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七百零六章.八月初七

摄政大明 第七百零六章.八月初七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八月初七,乃是赵俊臣正式迎娶崔倩雪的日子。

以赵俊臣如今的地位与影响力,这件事确实是京城官场的一件盛事,无数人为之侧目,尤其是礼部与钦天监插手了婚礼之后,这场婚礼就必然是声势浩大、热闹非凡,对于许多官员而言,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并非是处理公务,而是参加赵俊臣的婚礼、趁机拉近自己与赵俊臣之间的关系!

与京城的热闹相比,这一天的南京同样热闹,但更多的还是人心惶惶。

自从十天之前,太子太师王保仁、都察院左都御史杜白、大理寺卿方世文、刑部侍郎秦怀远等等朝廷核心重臣们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抵达了南京之后,朝廷中枢对南京六部的清洗与整顿就开始了。

王保仁原本就是南京六部的魁首人物,对南京六部的情况知根知底,拥有很大的影响力与控制力,所以王保仁背弃了南京六部、投靠了朝廷中枢、并且还带头出手清洗南京官场之后,南京六部自然是毫无没有抵抗之力,只能任由朝廷中枢派来的几位钦差宰割,就连南京都察院也受到了牵连。

这十天以来,南京官场可谓是天翻地覆,说是一场地震也不为过!

八天之前,南京礼部尚书张世鹏因罪落狱、六天之前,南京工部尚书牛方玉被抄了家,四天之前,南京都察院被几位钦差一锅端了,两天之前,南京刑部尚书孟书楠被罢免了官职,到了一天之前,不过是刚刚接任南京吏部尚书没几天的丁庆明同样是被抓捕入狱了……

至于南京六部的那些侍郎与中下层官员,更是每天都有好几位倒霉!时至今日,近乎已是一扫而空!

面对几位钦差大臣毫不留情的大力清洗,南京六部的六位尚书、十二位侍郎,如今也只剩下了三人还是安然无恙。

第一人是南京户部尚书唐臻,此人在南京六部的势力影响仅次于王保仁,当王保仁离开了南京六部之后,他更是代替王保仁成为了南京六部的魁首人物,势力盘根错节,手段也算高明,所以还可以勉强自保。

第二人则是南京户部侍郎曹文斌,此人已经暗中投靠了赵俊臣,也关系到朝廷中枢针对南京六部的下一步计划,所以自然是没人会动他。

第三人却是南京吏部侍郎杨琳,此人得到了王保仁的力保,不仅是安全无忧,接下来还会离开南京官场、前往京城担任要职。

然而,就在八月初七这一天,户部尚书唐臻机关算尽之后,终于是无力抵抗,同样要垮台了。

*

这一天的清晨,王保仁带领着一队兵丁包围了唐臻的府邸,亲自前来抄家抓人!

让人踹开了唐府的大门之后,王保仁率先迈步进入唐府之中,面色略有些深沉,抬头一看,却见到唐府的前庭没有任何人,唐家所有人已经是集中在正堂里面,或站或坐的围在唐臻的左右,似乎是早就料到了这般情况的出现,见到破门而入的王保仁之后,也没有出现太多的慌乱。

至于唐臻,短短十天时间,原本身材肥硕的他竟是消瘦了许多,此时更加是表情平静,只是盯着王保仁的目光带着一些怨恨。

见到这一幕,王保仁依然是面无表情,只是若有若无的轻轻一叹,迈步越过了唐府前庭,就打算进入正堂之中。

此时,唐家老少们尽数集中在正堂之中,有些人面带鄙夷、有些人表情惊慌、又有些人神情憎恶,但所有人的目光皆是集中在王保仁的身上!

王保仁曾经是唐臻最为亲密的盟友,唐臻也一直是鼎力支持着王保仁,在王保仁担任南京吏部尚书的十年时间里,更是唐府里的常客,无数次与唐臻秉烛夜谈、抵足而眠,唐家所有人皆是与王保仁熟识,唐家的晚辈总是亲切的称呼王保仁为“王世伯”,王保仁甚至还亲手抱过唐臻的几位孙儿……

但如今,王保仁却是要亲手扳倒唐臻,将整个唐家推入深渊!

如此一来,唐家族人如何不怨恨王保仁?

