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六百七十七章.前狼后虎

摄政大明 第六百七十七章.前狼后虎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离开东宫之后,王保仁首先来到了都察院。

依照王保仁的想法,都察院是“太.子党”的大本营,他自己如今也算是“太.子党”的一员,并且都察院副都御史王佑伦也是他的得意门生,他应该很容易就可以得到都察院的支持。

太子太师这个职位虽然没有太多的实权,但毕竟是地位尊贵,又奉旨负责三法司的协作与统筹之事,所以都察院的几位首要官员皆是不敢怠慢,同样是纷纷出衙相迎。

面对德庆皇帝的时候,王保仁是一幅稳健能干、忠心耿耿的模样,面对太子朱和堉的时候,王保仁则是一幅贤良诚恳、矜持自信的模样;但面对都察院官员的时候,王保仁又换了一张面具,却是平易近人、亲切和煦。

见到都察院左都御史杜白、右都御史吕纯孝、副都御史王佑伦等人纷纷出衙迎接自己的时候,王保仁眼中闪过了一丝自得,但表面上则是开口责怪道:“太兴师动众了,老夫前来造访都察院,只是想要了解都察院的近况,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各位大人皆是朝务缠身,随便派一个人将老夫领进衙门就好,何必要大动干戈的一同出迎?耽搁了公务多不好?不合适、不合适……”

知道王保仁来京是为了辅佐太子朱和堉,所以吕纯孝对王保仁自然是心中亲近,笑道:“王太师太客气了,您来到京城之后,理应是我等都察院官员主动前去拜访问候,如今已经是失礼了,出衙迎接乃是我等对王太师您应有的尊敬之意。”

另一边,杜白则是周尚景的亲信,对王保仁有些防范,但表面上的热情还要更强于吕纯孝,同样笑道:“是啊,王太师不仅是地位尊贵,还是官场前辈,又深受陛下器重,今天刚刚回到京城就造访都察院,乃是我等都察院上下人等的荣幸,哪怕敢怠慢。”

王保仁依然是一副不情不愿的模样,连连摇头道:“诸位大人太客气了,老夫造访都察院只是为了公务,大家公事公办即可,大可不必这般兴师动众。”

王佑伦眼看着双方还要继续客气下去,却是说道:“王太师、杜大人、吕大人,依下官看,咱们还是一同进衙门谈话吧,王太师已经奔波了一天,正是需要休息,这里终究不是待客的地方。”

听到王佑伦的提醒之后,杜白与吕纯孝也是纷纷答应,与都察院官员们一同拥簇着王保仁进入了衙门正堂。

然后,众人分宾主落座,王保仁地位最高自然是坐在首位,杜白陪坐在一旁,吕纯孝与王佑伦等人则是分坐两边。

等到众人纷纷落座之后,王保仁的表情稍稍严肃了一些,也终于开口谈及正事,缓缓说道:“刚才,王副都御史说了‘待客之道’,就好似老夫乃是都察院的客人似得,其实老夫并非是客人,反倒是自己人……今天晌午之际,老夫面圣的时候,陛下已经下达了旨意,命老夫从今往后负责三法司的协作与统筹之事,所以咱们今后还有很多接触的机会……今天各位大张旗鼓的迎接老夫,老夫也心领各位的美意,但从今往后就不要这般兴师动众了,老夫在圣命之下,必然会时常前来都察院,若是每一次都是这般兴师动众的迎接,大家又哪里还有什么时间办正事?”

听到王保仁的说法之后,都察院众人纷纷是心中一惊。

德庆皇帝的圣旨还没有传到都察院,所以他们也是现在才知道王保仁即将要负责三法司协作与统筹的事情。

都察院乃是“太.子党”的大本营,但周尚景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所以都察院众官员得到消息之后也是态度迥异,以杜白为代表的“周党”官员皆是面色微沉,只觉得王保仁回京之后的威胁要比想象中更大一些,以吕纯孝为代表的“太.子党”官员则纷纷是面现喜色,只觉得这是“太.子党”重振声威的一个契机。

最终,却还是王佑伦首先反应了过来,起身向王保仁恭贺道:“没想到王太师刚刚回到京城就受到陛下这般器重,当真是可喜可贺!”

在王佑伦的带来下,都察院众人也是纷纷起身,或真诚或违心的表达了恭贺之意。

见到都察院众官员的反应,王保仁眼中闪过一丝得色,但表情则是愈加的严肃,继续说道:“恭贺话先别说了,陛下他让老夫负责三法司的事情,也是因为户部尚书赵俊臣的遇刺案迟迟不能侦破,让陛下他心中有些不满,所以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好恭贺的,反倒是对各位的一种警示,还望各位心中有数才是!”

然后,王保仁直接问道:“所以,咱们也不用客套了,老夫就直接询问了——户部尚书赵俊臣的遇刺案,至今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时间,为何还是迟迟不能侦破?难道就连一点有用的线索都没有?”

