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四百三十六章.朱和坚定计

摄政大明 第四百三十六章.朱和坚定计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太子朱和堉非常敌视赵俊臣,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至于原因,则是众所纷纭。

有人说,德庆皇帝与太子朱和堉的性格不合,所以朱和堉虽然是当朝储君,但德庆皇帝却一直不大待见他,态度十分冷漠,如此一来,作为传闻中德庆皇帝的私生子、又深受德庆皇帝宠信的赵俊臣,自然是受到了太子朱和堉的敌视与嫉妒;

也有人说,太子朱和堉嫉恶如仇,自然是敌视天下所有的贪官污吏!而赵俊臣作为庙堂中最出名的贪官,太子朱和堉却是一直是奈何不了他,惩治赵俊臣的行动不仅是屡屡无法如愿,反倒是亲眼见证了赵俊臣的步步高升、越来越春风得意,所以太子朱和堉也就愈加敌视赵俊臣了;

又有人说,太子朱和堉与德庆皇帝存在着治国理念的分歧,太子朱和堉一向是用人取其德,德庆皇帝一向是用人取其才,而赵俊臣则是出了名的有才无德,就成为了这种分歧的具体冲突所在,所以太子朱和堉屡屡针对赵俊臣,也是为了向德庆皇帝证明自己观念的正确性!

如此种种,观点各异。

在此之前,赵山才也认真分析过太子朱和堉敌视赵俊臣的原因,最终赵山才认为各种说法皆有道理,太子朱和堉仇视赵俊臣的原因乃是许多因素所促成的,需要综合考虑,并不能单纯的归咎于一种原因。

但也正因为如此,太子朱和堉对于赵俊臣的敌视,可谓是根深蒂固,很难化解。

然而,赵山才终究还是低估了朱和堉对于赵俊臣的敌视程度,完全没想到自己的建议尚未说完,就被太子朱和堉给否定掉了!

*****

事实上,朱和堉作为“太子.党”的领袖魁首,他的态度自然是深刻的影响到了所有的“太子.党”成员。

此外,赵俊臣不止一次将“太子.党”玩弄于股掌之间,这也加深了“太子.党”对赵俊臣的仇视态度!

所以,朱和堉否定了赵山才的提议之后,“太子.党”众人亦是纷纷开口,表达了对太子朱和堉的赞同。

阁老程远道抢先说道:“山才,你之前的提议都很好,在老夫看来已是足够了,又何必画蛇添足、让太子殿下向陛下举荐赵俊臣?那赵俊臣乃是我朝的头号贪官,名声最是狼藉,若是太子殿下向陛下举荐了这种人,恐怕是连太子殿下的名声也会受到连累!不行,此事绝不可行!”

说完,程远道连连摇头,他摇头的幅度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脸上的花白胡须亦是晃动不已。

说起来,程远道当初能够进入内阁成为阁老,还是因为赵俊臣鼎力支持的结果。

虽然,赵俊臣这么做的原因是受到了德庆皇帝的逼迫,但程远道终究是得到了赵俊臣的好处。

但也正因为如此,程远道成为了阁老之后,颇是受到了一些清流的非议,所以程远道为了保护自己的名声,成为阁老之后不仅没有顾念赵俊臣的好处,反倒是屡屡与赵俊臣为难,在“太子.党”之中,他对待赵俊臣的态度也最为激烈,却是想要通过行动来证明自己的立场、表明自己的清白。

所以,听到赵山才的提议之后,除了太子朱和堉之外,依然是程远道最先表达了反对意见。

另一边,随着程远道的话声落下,都察院左都御史吕纯孝亦是开口道:“确实,咱们想要整顿商税,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又何必求助于赵俊臣这个贪官?并且还要让太子殿下主动向陛下举荐?近段时间以来,咱们整顿商税的计划之所以会遇到挫折,并非是政策不得当,而是因为政令无法通行,受到了诸多的阻碍,但等到陛下回京之后,有了陛下的支持与督促,这般情况自然会大为好转,到了那个时候,根本无需赵俊臣帮忙,咱们一样可以收获成效!”

当初,吕纯孝的朝中好友、都察院右都御史李成儒就是因为赵俊臣的算计而丢掉了官职,最终只能黯然离开官场,而吕纯孝身为都察院的魁首,也时常因为赵俊臣的捣乱而无法掌控都察院的局势,所以吕纯孝对于赵俊臣的恨意并不比其他人少,此时出言反对的时候,态度也十分决绝!

然后,少傅郭汤亦是摇头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咱们皆是君子,赵俊臣却是彻头彻尾的小人,又如何能搅到一起?若是咱们向陛下举荐了赵俊臣,这件事一旦传扬出去,世人还以为咱们这些君子向小人们低头求救了呢!”

