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四百六十九章.格局变化(中)

摄政大明 第四百六十九章.格局变化(中)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人们所站的高度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也就会有所不同。

这里所讲的“高度”,并不仅仅是指一个人的地位、权柄、以及势力,也包含着一个人的野心、目标、以及自我定位。

如今,沈常茂固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首辅,但他朝思暮想的事情只是增强实力以期自保罢了,或许是习惯了德庆皇帝以及周尚景的强大,沈常茂总是潜意识的将自己摆在弱者的位置,所以他的眼睛只是盯着自身实力的强弱变化,却是一叶遮目,忽视了朝廷大局的变动。

而赵俊臣则不同,他虽然只是户部尚书,但野心却要比沈常茂大得多,目标也要比沈常茂更为长远,虽然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也同样将自己摆在弱者的位置上,却从未失去过最终获胜的信心,并且也愿意为此而不懈努力。

所以,当沈常茂只是一味的关注自身实力变化的时候,赵俊臣却已是着眼于全局,思考着朝廷的格局变动,并且通过朝廷格局变动来调整着自己的计划与目标。

从这方面而言,沈常茂虽然是内阁首辅,但他并没有树立内阁首辅的自觉,赵俊臣虽然只是户部尚书,但他已是站在内阁首辅的高度看待问题了。

*****

这场大朝议结束之后,商税整顿的事情已是大局确定,所以赵俊臣并没有考虑太多。

事实上,在今天的大朝议期间,还发生几件不引人注意的“小事”,这些事情看似不起眼,但皆是引人深思,赵俊臣自然是要考虑清楚。

第一件事,自然是德庆皇帝突然大加夸赞三边总督梁辅臣的事情。

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明眼人都能看得明白——这是德庆皇帝准备将梁辅臣召回京城中枢、委以重用的伏笔——等梁辅臣回到京城之后,必然会对朝廷格局造成极大的冲击。

针对这件事情,赵俊臣同样是思虑颇多。

首先,梁辅臣乃是德庆皇帝的铁杆心腹,对德庆皇帝一向是忠心耿耿,在帝党成员之中,他的手段、心智、经验等等皆是首屈一指,当他回到京城之后,德庆皇帝对朝廷中枢的掌控力必然会大幅提升。

其次,梁辅臣的地位、声望、资历、以及功勋等等,皆是少有人及,他若是回到京城中枢,就必然会被授以高位,说不定等到黄有容正式倒台之后,那空缺的阁老位置就是他的,这样一来,赵俊臣想要将左兰山捧入阁的计划,难度就会大幅提升;而另一方面,这恐怕也是德庆皇帝插手内阁的开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当初在南巡之前,赵俊臣与梁辅臣已是私下接触过,却是梁辅臣因为三边军镇糜烂现状的事情,曾暗中寻求赵俊臣的帮助,希望赵俊臣通过户部的渠道,向三边军镇接济一些钱粮,当时赵俊臣出于大局考虑,也竭尽所能的帮了梁辅臣一把,两人也因此有了一段香火情……不过,考虑到三边军镇的糜烂现状,若是再失去了梁辅臣这位能臣的坐镇,那么大明朝的边疆从此之后就更加令人担心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现天大的纰漏。

所以,于公于私,赵俊臣对于梁辅臣回京的可能性,皆是有些担心,自然是想要暗中阻止,只是一时间还没有想到可行的办法,

“恐怕,我要找机会与周尚景接触一下了,他的顾虑应该与我一致,与他合作的话,或许能够办法解决此事……”

赵俊臣暗暗想到。

*****

除了梁辅臣的事情之外,还有另一件事情引起了赵俊臣的注意。

那就是南京吏部尚书王保仁的事情。

早在南巡之前,德庆皇帝就已是透出了风声,要将王保仁调任回京、接任太子太师的位置、辅佐太子朱和堉。

然而,当德庆皇帝南巡结束之后,却并没有顺势带着王保仁回京,反倒是借口王保仁尚有一些私事要解决,继续将王保仁留在了南直隶。

当时,德庆皇帝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尚还可以理解,毕竟苏州倭寇之乱的事情,本来就是王保仁暗中通知德庆皇帝的,可以说就是王保仁一手促成了德庆皇帝与周尚景的争斗!在德庆皇帝与周尚景明争暗斗的时候,王保仁更是竭尽所能的攻讦周尚景,这样一来,当德庆皇帝与周尚景暂时和解之后,德庆皇帝为了安抚周尚景、表示诚意,将王保仁留在南直隶一段时间也可以理解。

然而,连续两次大朝议结束了,德庆皇帝对于王保仁的事情依旧是只字不提,就这么让王保仁尴尬的留在南直隶苦苦等待着消息,这般情况就值得推敲了。

当初,德庆皇帝打算将王保仁召回京城,是想让王保仁辅佐太子朱和堉,但如今德庆皇帝却是刻意的忽略了此事,再也没有将王保仁召回京城的意思,这是不是意味着……德庆皇帝终于下定了决心,不再有任何犹豫,决定要彻底放弃太子朱和堉了?

这般情况,同样是引人深思。

*****

除了梁辅臣与王保仁的事情之外,还有一件事情牵动着赵俊臣的心神。

相比较前两件事情,这件事情却是与赵俊臣的关联更紧密一些。

那就是,在今天的大朝议期间,突然有几位御史弹劾了南直隶巡抚苏长畛贪污受贿、祸害百姓的罪名!

不过,出于某些考虑,德庆皇帝却是将这件事情压了下去,并没有让百官们继续讨论,而百官们的注意力皆是集中在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面,并没有投以太多的关注。

毕竟,御史们闲着无事弹劾某些官员,也是常事,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只是被弹劾的主角有所不同罢了,并不值得特意关注。

然而,对于这几位御史弹劾苏长畛的事情,赵俊臣却是隐隐感到了一些蹊跷。

因为,按照这几位御史的说法,他们之所以要弹劾苏长畛,乃是因为他们几乎是同时间收到了匿名的举报信,里面详细的罗列了苏长畛的许多翔实罪证,让人不得不信,所以他们才会在今天的大朝议上弹劾苏长畛。

根据这些情报,赵俊臣却是隐隐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而且,赵俊臣还大约猜到了这个阴谋的幕后推动者,那就是——泾国公陈佑之女陈芷容!

……

PS:码字到一半,作者后台崩溃了,让这一章丢失了千余字,虫子很无奈,只能先上传半章,还请大家见谅。

但明天的章节字数会更多些。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