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六百四十章.赵俊臣与周尚景(下)

摄政大明 第六百四十章.赵俊臣与周尚景(下)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类似的惊讶情绪,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了。

当初,赵俊臣发现了三边军镇的糜烂现状之后,就曾与周尚景商议对策,虽然赵俊臣明知道这件事涉及到了兵权、极为敏感,一旦参与其中就会受到德庆皇帝的猜忌,但赵俊臣依然是想要设法改善三边军镇的情况,暗中也出了不少力。

如今,也同样是如此,赵俊臣所提出的各项农业改革建议,皆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会触碰到无数人的利益,百姓们也不会理解赵俊臣的想法,只会认为赵俊臣劳民伤财,但赵俊臣依然是打算去做,虽然赵俊臣也明知道这些事情对他有百害而无一利。

赵俊臣一向是以小人自居,但在周尚景看来,仅凭这两件事情,赵俊臣就要比那些碌碌无为、从来都不会承担责任的清流们更加高尚许多。

想到这里,周尚景看向赵俊臣的目光之中,赞赏的意味更加浓重了。

既懂得结党营私、又能够坚守底线,这样的官员实在是太少见了。

赞赏之余,周尚景又隐隐有些遗憾。

从本质上讲,周尚景与赵俊臣终究是政敌关系,如今随着赵俊臣的快速崛起,两人的冲突也将会不可避免——实际上,周尚景已经在暗中出手对付赵俊臣了,不出意外的话,赵俊臣很快就会摔一次大跟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周尚景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就必须要打压赵俊臣,否则赵俊臣迟早会威胁到他。

心情复杂之际,周尚景的表情依然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模样,只是问道:“这么说,俊臣你出手对付‘八王船行’与南京六部,让黄有容前往南直隶大肆抄家,就是为了今日的事情做准备?”

见赵俊臣并没有否认,周尚景满是赞叹,说道:“当真是思虑周详、眼光长远,就连老夫也忍不住有些佩服了。”

看到周尚景绕圈子,就是不给自己明确的回应,赵俊臣心中隐隐有些无奈,但还是表情恭敬的说道:“周阁老过赞了,与周阁老相比,晚辈的这些小手段差远了。”

然后,赵俊臣抬头直视着周尚景,问道:“那么,晚辈在奏疏里所提到的诸般建议,周阁老您可愿意支持?”

周尚景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说实话,老夫依然是不大相信俊臣你的推断,说什么朝廷各地会愈加频繁的发生各种天灾,实在是有些荒诞……不过,俊臣的顾虑确实是出于公心,而且老夫也不能否认俊臣你担忧的情况确实有可能会发生,所以……”

说到这里,周尚景轻轻一叹,道:“所以,老夫会有选择的支持俊臣你的这些提议。”

“何为有选择的支持?”赵俊臣微微一愣后,追问道。

周尚景答道:“俊臣你希望地方衙门按照户部所编撰的新农书来指导百姓耕种的事情,以及推广玉米、土豆种植的事情,老夫都会全力支持。也会让吏部把这些事情与官员考核结合在一起,并且严加督促……虽然,百姓们或许不会理解这些事情,你我二人说不定还要承担一些骂名,但一切为了朝廷大局,老夫也是责无旁贷。”

顿了顿后,周尚景又说道:“至于限制民间酿酒、以节省粮食充盈粮库的事情,老夫也会全力支持,虽然会有一些非议,但老夫也会帮助俊臣你摆平。”

然后,周尚景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但至于强迫百姓们减少种植水果、烟叶、棉花的事情,老夫恐怕就无法支持俊臣了,这件事情不仅损害了百官的利益,还容易激生民怨,必然会遭到极大的反弹,到时候朝野局势都会出现动荡。老夫身为内阁辅臣,首先要稳定朝野局势,所以这件事老夫不仅不会支持,反而还会反对,俊臣你或许是出于好心,但这个想法实在是操之过急了。”

听到周尚景的这一番话,赵俊臣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周尚景的这般说法很有道理,有些政策或许是好的,但用错了时机只会酿成恶果。

