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七百零四章.祸福

摄政大明 第七百零四章.祸福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万事有利就有弊,一旦与梁辅臣结盟之后,赵俊臣得到了一位强力盟友,在很多事情上都会方便许多,但与此同时,随着双方的合作加深,赵俊臣的许多事情与计划也必然会让梁辅臣看到、猜到,而梁辅臣知道了赵俊臣的事情与计划之后,也就相当于是德庆皇帝知道了。

事实上,赵俊臣一直都把梁辅臣看作是德庆皇帝的代表,一直是小心戒备着,许多时候赵俊臣看似坦诚的态度,只是想要把自己的某些想法通过梁辅臣转达给德庆皇帝而已,比如赵俊臣在酒宴上向梁辅臣讲诉自己的未来目标,就是想要向德庆皇帝表明自己的野心仅止于此,想要让德庆皇帝安心。

从这方面而言,与梁辅臣结盟之后的弊端,也未必不能变成好处,让赵俊臣可以通过梁辅臣向德庆皇帝传达一些或真或假的信息,只是需要千般小心万般谨慎,毕竟梁辅臣绝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

不过,在防止结盟的弊端之前,赵俊臣首先还是享受到了结盟后的好处。

到了第二天的朝议上,随着大太监张德的“有事早奏无事退朝”,赵俊臣再次出列表态了。

“陛下,臣有事要奏!”

见到赵俊臣的表态,德庆皇帝表情无奈,轻轻摇头,但还是说道:“赵爱卿有事就说吧。”

赵俊臣的表情严肃,缓缓说道:“陛下,马上就是秋收了,秋收之后则是秋种,乃是民间农户们最重要的时期,而朝廷在此期间的秋粮征收,也关系到朝廷今后一整年的大局!但如今,边疆军镇的支援、各地灾情的赈济、兵饷官俸的消耗,已经让朝廷的存粮愈加窘迫,若是今年的秋粮依然是不能如数征收,今后一年就会出现许多隐患!

然而,朝廷每年都是十分重视秋粮征收,但征到的粮食依然是连年降低,今年恐怕也不乐观!臣认为,这也是民间确实同样缺粮的缘故!为了扭转朝廷与民间的缺粮困境,臣认为农改之事已是迫在眉睫!”

见到赵俊臣依然是抓着农务整改的事情不放,百官们习惯性的就打算纷纷出列反驳。

然而,赵俊臣接下来的话,却是让他们愣住了。

只见赵俊臣继续说道:“陛下,臣认为,江南与湖广等地,一向是朝廷征粮的首要之地,绝不能任由这两处地方的百姓一味的耕种茶叶、棉花等作物了,为了保证朝廷与民间的粮食供应,臣认为朝廷应该颁布政令,各地种植棉花、茶叶等作物的耕地,至少要有四成耕地换成耕种粮食!

此外,朝廷还需要拨放三十万两银子,用以各地灌溉设施的兴建!这样一来,到了明年的时候,朝廷各地的产粮就可以增加一成左右,虽然不算多,但总是可以稍稍缓解朝廷的缺粮困境,抵御天灾的能力也增强了许多,还望陛下明鉴!”

赵俊臣从前的农改计划往往是十分激进,不仅是要求南方农户们彻底放弃茶叶、棉花等物的种植,绝大部分耕地皆是要种植粮食,并且还要求朝廷拨放至少七十万两银子为各地兴建灌溉水利设施。

但如今,赵俊臣却只是要求民间的四成耕地用以耕种粮食,虽然也同样要求朝廷拨发银子兴建灌溉水利设施,但数字则是降到了三十万两!

这样的妥协与退让,不可谓不大!

“赵俊臣终于是开窍了?”

一时间,百官们的心中纷纷是闪过了这样的想法。

不过,百官们依然是不打算同意赵俊臣的提议!

时至今日,明朝的土地兼并已是十分严重,江南的土地至少有七成以上落入了大地主的手中,而皇极殿内的大臣们不仅是大地主们的代言人,他们本身也是大地主之一!赵俊臣要求四成的耕地用以种植粮食,依然是损害到了所有人的利益!虽然这次损害的利益并不算多,但依然是损害了!

此外,各地的灌溉水利设施,在百官们看来已经足够完善了,在拿出三十万两进行增强,在百官们眼中就是浪费!

于是,百官们秉持着寸步不让的想法,依然是纷纷出列反驳!

然而,这一次与往日不同,赵俊臣已经是下定决心要尽快通过农改计划了,自然不会再是像从前一般独力与百官们争辩,所以“赵党”众人在赵俊臣的暗示之下,也纷纷是出列表示支持,于是皇极殿内顿时是争吵成一团!