“太子.党”一向是以眼高手低著称,而少傅郭汤则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太.子党”中清名最盛,但相对也最是没有什么实干能力。

也正因为如此,赵俊臣对于少傅郭汤向来是看不起的,甚至不屑于亲自出手对付他,所以在“太子.党”中,郭汤与赵俊臣的恩怨最少。

不过,郭汤最是重视清名,在他眼中,一切有碍自己名声的事情皆是下下之策,所以他同样不赞成赵山才的提议。

随着程远道、吕纯孝、郭汤三人表明态度之后,场上的“太子.党”官员们亦是纷纷出言表示赞同,你一句我一句,各有各的观点,但归结起来只有一条,那就是太子朱和堉绝不能向德庆皇帝举荐赵俊臣,更不能主动与赵俊臣进行合作!

然后,赵山才终于发现,自己不仅小觑了太子朱和堉对赵俊臣的敌视态度,也同样小觑了“太子.党”所有人对赵俊臣的敌视态度。

其实,赵山才与赵俊臣接触过很多次,只觉得赵俊臣虽然是一位贪官,但平日里倒也算是平易近人、态度温和,气度、手段、眼光也皆是不凡,抛开赵俊臣的贪官身份,赵山才对赵俊臣甚至还有些许好感,所以赵山才也根本无法理解“太子.党”众人对于赵俊臣的敌视态度!

所以,赵山才也万万没有想到,原本尽在自己掌控之中的形势,竟是仅仅因为“赵俊臣”三字而瞬间反转!

就在赵山才惊讶不已的时候,随着“太子.党”众人发言完毕,太子朱和堉再次说道:“山才先生,你也看到了,我们与赵俊臣完全不是一路人,道不同不相为谋,让我举荐赵俊臣、并且与赵俊臣合作,却是完全不可能!即使我愿意,其他人也不会支持。”

太子朱和堉对待赵山才依然是非常尊重,但他说话时的态度也同样的决绝。

如此一来,赵山才也终于见识到了太子朱和堉与“太.子党”众人性格固执迂腐的一面。

对此,赵山才短时间内也无法改变,只是尽力的规劝道:“还望太子殿下三思,您向陛下举荐赵俊臣、与赵俊臣合作进行商税整顿,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首先,这能够进一步向陛下证明您的成长,表明您在处理朝政的时候,已是可以完全抛开个人的喜好恩怨;其次,您的这般举动也可以麻痹朝中的那些贪官奸臣们,减缓他们对您的攻讦与阻碍,为咱们赢得恢复实力的时间;最后,赵俊臣的理财之术天下无双,并且他最是了解商税现状,手段也十分灵活,有了他的辅助,太子您整顿商税的成功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到了那个时候,您作为商税整顿的促使者与领导者,也将会获得最大的好处!退一万步来讲,即使商税整顿最终失败了,您到时候也可以将一切过错全部推给赵俊臣,不承担任何的责任……”

很显然,赵山才的这一番话,已是将所有的利害关系全都向太子朱和堉剖析明白了。

可以说,依照赵山才的这番建议,那么“太子.党”的形势将会彻底扭转!

然而,面对赵山才的规劝,太子朱和堉依然是固执摇头道:“山才先生的建议固然有道理,但你却忽视了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赵俊臣乃是一个声名狼藉的贪官,整顿商税这般重要的事情,我又如何能交给他负责?依他的贪婪秉性,必然会趁机浑水摸鱼、贪污挪用,到了那个时候,只会让朝廷与百姓的利益受损,所以我绝不能将此事交给赵俊臣负责!”

太子朱和堉说完之后,一众“太子.党”官员竟是纷纷喝彩!

在此之前,“太子.党”众人只想到了自己的名声,却没有想到赵俊臣的贪官秉性,以及朝廷与百姓的利益,如今得到太子朱和堉的提醒之后,却是纷纷表示赞同,认为这才是当朝储君应有的胸襟与眼光!

“只要赵俊臣能够有效的整顿商税,能够大幅提高国库的收入,那么朝廷与百姓只会收到实惠,即使赵俊臣趁机贪污挪用了一些,又有什么关系?难不成赵俊臣还能永远的贪污下去?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面对朝廷的百年大局,又何必着眼于细微之处?”

