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九百零七章.捷报传天下(六)

摄政大明 第九百零七章.捷报传天下(六)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当初,西北诸省的督抚们收到了准噶尔汗国已是名义上统一了蒙古各部、即将要大举入侵明朝疆土的消息之后,一个个皆是心惊胆战、畏敌如虎,只觉得各地边军完全无力抵挡,西北数省皆有沦陷失地之忧。

所以,这些督抚们也就有了瞒着朝廷与蒙古联军私下乞和的绥靖想法,竟是暗中截留了朝廷的赈灾粮草、拘押了各地的逃荒百姓,想要把这些粮草与百姓送给蒙古联军、换取蒙古联军的暂时退兵,以确保各自辖区的一时安宁。

这般骇人听闻的计划,最终自然是被赵俊臣出手阻止了。

不过,西北诸省当时正值火筛入寇与连年天灾的非常时期,为了保证政局与民心的稳定,赵俊臣并没有公开此事,也没有即刻严惩这些西北督抚,反而是给予了他们待罪立功的机会,让他们继续留在各自位置上履行职责。

这一天,时间已是傍晚时分,太原城的巡抚衙门里,山西巡抚李勋反复看着手上的捷报,表情间满是复杂。

李勋万万没想到,赵俊臣不仅是当真挡住了蒙古联军的进攻,更还全歼了蒙古联军的主力,一举建立了足以名垂青史的赫赫战功!

再联想到自己曾经畏敌如虎的表现,就显得太过软弱可笑了。

也正因为如此,李勋收到捷报之后,心情间就充满了悔恨莫及与患得患失。

当然,李勋并不是悔恨自己当初的决定究竟是多么恶劣懦弱,而是后悔自己做出那般决定时误判了形势,最终不仅是没有落到任何实惠,反倒是惹上了一身腥臊、沦为待罪之身。

也正是因为待罪立功的身份,让李勋心中满是患得患失。

赵俊臣当初向李勋保证过,只要是李勋能够协助各地边军稳住山西边防,且还能妥善处理各地灾民赈济之事宜,赵俊臣就会亲自为他向朝廷请功,到时候朝廷也就不会追究他的曾经罪行,说不定还会有受到封赏的可能。

时至今日,赵俊臣已是全歼了蒙古联军主力,而李勋这段时间以来更是前所未用的勤政爱民,不仅是积极协助太原、大同两大军镇抵挡蒙古联军的入侵,为了妥善处理灾民赈济的事宜更是耗费了无数心力、用尽了一切手段。

所以,李勋自问已是完全达成了赵俊臣的当初要求,也算是完成了戴罪立功的任务,但他曾经的罪行终究是太过严重了,朝廷最终究竟要如何发落于他,李勋依旧是心中完全没底。

李勋也不敢再奢求朝廷封赏,只要是朝廷能让他平平安安的告老还乡也就心满意足了。

“悔不当初啊!悔不当初!若是早知道蒙古联军只是纸糊的老虎,老夫当初又何必要做出那般遗臭万年的决定?若是老夫当时也能勇敢坚定一些,积极主持山西边防,如今岂不是也会像赵俊臣一般成为世人瞩目的功臣?又岂会像是现在这样成为待罪之身,心惊胆战的听候朝廷发落?悔不当初啊!悔不当初!”

自从收到渭水捷报之后,李勋已经不知道多少次这样感叹了。

而就在李勋再次感叹之际,他的族弟兼幕僚李谦突然推门进入了房间。

见到李谦之后,李勋顿时是精神一振,起身问道:“谦弟,一切可都准备好了?”

李谦连连点头道:“一切事情都已经处理妥当了!堂兄您留在太原城的所有宅院、田地、铺子都已经尽数卖了出去,再加上咱们这些年来积存的现银,总计有一百四十七万两银子随时都可以动用!”

听到李谦的说法之后,李勋长吁了一口气,说道:“谦弟,你也明白为兄的目前境遇,因为当初联合陕甘督抚们私下里与蒙古乞和的事情,必然已是遭到了朝廷的记恨,为兄这段时间固然是兢兢业业的勤政办事,也算是建下了不少功绩,但最终究竟能否功过相抵,却也是心中没底……如今随着钦差赵大人全歼了蒙古联军,朝廷随时都有可能会秋后算账,正是咱们生死存亡之际,必须要有所动作,绝不可束手待毙!”

李谦肃容道:“一切听从堂兄吩咐!”