仅仅是“赵党”官员的支持,自然不足以压制百官们的反对,但梁辅臣这个时候同样是站在了赵俊臣这边,态度坚定的表示了支持的意思,如今梁辅臣已是初步建立了内阁阁老的威信,并且所有人都知道梁辅臣乃是德庆皇帝的铁杆心腹,梁辅臣的态度或许就是德庆皇帝的态度,难免是有些顾忌。

所以,局势并没有一边倒。

最终,因为梁辅臣的支持,百官们同意了朝廷拨发二十万两银子兴建各地灌溉水利设施的提议,但依然是坚决反对江南各地的四成耕地种植粮食的事情。

于是,局势依旧是僵持着。

就在这时,对于农改之事一直是避而不谈的周尚景,突然间出列表态了。

随着周尚景的迈步出列,百官们纷纷停下了争吵,静静听着周尚景发表观点。

只见周尚景缓缓说道:“陛下,老臣从前一直都不支持赵大人的农改计划,因为赵大人从前的农改计划过于激进了,绝大部分耕地都要耕种粮食,但茶叶、水果、棉花等物同样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一旦是依照赵大人的提议执行,茶叶、水果、棉花等物必然是供不应求,进而就会是物价飞涨,最终还是百姓们吃亏!”

说到这里,周尚景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赵大人的新提议,却不再是那么激进,只是四成的耕地换成种植粮食,虽然茶叶、棉花等物的供应会减少,价格也会提高许多,但百姓们依然承受得起,并且朝廷与民间的存粮又可以增加不少,正是两全之策!所以老臣支持赵大人这一次的农改计划!”

听到周尚景的说法之后,所有人皆是不由一愣,不知道周尚景为何会转变立场。

但所有人都知道周尚景绝不会无的放矢,皆是暗暗思考着周尚景的说法。

然后,许多聪明人马上就找到了周尚景这番话语里的关键句子——当水果、棉花、茶叶等物的种植减少四成之后,这几项作物的价格会增加!

毫无疑问,若是赵俊臣的农改计划通过朝议之后,首先受到影响的人,必然是民间的寻常百姓,他们没有靠山撑腰,也没有银子贿赂官府,只能遵守朝廷的政令、放弃茶叶、棉花、水果等物的种植,转而种植粮食。

也就是说,水果、棉花、茶叶等物的种植减少了四成之后,权贵与地主们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他们只需要把一两成的耕地换成粮食的种植、稍稍应付一下就可以了。

然而,他们虽然损失了一两成的水果、棉花、茶叶等物的产出,但因为供求关系的变化,这些作物的价格却是会提高二三成!这样一来,权贵与地主们不仅不会受到损失,利益反而还会增加许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周尚景的提醒之下,百官们发现自己的利益不仅不会损失,反而还会增加之后,百官们马上就转变了态度!

“陛下,臣认为赵大人所说有理,朝廷的缺粮困境必须要设法扭转,必须要限制民间百姓们对水果、棉花等物的种植!”

“陛下,臣也支持赵大人的农改计划,百姓们大都是目光短浅,只看到一点银子,朝廷必须要进行引导与控制!”

“陛下,周阁老所言有理,赵大人的提议确实是两全之策!”

“陛下……”

顿时间,刚刚还激烈反驳赵俊臣农改计划的百官们,没有任何犹豫就变化了立场,纷纷是忘记了自己之前的反对态度,转而变成了赵俊臣农改计划的坚定支持者!

最终,争论多日的农改计划,在百官们的万众一心、鼎力支持之下,却是很快就通过了决议。

然而,下朝之后,赵俊臣却没有任何的开心,反倒是表情严肃。

因为周尚景的横插一脚,赵俊臣的计划即是成功了、却也是失败了!

按照赵俊臣的原本想法,是江南的每一户百姓都拿出四成耕地种植粮食,不论是权贵地主还是普通人家,皆是如此!但因为周尚景的横插一脚,寻常百姓们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但权贵地主们反倒是影响不大!

这样一来,农改计划固然是顺利通过了,但赵俊臣必然要被江南百姓们骂惨了!

从这方面而言,周尚景算计了赵俊臣一次,不仅是打击了赵俊臣的声誉,自己还卖给了百官一个人情!

“不过,周尚景看似占了便宜,但他终究是不清楚小冰期接下来究竟会造成怎样的危害!我让百姓们放弃种植水果、茶叶、棉花等物,转而耕种粮食,不仅仅只是为了扭转朝廷的缺粮困境,也是因为水果、棉花等物大都不耐寒,一旦是气温降低,作物就要大批冻死,到时候百姓们就会损失惨重,如今因为周尚景的提议,百姓们只能耕种粮食,水果、棉花等物的种植则是集中到了权贵与地主的土地里,只要今后发生几次大规模的降温,权贵与地主们也就笑不出来了,而百姓们反倒是受益,到了那个时候,我的声誉自然也就扭转了!”

这样考虑的话,赵俊臣倒也不算吃亏。

朝议结束之后,赵俊臣迈步离开皇极殿之际,想到了这里,赵俊臣的面色也终于是稍稍好了一些!

……

恩,第二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