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七百章.内廷疑云

摄政大明 第七百章.内廷疑云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随着七皇子即将要走向前台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内廷的宦官们自认为有了靠山,也就渐渐的心生怠慢,虽然是一直拿着赵俊臣的银子,但不再像是从前一样敬畏赵俊臣,也不再像是从前一样殷勤积极的向赵俊臣提供消息情报了。

对于外人,赵俊臣的心胸向来狭隘,说是有仇必报也不为过,对于内廷宦官们的敷衍怠慢,赵俊臣自然不会放过。

更何况,内廷乃是七皇子朱和坚的潜在支持者之一,哪怕是为了削弱朱和坚未来的政治潜力,赵俊臣也必须要对内廷下手、进一步削弱内廷的实力。

这段时间以来,前朝忙着南京六部与边防的事情,所有人的目光也都集中在这两方面,却是极少有人注意到,一位御书房的小宦官突然失踪了!

这名小太监为何失踪?是生是死?没有任何人知道详情。

内廷十二监之间的相互倾轧与勾心斗角,并不比前朝的党争逊色丝毫,尤其是司礼监与御马监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持续了数百年,经常会牵连到底层宦官,而底层宦官若是得罪了上层太监,上层太监想要害死一名底层宦官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内廷有数万名宦官,偶尔失踪一两名底层宦官,并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事情。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任何人在意这位御书房小宦官的失踪,哪怕是御书房的大太监张秀也并不在意。

张秀的师傅乃是德庆皇帝的随身大太监张德,又得到了司礼监的重视,他所掌管的御书房更是内廷最核心的地方之一,经常可以接触到德庆皇帝的隐秘情报,乃是内廷里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考虑到张秀如今的年纪尚且不大,今后会接班吴信泉成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也极有可能。

尤其是前些日子,张秀冒着生命风险向德庆皇帝讲诉了一则流言,表示“太子朱和堉打算登基后编撰明史、还要客观评价德庆皇帝的功过是非”,让德庆皇帝彻底坚定了废黜朱和堉的决心,太子朱和堉向来不待见内廷,内廷自然是不希望朱和堉继位,所以这件事也让张秀成为了内廷的大功臣,在内廷里的地位愈加高涨,隐隐已是不逊色于他的师傅张德了!

所以,一位御书房小宦官的失踪,对张秀而言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张秀甚至不打算耗费力气追根究底,只要向司礼监知会一声,司礼监马上就会为御书房补上新人,并不值得在意。

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当初张秀在御书房里利用一道无中生有的流言蛊惑德庆皇帝废黜太子朱和堉的事情,竟是被人泄露了出去,并且是越传越广,如今内廷有许多人都已经知晓了这件事情,皆是绘声绘色的四处传扬。

很显然,那位失踪的小宦官,就是消息泄露的原因!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张秀终于是害怕了起来!

因为,张秀记得非常清楚,那天他利用流言蛊惑了德庆皇帝之后,德庆皇帝极为震怒,险些将他活活杖毙,虽然最后还是饶了他的性命,但也表示过“今天御书房内发生的事情,不要让任何人知晓,若是稍有一点消息传了出去,今天御书房内所有人都要杖毙!”

如今,这件事已经被泄露了出去,若是德庆皇帝也听到了消息,又会有什么反应?他又会迎来怎样的下场?

想到这里,张秀自然是惶恐不安,连续好几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并且是马上请求司礼监掌印太监吴信泉帮助自己遮掩此事,然而这件事情已经泄露了出去,即使是吴信泉全力压制流言的传播,却也是作用不大,这件事情依然是越传越广。

事至如此,张秀也只好指望内廷能帮着自己瞒过德庆皇帝,只要德庆皇帝不知晓此事,那么就算是这件事情传扬得世人皆知,刘秀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而司礼监一向负责奏疏传达、君臣见面之事,也确实有能力帮着张秀遮掩,所以张秀提心吊胆了三五天之后,见到这件事情一直没有传到德庆皇帝的耳中,也渐渐安心了。

然而,张秀却是忘记了,内廷也并非是铁板一块,司礼监与御马监的冲突一直都存在着,尤其是赵俊臣将内承运库与西厂这两大机构交还给了内廷之后,这两大机构最终全部落到了司礼监的手中,另一个宦官势力御马监并没有收获太多的好处,所以御马监的掌印太监徐盛一直是心有不甘,也一直打算出手报复司礼监、收回御马监应得的利益!

与此同时,张秀与司礼监走得太近了,自然也就成为了御马监上下的眼中钉、肉中刺!

御马监的掌印太监徐盛向来是性格莽撞,并没有太多的心机手段,一直被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吴信泉死死压制着,原本也没有能力利用这次机会!

然而,徐盛如今身边多了一位足智多谋、手段狠辣的亲信李如安!

李如安原名严如安,原本是一位生活落魄的落榜书生,得罪了阉人巷的几位阉人之后,就遭到了这些阉人的报复,不仅被他们殴打了一顿,胯下之处更是伤势极重、彻底失去了机能,从此就心性大变,愈加的阴鸷狠辣,并且在赵俊臣的安排下进入了内廷成为宦官,又在赵俊臣的暗中扶持之下,很快就进入了内廷十二监,并且还成为了御马监掌印太监徐盛的亲信!

