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六百八十二章.王保仁的决定

摄政大明 第六百八十二章.王保仁的决定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赵俊臣偏执于农业改革、观点又是这样的激进,近乎不可理喻,与往日的理智表现截然不同,百官们皆是不能理解。

赵俊臣也有自己的考虑。

除了营造一种自己受到百官围攻的局面、以降低德庆皇帝的警惕之外,赵俊臣也确实是想要办些实事,若是有可能的话,赵俊臣也确实希望朝廷可以通过自己的提议。

赵俊臣如今的策略,与民间小商小贩们的讨价还价手段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仅此而已。

赵俊臣也有一些相对缓和的提案,但若是直接将这些相对缓和的提案抛出来,百官们依然会激烈反对,但若是赵俊臣先抛出一个非常激进的提案,并且反复用这个激进提案表示自己的坚定立场,顺便也试探百官们的心理底线,然后再在适当时候抛出相对缓和的提案,这个相对缓和的提案就让人容易接受了。

如今,赵俊臣已经渐渐摸清了百官们的底线,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抛出另一份提案了。

*

结束了早朝之后,百官们纷纷离开了皇极殿。

“赵党”几位核心官员也是一如既往的围在赵俊臣的身旁,与赵俊臣商议后续的事情。

因为“赵党”在“京察”中受益最大,所以“赵党”几位核心人物皆是一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样子,毕竟他们的许多亲信也同样成为了受益者。

离开了皇极殿之后,眼看着周围没有外人,工部尚书陈东祥首先说道:“赵大人,如今‘京察’的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与咱们关系亲近的朝廷官员总计有二十八人得到了外放晋升的机会,此外还有十余位官员虽然没有前往地方衙门任职,但官衔也得到了提升,当真是一件大喜事……”

左兰山也点头道:“是啊,从今往后,咱们的势力影响,也终于可以离开京城、扩散地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早朝上陛下他宣布了‘京察’的结果之后,我看朝廷各派系大都有些嫉妒眼红的意思。”

被左兰山打断了话语之后,陈东祥下意识的眉头一皱。

自从他全心全意的依附于赵俊臣之后,陈东祥就以赵俊臣的爪牙自居,但也仅仅是忠于赵俊臣一个人而已,对于“赵党”的其余几位核心人物,陈东祥依旧是看不上眼,平日里对待左兰山这位“赵党”二号人物也没有太多恭敬,此时被左兰山打断了话语,难免是有些不满。

陈东祥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随时都能为自己找到实现野心的目标方向,如今他又盯上了左兰山的位置,想要取代左兰山成为“赵党”的二把手。

事实上,对于陈东祥的野心,也是赵俊臣所默许的,“赵党”内部有限度的竞争,也有助于赵俊臣加强自己对“赵党”的控制力。

不过,陈东祥也知道自己目前尚没有挑战左兰山的能力,所以并没有明确表示不满,只是继续说道:“依我的想法,趁着今天的机会,咱们不妨摆一场宴席,邀请那些即将要前往地方衙门任职的亲近官员聚会,除了聚拢人心之外,也可以趁机叮嘱他们一些必要的事情。”

赵俊臣沉吟片刻后,点头道:“也好,时间就定在今天傍晚酉时,地点就定在天海楼,通知的事情就由陈尚书来负责。”

陈东祥见赵俊臣采纳了自己的建议,不由是面现喜色,连连点头说道:“赵大人放心,我一定及时将消息传给他们。”

就在这时,霍正源却是突然伸手指向远处,说道:“赵大人您看,王保仁好像是要去觐见陛下了!”

听到詹善常的提醒,赵俊臣转头看去,正好看到一位小太监领着王保仁向着御书房的方向走去。

见到这一幕,赵俊臣不由是面现沉思。

霍正源问道:“赵大人您说,这王保仁突然间觐见陛下,究竟是为何目的?”

沉思片刻后,赵俊臣缓缓道:“试探陛下的底线,顺便是讨价还价、为自己争取好处、想办法减少损失罢了,王保仁乃是一个聪明人,如今见到大局已定,自然是懂得如何抉择。”

说到这里,赵俊臣嘴角闪过一丝笑意,说道:“或许,朝廷中枢对付南京六部的事情,会比想象中更加顺利。”

*

不谈赵俊臣与“赵党”众人的讨论,却说王保仁下了早朝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宫,而是求见了德庆皇帝,德庆皇帝也很快就召见了王保仁。

进入御书房之后,王保仁的态度要比昨天谦卑许多,向德庆皇帝恭敬行礼道:“老臣王保仁见过陛下。”

德庆皇帝依旧是一副信任有加的模样,问道:“王太师见朕有何事?坐下谈话吧。”

说话间,德庆皇帝再次命人搬来一张凳子为王保仁赐坐,情景与昨日一般无二,但王保仁的心情却是截然不同,再也没有昨日志得意满的样子。

事实上,养心殿太监为王保仁搬来凳子之后,王保仁并没有落座,反倒是态度愈加谦卑,向德庆皇帝躬身请罪道:“陛下,老臣不敢坐,老臣这次求见陛下,乃是为了请罪而来!”