李勋的表情间满是不舍,但最终还是咬牙道:“这个时候,就看有没有一位足够有份量的权臣愿意为我说情了!而为兄思来想去,满朝百官之中有能力搭救于我的贵人不外乎是两位,一位是权势滔天的周尚景周阁老,另一位则是刚刚立下大功的钦差赵俊臣!如今咱们手中有一百四十七万现银,由你带着其中五十万赶去京城游说周阁老,而我则是亲自带着另外五十万两暗中前往花马池营求见钦差赵大人!……至于剩下的四十七万两银子则是秘密送到乡下老宅藏起来,一旦是事情向着最坏的情况发展,咱们李家有了这笔银子做底也不会一蹶不振!”

李勋身为一介巡抚,终究是有些魄力,为了确保安危竟是要一口气抛出大半身家。‘

但李谦并没有这般魄力,难免是有些心疼,却是犹豫道:“堂兄,钦差赵大人当初已经承诺过朝廷绝不会事后追究,还要亲自向朝廷为您请功了吗?又何必再给他送去五十万两银子?”

见到李谦不情不愿的模样,李勋怒斥道:“愚蠢!赵俊臣他可从来都不是一位信守承诺的君子,如今他正值春风得意之际,究竟是否还记得这个承诺还是两说,即使是他能够信守承诺,但他向朝廷为我担保之际究竟是倾尽全力还是敷衍应付,效果更是天壤之别!依老夫来看,赵俊臣在这件事情上的影响力比周阁老还要更大,所以老夫必须要亲自去见他!”

李谦无奈叹息一声后,也不再提出质疑,只是问道:“堂兄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李勋考虑了一下,说道:“赵俊臣全歼了蒙古联军的主力之后,如今正在入侵山西、直隶等地的蒙古鞑子只是分兵而已,定然是很快就会退去,山西边防已经不需要老夫再操心什么了,赈济灾民的事情也大都告一段落……老夫稍稍处理一下手头的事情,于两天之后出发赶去花马池营!”

李谦点了点头,正打算再问一些事情,突然听到巡抚衙门外传来了震彻天际的响动,却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隐隐还有百姓们的大声欢呼,却是极为嘈杂吵闹。

听到这般动静之后,李勋顿时是眉头一皱,表情大为不满。

自从太原城收到了渭水捷报之后,官民们皆是在争先庆贺,出现这般响动倒也不足为奇,但巡抚衙门毕竟是朝廷重地,甚至不允许寻常百姓随意经过,而李勋李谦二人如今正在巡抚衙门的书房密谈,却依然是被这般响动吵得心神不宁,显然是有人聚集在巡抚衙门附近大肆庆贺,这显然是坏了规矩。

见到李勋的表情不满,李谦连忙是出了书房询问情况。

片刻后,李谦返回书房禀报道:“堂兄,是那些晋商们在闹事!这些晋商当真是富可敌国、手笔极大,竟是买下了全城的烟花爆竹,如今正在到处燃放,并且还包下了城内的所有锣鼓队、戏台子、说书人,无偿给城内百姓表演贺喜,又在东南西北四城摆下了几百桌宴席让百姓们随意吃喝,这一切都是为了庆贺钦差赵大人的渭水大捷……因为场面太大,竟是还闹到了咱们的衙门附近……堂兄,要不要我去把他们赶走?”

李勋摇头道:“不必了……如今正值敏感时期,这些晋商又皆是富可敌国、神通广大之辈,老夫这个时候犯不着因为这么一点事情与他们难堪……不过,这些晋商为了讨好赵俊臣,还真是下了血本!”

李谦低声说道:“我回来的事情,也曾收到消息,说是这些晋商收到了赵俊臣的捷报消息之后,马上就聚集到了郭麟祥的府上整整密谈了三个多时辰,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谈了些什么,但密谈结束之后,那郭麟祥、何曾、陈公兴三人的府上皆是在准备车马,似乎是也打算要赶往花马池营求见赵俊臣。”

听到李谦的这般说法,李勋顿时是面色一变,沉吟片刻后,却是快声说道:“即刻让府中人准备好车马行礼,老夫不再耽搁时间了,今天晚上就会处理好所有后续事宜,再等到明天早上就要赶去花马池营!”

李勋沉浮宦海多年,却是很快就看明白了晋商们这般做法对自己的利弊影响!

晋商的种种做法,显然是要打算彻底投向赵俊臣了!而郭麟祥、何曾、陈公兴三人乃是晋商集团的魁首人物,他们这次集体出动去见赵俊臣,就必然是要向赵俊臣送去一份大礼表示诚意。

晋商们皆是富可敌国之辈,送给赵俊臣的大礼也必然是非同凡响,李勋担心自己一旦是去晚了,赵俊臣恐怕就看不上自己的五十万两银子了,所以才会急着出发。

李谦微微一愣后,也很快就想明白了这一点,连忙点头道:“我这就前去安排!”

