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五百零七章.哭诉与做戏(下)

摄政大明 第五百零七章.哭诉与做戏(下)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德庆皇帝也知道霍正源如今已是投靠了赵俊臣,听到霍正源的毛遂自荐之后,顿时就猜到这是赵俊臣的主意,却是不动声色的用眼角扫了赵俊臣一眼,似乎有些态度迟疑。

与此同时,皇极殿内,许多官员听到霍正源的自荐之后,皆是面色大变。

毕竟,根据传闻,赵俊臣遇刺之事乃是朝中反对商税整顿的势力所为,虽然尚且还不知道幕后主使者的具体身份,但以赵俊臣的性格,恐怕绝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猛烈报复,并且还会迁怒到所有反对商税整顿的朝中官员。

如今,像是刑部侍郎秦怀远、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顾全等人,皆是赵俊臣的亲信,这让赵俊臣在三法司各衙门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此外,西厂乃是赵俊臣一手所建,如今还尚未与内廷正式交接,即使是西厂马上要交还给内廷了,但赵俊臣对西厂依然会拥有一定的控制力……

至于顺天府,掌控着京城内的所有动向,如今更是侦破赵俊臣遇刺案与西厂遇袭案的主力,若是让赵俊臣控制了顺天府,再加上三法司衙门以及西厂衙门的协助,赵俊臣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操纵侦查方向与审案结果,到了那个时候,赵俊臣或许就会趁机报复,说不定就会牵连甚广,到了那个时候,朝中所有反对商税整顿的大臣,就都会遇到麻烦,随时面临着赵俊臣的刻意报复与设计陷害……

所以,对于那些反对朝廷整顿商税的大臣们而言,任何人、任何势力都可以得到顺天府,他们也不会刻意的干涉反对,但唯独赵俊臣不行!

于是,霍正源的话声刚刚落下,就顿时受到了许多朝臣的反对。

都察院右都御史关文清,看似清廉自守,但他背后的家族却是控制着一家大型走私船行,每年都可以通过走私获取数以十万计白银的巨利,所以关文清本身最是反对朝廷整顿商税,在反对朝廷整顿商税的百官之中,他的声誉仅次于沈常茂以及“沈党”内部的几位核心人物。

简而言之,关文清是赵俊臣整顿商税的挡路石,也是赵俊臣必须要打倒的政敌之一。

如今,听到霍正源的毛遂自荐之后,关文清生怕赵俊臣今后会借机整治自己,马上就出列反驳道:“陛下,臣认为霍大学士并不适合担任顺天府尹的位置,霍大学士虽然学问极佳,也是德高望重,但他已是多年未有治理地方、或是担任衙门首官的经验,也从不擅长审案之道,而顺天府衙门治理天子脚下,情况最是复杂,如今又有几件重案需要尽快侦破,正是需要经验丰富、擅长审案的官员担任此职,而霍大学士并非是最佳人选,还请陛下明鉴!”

随着关文清的话声落下,那吏部左侍郎马尚德也同样出列,说道:“陛下,霍大学士地位尊崇、才智高绝,乃是朝廷重臣,由他来担任顺天府尹的位置,未免有些大材小用,还望陛下能够另择贤能。”

马尚德乃是周尚景的门人,只是他向来不受周尚景的重视,与关文清一样,马尚德的家族每年都可以通过走私偷税获取大量的好处,所以朝廷自从要整顿商税之后,马尚德就罔顾了周尚景的指示,不似其他“周党”官员一般低调行事,却是旗帜鲜明的反对朝廷整顿商税。

事实上,朝中各派系之中,不论是“周党”、“沈党”、“赵党”、还是“太子.党”,类似于马尚德这样的官员并不在少数,他们平日里固然是对各自的靠山惟命是从,但那只是因为他们的靠山可以为他们争取利益好处罢了,若是靠山们的意图与他们的利益相违背的时候,这些人就未必会忠心耿耿、惟命是从了。

像是沈常茂,他本身未必是真想要反对朝廷整顿商税,毕竟这样一来他就要站在德庆皇帝的对立面了,而他之所以要反对朝廷整顿商税,除了这样的立场能够为他带来极高的声势之外,也是因为沈常茂即没有周尚景一般的高超手段,也没有赵俊臣以利诱导的能力,更不似太子朱和堉一般态度坚定,若是不表明这样的立场,他门下的众官员就要与他离心离德了。

*

闲话少提,却说随着关文清与马尚德的反对,朝中那些反对商税整顿的大臣们,也纷纷是出列表明了观点,皆是不赞同霍正源担任顺天府尹的位置。

“陛下,臣也赞同关大人与马大人的观点,霍大学士并非是顺天府尹的适合人选……”

“陛下,霍大学士精力有限,他如今不仅要负责翰林院的事情,而且还有辅佐内阁之职责,若是再让他担任顺天府尹的位置,难免会精力不逮,还望陛下明鉴……”

“陛下,霍大学士主动请缨,固然是忠心可嘉,但霍大学士的性子向来谦和,恐怕不适合顺天府尹的位置……”