见到唐家族人的神情变化之后,跟在王保仁身后的几位兵丁就打算抢先进入唐府正堂、控制局势、保护王保仁。

然而,王保仁却是轻轻一抬手,说道:“不必,老夫一人进去就好,你们留在外面吧。”

说完,王保仁举步进入了唐府正堂,双眼缓缓扫过了唐家所有族人之后,又再所有人的注视之下,迈步来到了唐臻面前。

“唐老弟,抱歉了!事到如今,我也是迫不得已!但唐老弟放心就是,朝廷这一次并不会赶尽杀绝,唐老弟你最多也就是丢了官职、在牢里呆几年罢了,有我暗中照顾着,绝不会让你受太多委屈,至于唐家族人,更是不会受到太多的牵连!”

与唐臻对视了片刻之后,王保仁的表情间似乎是多了一些愧疚,但眼神依旧是古井无波,缓缓开口道。

听到王保仁的说法,唐臻冷冷一笑,说道:“庇护走私、暗杀大臣、勾结藩王……这么多的罪行,仅仅只是在牢房里呆几年?王太师你把唐某当做傻子来看吗?”

说到这里,唐臻同样是环视了周围族人,说道:“王太师也看到了,我早已经遣散了府里的下人丫鬟,并且把自己的族人尽数集中于此,正是等着朝廷派人前来抄家抓捕,只是让唐某未曾想到的是,竟然是你王保仁来了!唐某原本还以为王太师你会刻意避开这个场合的。”

王保仁轻轻一叹,说道:“我当然要亲自来,一方面我总要给你一个交代,另一方面我亲自来也能够为唐家族人提供一些照拂,所以我不仅来了,而且还没有让其他人跟来,就是想要与你说些话……错过今天的机会,你我怕是就没有机会了。”

唐臻依然冷笑,说道:“交代?什么交代?不过是王太师为了个人前途而背弃了南京六部,不过是唐某自己瞎了眼错信了你,又何须有什么交代?王太师,你如今亲自来唐某府上抓唐某,并不是你想要给唐某一个交代,也并不是你想要照拂唐某家人,而是你背叛了南京六部的行径损及了你的声誉,所以你打算通过这般做法来挽回声誉罢了!但唐某并非是官场雏儿,你又何必在唐某面前惺惺作态?”

听到唐臻的说法,王保仁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怒意。

唐臻说得没错,王保仁背弃了南京六部之后,承担了一个“背叛者”的名头,声誉受到很大影响——这件事必然会让许多官员下意识的疏远王保仁,这对于王保仁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

所以,王保仁今日亲自来抓捕唐臻、查抄唐府,就是为了挽回自己的声誉,只要王保仁这个时候尽量照拂一下唐臻以及唐家族人,就可以给世人一个“顾念旧情”的印象,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冲淡“背叛者”的名头。

唐臻也是看透了王保仁的想法,所以他说话之际毫无顾忌,完全不担心自己遭到王保仁的报复,事实上就算是唐臻一口唾沫喷到王保仁的脸上,王保仁为了自己的声誉考虑,也绝不会改变策略,只会笑脸相迎。

此时,听到唐臻的讥讽之后,王保仁古井无波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怒意,但很快就再次恢复了平静。

王保仁并不在意唐臻如何看待自己,他只需要利用唐臻来扭转自己的声誉而已,若是唐臻这个时候当真是喷了王保仁一脸唾沫,对王保仁而言还算是一件好事,更能展现王保仁的大度与诚意。

所以,王保仁依然是语气平和,缓缓说道:“不论是唐老弟你如何看待我,我都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会愧疚,但不会后悔!南京六部已经成了京城中枢的俎上之肉,如今京城中枢已经是下定决心要惩治南京六部了,我若是依然与南京六部站在一起,只会是大家一同倒霉,但我若是亲自操作此事,反倒是会让南京六部的同僚们多一点活路,我也不指望唐老弟如今就可以理解我的苦心,再过几年之后,唐老弟你总会明白的!”

然而,王保仁虽然是言辞恳切,但唐臻依旧是不买账,只是再次冷笑道:“几年之后?你是指望自己几年之后在京城里东山再起吗?别做梦了!就凭你这段时间以来的表现,你永远也比不上周尚景!”

这一次,王保仁终于是面色变了。

不过,王保仁沉默片刻之后,终于是抑制了怒气,只是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唐府正堂,并且向正堂外的兵丁们吩咐道:“开始抄家吧!记住,切不要惊吓到唐家族人,待他们客气一些,他们身上的首饰器物,也让他们留着,就不要登记在册了!”

