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五百二十三章.阁老之位(三)

摄政大明 第五百二十三章.阁老之位(三)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黄有容虽然已是失去了利用价值,但德庆皇帝并不打算就这么让他轻易的离开庙堂、告老还乡。

赵俊臣大约可以猜到德庆皇帝的心中想法。

在德庆皇帝眼中,自己乃是天子、是大明江山的主人,这天下间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而官员们代天子牧民,就相当于为自己办事的佣人,其中贪官们是手脚不干净的佣人,而清流们则是不懂眼色的佣人……

而黄有容自然是一位手脚不干净的佣人,如今想要告老还乡、辞职不干了,但他这些年私下偷走东西,在离开之前也要物归原主!

当初,温观良为了能够顺利的告老还乡,可是将自己一生所贪墨的绝大部分钱财都“捐”给了内帑,总计高达九百万两银子,然后德庆皇帝才放任温观良离开庙堂,没有追究他的诸般罪行。

黄有容不似温观良那般贪财,家财自然也不似温观良一般惊人,但三五百万两银子还是有的,在德庆皇帝的眼中,这些银子全都是黄有容从自己手中偷走的,如今自然是要让黄有容全部吐出来。

此时,见黄有容如此的不识趣,只是告罪几句,没有任何的表示,就打算离开庙堂,德庆皇帝自然不会答应。

不过,黄有容毕竟是老臣子了,如今可怜兮兮的想要辞官归乡,德庆皇帝却也不能明着刁难,否则就会影响帝王形象了。

于是,德庆皇帝下意识的找到了赵俊臣——这个恶人角色需要赵俊臣来扮演。

*

见德庆皇帝的眼神放在了自己身上,赵俊臣暗暗叹息一声。

不过,赵俊臣如今还没有反抗德庆皇帝的实力,还需要继续忍耐下去,所以稍稍沉默了一瞬之后,赵俊臣再次出列道:“陛下,臣以为,黄阁老的年事已大,既然他已是下定决心要辞官归野了,朝廷也不可强求,否则难免就有不体恤老臣之嫌!所以,陛下您还是恩准了黄阁老的恳求,并且尽早考虑接替人选才是。”

说着,赵俊臣抬头看了黄有容一眼,又说道:“此外,黄阁老入阁多年,可谓是劳苦功高、颇多建树,只可惜到了即将要致仕之际,却是有始无终、功亏一篑,办了许多的错事,一世英名也毁于一旦,实在是有些可惜。”

说完,赵俊臣还满脸遗憾的摇头叹息了一声。

看到赵俊臣竟是在为黄有容感到惋惜,皇极殿内的百官皆是一愣之后,又纷纷觉得赵俊臣此举乃是猫哭耗子假慈悲。

但实际上,赵俊臣这只猫不仅是假慈悲,甚至还要将黄有容这只死耗子连皮带骨的吞干净!

虽然,赵俊臣这么做也是因为后面还有一只老虎在逼迫他。

在百官的诧异注视之下,赵俊臣继续说道:“也正因为如此,黄阁老这些日子以来,颇是受到了许多非议,许多官员忽视了黄阁老的诸多功绩,只是盯着黄阁老的几件错事穷追猛打,仿佛黄阁老纯粹只是一位昏庸无能的官员,黄阁老的一生清名,也是因此而毁于一旦!但臣以为,这般评价实在是有失公道,黄阁老为官一生,还是有不少功绩的,陛下您也不可能任命一位昏聩碌碌之辈担任阁老重位,对于黄阁老这样的老臣子而言,为朝廷操劳一生却只换来了身败名裂的下场,也实在是有些不公,所以,臣认为朝廷在黄阁老正式致仕之前,应该让百官们各自上奏,一同评点黄阁老这些年来的功过是非,让世人看明白黄阁老的功过孰大,也趁机为黄阁老正名、以全善终!”

说话之际,赵俊臣满脸的善意,仿佛是真心为黄有容考虑一般。

然而,听到赵俊臣的这番“善意表态”之后,黄有容顿时是面色一变,眼中闪过了一丝难以抑制的怨恨与惊恐。

另一边,像是林维、张诚等人,更是猛地转头恶狠狠的看着赵俊臣,恨不得将赵俊臣生吞了!

毕竟,赵俊臣虽然说得好听,但如今黄有容已是墙倒众人推的局面,在这个时候总结黄有容的功过是非,实际上就是鼓动朝中百官继续弹劾与攻讦黄有容,到了最后,黄有容只会是“过大于功”的结局,甚至还会牵扯出许多重大罪名,那时候黄有容就绝不可能平安无事的告老还乡了。

所以,赵俊臣表面上是想要为黄有容正名,但实际上则是想要清算黄有容!

见黄有容明明已是打算要离开庙堂了,但赵俊臣依然是不打算放过,竟是打算整死黄有容,黄有容、张诚、林维等人又如何不怒?

