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八百八十七章.花花轿子人人抬

摄政大明 第八百八十七章.花花轿子人人抬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却说,就在蒙古联军拔营退兵的第二天,赵俊臣经过了短暂的休息之后,亦是抓紧时间移兵抵达了渭水南岸,想要在这里与蒙古联军进行最终的决战、将蒙古联军尽数歼灭。

驻地扎营之后,赵俊臣就召集了大军之中的众位文武官员,商议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此时,大军之中的伤兵们大都已经被赵俊臣移交到了附近州府医治,所以赵俊臣也就取回了自己的帅帐。

这顶帅帐交由伤兵营使用了两天时间,至今依然是残留着伤兵们的血腥味与药汤味,让人呼吸间略有刺鼻之感,也不似从前一般整洁,许多地方皆是可以发现血迹与污垢。

但赵俊臣并不在意这些,只是用一顶帅帐就收买了将士们的兵心,这笔账怎么算都很划算。

此时的帅帐之内,赵俊臣坐在主位之上,扫视了帐内众位文武官员一眼后,目光最终停留在何漳身上,用略带沙哑的声音问道:“我军营地的驻扎情况如何?布防进展如何?可有收到蒙古联军的动向消息?”

经过了小川河的战事之后,赵俊臣短暂休息了一天时间,只觉得自己身体的疲惫感与透支感愈加强烈了,思考与行动之际总是有些精力不足。

另一边,何漳扬声答道:“启禀钦差大人,我军的驻地已经安排妥当,各军将士们目前正在赶向各自防地,大约再有半天时间就可以布防完毕!至于蒙古联军……最新情报依然是昨天的消息,称是蒙古联军已经从阶州城下退兵,目前正向着渭水方向行军,若是蒙古联军没有突然改变行军方向的话,依照他们的行军速度,大约会在一天之后抵达渭水南岸。”

何漳答复之际,同样是声音沙哑无力,面色也同样是有些灰败无光。

战事发展到了如今这一步,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是濒临极限,何漳与赵俊臣一样都是在硬撑着。

赵俊臣轻轻点头之后,催促道:“敦促各军将士,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布好渭水防线,防御工事一定要尽可能的加固,蒙古人如今已是背水一战,必然是要困兽犹斗、垂死挣扎,接下来必将是一场苦战,绝不可掉以轻心!”

何漳表情肃穆的领命之后,赵俊臣又把目光转向了吴启凡,问道:“我军将士们目前的士气如何?后勤物资是否充足?”

吴启凡的表情很是乐观,起身答道:“因为钦差大人您前天晚上关切伤兵的事情,将士们的士气大为振奋,所有人皆是愿意为钦差大人以死效力!此外,小川河战场的大胜消息传出去之后,整个陕甘三边如今都是一片欢腾,各地官府也皆是收到了消息,纷纷是第一时间就送来了牛羊美酒与银粮物资劳军慰问,总计有家畜四百余头、酒水一百余车、粮草八千余担、银两十四万七千余两,此外还有各类物品不一而足,恭贺公文也是接连不断,所以我军的后勤颇是充足,完全不必担忧。”

顿了顿后,吴启凡犹豫了一下,又说道:“此外,各地的州府官员得知了钦差大人的赫赫战功之后,眼见到战局形势一片大好,就皆是想要与您相见、当面恭贺,甚至还有官员想要亲自赶来渭水见您。”

赵俊臣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了一丝不耐,说道:“全部替我回绝了,如今战事还未结束,我军未必就是稳赢了,本钦差没时间与他们应酬,他们也别来这里添乱!”

对于赵俊臣的这般回答,吴启凡早就有所预料,马上就答应了。

然后,赵俊臣突然间想到了什么,又问道:“你刚才说,各地官府送来的劳军物资之中,还有许多活牛?”

吴启凡点头道:“下官统算了一下,总计有活牛一百三十头、活羊一百一十头,活猪两百余头!”

