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九百三十三章.力所能及的事情

摄政大明 第九百三十三章.力所能及的事情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听到赵俊臣所颁布的赏罚条规之后,在场所有人都是满脸惊叹,认为赵俊臣当真是大手笔!

但赵俊臣并不这么认为。

按照赵俊臣所制定的赏赐标准,假设今年总计有十万蒙古大军入侵西北诸省,哪怕是这十万蒙古大军最终全部被边军杀得干干净净,也不过是一百万两银子的赏赐银子,再加上抚恤银、养伤银、翻倍兵饷等等,撑死了也超不过是三百万两银子!

今年仅仅是黄有容在南直隶境内的一系列抄家就收获了多少银子?

用三百万两银子换取十万蒙古精兵的性命,这笔买卖怎么算都很划算!

若不是赵俊臣的权限不足,又担心德庆皇帝事后会吝啬赖账,他甚至还想要把自己的赏赐标准再提高一倍!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认知差异的问题,西北诸省地处边远,繁华程度自然是远远比不上京城与江南,在京城权臣与江南巨贾的眼中,十两银子不过是一桌稍上档次的宴席罢了,但对于西北百姓而言,一家农户整整一年的产出也不过是二十两银子,再抛去地主大户的剥削、交给官府的税粮、以及他们自己的生活用度,一年幸苦下来能存下二三两银子就算是很不错了,而十两银子就意味着一家农户三五年的积蓄!

再举个例子,每当灾荒之年,又或者是战乱之年,西北数省经常会有百姓卖妻卖女,一个相貌中等的年轻女子,往往只能卖出二三两银子!

所以,赵俊臣制定的赏赐标准绝对不算低了!

但赵俊臣依然是认为这个赏赐标准太低了,固然会让边军们心动,但还不足以让边军们拼命!

不过,这般赏赐标准已是赵俊臣的权限极致了——事实上,赵俊臣的这般做法,已经有越权的嫌疑了,虽然钦差大臣有临机决断之权,如今也是事急从权,但赵俊臣回京之后遭到弹劾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但赵俊臣另有途径提高边军们的赏赐。

*

宣布了赏罚条规之后,赵俊臣又说道:“当然,这般赏罚标准,本钦差认为依然是有些低了……”

听赵俊臣这么说,大堂内的所有人皆是目瞪口呆——这个标准还低?赵俊臣难道还想让西北边军依靠杀敌致富不成?

赵俊臣没有理会众人的目瞪口呆,只是继续说道:“幸好,刚才晋商们已经明确表明了他们对于朝廷边防的全力支持之意,他们皆是富可敌国之辈,想必也会拿出银子进行资助,至于晋商们究竟要资助多少,还需要你们这些山西官员亲自与他们商议,但依照本钦差的想法,将杀敌斩首的赏银从十两提高到二十两以上比较合适!”

听到赵俊臣的说法,大堂内的众人愈加是目瞪口呆!

若是杀敌斩首一名蒙古敌人就可以得到二十两赏银、甚至是更多银子,那些穷疯了的边军们岂不是一个个都要拼命?

再加上赵俊臣所制定的抚恤标准,不仅是有五十两银子之多,并且还可以让家中免税粮五年,这般抚恤之丰厚,以及朝廷负责养伤的承诺,就足以让将士们舍生忘死了!

无论如何,宣布了这般赏赐标准之后,边军们的士气是可以保证了!

山西境内的太原、大同两处军镇,原本就要比陕甘的几处军镇更加的精锐骁勇,装备与后勤更是要远远强过陕甘三边,当蒙古人侵犯边疆之际,陕甘三边乃是首当其冲、分担了大部分压力,所以只要山西边军们的士气高涨、勇于奋战,哪怕是那个准噶尔汗国当真如传说中一般可怕,山西的边防也未必就会轻易被攻破!

所以,震惊之余,所有人皆是感到安心,信心也增强了许多。

见到众人的神情变化之后,赵俊臣满意的点了点头,但依旧是叮嘱道:“再有了晋商们的资助,赏银也算是丰厚了,足以保证边军之士气,但各位依然是不能疏忽,有三件事必须要做到!首先是全力宣传今年的赏罚规定,让每一位边军都了解到朝廷赏赐之丰厚、惩罚之严格;其次是尽快的树立典范,若是有边军杀敌立功,就要及时赏赐!若是有边军怯战而逃,也要及时的惩罚,如此才能够让边军们心中信服;最后则是严格执行本钦差所制定的赏罚条规,赏赐不论多少都不能有任何克扣,若是有人触犯了军规,不论他背景如何深厚也要严格惩处!”

说到这里,赵俊臣转头看向了山西巡抚张勋,吩咐道:“这三件事情,就由张巡抚亲自负责!在场的各位大人也要协力相助,绝不能有任何疏漏!只要你们依照本钦差的命令办事,从前的事情就翻篇不提了,但若是这些事情出现了疏漏,各位就不要怪本钦差会翻脸无情了!”