德庆皇帝似乎不明白王保仁的意思,讶然问道:“请罪?王太师不过是刚刚回京,又有何罪?”

王保仁沉声道:“老臣昨日造访都察院,向都察院询问户部尚书赵俊臣遇刺案的进度,然后才发现这件案子与南京六部有关!似乎是南京六部有一小撮官员暗中通过走私牟利,又怨恨赵大人整顿商税的事情,竟是勾结走私商人刺杀赵大人!而老臣从前身为南京户部尚书,对于这件事情竟是毫无察觉,实在是罪责深重!还望陛下降罪责罚!”

事到如今,王保仁心中很清楚,朝廷中枢已是铁了心要把赵俊臣遇刺的脏水泼给南京六部了,简直就是上下同心,王保仁在京城中枢的影响力尚且不足,完全不能扭转局势,所以就打起了弃车保帅的主意。

王保仁的这一番话,表面上是向德庆皇帝请罪,但实际上就是想要把赵俊臣遇刺案的事情归咎于“南京六部的一小撮官员”,以保全南京六部绝大部分官员的意思。

然而,德庆皇帝又如何听不明白王保仁的深意,却是缓缓说道:“这件事情,王太师也只是受了小人蒙蔽,罪不在你,而在于那些蒙蔽你的小人!不过,话又说回来,以王太师的眼光见识,若是这件事只是一小撮官员的私下所谓,恐怕是瞒不住王太师的眼睛!毕竟他们参与走私的事情已经持续了很多年时间了。依照黄有容的弹劾,南京六部的糜烂乃是大范围的事情,绝大部分官员皆是脱不了干系,朕同样是倾向于黄有容的说法,也唯有绝大部分南京六部官员皆是参与了此事,并且是一同联手隐瞒王太师,这件事情才显得合理,否则又如何解释王太师毫不知情的事情!”

德庆皇帝的这一番话,看似是对王保仁的信任不减,认为王保仁绝对没有参与南京六部的罪行,但隐含的意思却是十分冷酷——若是王保仁坚持认为这些事情只是南京六部一小撮官员的私下作为,那么就代表着王保仁同样有知情不报、甚至是庇护党羽的嫌疑!若是王保仁同意南京六部绝大部分人都参与了庇护走私、刺杀赵俊臣的罪行,那么王保仁就与这件事毫无关系!

听到德庆皇帝这么一番看似信任、实则冷酷的表态之后,王保仁不由是沉默良久!

通过这些话,王保仁也摸清了朝廷中枢的立场,知道南京六部必然要面临一场大规模的清洗整顿了。

想到这里,王保仁的心情愈加沉重。

然后,王保仁抬头向德庆皇帝问道:“却不知,若是南京六部的罪行一旦落实,陛下您又要如何惩治南京六部?”

德庆皇帝态度坚决的说道:“南京六部既然是出现了大范围的糜烂,绝大部分官员皆是胆大妄为、视朝廷法纪于无物,甚至还胆敢刺杀朝廷重臣,朕自然是不能轻饶,一场大规模的清洗整顿是必须的,所有涉案的官员、以及知情不报的官员,皆是要问罪撤换!”

听到德庆皇帝的表示,王保仁也终于是下定了决心,表情严肃的说道:“老臣恳请陛下务必要谨慎一些,在南京六部之中,即使是出现了大规模的糜烂,但依然有许多忠君勤勉的官员,若是陛下您的动作太大的话,恐怕会有许多无辜官员会受到牵累、也容易造成冤案。”

所谓“忠君勤勉的官员”,其实也就是特指王保仁留在南京的朋党亲信。

王保仁向来是性格果断,知道事不可违之后,他就开始设法为自己减少损失了。

他这一番话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他愿意帮助朝廷中枢出手整顿南京六部,也愿意站在朝廷中枢这边,与南京六部彻底决裂,但希望朝廷能够保全他的势力人脉,不要让他多年以来的经营付诸于流水。

在此之前,王保仁固然是南京六部的领袖人物,但南京六部毕竟只是王保仁的踏脚石而已,该放弃的时候,王保仁也绝不会有太多的犹豫。

听到王保仁这么快就有了选择,德庆皇帝眼中闪过了一丝欣赏。

事实上,王保仁的这番表态,也正中德庆皇帝的下怀!

德庆皇帝固然是想要整顿清洗南京六部,但也并不希望王保仁的权势人脉受到太大的损失,因为德庆皇帝还希望王保仁将来制衡周尚景、赵俊臣等人。

……

第一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