“陛下……”

面对众官员的反对,赵俊臣的眉头微微一皱,然后用眼色向“赵党”众官员暗示,得到了赵俊臣的暗示之后,“赵党”众官员也是纷纷出列进行反驳。

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司徒翰向来与霍正源关系亲近,此时也不顾关文清乃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马上出列说道:“关大人此言差矣,您若是认为霍大学士不适合担任顺天府尹之职,那么关大人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或者,关大人您亲自兼任顺天府尹的位置,也未尝不可!但若是关大人您并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本身也不愿意亲自兼任,那又为何要反对霍大学士的主动请缨?这岂不是伤害了霍大学士的热忱之心?关大人,您虽然是都察院的都御史,但若是没有可行之策,却只会一味的反对他人之策,就未免有些不合适了。”

听到司徒翰的反驳之后,关文清顿时是面色阴沉,可惜顺天府尹的位置如今就是个烫手山芋,关文清若是推荐旁人担任此职,就等于陷害这个人,对方也未必愿意,至于让他本人兼任此职,那就更不可能了,所以对于司徒翰的反驳,关文清一时间也是无话可说。

另一边,户部侍郎詹善常则是将目标对准了吏部侍郎马尚德,也同样出列说道:“陛下,霍大学士虽然是地位尊崇,担任顺天府尹的位置或许会有些屈就,但臣认为如今正是非常时期,顺天府正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朝中重臣担任此位,而霍大学士显然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然后,在司徒翰与詹善常的带领下,“赵党”官员们尽数出列,纷纷发表观点支持霍正源担任顺天府尹之位。

只是,朝中百官大多数皆是反对朝廷整顿商税,如今他们生怕自己会遇到赵俊臣的无端报复,皆是不愿意看到霍正源担任顺天府尹的位置,所以相比较“赵党”众人的支持声音,却还是反对霍正源担任顺天府尹的声音更大一些。

只不过,“赵党”众人对此早有准备,不似对手一般措不及防,所以在争辩之间并没有落入下风,形势暂且只是僵持,两种观点谁也奈何不了谁,只是不断的激烈辩论着。

在百官争辩之际,赵俊臣并没有发表观点,只是他的目光不断在德庆皇帝、周尚景、沈常茂等人身上扫视着。

在这般情况之下,霍正源究竟能否担任顺天府尹之位,终究还是要看这几位的意见。

果然,眼看着形势僵持,德庆皇帝也不再沉默,怒声道:“肃静!皇极殿内,尔等皆是朝廷重臣,不顾身份的大声争吵,成何体统?!”

待百官们安静下来之后,德庆皇帝的目光转向了沈常茂,问道:“沈首辅,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沈常茂自从担任了内阁首辅之后,愈加重视身份,自然不会随着百官们一同争吵,等到德庆皇帝亲自询问之后,沈常茂才缓步出列,说道:“陛下,老臣也同样认为霍大学士的经验、性格、身份等等,皆不适合担任顺天府尹之位……”

沈常茂与赵俊臣的合作,仅只是赵俊臣帮着沈常茂反击谣言,而沈常茂默认赵俊臣门下的张继之得到兖州知府的位置罢了,除此之外,两人依然是政见不同的政敌,所以沈常茂自然不会支持霍正源担任顺天府尹。

顿了顿,沈常茂稍稍迟疑了片刻,又说道:“老臣推荐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叶文康担任此位,叶大人在都察院任职多年,乃是三法司不可或缺的干将,向来善于断案之道,也不缺治民经验,乃是最合适的人选。”

听到沈常茂的推荐的之后,反对霍正源担任顺天府尹的众官员皆是精神一振,在如今的形势之下,只要有人愿意与霍正源竞争顺天府尹的位置,一切就好办了!

然而,包括沈常茂在内,他们皆是忽视叶文康的想法。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叶文康原本是“黄党”官员,如今已是跟随黄有容投靠了沈常茂,乃是少数没有投靠赵俊臣的原“黄党”官员之一。

此人与黄有容性格相似,一向最是贪权,对于影响仕途的事情,也向来是敬而远之。

而前文已是说过,如今的形势之下,顺天府尹的位置就是一个烫手山芋,稍有不慎就会影响仕途,叶文康又如何愿意担任此位?

“好个沈常茂,还说要对新老门人一视同仁,但如今就要过河拆桥了!根本没有问过我的意见,就要把顺天府尹这个烫手山芋丢到我手上!你的那些老门人之中,也有好几人适合担任顺天府尹的位置,为何偏偏要推荐我?还不是欺负我是‘黄党’出身、新近投靠于你?嘿!我才不会吃这个哑巴亏!大不了一拍两散,我和其他人一样,也同样投靠赵俊臣去!”

暗思之间,叶文康突然出列,向德庆皇帝说道:“臣自然愿意为陛下分忧……只是,臣近些日子以来身体不适,时常会精力匮乏,如今正在调养之中,仅只是处理都察院的事情,就已是臣的极限了,而顺天府的事情远要比都察院更多,如今又是非常时期,臣担心自己精力不济,会耽误事情,若是辜负陛下的信任,臣万死难辞其咎……”

随着叶文康的话声落下,沈常茂的脸色更是顿时难看了起来。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叶文康竟是敢反驳自己的态度!