另一边,沈常茂也是眉头一皱。

黄有容虽然已是失去了利用价值,但沈常茂曾经向黄有容保证过,会庇护黄有容平安无事的离开庙堂,赵俊臣如今的阴险表态,无疑会让沈常茂失信于黄有容,到时候林维、张诚等人的立场说不定就会发生变化。

与此同时,许多官员见到赵俊臣的表态之后,也是心中一寒,只觉得赵俊臣心胸狭隘、报复心太强。

只是,不待他们反驳赵俊臣的观点,德庆皇帝已是抢先说道:“赵爱卿所说有理,黄阁老劳苦功高,确实应该予以正名,就按赵爱卿的提议来办吧。”

说完,德庆皇帝的目光转向了黄有容,神色间同样是“饱含善意”,说道:“黄阁老你是老臣了,既然你想要告老还乡,朕也不强留你,只是你这些年来一直为朕尽心尽力的办事,却也不能就让你饱受争议的离开朝廷,所以你还是暂且多留在京城一段时间,等朕收到百官奏疏之后,向天下公布了你的功过是非之后,再让你告老还乡,这也是为了你的后世清名考虑。”

听到德庆皇帝的决定之后,黄有容面色灰败,但也知道事情无法扭转,只好再次向德庆皇帝行大礼,俯首道:“老臣……遵旨。”

*

看着黄有容落魄的背影,赵俊臣的眼神之间闪过了一丝羡慕。

是的,黄有容如今虽然是异常的落魄,但赵俊臣却是十分羡慕他的境遇。

毕竟,德庆皇帝并不是真心想要整治黄有容,只是想要让黄有容将他这些年贪墨的万贯家财吐出来而已。

所以,若是不出意料的话,再过几日,黄有容就会痛下决心,乖乖向德庆皇帝奉上自己的大半家产与积蓄,换取一个“功大于过”的定论,并且平安无事的告老还乡,从此远离了京城中枢这个是非之地,也远离了宦海的算计争夺,成为一个无足轻足的富家翁。

这般结局,对黄有容而言固然是惨淡至极,但却是赵俊臣梦寐以求的结果。

若是赵俊臣只要奉上自己的大半家财,就可以远离庙堂算计、摆脱德庆皇帝对自己的定位,从此成为一个平凡无奇的富家翁,那么赵俊臣一定会这么做的。

只可惜,德庆皇帝对赵俊臣的定位与黄有容完全不同,黄有容只是一个手脚不干净的佣人罢了,而赵俊臣却还要为德庆皇帝背黑锅、还要为德庆皇帝吸引民怨、还要为德庆皇帝处理一些不方便让世人知晓的事情,更还是德庆皇帝留给下任皇帝的可怜公鸡——用来杀鸡儆猴的公鸡!

所以,赵俊臣哪怕是献上自己的大半家财,德庆皇帝也绝不会放任赵俊臣离开,赵俊臣只能在宦海之中继续争夺下去。

更何况,赵俊臣的诸多计划进行到了如今这一步,却也同样是身不由己、停不下来了。

*

就这样,黄有容固然是失去了阁老辅臣的位置,可惜他依然无法如愿的离开庙堂,还要继续坐蜡一段时间。

不过,在今天的早朝上,黄有容的境遇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开胃菜罢了。

真正重要的事情,则是黄有容的接替人选!

空缺的阁老之位,任谁都会眼红,朝中各派系也是各有打算,会引发无数的利益变动,自然是受到了百官们的瞩目。

于是,随着德庆皇帝的一句询问,百官们就纷纷转移了注意力。

只见德庆皇帝开口问道:“既然黄有容已是致仕,内阁就空出了一个位置,对于接替的人选,朝中九卿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德庆皇帝的话声落下之后,皇极殿内先是迎来了片刻的沉默。

然后,就仿佛是一颗巨石被丢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又掀起了无数的明浪暗涌,朝中各大派系纷纷开始推荐自家的人选。

在明朝,官员们想要入阁,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特简和廷推。

特简是皇帝直接指定谁入阁,内阁最初只是为了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自然是皇帝一句话就定了,但随着内阁权势影响渐大,这种方式已是越来越少出现了。

廷推则是由九卿(明朝九卿乃是指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这九个衙门长官的俗称,与秦汉九卿不同)和都察院派驻在六部十三道的监察官共同协商推举人选。各主要衙门都有发言权,但由吏部主持,其中都察院参会的人最多,除了左右都御史之外,还有六科给事中、十三道监察御史等人。

最后的结果,则是由吏部汇总,经通政司报给内阁票拟,并呈由皇帝批红最终生效,通政司还会将讨论过程抄送给翰林院、国子监进行公共舆论监督。

如今,即使是德庆皇帝,也只能通过廷推来确定内阁辅臣,这其间的权力博弈就不是一般的复杂了。

当初,德庆皇帝之所以能够扶持“太子.党”的程远道进入内阁,除了赵俊臣的表态之外,也是因为“太子.党”当时还掌控着都察院,而都察院一向是廷推的最主要力量。

但现在,“太子.党”的声势屡屡受挫,已是无法继续控制都察院,而新空缺的阁老位置究竟会落入哪家党派手中,就要看各大派系的手段高低、利益博弈了。

可以预见的是,一场精彩至极的政治博弈,即将要展开了。

……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