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五百三十章.博弈(六)

摄政大明 第五百三十章.博弈(六)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赵俊臣向徽浙商人们索要“保证金”的时候,表面上的理由固然是十分充分,比如这笔银子是徽浙商人的实力证明、比如要借此来规范徽浙商人的行为、再比如要拿这笔银子作为联合船行的启动资金等等。

只是,在这个时代,尚未有保证金的概念,加盟联合船行的这些徽浙商人的真实实力究竟如何,赵俊臣此前已是详细调查过,并不需要保证金来证明;徽浙商人加盟联合船行之后是否会有违规举动,也不是区区几万两银子就可以限制的;至于联合船行的启动资金,更不需要这么多银子。

说到底,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与意义,皆是赵俊臣的胡编乱造,赵俊臣向徽浙商人们索要“保证金”的真实目的,只是想要尽快拿出一笔银子来,向德庆皇帝与朝廷百官证明自己在整顿商税方面的政绩,以此来获取更多的支持,并且堵住某些政敌的攻讦!

所以,赵俊臣向徽浙商人们索要“保证金”的举动,可谓是名不正言不顺,说是以权谋私也不为过,原以为他们会心生抗拒、不情不愿,却没想到徽浙商人们缴纳保证金的时候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不仅是如数缴纳了“保证金”,还生怕银子不够,屡屡主动向赵俊臣提出“保证金”的金额还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当他们缴纳了“保证金”之后,甚至没有向户部索要收据!

似乎,徽浙商人们错以为赵俊臣这是借着“保证金”的名义向他们索取贿赂,所以他们皆不在乎这笔银子的名义与用途,只要赵俊臣愿意收下就好,还生怕银子给少了。

不过,在联合船行的事情上,赵俊臣可谓是居心不良,打算趁机控制徽浙商人的势力,并且设下了许多陷阱,已是存了事后翻脸的心思,所有赵俊臣并不打算接受徽浙商人们太多的贿赂,否则自己的把柄就会落入徽浙商人的手中,自己的贪官信誉,也会受到损害。

是的,贪官也有贪官的底线与准则,一名合格的贪官,必须要拥有“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优良品质,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更是最基本的要求,“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这种事情,蒋谦这样不起眼的中层官员可以做,但赵俊臣这样的朝廷大员却是绝不可以,否则赵俊臣的贪官信誉就会彻底毁掉,今后再想要找人合作,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徽浙商人们虽然没有向赵俊臣询问这笔银子的名义与用途,也没有向户部索取收条,甚至还暗中将银子的数目增加了许多,但赵俊臣却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郑重其事的向徽浙商人们讲解了“保证金”的意义与具体用途,向他们分发了户部的收据,甚至还将徽浙商人们多给的银子全部返还了回去。

只可惜,面对赵俊臣的清官风范,徽浙商人们皆是表现出了明显的惋惜之情。

*

索要“保证金”的经过暂且不提。

当三十七位徽浙商人如数缴纳了所谓的“保证金”之后,赵俊臣的手中顿时拥有了接近五百万两银子的巨额财富。

收到这笔银子之后,赵俊臣并没有将这笔银子存入国库,而是马上入宫求见了德庆皇帝。

毕竟,赵俊臣虽然不打算接受徽浙商人的贿赂,但他自己贿赂德庆皇帝的举动,却是从未停止过。

而这笔银子,赵俊臣自然是要交给德庆皇帝的。

有了这么一大笔银子的存在,德庆皇帝必定会更加信任联合船行的未来前景,对赵俊臣的支持力度也会进一步加大,当沈常茂等人日后攻讦赵俊臣的时候,德庆皇帝也会积极主动的出手维护。

最重要的是,如今,内阁空位悬而未决,德庆皇帝的态度极为关键,直接影响到赵俊臣的未来计划,偏偏德庆皇帝似乎是另有计划,让赵俊臣有些拿捏不准,所以赵俊臣如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打探清楚德庆皇帝的真实想法,而德庆皇帝收到外财之后,往往会心情很好,也很好说话,赵俊臣将这笔银子交给德庆皇帝之后,也更容易打探德庆皇帝的真实心思。

抱着这样的想法,赵俊臣马上入宫求见了德庆皇帝,也很快就得到了德庆皇帝的召见。

*

“臣赵俊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

德庆皇帝依然是在御书房内召见了赵俊臣,赵俊臣迈步进入御书房之后,习惯性的戴上了一副弄臣面具,极是谦卑的向德庆皇帝行礼问安。

“平身吧,不必多礼。”德庆皇帝似乎已是猜到了赵俊臣的来意,嘴角含笑,神情温和,抬手道:“听说户部衙门如今正忙着试点船行的事情,怎么突然来朕这里了?可是因为试点船行的事情?”

赵俊臣平身之后,脸上满是讨好笑容,道:“陛下英明,明鉴万里,任何事情都瞒不过陛下您的慧眼,臣这次前来求见陛下,正是为了试点船行的事情。”

德庆皇帝问道:“哦?难不成试点船行遇到了什么问题?”