接着,周尚景犹豫了片刻后,又说道:“至于俊臣你想要让朝廷拨放大批银子在各地兴建水渠、水车、堤坝的事情,老夫既不会表示支持,也不会表示反对……一切就要看俊臣你的手段了……老夫也有老夫的难处,必须要安抚手下人,能做的事情也只有这些了,还望俊臣你见谅一二。”

得到了周尚景的确切答复之后,赵俊臣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失望之色。

事实上,周尚景的这般答复,已经是超乎赵俊臣的预料了。

所以,赵俊臣起身拱手谢道:“无论如何,晚辈都要感谢周阁老,周阁老愿意提供这么多的支持,就已经让晚辈心满意足了。”

周尚景笑着说道:“大家都是同朝为臣,也都是为了朝廷公务,俊臣又何须致谢。”

就这样,关于农业改革的事情,也就告一段落了。

*

原本,谈话进行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赵俊臣也不想耽搁周尚景的时间,就打算起身告辞。

但出乎意料的是,周尚景完全没有让赵俊臣就这样离开的意思,眼看着两人面前的茶水逐渐冷了,周尚景竟然又沏了一壶新茶,显然是想要继续这场谈话。

见到周尚景的这般表现,却是轮到赵俊臣心生疑惑了,想不出周尚景究竟还有什么事情要与自己交谈。

就在赵俊臣心中疑惑之际,周尚景缓缓说道:“昨天早朝上,陛下寻了一个无关紧要的由头,再次训斥了太子一顿……自从太子第二次闭门思过之后,这已经是陛下第六次训斥他了。显然,陛下对于太子已经十分不满了,这段时间的种种表现,恐怕全都是一种铺垫而已,也许再过一段时间,陛下就会正式废黜现在的太子、扶持新储君上位了。”

原来是为了这件事情!

听到周尚景的讲诉之后,赵俊臣恍然,

然后,赵俊臣也没有装糊涂,接口道:“陛下连续训斥太子,恐怕也是为了试探百官们对待太子的态度。可惜,太子被陛下连连训斥,但除了清流之外,满朝官员竟是无一人愿意为太子求情,表示太子并没有得到百官们的支持,说是离心离德也不为过,这样一来,陛下他废黜太子的决心就要更加坚定了。”

周尚景轻轻一叹,说道:“当真是多事之秋啊……那么,在俊臣看来,陛下的几位皇子之中,究竟有谁会成为新任的储君太子?”

赵俊臣依然是没有绕圈子——面对周尚景的时候,许多事情也无需要隐瞒——直接回答道:“必然是七皇子朱和坚!此人出身最尊贵、年纪也合适、并且风评也很好,虽然身体有些隐患,但依然是最好的人选。与七皇子相比,那几位已经离京封王的皇子就有些相形见拙了,全都是百官交口称赞的‘贤王’,自然不会是合格的储君人选。”

说话之际,赵俊臣的表情略有些讽刺。

在明朝,因为明成祖的前车之鉴,朝廷对于藩王们一向是提防有加,若是某位藩王表现出了贤名睿智的模样,甚至还出现了爱民如子、礼贤下士的风评,就必然会受到朝廷的打压,甚至还会被撤销封国;反之,若是某位藩王一直是欺压百姓、愚昧无知、作风荒唐,反倒会成为百官们口中的“贤王”!

而德庆皇帝的几位成年皇子被册封为王之后,就一个个皆是成为了大明朝最合格的“贤王”,这样的藩王固然是得到了百官们的违心称赞,但绝不可能得到百官们的真正支持;至于那几位未成年的皇子,则大都是出身不好,年纪也不合适,却也同样得不到百官们的支持。

如此一来,结合年纪、出身、风评等等因素,朱和堉一旦被废黜之后,七皇子朱和坚就成为了唯一的适合人选。

另一边,周尚景显然也知道赵俊臣为何会面现讥讽。

明朝的这些藩王,确实是早已经成为了大明朝的寄生虫与拖累,朝廷每年都需要花费大笔的银子与粮食供养他们,地方宗室已经成为了朝廷财政的一大负担,但这些藩王们依然是犹不知足,依然是肆无忌惮的收敛钱财、欺压百姓、兼并土地,因为藩王们占据了上万亩良田却又不用上交税赋,也进一步加剧了明朝财政的恶劣状况。

