的人,也唯有二人而已。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这场博弈的两位主角——德庆皇帝与周尚景!

显然,他们皆是信心满满!

*

而就在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也同样是一副暗流汹涌的景象。

前些日子,在京城官场之中,突然有一则流言越传越广——说是黄有容与沈常茂的结盟,其实是不怀好意、包含祸心,结盟只是一种假象,黄有容打算趁着德庆皇帝南巡、沈常茂伴驾离京的机会,吞并沈常茂的势力、收买沈常茂的党羽!

官场本就是流言蜚语的聚集地,类似的流言每天就算没有一百条也有八十条,原本不会有人当真,然而这条流言实在是有血有肉、生动传神,不仅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还罗列了许多佐证,让人不得不信。

最重要的是,这条流言并不只是言之凿凿的灌输观点,还包含了一系列的疑问,以此来引导人们的思路,由人们自己来分析疑点、得出结论。

比如,黄有容与沈常茂结盟的时机实在是蹊跷,早不结盟、晚不结盟,偏偏等到南巡即将要开始的时候结盟,不免过于巧合。要知道,等到南巡开始之后,黄有容留京辅政、一家独大,沈常茂伴驾南巡、鞭长莫及,这不正是黄有容吞并沈党的大好时机吗?

又比如,这段时间以来,黄有容刻意的给予了沈党官员许多恩惠,就是为了拉拢收买,时至今日,许多沈党官员的立场已是偏向于黄有容、将沈常茂抛在脑后了,这一点只看每天有多少沈党官员积极的前往黄有容府邸问安示好就知道了,长此以往,结果会是如何?

再比如,沈常茂经营朝堂多年,自然也有许多亲信,这些亲信完全不可能被黄有容收买,然而沈常茂的亲信们如今又在哪里呢?只要详细调查一下就会发现,他们或是被黄有容找理由调到京城之外办事,或是被黄有容明升暗降、失去了实权职位,那么,黄有容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

诸多疑点,引人深思,

官场之上,每个人都自诩聪慧,对于自己分析得出的结论也都是深信不疑,当人们在流言的引导之下,仔细的分析了诸多疑点之后,自然也都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于是,人们也大都相信了流言里的内容,因为在众人看来,这些结论都是自己“独立”分析出来的,绝不可能出错!

可以说,这则流言不仅利用了人们的八卦心理与阴暗心理,还利用了人们的自信心理,如此一来,越是聪明人,就越是会相信这则流言!

只不过短短两三天时间,在京城之中,这条流言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后,原本还算是配合紧密的沈、黄两党,相互间的气氛也渐渐变得微妙了起来。

若只是如此的话,黄有容还勉强可以控制局面,而就在这时,一件看似意外的突发事件,让沈、黄两党的合作关系彻底破裂了。

*

沈、黄两派在携手合作之前,为了争权夺势,自然是也免不了明争暗斗、相互下绊子的情况,如此一来,两党之中,也有不少死敌存在。

其中,黄党的王邖与沈党的司马卓,就是一对死敌!

王邖是通政司的左通政、司马卓是通政司的右通政,两人属于同一个衙门,又是通政司这般至关紧要的衙门,为了各自靠山的利益,两人之前自然是斗法了无数次,彼此之间已是结下了死仇,虽然沈黄两派已是携手合作,但两人依旧是相互看不顺眼,只是在两位阁老的严令之下,还可以保持克制。

然而,王邖与司马卓虽然可以保持克制,但他们的身边人已是相互斗惯了,却没有这样的城府。

这一天,王邖的儿子王烨与司马卓的侄儿董青在一家青楼碰面了,在某些有心人的撺掇之下,两人为了一个红牌而争风吃醋,接下来也不知是谁先动了手,两人打成了一团,随从们也参与了进去,最后,在混战之中,又不知是谁下了重手,董青竟然被打成了重伤!

这件事情非同小可,最终自然是闹到了黄有容那里,司马卓要让黄有容来主持公道,而王为了庇护自己的儿子,自然是硬抗到底。

这样一来,黄有容自然是感到为难,一方面,王邖跟随黄有容多年,一向是尽心尽力的办事,算是黄有容的得力门人之一,黄有容不愿意亏待了王邖;另一方面,沈党司马卓的侄儿毕竟是受了重伤,黄有容担心自己若是偏袒了王邖,会引起沈党众官员的反弹。

再加上流言的干扰,更是让黄有容犹豫不决、迟迟拿不定主意。

按照赵俊臣的评价,黄有容此人圆滑有余、魄力不足,遇到事情的时候,也只懂得妥协各方利益,却是治标不治本,黄有容此时的表现,也证明了赵俊臣评价的正确性!

最终,黄有容竟是将沈黄两党的主要人物聚集在一起,以相互磋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也正是这个决定,让沈黄两党的合作彻底破裂了!

在此之前,黄有容确实有心趁着南巡的机会逐步蚕食沈常茂的势力范围、收买沈党官员为己用,时至今日,已是初步有了一些成效,许多沈党官员的立场已是渐渐的偏向于黄有容了。

所以,在两派官员碰面磋商的时候,某些沈党官员的立场就令人诧异了,他们不仅没有为沈党的司马卓主持公道,反而处处为黄党的王邖说好话,这般情况之下,最终的商议结果竟是王邖只需要赔偿几百两医药费就可以了事!

面对这般结果,司马卓又哪里会心服?再加上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城府深沉的人,当场就大闹了起来!

大闹之余,受到了流言的干扰,司马卓更是口不择言,宣称某些沈党官员已经被黄有容收买了,所以才会胳膊肘往外拐!黄有容也是不安好心,趁着南巡的机会挖沈阁老的墙角!还说沈党众人压根没有警惕之心,眼睁睁的看着黄有容蚕食沈党,却无动于衷!

然后,司马卓还将自己所听到的种种流言当众重复了一遍!

再然后,就可以看到,所有的黄党官员皆是面色诡异,一部分沈党官员表情沉凝,似乎是心生忧虑,另一部分沈党官员则是表情变幻不定,似乎是有些心虚。

沈常茂并非是无谋之辈,在他离京之前,也想到了黄有容会趁机蚕食沈党的可能性,也留下了许多应对之策!

沈常茂离京之后,主持沈党的人是少保赵正和,这些日子以来,赵正和也听到了许多流言,心中颇是疑虑,已是有了防备黄有容的心思,此时又受到司马卓的引导,再加上这次的磋商也确实让赵正和看出了许多端倪,于是赵正和也终于下定了决心,起身安抚了司马卓之后,突然向黄有容宣布,沈黄两党的合作暂时中止,一切等到沈常茂回京再说!

然后,赵正和没有再说什么,也根本没有给黄有容解释的机会,就这么带领着沈党的所有官员离开了黄有容的府邸,只剩下黄有容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大乱!

事实上,黄有容麻烦的事情还在后面!

太子朱和堉一心想要趁着德庆皇帝南巡的机会进行商税改革,只是在黄有容的压制之下,才迟迟不能进行。然而黄有容之所以可以压制太子朱和堉,也是因为沈党官员的大力协助,如今沈黄两党突然决裂,因为司马卓的事情,接下来说不定还会出现冲突,黄有容仅凭着黄党的势力、势力又要被沈党牵制了一部分,如何还可以继续压制太子朱和堉?

如此一来,太子朱和堉雄心勃勃的商税改革计划,已是势在必行!

……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