赵俊臣脸上笑意愈浓,说道:“托陛下您的洪福,试点船行的事情虽然是千头万绪、十分繁杂,但如今总算是尘埃落定了!臣已是与三十七位实力雄厚的徽浙商人签订了协议,由朝廷提供优惠政策,由他们提供银子、人手、与船只,共同组建一家联合船行。”

听到赵俊臣的回答之后,德庆皇帝脸上并没有露出多少惊讶,但口中则是问道:“三十七位徽浙商人?你不是说试点船行只有一家吗?怎么会有三十七名徽浙商人?”

对于赵俊臣的小动作,德庆皇帝自然是心知肚明,自从赵俊臣奉命整顿商税、并且挑选一家船行进行试点之后,虽然是事关朝廷大局,但德庆皇帝硬是一次也没有私下召见赵俊臣询问进展,正是因为德庆皇帝知道赵俊臣所提出的“试点船行”绝不是那么简单,而是想要趁机大干一场,而德庆皇帝在此期间避免与赵俊臣私下接触,既是默许了赵俊臣的小动作,也是借机摘脱责任,省得被赵俊臣拖下水、将来还要为赵俊臣背书。

对于德庆皇帝的心思,赵俊臣自然也明白,但德庆皇帝既然是装出一副不知情的模样,赵俊臣也只能配合。

于是,赵俊臣向德庆皇帝解释道:“陛下,这三十七位徽浙商人如今已是联手成立了一家船行,这家船行实力雄厚,也愿意配合朝廷的政策,正是试点船行的最佳选择,所以臣就以这家船行作为试点了。”

然后,赵俊臣将联合船行的诸般细节,向德庆皇帝详细解释了一遍。

虽然早已是得到了消息,但听到赵俊臣的解释之后,德庆皇帝心中依然有些震惊,只觉得赵俊臣的动作要比想象中更大,所产生的影响,也要远远超过预估。

不过,在表面上,德庆皇帝却是一副不以为意的模样,似乎十分信任赵俊臣的计划,只是失笑摇头道:“你呀,就知道耍小聪明,朕就知道你的计划没那么简单,这哪里只是挑选一家船行进行试点?分明就是三十七家船行嘛!只是这三十七家船行在表面上变成一家罢了……这件事若是让朝中百官知道了,恐怕要引起不少非议,到时候你免不了又要遭受弹劾了,真是不让朕省心。”

见德庆皇帝虽然是口中责怪,但并没有反对的意思,赵俊臣也就坦然承认了自己的小心思,道:“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一切都是为了尽快扭转朝廷商税的糜烂现状,若真只是挑选一家船行进行试点,见效实在太慢了,也容易被人私下阻拦、暗中破坏,如今有了三十七家船行联合在一处,不仅见效更快,朝中那些反对商税整顿的同僚们也不容易进行刁难……”

说到这里,赵俊臣脸上的笑意愈加谄媚,又说道:“臣也知道,臣的这些小动作被百官知晓之后,一定会受到弹劾与非议,不过臣终究只是钻了空子罢了,并没有违背朝廷政令,到时候自然有理由反驳他们……更何况,还有陛下您给臣撑腰啊……”

说完,赵俊臣小心翼翼的看着德庆皇帝的神色变化,一副期待德庆皇帝顺势答应给自己撑腰的模样。

然而,德庆皇帝并没有回应赵俊臣的期待,只是不置可否的问道:“说起来,三十七家实力雄厚的船行联合到一处,恐怕实力就更加惊人了,朝廷将免税的优惠政策交给他们,恐怕是步子迈得太大了,你具体负责此事,一定要小心操持才是,若是出了乱子,恐怕会很难收拾。”

然后,德庆皇帝又问道:“说起来,你刚才说这家船行的事情已是尘埃落定了,那你可有具体统计出这家船行的真正规模?拥有多少船只、多少人手、多少银子?”

赵俊臣从怀中掏出一份账目,通过大太监张德交给了德庆皇帝,说道:“那三十七位徽浙商人,皆是积极配合,将他们名下的船行全部加入了新的联合船行,甚至还有许多徽浙商人为了增强自己船行的实力,临时花大价钱购买了大量的船只,以扩充自己在联合船行内的份额,如此一来,这家联合船行的实力自然是极为雄厚,共有一千石以上的巨型船五十四条,五百石以上的大船六百七十一条、百石以上的中船一千六百七十七条、百石以下的小船一千一百五十二条,熟练的船手尚有不足,还需要继续扩充,共有六千余人;投入的银子倒是充足,总计有一千一百万两白银!”

“竟有这么多?这般实力雄厚的船行,恐怕比起朝廷的漕运船队也不逊色多少了,再加上朝廷给予他们的免俗政策,岂不是要垄断京杭运河与长江航道的航运生意了?”