事实上,这也是赵俊臣与周尚景联手对付“八王船行”的原因之一,一旦“八王船行”背后的那八位藩王倒台,那么整个大明朝都能轻松许多。

不过,周尚景并没有纠缠这个话题,只是点头道:“老夫也是认为,七皇子恐怕是继承储君之位的唯一人选,这段时间陛下他经常召见七皇子谈话,就是明证……不过,老夫虽然也收集到了许多关于七皇子的情报,但这些情报全都是路人皆知的消息,就好似这位七皇子没有任何秘密一般,但这样一来,老夫反倒是有些看不透这位七皇子了。”

说到这里,周尚景双眼盯着赵俊臣,问道:“老夫听说,俊臣你与七皇子曾有过几次接触,甚至就连七皇子的病体也是俊臣府上的名医章德承为他治好的,却不知俊臣你对于这位七皇子可有更多的了解?”

听到周尚景的询问之后,赵俊臣稍稍犹豫了一下。

然后,赵俊臣还是决定向周尚景透漏一些消息。

赵俊臣缓缓说道:“晚辈与七皇子固然是有过几次接触,但并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之处,只是觉得这位七皇子态度谦和、风度极佳、也不似太子一般固执,十分看重‘礼’字,对五经之中的《礼记》也颇有研究。”

见赵俊臣同样是说了一些众所周知的事情,周尚景遍布皱纹的老脸上闪过了一丝失望。

若是七皇子朱和坚当真会成为下一任的储君太子,那么周尚景对他的了解就太少了,这般情况十分不利于周尚景的日后布局。

而就在周尚景感到失望的时候,赵俊臣突然又说道:“不过,周阁老可还记得赵山才这个人?”

周尚景略略思索之后,答道:“自然记得,此人可谓是才华横溢、颇有睿智,在他辅佐太子的那段时间,太子已经是逐渐在庙堂上站稳了脚跟,可惜天妒英才,这个人没多久就因为胃病而过世了,而太子失去了他的辅佐之后,局势也是急转直下,落入了今日的境地。”

赵俊臣点了点头,然后用一种轻缓的语调,低声说道:“当初,就在赵山才病死之前,我曾与他见过一面,赵山才当时向我说过,他的胃病乃是因为七皇子的暗中毒害,甚至就连他的老师何明当初的遇害,也是因为七皇子的暗中指使。”

听到赵俊臣的这句话,周尚景的面色猛地一变。

不过,也不等周尚景继续追问,赵俊臣已经是站起身来,向周尚景说道:“不过,赵山才的言论究竟是真是假,晚辈就不敢确定了,一切还需要周阁老您自己来判断……但若是周阁老有心探究真相的话,却还是要小心一些为妙……”

说完,赵俊臣向着周尚景躬身行礼,告辞道:“时间不早了,晚辈还需要前往户部处理公务,就不打扰周阁老了。”

然后,不待周尚景开口挽留,赵俊臣就已经离开了周尚景的办公房间。

一时间,房间内只剩下了一个面色变幻不定的周尚景。

关于七皇子朱和坚的事情,赵俊臣与周尚景之间也有合作的机会,但如今还不是双方合作的最佳时机。

*

而就在赵俊臣与周尚景谈论七皇子朱和坚的时候,朱和坚也正好来到了皇宫之内。

身为一名皇子,他每天都需要前往后宫向母亲皇贵妃万氏请安问好,这一天也不例外。

因为熟门熟路的关系,朱和坚来到后宫之后,很快就得到了皇贵妃万氏的召见。

“儿臣见过母妃!母妃万福!”

见到皇贵妃万氏之后,朱和坚态度恭敬的行礼问安。

只看朱和坚的表情动作,任谁都挑不出任何毛病,只会认为朱和坚乃是一位尊爱母亲的孝子。

另一边,皇贵妃万氏也同样是一副宠爱儿子的母亲模样,见到朱和坚之后,就满脸的欣慰笑意,说道:“快快起身吧,你我乃是亲生母子,何必每日见面都这样多礼。”

然而,朱和坚与皇贵妃万氏在交谈之际,双方的眼神皆是冰冷至极,隐隐透着一股冷漠与厌恶,竟是完全感受不到丝毫的母子间应有的亲近感。

……

第二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