因为德庆皇帝的暗示,王保仁一心想要趁着这次机会向德庆皇帝与百官们展示自己的能力,如今他来到都察院之后,也颇是雷厉风行,仅仅是客套了几句之后,就直接询问了案情。

然而,听到王保仁的询问之后,都察院众人纷纷是面色微变,皆是用怪异的目光偷偷打量着王保仁。

见到众人的目光注视,但就是不回答自己的问题,王保仁心中不免有些奇怪,追问道:“怎么?难道都察院就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听到王保仁的再次追问之后,杜白似乎想明白了什么,打量王保仁的眼神闪过了一丝戏虐。

然后,杜白开口道:“说来惭愧,赵大人的遇刺案十分复杂,极是难以侦破,幕后主使更是神通广大,三法司往往是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些线索,但这些线索很快就会被人摧毁,时至今日也是进展不大,不过……”

说到这里,杜白拖长了语调。

王保仁的眉头不由微皱,问道:“不过如何?”

杜白不紧不慢的继续说道:“不过,我等三法司在京城中虽然是一直查不到什么线索,但前阁老黄有容前往南直隶办差的时候,却是无意间在江南发现了相关线索……说起来,今天王太师您若是没有造访都察院,我等都察院官员也一定会去拜访王太师,因为黄阁老所寻到的线索,正在王太师您的手中!”

听到这里,见杜白这般有持无恐的模样,王保仁不知为何突然间隐隐有些不安,继续追问道:“找老夫?线索在老夫的手里?究竟是什么意思?杜都御史最好是直接把话说明白,又何必是一直遮遮掩掩?”

吕纯孝不满的看了杜白一眼,接口说道:“王太师,事情是这样的。今天早朝结束之后不久,也就是王太师刚刚进入京城的时候,陛下他专门召见了我等三法司的主要官员,并且拿出了一封密疏交由我等查看,这份密疏乃是黄阁老所呈……在这封密疏里,黄阁老弹劾了南京六部,罪名是纵容走私、结交藩王、以及蓄谋杀害黄阁老、赵大人等朝廷大臣!”

王保仁顿时是面色大变,原本已经持续了一整天的好心情顿时消失无踪,只是猛地站起身来,表情惊骇的向吕纯孝质问道:“什么?黄有容弹劾了南京六部?还说南京六部蓄意谋害他与赵俊臣?无稽之谈!老夫一直都在南京六部,为何从来都不知道此事?他可有切实证据?”

南京六部乃是王保仁的势力根基,他听到南京六部涉及了这些严重罪名之后,自然是心中惊骇。

杜白的心机眼光在“周党”内部也是名列前茅,他此时已经想明白了德庆皇帝“器重”王保仁的真实用意,心中满是讥讽与戏虐,静静的欣赏了片刻王保仁的表情变化之后,终于是缓缓说道:“刚开始,我们也不敢相信此事,但某些走私商人们蓄谋暗害黄阁老的事情,乃是黄阁老亲耳所闻,绝对不会有假,而黄阁老亲自审讯了这些走私商人之后,这些走私商人也纷纷是招供了他们的幕后主使正是南京六部!并且还承认户部尚书赵大人当初的遇刺案也是他们所为,幕后主使也同样是南京六部!这些犯案的走私商人,皆是由王太师亲自押送入京,难道王太师竟是完全不知晓此事?”

听到这里,王保仁也是面沉似水,心中的得意更是荡然无存,缓缓说道:“这些走私商人……在老夫押送他们的路上遇到了一场大火,皆已是丧生火海了!”

杜白一幅惊讶模样,说道:“这么巧?这些走私商人皆是此案最关键的证人,竟是全部丧生一个活口都没有?难不成是南京六部的杀人灭口?王太师您从前是南京六部的魁首人物,当真是毫不知情?”

杜白这一番话,竟是将矛头隐隐指向了王保仁。

顿时,王保仁眼中闪过了一丝怒意,就打算开口驳斥。

然而,王保仁还未开口,他的得意门生王佑伦已经是起身道:“杜大人有些放肆了,王太师一向是刚正不阿、大公无私的官场楷模,这件事就算是与南京六部有关系,也必然是南京六部的人暗中瞒着王太师的私下行为,你这般质问王太师究竟是意欲何为?陛下让王太师负责三法司的事情,原本就表明了信任的态度,杜大人难道是质疑陛下吗?”

在都察院,官员之间的隶属关系不强,左右都御史表面上是所有御史的领袖,但御史们平日里的行动立场却不受左右都御史的限制,所以王佑伦完全没有畏惧杜白的意思,为了表达自己对王保仁的支持,就直接站出来驳斥了杜白。

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另一边,王保仁看了一眼王佑伦之后,心中也闪过了一丝欣慰,只觉得王佑伦不愧是自己的得意门生,为了支持自己竟然是直接驳斥了顶头上司,果然是忠心耿耿,心中对王佑伦的信任顿时是更深了一层。

不过,对王保仁而言,如今最重要的事情终究还是为南京六部摘脱嫌疑。

于是,王保仁没有计较杜白的暗示,只是缓缓开口问道:“那么,对于黄有容的弹劾,都察院又是什么态度?”