看着手中的账目、听着赵俊臣的详细汇报,德庆皇帝心中愈加震惊。

赵俊臣答道:“这正是臣的计划目标,唯有让这家船行垄断了京杭运河与长江航道的航运生意,才可以击垮那些走私船行,朝廷的商税糜烂现状也才可以得到扭转。”

德庆皇帝不动神色的点了点头,但心中则是暗暗下定决心,等赵俊臣搞出成绩之后,就要找机会将这家联合船行的事情交给某位“帝党”官员负责,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绝不能长期落在赵俊臣手中!

心中虽然存着将来要“摘桃子”的想法,但德庆皇帝表面上则是一副对赵俊臣信任备至的模样,点头道:“若是这样的话,倒也是利国利民了,你一向办事认真谨慎,懂得进退与分寸,这件事虽然是事关重大,但交由你来办,朕倒也安心。”

说话间,德庆皇帝已是翻到了账目的最后一页。

然后,账目上的某项数字引起了德庆皇帝的兴趣。

只见德庆皇帝问道:“这里的保证金是什么意思?怎么会有五百万两之多?而且朕看这部分银子并不是徽浙商人对船行的投入,而是单独罗列着。”

赵俊臣见德庆皇帝终于是注意到了这一点,马上解释道:“陛下,所谓‘保证金’,乃是臣特意提出来的,臣以为,这些徽浙商人与朝廷合作之后,他们的一举一动皆是关系到了朝廷的声誉,所以必须要有所抵押,所以就根据他们对联合船行的投入规模,分别向他们收取了至少十万两银子的保证金,他们唯有缴纳了这部分保证金之后,才能够证明他们拥有足够实力可以与朝廷合作,当他们今后打算退出这家联合船行的时候,这部分保证金自然会退还给他们,但他们在加入联合船行期间,若是做了什么违规的事情,朝廷不仅会将他们赶出联合船行,这会没收他们的保证金作为惩处。”

德庆皇帝点了点头,感慨道:“你倒是思虑周全,不过这些徽浙商人果然如传说中一般富可敌国,五百万两银子的保证金,说拿就拿出来了,朕虽然是天子,却还不如他们阔气。”

赵俊臣轻轻一笑,说道:“这些保证金,就是臣今日求见陛下的原因之一,臣以为,这家试点船行正式成立之后,户部与徽浙商人之间既是相互合作、也是相互督促,所以这部分保证金若是交由户部掌管,恐怕是有些不合适,那些徽浙商人们也未必会心服,所以臣以为这部分保证金最好还是交给陛下您的内帑掌管,陛下您乃是天下共主,信誉威望比户部高多了,这部分保证金交由内帑掌管的话,想来那些徽浙商人们也能安心,臣也知道,这样做有些不合规矩,但臣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所以只能求陛下您来帮忙了。”

听到赵俊臣的请示之后,德庆皇帝顿时是心中大乐。

德庆皇帝知道,赵俊臣此举表面上是请自己帮忙,但实际上则是给自己的好处。

毕竟,这五百万两银子,表面上是无法动用的,但实际上徽浙商人们若是打算与朝廷长期合作下去,这部分银子根本就不会收回,若是徽浙商人们不守规矩、违规办事,这部分银子更是会被没收,到时候更是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内帑银子,所以德庆皇帝收到这笔银子之后,大可以放心使用。

赵俊臣虽然是经常贿赂德庆皇帝,但像是这么大手笔的贿赂,却也是极为少见。

于是,德庆皇帝自然是心情极佳。

只见德庆皇帝脸上满是矜持模样,似乎他当真是在帮助赵俊臣,缓缓说道:“既然你如此为难,那这五百万两银子就暂时归入内帑好了。”

说到这里,德庆皇帝似乎想到了什么,又补充道:“这些徽浙商人能够缴纳如此之多的保证金,显然是实力雄厚,诚意也足,这样看来,通过试点船行来整顿商税糜烂现状的事情大有可为!俊臣你在此期间虽然是耍了一些小聪明,但毕竟是出于公心倒也是情有可原……放心吧,将来若是有大臣因为试点船行的事情找你的麻烦,朕自然会出手维护于你。”

显然,德庆皇帝收到好处之后,也是拿人手短、投桃报李,终于是决定要在这件事情上彻底支持赵俊臣的立场。

“多谢陛下!”

赵俊臣表面上是一副欢喜模样,但心中却是暗暗觉得德庆皇帝小气。

相比较五百万两银子的好处,德庆皇帝给予的回报实在是微不足道——百官们的刁难赵俊臣自己就可以解决,德庆皇帝的支持也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当然,这五百万两银子原本就是来自于徽浙商人,赵俊臣交给德庆皇帝,其实也只是借花献佛罢了,倒也不算是太大的损失。

不过,德庆皇帝如今因为五百万两银子的外快,可谓是心情极佳,赵俊臣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接下来,就是要趁机打探德庆皇帝在内阁空缺方面的真实心意了。

于是,赵俊臣再次禀报道:“陛下,臣还有一件事,想要请示您的圣意。”

……

Ps:恩,五千字大章节!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