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六百四十二章.预兆

摄政大明 第六百四十二章.预兆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得到传召之后,朱和坚很快就赶到了御书房、见到了德庆皇帝。

这段时间,德庆皇帝经常会召见朱和坚,每次谈话都是意味深长,朱和坚也知道这些谈话都是德庆皇帝对他的试探与考验,所以一直都是小心应付。

进入御书房之后,朱和坚依然是一副恭顺模样,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

看到朱和坚之后,德庆皇帝眼中闪过了一丝满意之色。

经过这段时间的熟悉、试探、以及考验,德庆皇帝愈加的满意朱和坚了,也愈加认为朱和坚乃是储君最合适的人选。

所以,德庆皇帝的表情也非常和煦,点头道:“不必多礼,起身吧。”

说完,德庆皇帝伸手从御案上拿起了几份文章,说道:“前两日,朕突发兴致,就派人拿来了你近几年所写的几篇文章审阅,发现你对《礼记》似乎很有研究,你这几篇文章的内容,也全部围绕着一个‘礼’字……”

然后,德庆皇帝饶有兴趣的向朱和坚问道:“却不知,你为何会如此重视这个‘礼’字?向朕讲一讲你的想法。”

朱和坚沉吟片刻之后,答道:“父皇,儿臣认为,这天下若是想要太平安稳,就需要遵守秩序,让世上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应该遵守的规矩,而这些无不是与这个‘礼’字息息相关!何为礼?依儿臣看来,不外乎就是十二个字,分别是‘明身份、定亲疏、别内外、序尊卑’,若是这世上之人都能做到这十二个字,那么也就可以天下太平了。”

“明身份、定亲疏、别内外、序尊卑……”听到朱和坚的回答之后,德庆皇帝的表情愈加满意了。

这十二个字看似简单,但若是细细研究的话,就会发现大有文章,甚至与治理江山、帝王心术也是有了联系。

看似区区一个“礼”字,朱和坚竟是引伸到了治理江山与帝王心术之上,这样的才智自然是让人惊叹。

最重要的是,朱和坚既然这么重视“礼”字,就代表他是一个重视规矩的人,这样的人若是继承了皇位,也往往会萧规曹随,乃是一个极佳的守成之君。

并且,朱和坚屡屡强调一个“礼”字,却也营造一种假象,认为朱和坚懂得尊卑之道,这样的人往往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野心,不需要特意防范。

事实上,这也是朱和坚多年以来的刻意伪装,所有人想到朱和坚之后,就会下意识的想到朱和坚对“礼”字的重视,也就会下意识的疏于防范了。

如今,德庆皇帝也同样被朱和坚蒙蔽了。

心中愈加满意之后,德庆皇帝又向朱和坚问道:“朕听说,这段时间有许多朝廷官员都想要暗中与你见面,但都被你全部拒绝了?”

庙堂之中,从来都不缺乏聪明人,也从来都不缺少投机者,这段时间以来,德庆皇帝屡屡在满朝文武面前训斥太子朱和堉,又屡屡召见朱和坚谈话,许多聪明人都看出了一些苗头,更有一些投机者想要赶在所有人之前投靠朱和坚。

这也是德庆皇帝对朱和坚的一种试探。

此时,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之后,朱和坚略略皱起了眉头,脸上满是为难之色。

似乎是犹豫了许久之后,朱和坚向德庆皇帝说道:“父皇,按理来说,儿臣身为一位即将要封藩的皇子,就不应该参与朝廷政务,但如今的事情涉及到了儿臣,儿臣也就斗胆说几句。”

见德庆皇帝点头之后,朱和坚表情严肃的说道:“父皇,您这段时间屡屡在百官面前训斥太子,似乎是有失考量了。太子毕竟是未来的皇帝,父皇您应该刻意维护他的声誉与威信才是。如今父皇您屡屡训斥太子,又多次召见儿臣谈话,许多自以为聪明的人难免就会心生误会……然而,儿臣乃是皇子,不应该结交外臣,自然不会与这些投机之辈进行接触,但父皇您若是想要稳定人心,今后最好还是刻意维护一下太子,表示一下您对太子的支持,否则这庙堂局势迟早会乱,将来太子他想要继承大统,恐怕也不会平稳。”

德庆皇帝深深看了朱和坚一眼。

事到如今,德庆皇帝想要换储的心意已决很明显了,许多人都看出了苗头,但朱和坚依然是一副毫无察觉的模样,德庆皇帝一时间也猜不到朱和坚究竟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不过,朱和坚依然愿意维护太子朱和堉,甚至是冒着风险指责德庆皇帝的作法,这一点让德庆皇帝很满意。

自古以来,成为太子却又被废黜的皇家子弟,大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总会受到继承者的种种猜忌,说不定哪天就会莫名其妙的死掉。

德庆皇帝对朱和堉终究是有些父子感情的,也不愿意看到朱和堉的下场太过悲惨,如今他见到朱和坚对待朱和堉的感情不似有假之后,心中也放松了许多。

在德庆皇帝想来,以朱和坚与朱和堉之间的兄弟情谊,等到朱和坚成为新任储君之后,必不会为难朱和堉的。

这也是德庆皇帝想要让朱和坚成为新任储君的原因之一。

所以,听到朱和坚的劝诫之后,德庆皇帝不仅没有生气,反倒是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确实是朕太心急了,朕今后会注意维护太子威仪的。”

