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五百九十三章.一个故事

摄政大明 第五百九十三章.一个故事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听到太子朱和堉的声音,赵山才轻轻一叹,放下了手中书册,抬头向着太子朱和堉看去。

虽然这段时间以来频繁的腹痛将赵山才折磨得不轻,但此时赵山才的双眼依旧明亮睿智,打量着太子朱和堉的神色,赵山才很快就猜透了太子朱和堉此时的心思。

轻轻摇头之后,赵山才抬手道:“太子殿下请坐下说话。”

等到太子朱和堉坐下之后,赵山才缓缓道:“太子殿下可知道包文泽此人?”

原本以为赵山才会责备自己,却没想到赵山才竟是突然提到了一位完全不相干的人物。

不过,太子朱和堉还是点头道:“自然知道,此人乃是前朝阁老,为人清廉善政,乃是百官之楷模,先帝也颇是看重他,可惜他英年早逝,入阁辅政后不久就病逝了。”

赵山才问道:“这么说,殿下对此人颇是推崇了?”

太子朱和堉再次点头,说道:“这是自然,若是朝廷官员之中能够多一些像是前朝的包文泽一般的人物,那么我朝的庙堂局势必然能够清明许多。”

赵山才又是一声叹息,说道:“既然如此,我就给殿下讲一个故事吧。包文泽在担任西安知府期间,正值天干物燥之际,城北的一家烟花作坊发生爆炸,接着又点燃了周围的一家油坊,造成一场大火,有千余位百姓困于火海之中,可惜火势太过于猛烈,竟是水扑不灭,反倒是愈演愈烈,眼看着火势就要蔓延全城。”

听到赵山才的缓缓讲诉,太子朱和堉虽然不知道赵山才的用意,但也渐渐入神。

然而,赵山才讲到这里,却是突然间停住,反倒是向太子朱和堉问道:“太子殿下,若你就是当时的包文泽的话,你会如何处理此事?”

太子朱和堉面色严肃,说道:“若我是包文泽的话,不论火势如何猛烈,也一定会尽全力扑灭,毕竟火海之中还有千余位百姓随时都会有可能丧生火海,身为地方父母官,自然不能弃之不顾,哪怕只有一丝可能,也要拼尽全力。”

听到太子朱和堉的回答,赵山才似乎是早有预料,但眼中依然闪过了一丝失望。

然后,赵山才继续讲诉道:“可惜,包文泽的选择与太子殿下并不相同。他并没有尽全力扑灭火势,而是将有限的人力全部派到火海周围,或是疏散人群、或是拆卸所有的可燃之务、或是推倒火海周围的房屋,以此来防止火海的进一步蔓延。对于包文泽而言,火海造成的损失已经是既定事实了,挽救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他选择了控制损失,为此他甚至不惜驱散了那些正在救火的百姓,就是担心丧生火海的人数会进一步增多。”

听赵山才讲到这里,太子朱和堉感到有些不可思议,问道:“难不成,包文泽对于那些身陷火海之中的百姓就不管不顾了?竟是没有派人去救援百姓?”

赵山才答道:“从某方面而言,当时的包文泽就是这么考虑的,那些身陷火海的百姓获救的机会不大,所以就放弃了他们。当然,包文泽依然是派人去救了,总计派了十人。”

“十人?要扑灭那么大的火势?还要救出千余位百姓?仅仅派了十人?”听到这里,太子朱和堉愈加感到不可思议。

赵山才表情平静,点头道:“是的,他就派了十人前去灭火救人,并且向这十人下了死命令,若是火势不能扑灭、百姓不能救出,那么这十个人也就不用回来了……最终,这十人也全部丧生在火海之中。而在这十人之中,还有一位是他的亲生儿子!”

太子朱和堉正准备发言谴责包文泽的不负责任,但听到包文泽的亲生儿子为了救火救人也同样丧生火海之后,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评价这件事。

赵山才则是再次问道:“包文泽当时必然是很清楚,仅仅只派十人去救火救人,完全是让他们去送死,但他依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哪怕其中有他的亲生儿子。那么,太子殿下可知道包文泽为何还要做出这样的决定?”

故事讲到这里,太子朱和堉已经完全茫然了,这个时候自然是摇头表示不知。

而赵山才则是叹息了一声,说道:“他这么做,既是为了稳定人心,也是为了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若是他没有派这十个人送死,那么那些急于救火却被包文泽强行疏散的百姓就必然会发生暴动!若是他没有派这十个人送死,那么天下人必然会谴责他救火不利、弃百姓于不顾!所以,他就让这十个人去送死了,哪怕是其中有一位是他的亲生儿子,也是在所不惜!”

太子朱和堉不由的目瞪口呆,在听到这个故事之初,他的注意力只放在那千余名身陷火海的百姓身上,却是完全没有想过这些。

另一边,赵山才已是继续说道:“从西安府志读到这件事以后,我也曾想过,当时的包文泽若只是一味的救火救人,而没有控制火势、疏散人群,那后果将会是如何?答案是,至少半个西安城都会陷入火海,死伤人数至少会增加十倍!”

顿了顿后,赵山才又说道:“现在,太子殿下可还觉得包文泽的所作所为是错的吗?”

太子朱和堉犹豫了片刻,最终摇了摇头。

弃百姓于火海之中,派人前往火海送死,这些做法都不符合太子朱和堉的做法,但太子朱和堉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最正确的方法。

可惜,所谓正确的方法,往往与仁慈、善良等词汇无关。

就在太子朱和堉沉思之际,赵山才终于谈及了正题,缓缓道:“今天早朝上的事情,我都已经听说了。我刚才向太子殿下讲诉这个故事,是想要向太子殿下讲明三个道理。”

说着,赵山才竖起了一根指头:“其一,我知道太子殿下如今心中有些愧疚后悔,但就像是当年的那场西安大火一样,既然损失已经造成了,那么我们就应该把眼睛放在如何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方面,而不是仅仅盯着过去的损失一味自责。”

见太子朱和堉点头之后,赵山才竖起了第二根指头:“其二,我希望太子殿下明白,身为上位者,总是与仁慈无缘,多余的仁慈与体恤,只会坏了大局。我并不怪太子殿下你昨晚向我隐瞒了最新的情报,毕竟我只是幕僚宾客,并不能真正做主,以我现如今得身体状况,更不知还能辅佐太子殿下多长时间,所以我也不想太子殿下太过于依赖我的想法,然而,我希望太子殿下今后不再是因为一时的恻隐体恤而向我隐瞒消息,我最近固然是身体不适,但还挺得住。”

听赵山才这么讲,竟是隐隐有些交代后事的意思,太子朱和堉心中不由有些急切。

然而,不等太子朱和堉开口,赵山才已是竖起了第三根指头:“其三,我希望太子殿下能够吸取今日之教训,今后做出决定的时候,能够仔细分析事情的利弊缓急,不要再是只盯着眼前,也不要再盲目冲动了。”

说完,赵山才收起了三根手指,神色严肃的看着太子朱和堉,问道:“这三点,太子殿下可能做到?”

……

恩,第二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