有了李如安的出谋划策,以及赵俊臣的暗中推动,徐盛自然是不会放过这次打击司礼监的大好机会!

事实上,那名御书房小宦官的失踪,以及御书房消息的泄露,皆是李如安一手操办的!

*

这一天,五万精锐禁军已经是准备完毕,即将要开赴陕甘三边,德庆皇帝早朝上亲自召见了领兵大将关武元,见到关武元相貌堂堂、气质轩昂之后,印象也是极佳,再加上兵部尚书王寿的极力夸赞,德庆皇帝就大肆夸赞了关武元几句,并且加封关武元为昭勇将军!

有了这个称号之后,关武元的地位也就拔高了许多,当他领兵抵达了陕甘三边之后,除了陕甘三边总督王铮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压他一头了。

下了早朝之后,德庆皇帝的心情还算不错,只觉得朝廷目前的事情虽然很多,但一切都是井井有条、开展顺利,显然是因为自己英明领导的缘故。

然而,德庆皇帝刚刚回到了御书房之后,还没有来得及批阅奏疏,就突然得到传报,称是御马监掌印太监徐盛想要面圣。

眼见着蒙古即将要侵犯边疆,朝廷也是大军支援,按照朝廷惯例,这个时候就需要御马监派出一位太监作为监军,以监视大军的动向,德庆皇帝还以为徐盛求见自己乃是为了监军人选的时候,心中也非常重视,马上就召见了徐盛。

然而,徐盛面圣之后,所带来的消息,却是让德庆皇帝大吃一惊!

见到德庆皇帝之后,徐盛的表情严肃,进行叩拜之后,不待德庆皇帝开口,就说道:“陛下,据老奴所知,近些日子以来,内廷里有许多流言蜚语到处传播,造成人心混乱,影响极为恶劣,如今流言还在内廷内部传播,尚还可以控制,但若是一旦传扬到了外朝,让百官们知晓消息,恐怕会造成许多动荡,还望陛下能够尽早控制,否则就大事晚矣!”

听到徐盛的说法,旁边的御书房太监张秀顿时是面色大变,其余的御书房宦官们也皆是表情慌乱。

德庆皇帝不由一愣,表情严肃了起来,问道:“是什么流言蜚语?为何朕完全没有收到消息?”

徐盛转头看了一眼张秀,见到张秀满脸皆是哀求之色后,却是冷冷一笑,继续向德庆皇帝禀报道:“陛下,从五天之前,内廷就有一道流言传播,称是陛下您受到了养心殿太监张秀的蛊惑,已经是下定决心打算废黜太子殿下了!”

“什么!?”

听到徐盛的禀报之后,德庆皇帝的表情隐隐有些震怒,并且是目光冰冷的转头向着张秀看去。

事情到了这一步,德庆皇帝想要废黜太子朱和堉的事情,已经不算是什么秘密了,这件事情就算是泄露出去,也并不会影响大局。

然而,德庆皇帝故意让人猜到心思,与消息的被动泄露,完全不是一回事!御书房里的消息屡屡外泄,一直让德庆皇帝甚是不满,而那天御书房里的事情,德庆皇帝明明已经是严肃警告过所有人绝不能泄露消息,但消息依然泄露了出去,这就意味着有人无视了德庆皇帝的帝王威严,必须要进行严惩!

更何况,皇帝受到身边宦官蛊惑、进而决定废黜太子这种事情,一旦传扬了出去,对德庆皇帝的声誉也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所以,德庆皇帝自然是极为震怒!

见到德庆皇帝的神情变化,张秀的面色愈加惨败,并且是马上跪在了德庆皇帝面前,身体不住颤抖着,却是完全不敢解释,也更不敢开口否认。

在张秀的身后,御书房的宦官们皆是跪成一片,同样是惊慌失措、身体颤抖,

当初,御书房的一位小宦官失踪之后,张秀完全不打算追根究底,因为这名失踪的小宦官对于张秀而言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完全不值得操心,也完全不必要追究原因。

如今,当初的消息泄露之后,德庆皇帝也不同样不打算追根究底,因为张秀与御书房的宦官们对德庆皇帝而言也同样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德庆皇帝并不需要追究究竟是哪个人泄露了消息,德庆皇帝只需要杀人立威而已!

德庆皇帝当初说过,这件事情一旦泄露出去,那么御书房所有人都要杖毙!德庆皇帝乃是金口玉言,自然是要说话算话!

所以,御书房的上下所有宦官,此时在德庆皇帝的眼里已是与死人无异了!

德庆皇帝只是冷冷看了张秀等人一眼,就不再关注了,甚至没有开口询问。

德庆皇帝此时更加关注另一件事情!

只见德庆皇帝的目光重新回到了徐盛的身上,缓缓开口问道:“原来如此,确实是事关重大,但朕如今只是奇怪,这道流言已经在内廷传播了五日之久,影响越来越大,但为何朕直到今天才知道这件事?朕的东厂与西厂,难道都是吃干饭的不成?”

……

PS:今天还是只有一更!但虫子会弥补大家,接下来的周一到周五,皆是至少双更!。

恩,作为一名重度女儿控的奶爸,大家谅解一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