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五百五十四章.各有图谋、谁是渔翁?(下)

摄政大明 第五百五十四章.各有图谋、谁是渔翁?(下)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德庆皇帝最先询问沈常茂的意见,其实是大有讲究的。

首先,沈常茂表面上刚硬,但其实是一个色厉内荏之辈,这些年来他早已经习惯了周尚景与德庆皇帝对自己的轮番打压,他的所有志气也全都已经消磨殆尽,即使是反对太子朱和堉的提议,态度也不会过于激烈。

其次,沈常茂与周尚景相比,不论心机手段皆是差了许多,若是能够驳倒沈常茂的反对意见,那么德庆皇帝将“廷推”改成“特简”的计划,无疑是开了一个好头;反之,若是首先询问周尚景的话,或许就会碰上硬骨头,出师不利。

最后,沈常茂毕竟是如今的内阁首辅,是百官的领头羊,若是能够让他无话可说,百官们反对“特简”的立场也会再次受到打击。

这就是德庆皇帝的高明之处,他或许没有周尚景的老谋深算,但他的一举一动,同样是蕴含深意,总是擅长利用自己的帝王身份来悄然改变庙堂局势的走向。

另一边,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之后,沈常茂硬着头皮出列答道:“陛下,对于太子殿下的提议,老臣实在是不敢苟同。”

沈常茂的态度,并没有出乎德庆皇帝的意料。

所以,德庆皇帝的面色不变,只是问道:“哦?沈首辅你有何见教?”

沈常茂面色严肃,缓缓说道:“老臣认为,太子的诸般依据,看似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完全经不起推敲,因为太子殿下的所有观点全部是建立在一个颇是荒谬的前提之上,那就是百官近些日子以来的种种冲突,全都是因为内阁空位引起的!但老臣却不敢赞同!依老臣看来,朝中众位同僚皆是公忠体国之辈,否则以陛下之圣明,又为何要对他们托付重任?近段时间以来,庙堂局势确实是有些混乱,百官们相互弹劾的情况也确实多了一些,但老臣认为百官们的弹劾皆是秉公办事,是他们眼里容不得沙子、公正无私、一心为朝廷出力的表现,绝不是百官们为了争夺内阁空位的相互攻讦,太子殿下竟是这般理解百官们的行为,未免有些让人心寒。”

随着沈常茂的话声落下,顿时是一呼百应的局面。

“陛下,沈首辅所言有理,近些日子以来的种种弹劾,皆是同僚们的一片公心,绝对不是为了争夺内阁之空缺,若是以此为理由改‘廷推’为‘特简’,那么百官们今后还如何敢秉公持言?还请圣上明鉴啊!”

“陛下,太子殿下这般曲解百官之行径,实在是让我等心寒啊!”

“陛下,改‘廷推’为‘特简’之事,实在是关系重大,内阁乃是庙堂之根本,诸般规矩不可轻变,还望陛下从长计议!”

“陛下……”

顿时间,不仅仅只是“沈党”官员马上出列表态赞同,连“周党”、“赵党”、甚至是一部分“******”官员,也纷纷出列表示支持!

这并不代表沈常茂的声望当真是高涨如斯,随便几句表态就能够带动百官的意向,而是百官们确实不愿意看到德庆皇帝直接任命内阁辅臣的事情出现!

毕竟,臣权与皇权乃是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内阁则是臣权的最高意志体现,达到了制衡皇权的作用,不仅是百官的人生最高志向,也同样是臣权的核心利益!

在此之前,明朝的历代权臣们耗费了无数的心血,才创建了“廷推”的制度,好不容易将内阁人选的委任大权从皇帝手中夺过来,从此确定了君臣相互制衡的局面,百官们又如何能够允许德庆皇帝再次插手?

哪怕不是形成惯例,而只是一次特例,也绝对不行!这关系到百官们的原则与底线!更关系到了百官们的根本利益。

一旦涉及自身利益,百官们虽然是德庆皇帝的臣子,但也绝不会卖德庆皇子面子的。

所以,不仅仅只是“沈党”、“周党”、“赵党”众人纷纷表态支持沈常茂,连一部分“太子.党”官员也忍不住表明了同样的态度——毕竟,“太子.党”众人再是唯太子朱和堉马首是瞻,他们也首先是一位朝廷官员,“特简”之提议也同样触犯了他们的利益!

