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七百六十二章.赵俊臣的伏笔(三)

摄政大明 第七百六十二章.赵俊臣的伏笔(三)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别人留下的烂摊子,还要自己出手收拾,赵俊臣的心情难免是有些不舒服。

尤其是见到在场的众位文武官员全都是装作一副听不懂的表情,就好似这些事情与他们毫无关系一般,心中更是有些怒意。

不过,赵俊臣终究还是按耐了心中的情绪,表面上依然是一副肃穆模样,见到众人皆是不敢回应之后,缓缓说道:“有鉴于此,本钦差认真考虑之后,为了重振朝廷之信誉、激发边军之士气,决定由三边总督府拿出一笔银子,在半个月之内,补齐陕甘边军今年以来所有的欠发兵饷与欠发赏银!”

说到这里,赵俊臣见到在场众人毫无反应,突然间话锋一转,嘴角隐约闪过了一丝冷笑,又说道:“此外,本钦差打算派人探访陕甘各地的边军将士,清查陕甘边军过往几年的欠饷、欠赏,在今年的火筛入寇结束之后进行补发!……洪千户,这件事就由你手下的锦衣卫亲自负责,本钦差再拨调一部分禁军辅佐于你!”

这一次,赵俊臣的话声落下之后,在场的众位文武官员顿时是心中大惊!

赵俊臣想要补齐边军所拖欠的兵饷与赏银,在场众人并不意外。

毕竟,赵俊臣乃是朝廷的财神爷,有无数的手段可以弄来银子,如今又要出手查抄陕甘首富汪家的家产,到时候又是一笔天文数字的银子入账,想要补齐西北边军近年来所拖欠的兵饷、赏银,对其他人而言是一件天大难题,但在赵俊臣眼中未必就是多大的难事!

然而,赵俊臣清查拖欠的手段,却不是翻查账目、让边军将领们自行上报,而是亲自派人与各地边军进行接触摸底,这里面的问题可就大了!

自从赵俊臣掌管户部之后,朝廷的钱粮周转已经是渐有好转,每年支给陕甘边军的饷银已是渐渐宽裕,但在西北边军之中,兵饷与赏银的拖欠情况依然是屡见不鲜,这是因为各层武官的层层克扣,下层边军们最终只能拿到极少部分的兵饷与赏银,而各层武官贪墨克扣之余,又把所有责任全部推给朝廷,称是朝廷下拨的银子原本就只有这么多!

所以,在各地军镇的账目上,朝廷拖欠的兵饷与赏银并不算多,但对于下层边军而言,朝廷拖欠他们的兵饷与赏银至少要比帐目上的数字高出一倍有余!

这般欺上瞒下的手段,原本就是官场上公开的秘密,下层边军们受制于人,也是敢怒不敢言,而赵俊臣的这般决定,却是要让底层边军主动揭穿上层武官的贪墨罪行,把这层窗户纸给彻底撕烂!表面上是统计拖欠情况,但实际上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为了抓住边军将领们克扣军饷饷银的把柄!激化边军将领与底层边军的矛盾!

与此同时,赵俊臣派出锦衣卫与底层边军进行接触摸底,也为底层边军提供了申述渠道,边军将领们对手下边军的控制力也会大幅降低,再加上赵俊臣补发拖欠兵饷赏银的作法,也必然会赢得所有底层边军的一致支持……

这般情况之下,边军将领们既是被赵俊臣抓住了罪证把柄,又要面临底层边军倒戈的危险,权力根基就会彻底动摇,如何还能够反抗赵俊臣的意志?

想到这般情况之后,在场众人自然是心中惊骇!

毕竟,若是按照赵俊臣的计划进行下去,他们这些人也全都不能幸免。

他们不在乎赵俊臣接手三边总督的权职,也不在乎赵俊臣出手铲除汪家,甚至是不在乎赵俊臣的主战态度,这些事情都不会损害到他们的根本利益,但赵俊臣如今的这般作法,对他们而言却是釜底抽薪了!

所以,在场的文武官员们再也不敢装作聋子哑巴,连忙是纷纷起身表态。

“钦差大人还请三思!陕甘地域辽阔,东西相距六千四百里,来往联系不便,又有边军三十余万人,共有军镇四处,细分为十七路之多!军堡加起来总计有一百七十一处!关口也有七十二处之多!再加上数以百计的屯堡、数以千计的烽火墩,以及各处城池的守兵,想要派人与各地边军进行详细摸底,实在是费时费力,不如还是依照旧例,由各地边军将领自行上报拖欠银子比较好!”