有那么一瞬间,赵山才很想要这样质问太子朱和堉与“太子.党”众人。

不过,赵山才终究还是忍住了。

因为赵山才很清楚,一旦自己提出了这样的质问,那么“太子.党”众人就会将自己视为异类,并且逐渐的疏远自己,到时候他再想要说服太子朱和堉听从自己的建议,就难上加难了。

毕竟,这不是策略的分歧,而是理念的分歧。

于是,赵山才再次沉默片刻后,却是换了一种说法,再次规劝道:“太子殿下的想法,确实有些道理,但太子殿下您想过没有?赵俊臣的理财之术,深受陛下的信任,他又是当朝的户部尚书,即使您没有主动提出,陛下也一定会让赵俊臣接手商税整顿的事情!

只是,到了那个时候,商税整顿的事情您恐怕就再也无法插手了,这也就意味着您在这件事情上遭遇了彻底的失败,而赵俊臣得到了这般权柄之后,他的势力也必将会大幅提高、再难抑制!如此种种,皆是对您有百害而无一利!反之,若是您主动举荐赵俊臣,那么赵俊臣即使负责了商税整顿的事情,也只会成为您的帮手,到时候您依然可以参与此事,并且还可以设法抑制赵俊臣的权势扩张!”

若是赵俊臣本人在场的话,听到赵山才的这一番话,必然会大吃一惊。

因为,太子朱和堉如若当真是就这样被赵山才说服的话,那么赵俊臣的许多后续计划,就皆有可能会遭遇失败。

这个赵山才,不愧是赵俊臣最为看重的谋士智者,依照他的种种计划,不仅太子朱和堉所遭遇的恶劣形势将会逐步扭转,还可以最大程度的抑制赵俊臣的日后发展!

可以说,只要赵山才继续辅佐太子朱和堉的话,朱和堉对于赵俊臣的威胁必将会大幅提高,成为赵俊臣无法忽视的劲敌。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太子朱和堉能够听从赵山才的建议。

然而,朱和堉即使是成长了许多,但他的固执秉性却绝非是朝夕之间能够扭转的。

所以,听到赵山才的规劝之后,太子朱和堉固然是觉得有道理,但心底深处依然是感到排斥。

于是,太子朱和堉终于是想到了七皇子朱和坚的存在,觉得七皇子朱和坚的才智眼光同样是十分高明,必然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太子朱和堉转头向七皇子朱和坚问道:“七弟,关于山才最后一点建议,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可有什么想法?”

随着太子朱和堉的询问,场上众人亦是纷纷回想起了七皇子朱和坚的过人之处,也皆是将目光集中在朱和坚的身上。

然而,对于太子朱和堉的询问、以及众人的注视,七皇子朱和坚却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只是静静的打量着眼前的赵山才。

*****

七皇子朱和坚的打量目光,看似十分温和,但隐藏在温和之下的情绪,则是深深的忌惮与冷冽的杀机!

听到赵山才的诸般建议之后,七皇子朱和坚愈发觉得,眼前的赵山才的威胁十足,能力眼光皆要比想象中更高许多,所有的谋划皆是一针见血、直至本质!自己与赵俊臣合力为太子朱和堉布下的死局,竟是险些让赵山才三言两语给彻底化解掉!若是让他继续辅佐太子朱和堉的话,太子朱和堉的诸般隐患就必然会逐渐消除,那么自己对储君之位的觊觎也就永远无法实现了。

“此人绝不可留,必须要尽快解决!决不能让他继续辅佐太子朱和堉!”

朱和坚暗暗下定了决心。

不过,朱和坚最擅长掩藏情绪,所以他心中虽然是杀机四溢,但目光却显得十分温和。

打量了赵山才片刻之后,朱和坚突然是轻轻一笑,并没有回答太子朱和堉的询问,只是点头赞赏道:“你就是何明老师的关门弟子赵山才?听闻何明老师已是将自己的一身所学尽数传授给了你,如今一见,果然是才智过人、非同凡响!当初,我也曾在何明老师门下学习诗书,说起来,你我也算是师兄弟了。”

说话之间,朱和坚的表情十分亲切,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顿了顿后,朱和坚又说道:“刚才,太子殿下也曾向我询问对策,然而我仓促间只是想到了‘设法取得父皇谅解’这一步,并且只是一个大略的方向罢了,并不似你的方法一般详尽可靠……何明老师果然是没有找错传人,太子能够得到你的辅佐,何其之幸?”

另一边,赵山才也终于知晓了眼前之人的身份,竟是传说中的七皇子朱和坚!

在此之前,赵山才见朱和坚虽然是年纪轻轻,但已是气度雍容,十分不凡,还可以与太子朱和堉并肩而坐,身份必然是十分尊贵,但因为“皇子不得参政”的惯例,赵山才却是一直没有往这方面猜想。

听到朱和坚的夸赞之后,赵山才连忙垂首谦虚道:“七皇子殿下您过誉了,学生的诸般想法,皆已是构思多日,可谓是准备充足,而七皇子殿下您能够在仓促之间就想到根本之处,却是远胜于学生了。”

与此同时,借着垂头的动作,赵山才也掩饰了自己眼中的震惊与忌惮!