朱和坚脸上闪过了一丝喜色,就好似他当真为太子朱和堉感到开心一般,向德庆皇帝躬身道:“父皇英明!儿臣也知道父皇只是想要太子快些成长,心中不免有些急切,但这种事情急不来的,还是慢慢引导为好。儿臣相信,太子他迟早都会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

德庆皇帝却是不置可否,只是突然换了话题,说道:“说起来,再过几天,梁辅臣与王保仁就要陆续来京了,他们赴京之后,分别要担任内阁辅臣与太子太师的位置,都将是成为今后庙堂里的核心重臣,朕为了表示重视,打算派人去京城外迎接他们。”

说完,德庆皇帝看了朱和坚一眼后,又说道:“这样吧,这件事就由你来办吧。”

朱和坚眼中闪过了一丝惊喜,知道这是德庆皇帝打算将自己推向前台了。

若是朱和坚当真要代表朝廷前去迎接梁辅臣与王保仁二人,这样的信号太过明显,任谁都能看出德庆皇帝的心意了。

但表面上,朱和坚却是一幅为难的模样,迟疑道:“让儿臣去迎接那两位大人?这件事不合规矩吧?”

然而,不等朱和坚进一步拒绝,德庆皇帝已经说道:“这件事朕已经决定了,你难道还想要让朕收回成命?”

见到德庆皇帝的坚决态度,朱和坚的眼中喜色更重。

德庆皇帝既然是下了这样的决定,就代表朱和坚成为储君的日子已经是进入倒计时了。

“儿臣……遵旨就是。”

然后,朱和坚满是“不情愿”的接受了旨意。

*

就在德庆皇帝与朱和坚谈话的同时,赵俊臣也离开了紫禁城,回到了自己的户部衙门。

办公房间之内,赵俊臣看着手中的奏疏,眼中满是无奈之色。

预见到“小冰期”的来临之后,赵俊臣想要办一些实事防患于未然,却是举步维艰、处处为难,只觉得到处都是掣肘。

这份关于农业改革的奏疏,赵俊臣花费了极大的心血,也全是一片公心,但可以预见的是,这份奏疏里的内容必然会受到百官的反对。

尤其是限制农户们种植水果、茶叶、烟草的事情,就连周尚景也会明确表示反对。

与此同时,赵俊臣若是贪污受贿、包庇同党、陷害政敌,反倒是要轻松许多。

赵俊臣可以轻而易举的同时对付南京六部与八王船行,也可以提携数十位贪官污吏步步高升,但他想要为天下百姓做些事情的时候,遇到的困难反倒是变大了。

从某方面而言,这是一件非常讽刺的事情。

但这也是一件很实际的事情。

赵俊臣在贪污受贿、包庇同党、陷害政敌的时候,虽然是出于私心,完全是利己之事,但他只会损害到朝廷的利益、或者是少数一部分官员的利益,遇到的阻力自然不大。

与此同时,明朝如今已经是弊病重重,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利用这些弊病获利,赵俊臣若是想要为江山百姓办一些实事,就必然要做出改变,而这种改变往往会损害到所有人的利益,遇到的阻力自然是增加了无数倍。

想到这里,赵俊臣轻轻摇头叹息。

然后,赵俊臣将手中的奏疏展开,细细修改了起来。

周尚景的说法也有道理,水果、茶叶、烟草这些东西收益更高,若是强迫百姓们减少种植,必然会引来极大的反弹,百官们身为受益者,也必然是纷纷反对,若是赵俊臣直接提出此事,也必然是没有成功的可能。

所以,赵俊臣犹豫之后,还是从奏疏中删掉了这一项建议。

此外,赵俊臣还将自己奏疏里的其余几项建议进行拆分,将推广新农书、扩大土豆与玉米种植、限制民间酿酒这几项建议分别写成不同的奏疏,打算逐一呈奏给德庆皇帝,而不是像原先计划中那样一口气全部抛出来,这样的话,赵俊臣受到的阻力也会进一步减少。

至于让朝廷投入大笔银子建造农业基础设施的事情,赵俊臣准备再拖一拖,等到黄有容在南直隶抄家得到的银子送到京城之后再说。

等到赵俊臣把几份奏疏写完之后,时间已经是一个时辰以后了。

赵俊臣伸了伸有些僵硬的腰背之后,转头向窗外看去,却发现时间已经临近晌午了。

于是,赵俊臣又收拾了一下,准备回府吃午饭休息。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位户部文案推门而入,并且向赵俊臣禀报道:“尚书大人,有一位叫做崔俞的翰林院侍讲想要求见您,您要不要见他?”

翰林院侍讲只不过六品官职,并且无权无势,与赵俊臣的身份地位相差极远。

这个崔俞来到户部衙门求见赵俊臣之后,就遭到了许多刁难,在户部的人看来,赵俊臣是何等的身份?时间又是何等的宝贵?区区一个无权无势的六品小官,哪里能够随便见到赵俊臣?

只是,这个崔俞一直坚持要见赵俊臣,颇有些死搅蛮缠的意思,户部的人终于还是向赵俊臣禀报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听到禀报之后,赵俊臣的表情竟是没有任何的轻视之色,只是沉吟片刻之后,点头道:“请他进来。”

见赵俊臣用了一个“请”字,那位户部文案心中一惊,连忙就转身去了。

赵俊臣这般重视崔俞,乃是因为崔俞是崔倩雪的父亲。

对于崔俞的来意,赵俊臣也大约猜到了。

……

最近身体有些扛不住,明天也许只有保底一章四千字,会尽力双更,但不敢保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