随着王保仁的命令,兵丁们终于是行动了起来。

这段时间以来,南京官场上有无数官员被查抄了家产,所以兵丁们早已经对于这种事情无比娴熟了。

至此,随着唐臻的倒台,朝廷中枢对于南京六部的清洗也就彻底结束了。

*

此时,张玉儿也同样在南京城里,很快就收到了唐臻倒台的消息。

她这次来到南直隶,赵俊臣总计交给了她三件任务,首先是利用南京六部的乱局推动江南百姓与南京六部的冲突,其次是利用朝廷严查反诗反文的机会救下一批可以收买的大儒,趁机改善赵俊臣的声誉,最后则是暗中辅佐戚斌招募新兵,让戚斌招募新兵的行动更加顺利。

所以,张玉儿对于南京官场上的动态十分关注。

此时,在南京城里的一处不起眼的宅子里,张玉儿正是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半躺在一张宽大的太师椅上,面色隐隐有些苍白,原本红润的双唇也失去了血色,好似大病初愈一般。

事实上,这段时间以来,张玉儿的身体状况确实很不好。

前段时间,赵俊臣紧急加派给张玉儿一项新任务,要求张玉儿尽快前往义乌,暗中辅佐戚斌招募新兵,当时已经是七月中旬了,眼看着秋收将至、陕甘三边随时都会发生火筛入寇,戚斌自然是不敢耽搁,拿到了赵俊臣支援给他的银子之后,就马上是快马加鞭的一路奔向江南招兵,行程极快。

张玉儿虽然是要比戚斌提前两天离京,但她收到赵俊臣的消息之后,戚斌已经远远走在了前面。

无奈之下,张玉儿也只要加快行程速度,马上换乘了最快的船只、日夜不歇的赶到了江南,最终只比戚斌晚了一天时间。

一路奔波之下,张玉儿自然是累坏了,但她不敢耽误赵俊臣的吩咐,也完全顾不上休息,马上就忙碌了起来,一方面她派人四处宣传加入新军之后的好处,鼓动义乌周围的良家子踊跃参军,同时又疏通官府门路、收买当地乡绅,让官府与乡绅一同出力为戚斌招兵,另一方面又把赵俊臣的意思告诉了扬州赵家,挑选了十余名赵家子弟加入了戚斌的新军之中。

也正因为张玉儿的暗中帮助,戚斌抵达江南之后,招募新兵的计划十分顺利,原本他是打算招募新军一千五百人,这个时代的百姓们大都抗拒参军入伍,戚斌虽然是手中拿着大笔银子,但想要招到一千五百名新兵,原本也需要至少十余天时间,但最终只用了短短七天时间就招到了二千人之多,戚斌惊喜之余,还以为是饷银充足的缘故,却完全不知道张玉儿的幕后之功!

而张玉儿帮着戚斌招募了新兵之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南京,观察南京的官场动态,可以说这二十余天以来张玉儿几乎就没有歇息过,如今自然是疲惫不堪,期间还生了一场大病,不过是最近两天才稍稍好转了一些。

最重要的是,近段时间以来,张玉儿时常会肠胃剧痛,就好似刀搅枪戳一般,若非是张玉儿的意志力远远超过了寻常女性,这个时候恐怕是已经动弹不得了。

疲惫、急病、以及愈加频繁的肠胃剧痛,皆是把张玉儿折磨得不轻,曾经是美艳无双的她如今已经是失去了曾经的风情万种,身材也消瘦了许多,反倒是有了些楚楚可怜的意味。

不过,即使如此,张玉儿依然是全心全意的完成着赵俊臣交代给她的几项任务。

听到唐臻被抓捕的消息之后,张玉儿依旧是一幅有气无力的模样,只是缓缓说道:“既然唐臻也倒台了,那么朝廷中枢对南京官场的清洗也就算是告一段落,但你们依旧要紧紧盯着南京官场的动态,绝不要错过任何消息……再等到京城里派来新任的南京六部官员,赵大人的下一步计划就可以正式推动了……”

听到张玉儿的说法之后,她面前的几名男子皆是垂首应是。

这些人或者是赵俊臣的边缘幕僚,或者是赵府里做事经验丰富的老人,或者是方茹手下的情报探子。

但这些人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之后,却已是完全不敢小觑张玉儿的手段心机,对于张玉儿的吩咐与命令也是认真执行。

见到眼前众人的恭顺表现之后,张玉儿的眸子里闪过了一丝满意,然后又问道:“对了,戚斌如今的动态如何了?”