与此同时,见到百官们纷纷支持自己的场景,沈常茂眼中闪过了一丝欣慰与轻松。

他的反对立场,虽然是得罪了德庆皇帝与太子朱和堉,但就好像是他反对商税整顿的事情一样,好歹是换来了百官的支持,也再次为他增加了声望,从这方面来看,这一次的冒险并不算亏。

然而,沈常茂却不知道,这几日注定是他的“受难日”,不仅仅是周尚景要打压他、赵俊臣要利用他,“太子.党”的某些人,也在暗中算计着他。

没有首辅的实力与手段,却偏偏坐在了首辅的位置,难免会成为众矢之的。

他的窘困,才刚刚开始罢了。

*

另一边,见到沈常茂出列表态反对,百官们也纷纷赞同沈常茂的观点,德庆皇帝并不意外。

只见德庆皇帝嘴角闪过了一丝冷笑,就打算指示“帝党”的官员出列驳斥沈常茂的观点。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太子朱和堉则是再次出列发言了。

只见太子朱和堉不等首辅沈常茂归列,就快步站出来,与沈常茂形成了相互对峙的局面。

然后,太子朱和堉双目逼视着沈常茂,气势颇有压迫力,缓缓问道:“哦?沈首辅认为本太子冤枉了百官?刻意曲解了百官们相互弹劾的行为?”

事到如今,沈常茂也终于豁了出去,面对太子朱和堉的逼问,表现出了一副寸步不让的态度,答道:“未必是刻意,但太子殿下确实是误解百官了。”

太子朱和堉突然冷笑道:“那么,本太子若是能够拿出百官们为了内阁空缺的事情,相互暗中串联、密谋攻讦政敌的确凿证据,沈首辅你又要如何解释?”

听到太子朱和堉的询问,沈常茂下意识的就要针锋相对。

但还未开口,沈常茂突然间回想起了一件事情!

然后,沈常茂顿时是冷汗直流、面色苍白!

*

就在几天之前,太子朱和堉的手下幕僚赵山才突然拜访了沈常茂,并且提出了一项听起来可行性极高的计划,这项计划一旦成功,就可以极大的打击赵俊臣的势力声望,而且这个计划与内阁空缺之事存在着极大的关系。

因为这个计划听起来十分诱人,针对目标又是沈常茂痛恨至极的赵俊臣,所以沈常茂认真考虑了一番之后,最终还是同意了合作。

这段时间以来,沈常茂一直在依据这个计划而秘密准备着,暗中串联之类的事情自然是有不少,又因为是合作关系,沈常茂还暗中联系了许多“太子.党”官员,如此一来,“太子.党”手中就拥有了沈常茂暗中串联的确凿证据。

事实上,在昨日早朝,沈常茂见到“周党”不断攻讦赵正和之后,竟是没有任何的反应,也是因为这个计划若是想要顺利进行,就绝不能得罪“周党”的缘故。

毕竟,面对“周党”的大学士李和、以及“帝党”的三边总督梁辅臣,赵正和的竞争力并不算大,入阁辅政的机会也十分渺茫,所以沈常茂索性就放弃了这次机会,只是全心全意的针对赵俊臣,想要侵吞赵俊臣的势力。

但如今,听到太子朱和堉的质问之后,沈常茂终于是反应了过来!

难道,“太子.党”与自己的合作,至始至终都只是一个幌子?“太子.党”的真正目标,也根本不是赵俊臣,而是自己暗中串联百官的证据?“太子.党”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只是为了今日推动‘特简”做准备?

自己,竟是被“太子.党”算计利用了?

想到这里,沈常茂的面色苍白,也彻底失去了与太子朱和堉争锋相对的气势,面对太子朱和堉的质问,竟是没有任何的回答,只是垂首沉默着。

然而,沈常茂虽然是没有任何回答,但太子朱和堉却不打算放过沈常茂。

只见太子朱和堉向德庆皇帝扬声禀报道:“父皇,儿臣的手中,如今有朝中某位重臣因为内阁空缺之事,暗中串联百官、意图构陷政敌的确凿证据,还望父皇明察!”

说完,太子朱和堉从袖中抽出了一份奏章,又通过大太监张德递交给了德庆皇帝。

见到太子朱和堉的表现,德庆皇帝眼中闪过了一丝惊喜。

既是惊喜于庙堂局势的有利转变,也是惊喜于太子朱和堉的手段变化。

不过,德庆皇帝脸上则是一副冰冷表情,轻哼道:“呵!又是朝中某位重臣!这几天到底是怎么了?每个人说话都绕着圈子?”

说话间,德庆皇帝从大太监张德手中接过奏章,但他并没有打开奏章查看,只是直接向太子朱和堉问道:“你向朕说清楚,你所讲的那位朝中重臣,究竟是何人?”

太子朱和堉干脆利落的答道:“正是当朝首辅沈常茂!”

“哦?”德庆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终于是打开了太子的奏章,低头详细查看。

片刻之后,德庆皇帝终于是读完了奏章,脸上表情有些怪异,他先是深深看了太子朱和堉一眼,然后又打量了首辅沈常茂一眼,最后他的目光则是转向了低调如故的赵俊臣。

接着,德庆皇帝似笑非笑,将手中奏章递给了身边太监张德,并且吩咐道:“将太子的这份奏疏,交给户部尚书赵俊臣看一下!”

……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