“钦差大人明鉴,朝廷所拖欠的赏银与兵饷,各地军镇与各路卫所都有账目记载,哪怕是三边总督府也有大概的数目,若是派人亲自与边军接触摸底,反倒是显得总督府不信任各地边军将领了,恐怕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变故!”

“钦差大人,下官认为咱们只要补齐今年的兵饷与赏银,就足以振奋边军士气、恢复朝廷信誉了!”

众人纷纷劝阻之际,陕甘巡抚章晟德沉思片刻之后,也同样是表明了反对态度,起身劝道:“赵大人,如今正值多事之秋,当以维稳为主,一动不如一静,实在是不适合大动干戈,还望钦差大人三思而后行!”

昨晚,章晟德虽然是表明了鼎力支持赵俊臣的态度,但章晟德也有自己的立场,这种支持并不是无限度的!

在章晟德看来,赵俊臣借着统计拖欠的名义,想要抓住各地边军将领把柄、激化底层边军与高层武官之间的矛盾,若是天下太平的时候倒是一个妙计,或许还可以强化朝廷对边军的控制力,但如今显然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先不说各地的边军将领大都是桀骜之辈,未必就会乖乖的束手就擒,边军将领与底层边军矛盾激化之后,也不利于陕甘三边抵御蒙古大军的入侵!

所以,章晟德认为赵俊臣的计划不仅是弊大于利,并且是风险极大,所以也就表示了反对的态度。

众人纷纷劝阻赵俊臣之余,心中也有一些忐忑。

事到如今,他们已是大都看明白了,赵俊臣接手了王铮的权柄之后,必然是要大权独揽的,本身也是说一不二的性格,未必会听从他们的劝阻。

然而,赵俊臣的反应,却是再次出乎了众人的意料。

只见赵俊臣沉思片刻之后,竟是点头表示了认同,说道:“本钦差只是想要详细统计各地边军的拖欠,毕竟各地边军的账目混杂在一起,难免会有一些疏漏……但各位大人所言也有道理……这样吧,今日的商议结束之后,总督府就发一份公文,询问一下各地边军将士的态度,然后再做出具体决定,如今就暂且先把今年的拖欠补齐。”

见赵俊臣这么痛快就接受了他们的建议,所有人都是觉得不可思议。

然而,赵俊臣又岂会无的放矢?

不等众人回过神来,赵俊臣已经开始了今天的下一个议题、

只见赵俊臣用一种看似漫不经心的态度,向众人缓缓说道:“本钦差还有一个想法,想要征询一下各位的态度!如今,十万蒙古大军兵分两路,觊觎着大明领土、威胁着百姓安危,迟早会出现一场大战!陕甘边军加上朝廷的援兵,虽然有四十万之多,但可战之兵却是不足,并且是分散于各地,一旦是到了决战之际,咱们还要从各地调集兵力,难免是耽误战机,所以本钦差打算从各地的军镇与卫所之中,抽调一些精壮将士,组成一支战兵新军,数量大约是两万人左右,由三边总督府亲自负责指挥,这样就可以灵活应对今后的战局变化,集中力量对抗蒙古人的威胁,各位认为如何?”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在场众人又是心中一惊,只觉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赵俊臣存心想要搞事!

如今的陕甘三边,绝大多数的精锐边军都已经成为了各级武官的家丁私兵!如今赵俊臣要从各地抽调精锐,岂不是就是要抽调各级武官的私兵?

然而,武官们的麾下私兵,全都是耗费重金组建,不仅是他们的心头肉,更还是他们的地位保证,如今赵俊臣想要抽调他们麾下的私兵,又岂是那么容易?

若只是抽调几千人也就罢了,但赵俊臣竟是想要抽调两万人之多,大约是占了陕甘境内私兵总数的四成以上!边军将领们又岂会答应?别说是答应了,说不定还会兵变造反!

所以,他们忍不住就要再次表态反对!

只是,不等众人开口反对,坐在最下方的幕僚牛辅德却是突然起身说道:“钦差大人,关于战兵组建之事,小人正好有事禀报!”

牛辅德表面上是禁军指挥使关武元的随军参谋,但实际上则是赵俊臣的府中幕僚,如今见到牛辅德的表态之后,赵俊臣却是装作一副不熟悉牛辅德的样子,只是点头道:“哦?与战兵组建有关系?说吧,是什么事?”

