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九百零九章.京师大震(二)

摄政大明 第九百零九章.京师大震(二)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当众位阁老与童桓匆匆赶至御书房,也很快就受到了德庆皇帝的召见。

众人进入御书房的时候,左兰山却是一副仰首挺胸、步伐轻快的得意模样,完全不见此前畏畏缩缩、小心谨慎的卑微之态。

事实上,或许是前些日子的处境太过憋屈,左兰山这个时候不仅是异常得意,更还有些忘形了。

见到德庆皇帝之后,左兰山竟是不顾地位更高的沈常茂与资历更老的周尚景二人,抢先大声禀报道:“恭喜陛下,陕甘三边再次传来了渭水大捷的消息!”

对于左兰山的这般表现,其余几位阁老皆是忍不住眉头一皱,只觉得左兰山是小人得志。

另一边,听到左兰山的禀报,德庆皇帝也从御案上的一堆奏疏之中抬起头来,却是眉头微皱,道:“哦?赵俊臣又传来捷报了?这次的捷报该不会又是语焉不详吧?”

这已经是赵俊臣送到朝廷中枢的第三份捷报了,第一份捷报是赵俊臣刚刚进入陕甘三边的时候遭遇了数千蒙古骑兵突袭的事情,最终赵俊臣只是凭借着身边数百护卫就依靠地形彻底击溃了这支蒙古骑兵,但这份捷报的战果实在是太过不可思议,自然是引发了许多怀疑;第二份捷报是关于小川河战事的奏本,却是语焉不详、毫无旁证,也同样是引来了许多非议。

简而言之,赵俊臣的前两份捷报送到京城之后皆是引发无数争论,德庆皇帝也是心中怀疑真假,更还要花费大量精力调解百官们的激烈争论,所以德庆皇帝此时听到左兰山的报捷之后,脸上也没有太多喜色,反而是隐隐觉得头疼。

见到德庆皇帝的表情并没有太多喜色,左兰山才发现自己没有把事情说清楚,连忙又说道:“禀报陛下,这次是关于赵大人亲率陕甘边军与蒙古联军在渭水南岸进行决战的捷报,经此一战之后,赵大人已是全歼了入侵陕甘境内的十万蒙古联军,总计斩获敌寇首级近三万、抓获俘虏一万三千余、缴获战马总计八千余匹,另有军资无数,并且还活捉了蒙古联军主帅巴根!可谓是证据确凿!铁证如山!尤其是那么多的俘虏,甚至还活捉了蒙古主帅,这些事情绝对不会有假,到时候一查就知!”

说完,左兰山用眼角余光瞥了沈常茂、程远道二人一眼,又说道:“依臣想来,赵大人的上一份捷报之所以是语焉不详,想来也是因为小川河战事结束之后就要匆匆赶往渭水南岸准备决战的缘故,所以也就顾不上清点战果了,捷报奏本自然是不够详尽,由此足以说明赵大人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绝对称得上是鞠躬尽瘁、抠心沥血了!却没想到只是因为捷报有些语焉不详,就引来了无数的猜忌与非议,实在是让人寒心,如今真相大白之后,想来也不会有人再说怪话了!”

随着左兰山的话声落下,沈常茂与程远道二人顿时是面色一黑。

另一边,听到左兰山的详细禀报之后,德庆皇帝先是目瞪口呆了片刻,然后猛地站起身来,瞪着眼睛大声问道:“你说什么?赵俊臣全歼了十万蒙古联军?还活捉了蒙古联军的主帅?”

见德庆皇帝目瞪口呆的模样,左兰山却是脸上笑意更甚,说道:“确实如此!按照赵大人的说法,经此一战之后,蒙古人已是元气大伤,可确保西北边疆今后十年太平!陛下,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啊!”