当初,前任太子太师何明考虑到自己年纪渐老,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撒手人寰,但又不放心太子朱和堉的处境,所以就收下了赵山才作为关门弟子,将一身所学尽数传给了赵山才,希望赵山才今后可以代替自己辅佐太子朱和堉——这也是赵山才投靠太子朱和堉的真正原因!

在此期间,何明也曾向赵山才详细介绍了京城里的人物与形势——按照何明的说法,等赵山才进入官场之后,有两个人一定要千万留心,第一个人是内阁首辅周尚景,此人的手段心智皆是高明无比,即使是何明也未必能够赢过,自是不提;至于第二个人,则是七皇子朱和坚!

据何明所说,当年太子朱和堉与七皇子朱和坚一同拜在自己门下学习,期间何明对待朱和坚的态度十分冷淡,这一方面是因为朱和坚并非是当朝储君,不适合学习何明的帝王心术,另一方面则是何明发现朱和坚太聪明了,并且性格有些偏激,也隐隐表现出了一些野心,所以何明就对他更加防范了。

只是,朱和坚与朱和堉同堂学习,自然还是不可避免的学到了一些帝王心术的本领,虽然只是一些皮毛罢了,但以朱和坚的天赋,或许还真有可能将它们融会贯通也说不定,到了那个时候,以朱和坚的偏激性格,或许就会成为一个隐患。

也正因为如此,赵山才得知眼前之人就是七皇子朱和坚之后,心中震惊之余,亦是心生防范,只觉得“太子.党”如今的内部形势,未必是那么简单!

另一边,太子朱和堉最是看重七皇子朱和坚,听到赵山才的谦逊之后,同样是点头表示赞同,道:“是啊,七弟你一直在府中养病,对于朝中局势变化丝毫不知,直到现在才稍稍了解了一个大概,能够仓促间想到这么多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当然,山才先生亦是才智高绝,但咱们都是自己人,却也不必比较高下。”

朱和坚笑着点了点头,又转头向太子朱和堉说道:“三哥,这赵山才的举手抬足之间,似乎颇有何明老师当年的风采,今后加以磨练,必然会成就大器……只是现在嘛,却还是有些稚嫩!”

听到朱和坚的说法,似乎也不赞同赵山才的提议,不由眼前一亮,问道:“哦?怎么说?”

朱和坚轻轻摇头道:“与赵山才的想法相同,其实我也认为,商税整顿的事情还是交给赵俊臣处理最好,满朝官员之中也唯有他才能担此重任!我知道三哥你一向不喜欢赵俊臣,但你不能否认他在理财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然而,仅仅因为这样,咱们就一定要向陛下举荐赵俊臣、并且还要与赵俊臣合作吗?却也未必!依我看来,商税整顿之事,要不然就由咱们来全权处理,要不然就尽数交给赵俊臣去办,但就是不能相互合作!”

“哦?七皇子为何要这样讲?还请赐教!”

赵山才想要试探一下七皇子的心智与态度,于是开口询问道。

七皇子朱和坚轻轻叹息一声,说道:“道理很简单,咱们与赵俊臣的关系十分紧张,若是相互合作、一同整顿商税,必然会陷入相互扯皮、相互阻碍、相互推卸责任的恶性循环之中,到了那个时候,不仅商税整顿无法收到成效,朝野局势也将会进一步的动荡不安……”

说到这里,朱和坚的表情认真了一些,一副大公无私的模样,又说道:“商税关系到我朝的根本利益,这个时候,咱们应当以大局为重,以解决问题为首要之务,若是咱们与赵俊臣的合作降低了商税整顿的成功可能性,那又为何要合作?”

“原来如此,学生受教了!”

听到朱和坚的解释之后,赵山才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没有反驳。

七皇子朱和坚的意外出现,让赵山才决定暂时收敛自己的锋芒,先观察形势的变化。

另一边,见赵山才被朱和坚说服之后,朱和堉却是面露喜色,说道:“既然如此,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我不会主动向父皇举荐赵俊臣,更不会与赵俊臣合作整顿商税,但整顿商税的事情,也绝不能落入赵俊臣手中,这件事情我一定会向父皇据理力争!”

听到朱和堉的决定,场上众人皆是点头表示赞同。

唯有赵山才隐隐叹息了一声!

因为赵山才知道,太子朱和堉扭转自身局势的最好方法,已是被太子朱和堉亲自放弃了。

可惜,出于各方面的原因,赵山才却是无法阻止!

……

PS:恩,今天第二更!六千字大章节。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