牛辅德缓缓说道:“小人乃是禁军指挥使关大人的手下幕僚牛辅德,这些日子一直是负责边军与禁军的协调之事,小人在办事之余,也曾与榆林镇守总兵王大人、宁夏镇守总兵林大人有过接触!这两位总兵大人与钦差大人的想法一致,同样是认为陕甘边军的可战之兵不足,兵力又过于分散,不仅是容易被蒙古人逐个击破,相互支援之际也容易延误战机,所以他们二位也同样认为三边总督应该抽调各地精锐、组建一支战兵新军!”

“哦?他们两位也同样是这般想法?倒是眼光长远!”赵俊臣点头赞许道。

牛辅德继续说道:“这两位总兵大人不仅是有这样的想法,并且还愿意亲自做出表率!榆林镇守总兵王大人已经准备了精兵一千五百人,宁夏镇守总兵林大人也同样是准备了精兵一千人,此外,榆林西路的林参将、中路的司马参将,还有宁夏北路的张参将,以及十余处卫所的守备官,也大都准备了精兵一百到两百人左右,总计有三千三百人!这些精兵全都是他们的麾下亲兵家丁,皆是西北边军之中最为悍勇善战的将士,如今这些精兵正在路上,再过一两日就可以陆续抵达花马池营!”

听到牛辅德的讲诉之后,在场所有人纷纷是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

哪怕是听说了赵俊臣领兵在野外以少胜多击败了数千蒙古骑兵的事情之后,他们的心情也没有像是现在这般震惊!

是这个世道变了吗?一向是拥兵自重的边军大将们,竟然会主动把麾下私兵送给赵俊臣?边军将领们什么时候这般深明大义了?

赵俊臣没有理会众人的不可思议,只是满脸的欣慰,再次点头道:“这几位将领倒是识大体、顾大局,不过,突然失去了这么多的精兵,他们本地的防务能够保证吗?”

牛辅德答道:“野外交战恐怕是有些力不从心了,但守城还有绰绰有余的!此外,西北的边军一向是缺乏精良兵甲,马匹也不多,所以王总兵与林总兵希望钦差大人可以为两处军镇补充一些。”

赵俊臣沉吟片刻后,说道:“这两位总兵大公无私,我也不能让他们寒心!这样吧,就从禁军这里拿出两百副铁甲、六百副棉甲、六百匹战马,宁夏军镇与榆林军镇各分一半,由王总兵与林总兵自行分配!再从总督府拿出四万两银子,同样是宁夏军镇与榆林军镇各分一半,由王总兵与林总兵自行分配,作为募兵银子补充各地的兵力……此外,若是宁夏军镇与榆林军镇另有边军将领同样有意把各自麾下的精兵交给总督府指挥,本钦差也会另有补偿!”

牛辅德一副欢喜模样,连忙说道:“多谢钦差大人的体恤慷慨,小人马上就把您的决定告诉两位总兵大人,相信他们一定会对钦差大人感恩戴德的!”

*

此时,听到了赵俊臣与牛辅德的对话,仔细捉摸之后,在场的众位文武官员总算是回过味了。

榆林镇守总兵王彦、宁夏镇守总兵林惠石、以及两处军镇的那几位参将与守备官,哪里是主动把麾下私兵送给赵俊臣?分明是与赵俊臣暗中做了一笔交易!

在这笔交易之中,赵俊臣得到了精悍善战的私兵,而边军将领们则是得到了精良的兵甲马匹与募兵银子!对于赵俊臣而言,如今已经是没有时间重头开始组建新军,最是需要拥有即战力的私兵,对于边军将领而言,从赵俊臣这里得到了兵甲、战马、与银子之后,大可以重新招募训练私兵,只不过多耗费一些时间精力罢了,到时候他们的私兵战力还会更强,双方乃是各取所需,谁也不吃亏。

尤其是赵俊臣,更是慷他人之慨,兵甲与马匹全都是从禁军之中调取,事后只要向朝廷报称是战时丢失,朝廷自然会为禁军补充!交给宁夏、榆林的募兵银子更是从总督府支取……也就是说,赵俊臣几乎没有任何损失,就得到了三千余名精锐私兵!

这般模式一旦是扩展到陕甘全境,赵俊臣想要组建一支两万人的战兵新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这两万名私兵并不是忠心于朝廷,更是忠心于他们的雇主!而他们今后的雇主,将会是赵俊臣!