赵俊臣又是眉头一皱,轻哼道:“陕甘各地经过连年天灾之后,农户们的耕地大都已是荒废,今后复耕最是需要耕牛助力,各地州府若是真想要劳军,送来活羊活猪也就足够了,为何还要送来这么多的活牛?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些活牛对农户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多少农户宁愿卖妻卖子也不愿意卖掉家里的耕牛……哼,活牛的数量竟然要比活羊更多几十头,这里面的猫腻……”

这段时间以来,赵俊臣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了军务之上,但也从来都没有忘记陕甘的灾情,此时他听到了吴启凡的汇报之后,马上就发现了不妥之处。

听到赵俊臣的这番说法,吴启凡不由是面现尴尬之色。

吴启凡在地方衙门任职多年,自然是明白这里面的猫腻。

各地州府官员得知了赵俊臣的赫赫战功之后,就一门心思的想要讨好赵俊臣,自然是争先恐后的送来大量物资劳军,还想要趁机与赵俊臣见面——对于地方官员们而言,劳军物资自然是越多越好,劳军物资越多就越能向赵俊臣证明他们的诚意。

然而,陕甘各地经过了连年天灾之后,民力早已经疲软至极,各项物资也是极为匮乏,短时间内又如何能够寻到充足的物资劳军?

于是,地方官员们自然是把目光转向了治下百姓,他们劳军的时候为了凑到足够数量的家畜,恐怕是强征了许多农户家里的耕牛,而农户们失去耕牛之后也必将是损失惨重、怨气沸腾。

让吴启凡感到尴尬的是,他认为自己也算是一名爱护百姓的好官,但当他收到各地州府送来的劳军物资之后,却是只顾着高兴了,压根没有联想到这些情况,反倒是赵俊臣这样一位毁誉参半的贪官权臣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百姓们的损失。

赵俊臣并没有理会吴启凡的尴尬,只是沉思片刻后下令道:“大战将至,咱们也不能亏待了将士!传令下去,今晚先行宰杀一半数量的活羊与活猪,所有将士的晚饭都要分到肉食,每位将士今晚还可以饮酒一杯……但所有活牛皆要留着不可宰杀,百姓们今后还指望这些活牛养家!”

时至今日,赵俊臣在陕甘境内的权势与威望已是极高,说是一手遮天也不为过,但他面对各地州府的“善意劳军”的时候,依然是不能指责什么,若是赵俊臣因为这些耕牛就大加指责地方官员,地方官员们就会认为赵俊臣是在刻意针对他们,说不定还会触犯众怒,却是得不偿失。

最终,赵俊臣也只能采用折中方法了。

等到吴启凡领命之后,赵俊臣又把目光转向周勃,问道:“这几场战事下来,军中将士们的军功战绩,是否已经统计完毕了?”

周勃连忙答道:“启禀钦差大人,将士们这段时间以来的军功、抚恤、与赏银,如今皆是已经统计完毕了!目前军中银钱充足,只要是您一声令下,就可以把前期的赏银发放到将士们的手中。”

赵俊臣略略沉吟了片刻,却是说道:“除了伤兵们的抚恤之外,暂且先不要发放赏银,将士们一旦是突然间收到了大量的赏银,恐怕会滋生出惜命苟活之心,我军眼下依然是士气振奋,并不需要再用赏银激励,只需要先行向伤兵们发放抚恤银子表示咱们不会食言就好!”

见赵俊臣这般考虑周到,周勃不由是面现钦佩,连忙是答应了。

最终,赵俊臣的目光转向了方振山,问道:“各地边军可有什么消息?”

因为此前战事的指挥失误,方振山已经被赵俊臣剥夺了兵权,但他在陕甘边军之中交友广阔、人缘极佳,所以就负责与各地边军的联系事宜。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方振山连忙答道:“还望钦差大人得知,自从我军在小川河战场的大胜消息传出去之后,各地边军皆是大为振奋,纷纷表示要追随钦差大人一同剿灭蒙古联军!时至今日,已经有三位守备官、九位参将、二十五位千户率领各地援兵赶到了这里与我军汇合,并且还有更多的援兵正在赶来的路上……经过了镇宁卫城与小川河的战事之后,我军先后伤亡了两万余兵力,可战之兵原本只剩下三万五千余,但如今收到了各地援兵之后,兵力已经高达五万有余!此外,甘肃总兵张旭同样是亲自率领甘肃军镇的三万大军,如今也正在赶来的路上。”

方振山的话声刚落,赵俊臣还未有任何表示,一旁的何漳已是冷哼道:“当初蒙古联军侵犯我朝疆土之初,一路上势如破竹,这些人一个个都是龟缩死守、怯战不出,钦差大人调动他们作战的时候也是反复推脱、阳奉阴违,如今眼看着我军已经消灭了蒙古联军的近半兵力、战局形势一片大好,就一个个都是迫不及待的冒出来了!哼,我军如今已是准备充分,哪里还需要他们的支援?他们这哪里是来支援咱们?分明是来摘桃子、抢战功的!”