*

当初西北诸省瞒着朝廷意欲与蒙古联军暗中乞和,河西巡抚张文辉与山西巡抚李勋同样是参与者之一,所以两人的立场也有些相似,此时皆是有些心中悔恨、患得患失。

只不过,与一心只想着告老还乡的李勋不同,张文辉如今正值壮年,性格也有些睚眦必报、小肚鸡肠的意思,并不似李勋一般容易服软认命。

当初,赵俊臣抵达花马池营之后,就立刻出手软禁了三边总督王铮、河东巡抚张文辉、以及河西巡抚张文辉三人,不仅是夺去了他们的权柄、阻止了他们的乞和计划,也没有给他们摆什么好脸色。

事后,赵俊臣虽然是让张文辉返回河东继续履行巡抚职责,但张文辉也因为这些事情记恨上了赵俊臣,虽然也明知道赵俊臣成功击败了蒙古联军之后对他最为有利,但心中还是忍不住会暗暗期盼着赵俊臣的边防策略失败,好让他看一出好戏。

这一天,当张文辉收到了渭水捷报之后,就一直是愣愣看着这份捷报发呆,良久都不能回神。

当初赵俊臣表态想要击败蒙古联军的时候,张文辉只觉得赵俊臣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弄臣,最终必然是要一败涂地,却没想到赵俊臣如今不仅是击败了蒙古联军,更还全歼了蒙古联军的主力,不仅实现了当初的豪言,并且还超额完成了任务。

一时间,张文辉可谓是心情复杂,只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的心态就像是跳梁小丑,与赵俊臣相比更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了。

另一边,一位幕僚见到张文辉发呆良久也没有任何表态之后,却是忍不住提醒道:“巡抚大人,还有一份召令与这份捷报一同传来了河东巡抚衙门,说是钦差赵俊臣召集陕甘三边所有的督抚、总兵、以及三品以上官员前往花马池营议事……当然,赵俊臣如今依然只是赈灾钦差,朝廷并未承认他主持陕甘军政的身份,所以他并没有号令您的权力,巡抚大人您就算是不去也没人敢说什么……您看咱们应该如何回应这份召令?”

受到张文辉的态度影响,河东巡抚衙门的幕僚们对赵俊臣的态度也是不甚尊敬,此时更是直接称呼了赵俊臣的名字,态度可见一斑。

听到这位幕僚的请示之后,张文辉终于是回过神来。

然后,张文辉却是一副勃然大怒的模样,向着这位幕僚大声训斥道:“不知好歹的混账!钦差赵大人的名讳又岂是你能直接称呼的?!他这次全歼了蒙古联军的主力,有了这般赫赫战功,从今往后必然会成为朝廷里的魁首人物,即使是本巡抚也对他深感敬佩,你不过是巡抚府里的区区一个幕僚,又岂能态度侮慢?”

见到张文辉的这般态度,幕僚只觉得自己冤枉,这段时间以来他与张文辉讨论赵俊臣的时候一直是直接称呼赵俊臣的名讳,张文辉从没有认为自己的态度不够尊敬,反倒是自己一旦是稍有对赵俊臣表达善意,就会引来张文辉的不喜,谁曾想张文辉收到捷报之后态度就立马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位幕僚只觉得自己跟不上节奏。

当然,这位幕僚也很清楚张文辉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张文辉眼见到自己无望扳倒赵俊臣,而赵俊臣今后还会步步青云之后,就已是心中服软了。

想到这里,这位幕僚也是知趣之人,立马就改变了态度,再次问道:“巡抚大人教训的是,确实是学生轻浮了!如今钦差赵大人他老人家传来了召令,却不知巡抚大人您打算何时动身赶去花马池营?”

张文辉表情严肃道:“既然是赵大人的召令,自然是越快动身越好……不过,赵大人他建立了这般丰功伟绩,我这次去花马池营也必须要准备一份贺礼才对……派人把库房里的珍奇古董全部带上,账房里的银子也全部拿出来,全部收拾妥当,本巡抚明早就要赶去花马池营!”

*

事实上,随着渭水捷报的传达,明眼人皆是明白赵俊臣的崛起之势再也无法阻挡,所以陕甘三边境内的所有主要官员收到了赵俊臣的召令之后,包括陕西巡抚章晟德、河东巡抚吴敏、宁夏总兵林惠石、榆林总兵王彦等人,纷纷是即刻收拾行装动身赶去了花马池营,并且还皆是为赵俊臣准备了一份厚礼。

而就在陕甘三边的主要官员纷纷赶往花马池营晋见赵俊臣的时候,赵俊臣的这份接报也终于是传到了京城中枢。

随着这份捷报的传达,自然是引来了一场震动!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