此外,在这场交易之中,还有一个隐含条件!那就是在今年的战事之中,赵俊臣将不会随意命令王彦、林惠石等人离开驻地与蒙古人进行野战,因为“兵力不足”的缘故,与赵俊臣达成交易的将领们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守城,与蒙古人野外交战的任务则是全部推给了赵俊臣的战兵新军,从这方面而言,边军将领们倒是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便宜。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赵俊臣也从来都没有指望过这些边军将领敢与蒙古人在城外交战,所以赵俊臣同样是没有任何损失!

这场交易,很可能早就已经商议妥当了,只不过选在今天公示于众罢了。

*

想明白了赵俊臣的计划脉络之后,陕西巡抚章晟德的心中满是钦佩,才发现自己原来是误会了赵俊臣,也小觑了赵俊臣的手段。

难怪赵俊臣突然是一改维稳为重的做法,又是要清查拖欠,又是要征召私兵,仿佛是成心要搅乱陕甘局势,原来是早就有了完善预案,几项看似有弊无利的提议,合在一起却是相辅相成、达成了奇效。

现在回想起来,赵俊臣刚才所提出的清查边军欠饷欠赏的士气,恐怕也是一个伏笔,并不是真想要动摇边军将领们的权力根基,而是为了进行威慑,促使他们乖乖配合、与赵俊臣达成交易!

威逼利诱之下,边军将领们接下来的选择也就很清楚了。

昨天晚上,赵俊臣表示要征召各地将领的私兵组建新军,章晟德还认为是天方夜谭,但明白了赵俊臣的计划之后,章晟德才发现这件事竟是如此的容易。

心中钦佩之余,章晟德再次起身表态,但这一次却是表达了支持之意,说道:“下官也认为,陕甘三边确实应该抽调精锐组建战兵!宁夏、榆林的两位镇守总兵既然已经做出了表率,下官与固原军镇的镇守总兵方振山相熟,等到今日的议谈结束之后,下官就会给他写一封书信,详细说明钦差大人的深意,相信固原军镇上下同样会鼎力支持的!”

说完,章晟德又向河东巡抚吴敏、河西巡抚张文辉打了眼色示意。

在章晟德的暗示之下,吴敏与张文辉犹豫了片刻之后,也纷纷是起身表态,表示他们会敦促甘肃军镇同样是派遣精锐私兵加入赵俊臣的战兵新军之中。

相较于几位文官,武官们的反应要稍慢一些,但也不是笨人。

很快的,花马池营的副总兵郑余已经是率先表态,说道:“如今钦差大人坐镇花马池营,卑职身为花马池营的武官,自然是要鼎力支持钦差大人的计划!卑职麾下也有五百精锐将士,即日起就将其中两百人……不,就将其中四百人全部交给钦差大人统帅!”

郑余倒也是一个有魄力的人,竟是一口气交出了自己的大半私兵。

但郑余也想明白了,如今赵俊臣已经彻底掌控了花马池营的局势,他哪怕是拥有五百私兵,也完全是无力抵抗,还不如干脆把自己的大半私兵全部交给赵俊臣,趁机讨好投靠!

在郑余的带领下,另外几位花马池营的武官也大都是同样的心思,纷纷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卑职郑宝麾下也有四百余精锐将士,即日起就将其中三百人全部交由总督府统帅!”

“卑职手中同样有三百精锐将士,即日起就将其中两百人全部交由总督府统帅!”

“卑职手下的精锐将士不多,仅有六十余人,但也愿意交出其中四十人加入钦差大人的战兵新军!”

……

就这样,参将郑宝交出了三百私兵,守备官包宏杰交出了两百私兵,剩下的千户百户们也分别是交出了数十名私兵不等。

再加上赵俊臣昨晚接手史松的三千私兵,如今赵俊臣的手中已经是拥有了超过八千名私兵!

要知道,哪怕是几位军镇总兵,麾下的私兵往往也只有三千人左右,这已经是他们财力负担的极限了!而赵俊臣刚刚接手了三边总督的权职,不过是稍稍用了一些手段,手下的私兵就已经是远远超过了所有的边军将领!

可以预计的是,赵俊臣构想中的战兵新军,或许很快就可以实现,甚至还会超出两万人的规模数量!

想要供养这支规模庞大的私兵,哪怕是赵俊臣也会感到吃力无比!

但一切都是值得的,有了这支兵力,今后哪怕是德庆皇帝鸟尽弓藏,赵俊臣也有了反抗的底气。

不过,如今得当务之急,却还是陕甘的边防大计!

所以,赵俊臣的脸上并没有明显的喜色,只是很快就转到了下一个议题。

而副总兵郑余等人对赵俊臣的积极表态,也很快就收到了回报!

……

恩,六千字大章节!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