听到何漳的这般说法,方振山的表情不变,只是笑道:“何老将军,各地边军纷纷来援,也是一件好事,至少能减轻咱们不少压力……若是咱们拒绝了他们的‘好意’,今后恐怕就要四面皆敌、举步维艰了,所以还是顺水推舟为好。”

何漳又是一声冷哼,说道:“我军如今已经集结了陕甘境内绝大多数的可战精兵,而这些人的麾下兵力大都只是老弱病残,祸害百姓倒是一把好手,但我军即将要与蒙古人决战,他们这个时候加入战场不过是添乱罢了!”

不待何漳继续说下去,赵俊臣已是抬手说道:“根据情报,蒙古联军目前还剩有两万五千余兵力,全都是机动性极强的骑兵,而我军即使是加上渭水南岸的戚斌新军,兵力也仅有四万左右,渭水南岸的防线长达几十里,确实是有些兵力不足……这些人既然是领兵来援,正好是可以弥补咱们的兵力不足,接下来究竟要如何善用这些援兵,就需要何老将军多多费心了。”

其实,不论是各地州府的文官们纷纷劳军,还是各地边军的武官们纷纷来援,皆是出于同样的心思!

在此之前,赵俊臣为了今日这场战事,可谓是禅思竭虑、抠心沥血,但所有人都不相信赵俊臣能够成功,全都是无动于衷,甚至是阳奉阴违,还认为赵俊臣好大喜功、自作聪明,只盼着赵俊臣闹笑话,但眼看着赵俊臣的布局即将成真,即将要收获一场百年未有的赫赫战功,他们就像是闻到腥味的苍蝇一般,皆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分一杯羹。

对于这些苍蝇,赵俊臣自然是心中厌恶,但也是无可奈何,因为这些人占了陕甘官场的绝大多数,即使是赵俊臣也不能把他们全部得罪。

正所谓“花花轿子人人抬”,赵俊臣如今的军功战绩就是这顶“花花轿子”,当这顶轿子尚还是破烂不堪的时候,所有人都是避之不及,但看到这顶轿子变得风光漂亮之后,所有人就会抢着抬它。

这个时候,赵俊臣若是同意了这些人的“善意”,“花花轿子”自然是越抬越高,但若是赵俊臣拒绝了这些人的“善意”,怕是就要有不少人暗中下绊子,到时候这顶“花花轿子”恐怕也要摔得稀烂。

所以,赵俊臣也只能妥协。

听到赵俊臣的决定之后,何漳犹豫了一下,终于是不再多说什么,叹息道:“也只能如此了!”

说话间,何漳突然间想到了什么,又向赵俊臣问道:“钦差大人,说到戚斌新军,如今是不是应该把这支军队调到渭水南岸与咱们一同布防?这支军队的战力极强,但一直都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若是就这样把他们留在北岸,难免是有些浪费。”

赵俊臣摇了摇头,说道:“不必,戚斌新军还是留在北岸,以防不时之需。”

自从发现了戚斌对自己的忌惮与敌意之后,赵俊臣就不再希望戚斌新军在这场战事之中发挥太大的作用了,一旦是戚斌的军功过高的话,今后对赵俊臣的威胁也就更大了。

这段时间以来,何漳对于赵俊臣的诸般决策已经是极为信任,听到赵俊臣的决定之后也就并未深思,很快就领命同意了。

接下来,赵俊臣又陆续向众位文武官员交代了许多事情。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历练,赵俊臣处理军政事务的时候已经是极为娴熟了,每一项命令都是深思熟虑、恰到好处,让所有人都是心悦诚服、发自内心的信任,赵俊臣的威望也是因此而越来越高,许多时候就算是何漳这样久经沙场的老将、又或者是方振山这般性格奸猾多变之辈,都会下意识的向赵俊臣投以钦佩目光。

等到所有事情皆是交代完毕之后,赵俊臣只觉得身心愈加疲惫,就要宣布这场军事会议结束。

而就在这个时候,赵大力匆匆进入帅帐之中,将一封密信交给了赵俊臣。

赵俊臣伸手接过密信之后拆开查看,却见到这封密信乃是魏松送来,里面详细写明了齐格木与苏合即将要背叛蒙古联军的事情。

看完了这封密信之后,赵俊臣不由是面现笑意,身心间的疲惫也是减轻了许多,抬头向众人笑道:“倒也是意外之喜!这场决战……看样子是万无一失了!”

……

PS:在上一章,蒙古联军的死伤统计数字有误,现已经修改,感谢读者“书友160227185121508”的提醒。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