在赵俊臣接见众人之际,张勋一直是低调寡言,任由赵俊臣发挥,不敢抢赵俊臣的风头。

此时听到赵俊臣的吩咐之后,李勋则是连忙站出来表态道:“还请钦差大人放心!我等山西官员一定会严格遵照钦差大人的吩咐办事,绝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随着李勋的话声落下,在场的文武官员们也是纷纷踊跃表态,齐声说道:“我等一定会严格遵照钦差大人的吩咐办事,绝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见到所有人的表态之后,赵俊臣的表情间终于是多了一丝满意,眼神中也闪过了一丝轻松。

*

在此之前,赵俊臣也曾是认真考虑过,自己武不能上阵杀敌、文不通军略兵事,即使是前往了陕甘三边又能发挥什么作用?若是不能发挥任何作用,就不能建立军功,也不能让边疆将士们心中信服,那么赵俊臣冒着风险前往陕甘三边又有何意义?

但赵俊臣思索了几日之后,发现自己能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并且每一件事情都非常有意义。

比如,赵俊臣可以统一西北文武官员们的思想与立场,消除他们的心中畏惧,坚定他们的御敌决心!

比如,赵俊臣可以利用钦差的身份制定赏罚标准,让边军们没有后顾之忧,皆是奋勇杀敌!

比如,赵俊臣可以整合西北数省的所有资源,让几处军镇的配合变得更加默契,不至于相互扯后腿、又或者是见死不救!

又比如,赵俊臣可以任人唯贤,重用那些奋勇善战的将领,防止那些畏战善逃的将领破坏大局!

再比如,赵俊臣可以组织后勤、稳定后方,让边军们抵御蒙古大军之际没有后顾之忧!

如此种种,每一件事情都是意义非凡!

若是办好了这些事情,哪怕是赵俊臣没有身先士卒、没有出谋划策,也足以瓜分到很大一块军功,边军将士们也必然会对赵俊臣信服!

只要赵俊臣有了军功,他在朝野的声誉就会大为高涨,朝中地位也会稳固许多,德庆皇帝今后再想要整治赵俊臣,就必然会多几分顾忌!

只要边军将士们信服了赵俊臣的功绩,那么赵俊臣渗透兵权的计划就可以一日千里、大有进展,说不定还可以收服一些真正有本领的大将、成为赵俊臣的得力臂助!就好似宋朝的童贯与蔡京一般,只要童贯依旧掌握兵权、军功不断,蔡京的地位就会稳如泰山!

此外,赵俊臣抵御蒙古大军、主持西北赈灾的功绩,也可以让赵俊臣在西北数省的民望大涨,再配合赵俊臣收买士林大儒的计划,甚至是可以彻底扭转赵俊臣的贪官形象,这对于赵俊臣同样是意义非凡!

也正是为了这些原因,赵俊臣才会甘冒风险前来西北边境,正所谓险中求富贵,风险越大,富贵也就越大!

当然,西北的边防局势远远要比赵俊臣预想中更加复杂严峻,至少赵俊臣前来西北之前就没有想到准噶尔汗国的出现!

风险尚未渡过,富贵还很遥远!

准噶尔汗国乃是蒙古部落的最后辉煌,但它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赵俊臣究竟能不能渡过风险、收获好处,如今还是渺茫未定的事情。

但至少赵俊臣在山西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抓住了西北几位封疆大吏的把柄罪证,让他们彻底失去了对抗赵俊臣的底气。

这无疑是有助于赵俊臣掌控西北数省的大局。

从这方面而言,准噶尔汗国的出现也算是帮了赵俊臣一个忙!

*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赵俊臣以及锦衣卫们在太原城里好好的休整了一番。

在这两天时间里,赵俊臣私下里连续召见了山西的官员、将领、商贾,与他们详细商议了山西边防与赈灾的细节。

在此期间,有许多人暗中投靠了赵俊臣,赵俊臣经过考察之后,也找到了一些有真实本领的官员与将领,并且是让他们承担了更加重要的职责。

等到山西的所有事情大致敲定之后,赵俊臣就离开了太原城,再次的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向着陕甘方向赶去。

在赵俊臣进入太原城的时候,麾下总计有两百名锦衣卫,但赵俊臣离开太原城的时候,依然跟随赵俊臣的锦衣卫只剩下了一百二十人。

除了鲍文杰返京之际带走了三十名锦衣卫之外,赵俊臣还在山西留下了五十名锦衣卫,让他们监督山西朝野的一切动态,并且是及时向赵俊臣通报消息。

留下这批锦衣卫之后,山西的各方势力也就不敢轻易的糊弄赵俊臣了。

不过,虽然少了八十名锦衣卫的护送与跟随,但山西军镇总兵牛禄担心赵俊臣路上发生意外,也是想要讨好赵俊臣,就为赵俊臣提供了两百名骑兵进行护卫,这两百名骑兵皆是牛禄的私兵,每一人都是精锐之士,武力倒是要比锦衣卫们强大许多。

就这样,赵俊臣的队伍反倒是规模更大了,扩充到了三百余人。

前往太原府的时候,赵俊臣为了打山西官员一个措手不及,一直是伪装身份、尽量不引人注意。

但如今,赵俊臣已经是抓到了西北所有督抚的把柄,所以也就不再需要隐瞒行踪,直接表明了自己的钦差身份,一路上可谓是声势浩荡、畅通无阻。

事实上,控制了山西局势之后,赵俊臣就派人赶往陕甘,向陕甘的几位督抚通报了消息,并且是严肃警告了他们,还叫停了他们的绥靖计划。

所以,经过两天时间的赶路之后,当赵俊臣的队伍进入陕甘境内的榆林卫之后,却发现陕西巡抚章晟德已经在恭候自己了。

……

更新晚了,大家见谅!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