吕纯孝面现为难,稍稍犹豫片刻之后,却是开口道:“王太师,得知了黄阁老的弹劾之后,我等也是不敢怠慢,连忙是进行了深入调查,却发现赵大人遇刺案的一切迹象,皆是与黄阁老的弹劾相吻合……所以,都察院的同僚们大都是认同黄阁老的弹劾,认为赵大人的遇刺确实是与南京六部有关……”

听到吕纯孝的说法,王保仁面色更加难看。

他向来是老谋深算、眼光敏锐,如今也终于是捋顺了事情的始末真相——德庆皇帝的“器重”,让他负责三法司的事情,绝对是不安好心!

准确的说,德庆皇帝是想要借力打力、以毒攻毒!让他这个南京六部的魁首人物来亲自出手对付南京六部!

很显然,黄有容对南京六部的弹劾,乃是一场早有预谋的诬陷!而王保仁押送犯人的路上所遇到的那场火灾,也必然不是偶然,而是杀人灭口,但杀人灭口者绝不是南京六部,而是朝廷高层的某些官员!就是想要让这件事情死无对证,让黄有容的弹劾成为这件案子的唯一证据!

然后,德庆皇帝借着赵俊臣的遇刺案,屡屡训斥三法司的官员,不仅是罢免了三法司的一部分官员以达成杀鸡儆猴的效果,并且还给三法司限定了破案的最后时限,表示三法司到了时限之后若是还不能破案,那么所有官员都要以“渎职罪”论处!

这样一来,三法司的所有官员自然是人心惶惶!

而就在三法司的慌乱到达极限之际,德庆皇帝又将黄有容对南京六部的弹劾告诉了他们,表示赵俊臣的遇刺案与南京六部有关!

这对于毫无头绪的三法司官员而言,却是成为了唯一的自救稻草,案件好不容易终于有了进展与线索,他们为了尽快破案、保住自己的官位与利益,又哪里会理会这些线索究竟是真是假?自然是顺着线索侦破案情,尽快落实案件的结果!哪怕是有人发现黄有容的弹劾有破绽、南京六部或许是冤枉的,但也只会视而不见,甚至是暗中修改案情,让案情进一步契合线索!

于是,就有了吕纯孝刚才的那一番话——“赵大人遇刺案的一切迹象,皆是与黄阁老的弹劾相吻合”!

所以,“赵俊臣遇刺案的幕后主使乃是南京六部”已是三法司的共同意志与共同默契,哪怕是那些“太.子党”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也绝不会出面质疑线索的不合理之处!

恐怕再过两天,三法司的官员们就要联合起来一同公布“案情真相”了。

然后,就在这个时候,眼看着这件案子即将要尘埃落定,德庆皇帝却是让王保仁负责了三法司的事情,直接将这件案子摆在了王保仁的面前!

于是,王保仁就陷入了进退两难、前狼后虎的局面之中!

若是王保仁认同三法司的审案结果,那么南京六部就会彻底落入被动,必然会面临一场大规模的清洗,到了那个时候,不仅南京六部的地位会发生动摇,王保仁留在南京六部的底蕴根基更是会一扫而空,多年来的努力经营就要付诸于流水!

最妙的是,因为王保仁认同了这件案子的结果,而王保仁又是南京六部的领袖人物,不仅是没有任何人会质疑此事,南京六部的支持者也只会以为这件事乃是南京六部的内部冲突,完全不会声援南京六部,而南京六部本身的抵抗力量也会进一步的削弱,甚至还未等朝廷出手清洗,南京六部就会自相冲突!

再等到南京六部被朝廷整顿清洗之后,王保仁与南京六部的关系也会彻底决裂,不仅是南京六部再也不会支持王保仁,王保仁也再也无法支持南京六部,到了那个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只会是朝廷中枢!

这样的结果,是王保仁绝对不愿意见到的!

但若是王保仁不认同三法司的审案结果,那么局势发展对王保仁就更加不利了。

正如王佑伦所说,德庆皇帝这次安排王保仁负责三法司的事情,表面上乃是对王保仁的信任,若是王保仁质疑了三法司的审案结果,就是辜负了德庆皇帝的信任,就代表王保仁在庇护南京六部,就代表南京六部倒霉之后王保仁也会跟着倒霉,顺便还会让王保仁彻底得罪三法司!

这样的结果,王保仁更加是不能接受!

想明白了这些事情之后,王保仁的面色铁青!

王保仁发现,自从他进入京城之后,就落入了一个处心积虑的陷阱之中!

而这个陷阱的布置者,则是包括德庆皇帝在内的整个朝廷中枢高层!

……

这是第一更,五千字!

第二更会比较迟。最近天气闷热,心情有些烦躁,状态不好,大家见谅。

另,恭喜禅武不二欧阳成为本书第二位盟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