一名赵府师爷连忙答道:“根据前天的情报,在咱们的暗中帮助下,‘联合船行’租给了戚斌二十余艘快船,还有六十余位经验丰富的船手,戚斌的动作很快,如今应该已经带领新兵乘坐快船返回北方了,估算行程他们如今已是快要离开南直隶境内了,大约再有两三天时间就能进入黄河航道,并且通过黄河抵达陕甘……不过,戚斌的几名手下依然留在义乌附近,似乎还打算进一步的招募新兵。”

然后,又有一位“赵氏船行”的管事答道:“此外,戚斌招募新兵的时候,只要老实巴交的旷工与农户,虽然也会招募一些识文断字的年轻人入伍,但要求很严格,十二位赵家子弟隐瞒了身份前去报名参军之后,戚斌竟是让他们穿着三十余斤的盔甲跑了三里地,结果有七位赵家子弟受不了苦主动放弃了,唯有五名赵家子弟留在了戚斌的新军之中,但因为戚斌手下识文断字的人才极少,所以戚斌对于那五位赵家子弟非常看重,似乎是要把他们培养为领兵将领。”

听到禀报之后,张玉儿轻轻一叹,说道:“赵家子弟大都是养尊处优惯了,一向是不成器,能留下五人就已经算是不错了……还有,江南境内的名士大儒们的情报,你们可收集全了?”

另一位师爷马上回答道:“已经收集到了绝大部分,再过三两天就可以全部打探清楚了。”

张玉儿点了点头,吩咐道:“你们离开之后,先把已经打探到的情报整理一下再交给我,朝廷严查反诗反文的事情很快就要波及江南了,需要尽早准备妥当!”

说到这里,张玉儿眉头一皱,却是肠胃又出现了疼痛,虽然目前尚可以忍受,但很明显这般疼痛已经是越来越频发、也越来越剧烈了。

张玉儿不想让手下人看到自己狼狈无助的样子,却是马上就挥手让所有人离开了。

等到众人离开之后,张玉儿的身边只剩下了两位丫鬟,一位是跟随张玉儿多年的亲信丫鬟红袖,在张玉儿隐姓埋名的来到赵府之后,红袖也是悄然间跟随到了赵府,另一位则是赵俊臣送给张玉儿的丫鬟,名叫桃红,看着很不起眼,但手脚很麻利。

此时,见到张玉儿的面色隐隐有些发白,并且鬓角冒出了冷汗之后,她们马上就知道张玉儿的胃疼又犯了,连忙是在一旁照顾。

面对红袖与桃红的照顾,张玉儿并没有拒绝,只是喝了一口热水之后,胃痛终于是稍稍缓解了一些。

然后,张玉儿抬头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只见到日头渐高,很快就是午时了。

然后,张玉儿的表情突然有了一些幽怨,缓缓道:“今天,是八月初七……是崔倩雪过门的日子……唉,今天的风光,原本应该是属于我的,可惜了……冤家,我在南京为你幸苦办事,但你却是要洞房花烛了……也不知道你究竟知不知道我的幸苦……”

听到张玉儿的轻声抱怨,一旁的桃红却是表情微微一动。

*

桃红看似不起眼,好像是一名老实巴交的小姑娘,但实际上她已经跟随方茹多年,向来是深受方茹的看重,自然也是一个伶俐剔透的人物,赵俊臣把桃红送给了张玉儿作为随身丫鬟,也是为了让桃红暗中监视张玉儿的意思。

张玉儿显然自然也看出了桃红乃是赵俊臣安插在自己身边的探子,为了博取赵俊臣的信任,平日里对待桃红极好,近乎姐妹一般,并且任何事情都没有瞒着桃红。

如此一来,桃红对于张玉儿也是心存感激,渐渐有了一些感情!

如今,听到张玉儿的抱怨、看到张玉儿的疼痛模样、又回想起张玉儿这段时间以来的幸苦,桃红则是暗暗下定了决心,今天晚上就给赵俊臣送去一封密信,详细说明一下张玉儿的近况,展现一下张玉儿的幸苦与忠心,省得赵俊臣当真是忘记了张玉儿。

*

其实,张玉儿的抱怨并没有错,这一天乃是赵俊臣的成婚之日,赵俊臣确实是忘记了张玉儿的存在。

并不是赵俊臣对张玉儿不上心,实在是礼部与钦天监插手了赵俊臣的婚礼之后,这件事情就麻烦了无数倍、增添了无数的流程,而赵俊臣仅仅是应付自己的婚礼,就已经是头昏脑涨了,只觉得比平日里的勾心斗角、党派攻讦还要累,又哪里还能顾得上张玉儿?

事实上,就在张玉儿抱怨的同时,一向是喜怒不形于色的赵俊臣正在冲着礼部官员大发雷霆!

……

恩,三合一大章节,六千字!

凌晨之后,应该还有一更,但时间会比较晚,所以大家也不用等,早点睡,明天早晨起来再看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