其实,沈常茂推荐叶文康担任顺天府尹的位置,并没有什么私心,只是因为叶文康最为合适罢了,然而沈常茂刚刚吞并了一部分“黄党”势力,却是忽略了叶文康的自私性格、敏感心思、以及摇摆态度。

另一边,听到叶文康的回答之后,德庆皇帝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目光转向了周尚景,问道:“周爱卿,你的想法又是如何?”

周尚景再次出列,说道:“陛下,霍大学士乃是朝廷重臣,一向以机智著称,能力也不缺乏,若是没有其他的适合人选,霍大学士又是主动请缨,倒不妨让他试一试。”

听到周尚景的意见之后,德庆皇帝再次沉吟了片刻,终于说道:“既然如此,就暂且由大学士霍正源兼任顺天府尹之位!霍大学士,如今的形势你也是知道的,你上任之后,一定要全力督促顺天府,尽快侦破赵俊臣遇刺的案子,切不可怠慢了!……不过,如今朝野局势复杂,你办案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一些,切不要引起太大的混乱与动荡。”

其实,德庆皇帝也不想让霍正源担任顺天府尹的位置,毕竟赵俊臣的权势实在是不适合再有增加了,而且德庆皇帝并没有忘记自己稳定朝野局势的大方向,并不想因为此事让朝廷局势再次出现动荡。然而霍正源一旦担任了顺天府尹之后,赵俊臣或许就会搞出大动作,到时候朝廷局势就会再次混乱起来,这与德庆皇帝的原先计划不符。

所以,德庆皇帝在任命霍正源的时候,也就留了一个后手,只是让霍正源“暂且”兼任顺天府尹,这样一来,若是日后形势不对,德庆皇帝就可以马上纠正。

听到德庆皇帝的旨意之后,霍正源马上是领旨谢恩,道:“臣遵旨,还望陛下安心,臣不敢辜负圣望,一定会竭尽所能、尽快破案,也一定会谨慎办事,绝不给陛下添麻烦!”

得到霍正源的保证之后,德庆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

然后,德庆皇帝的面色突然间严肃了起来,眼光转向了赵俊臣,并且说道:“顺天府尹的任命,暂且到此为止!现在,也该说一下正事了!赵俊臣!”

随着德庆皇帝的呼唤,赵俊臣马上出列,应道:“臣在!”

德庆皇帝的声音之中,再次浮现了怒意,说道:“你现在就将自己遇刺的前后经过,向百官们详细说一遍吧!”

“臣遵旨!”赵俊臣躬身答应之后,当他再次起身之际,已是面现悲容。

然后,赵俊臣在百官面前,将自己昨日遇刺的前后经过详细解释了一遍。

当然,赵俊臣并没有忘记自己杜撰的那些谎言!

“……那凶徒趁着臣不注意,已是逼近到臣的身旁,并且掏出一把匕首,向着臣心口刺去,口中还大声呼喊道‘你就算是想要讨好皇帝也不该挡了所有人的财路’,臣乃是读书人出身,向来不善武艺,当场就惊呆了,根本没有反应过来,眼看着就要被凶徒刺死,幸好臣身旁的崔小姐有情有义,舍身为臣挡了一刀,否则臣今日就见不到陛下了……只可惜,臣虽然是侥幸逃了一命,但崔小姐却是身受重伤,至今昏迷未醒……”

说话间,赵俊臣或许是感到后怕、又或许是心中委屈、再或许是担忧崔倩雪的情况,眼眶已是渐渐红了。

然后,赵俊臣用衣袖擦了擦眼角——衣袖上已是事前沾了姜汁——于是赵俊臣垂下衣袖之后,却是愈加的“泪流满面”了……

接着,赵俊臣“扑通”一声跪在德庆皇帝面前,哭诉道:“陛下,臣不明白,朝廷商税的糜烂状况,已是尽所周知,朝廷的钱粮周转困难,也从不是什么秘密,所以我朝的商税现状必须要整改,这也是百官的共识!臣只是一心要为朝廷办事,臣只是一心要为陛下尽忠,为何、为何偏偏有人会容不下臣,自从臣奉命整顿商税以来,不仅遇到了百般的为难,昨日更是遭遇了刺杀,险些丢掉性命……陛下,您可一定要为臣做主啊!”

赵俊臣的哭诉,可谓是凄厉可怜,让百官们皆是闻之变色。

而德庆皇帝有感于自己的皇权威信受到挑衅,此时更是面色阴沉,缓缓说道:“你为朝廷办事、为朕尽忠,这些朕皆是看在眼里,若是有人因此容不下你,那么他们自然就是不愿意为朝廷办事、也不愿意为朕尽忠了!”

说话之间,德庆皇帝已是将赵俊臣遇刺的事情定性了。

……

PS:恩,二合一大章节,五千字!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