再次确认了消息之后,德庆皇帝终于是面现狂喜,哈哈大笑道:“确实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全歼十万蒙古大军,更还活捉了蒙古主帅!即使是太祖当年也少有这般丰功伟绩!朕在位期间能有这般赫赫战功,必然是要记载史册、延传千年,也终于是无愧于列祖列宗了!捷报在哪里?快快给朕呈来!”

德庆皇帝是一位好大喜功的皇帝,更是极为在意百年后史书工笔对自己的评价,但他登基数十年来一直都没有留下什么值得夸耀的功绩,这也一直都是德庆皇帝的心中憾事,如今突然间收到了渭水大捷的切实战报,德庆皇帝的第一反应自然是欢喜无限。

然而,当德庆皇帝拿到捷报细细翻阅之后,脸上的笑容却是渐渐勉强了起来。

*

这份捷报的内容固然是证据确凿、铁证如山,不论是三万俘虏还是蒙古主帅巴根被擒的事情皆是弄不得虚假,事后只要一查就可辨明真假,所以德庆皇帝也不再怀疑赵俊臣这一次是谎报军功了。

然而,让德庆皇帝无法接受的是,这份捷报里至始至终都只是提到了赵俊臣亲自率领陕甘边军全歼了蒙古联军的显赫战绩,显然是居功至伟,却是完全没有提及梁辅臣的名字!

这个时候,德庆皇帝依然不知道梁辅臣遭遇绑架的事情,赵俊臣的上一份密疏里只是说梁辅臣进入陕甘境内之后就染了重病,但德庆皇帝认为梁辅臣经过了这段时间的休养之后应该是病情有所好转才对,并且梁辅臣乃是意志坚定、恪尽职守之辈,遇到渭水决战这般重要的战事,哪怕是拖着病体也会积极参与其中,即使是无法亲自坐镇前线指挥战事,也会留在后方主持大局,再加上梁辅臣的钦差正使的身份,这份捷报之中无论如何都应该会提到梁辅臣的名字才对。

梁辅臣是“帝党”的核心成员,对德庆皇帝的忠心毋庸置疑,德庆皇帝也一直是对他信任有加,所以德庆皇帝自然是希望这份赫赫战功能够算在梁辅臣的头上。

只要是这份捷报里提到了梁辅臣的名字,德庆皇帝就会把首功算到梁辅臣的头上,赵俊臣最多也只能捞到一个次功,朝廷今后宣扬这场大捷的时候也会刻意彰显梁辅臣的作用、让世人忽视赵俊臣的功绩,这样的话赵俊臣最终也不会落得太多好处。与此同时,梁辅臣有了这般赫赫战功之后,今后接任内阁首辅、帮助德庆皇帝控制内阁的计划也就水到渠成了。

但现实是残酷的,梁辅臣显然是没有在战事中发挥任何作用,所以这份捷报之中只提到了赵俊臣的功绩,却完全没有梁辅臣的名字,就好似梁辅臣完全不存在一般。

这样一场百年少见的战场大捷自然是好事,但若是这场大捷的功劳尽数归于赵俊臣的话,对于德庆皇帝而言却未必就是好事了。

在德庆皇帝眼中,赵俊臣只是用来吸引民怨与官怨的夜壶罢了,等到新帝登基之后用以杀之立威的待宰肥猪而已,但若是让赵俊臣独揽了这般赫赫战功之后,岂不是就要彻底扭转声誉、甚至还会成为记载史册的千古名臣?

这样一来,德庆皇帝如何还能利用赵俊臣吸引朝野怨气?下一任皇帝如何还能杀他立威?

最重要的是,赵俊臣如今只不过是二十五六的年纪,但就已经是朝廷二品大员、庙堂里的权臣之一了,若是再让他拥有了这般赫赫战功,岂不是就要直接进入内阁主政了?以赵俊臣的年纪来推断,他今后至少还有三五十年的时间经营朝野,最终岂不是要比如今的周尚景更加可怕?到时候这大明朝究竟是姓朱还是姓赵?

从这方面而言,德庆皇帝宁愿是让周尚景得到这份军功,周尚景虽然是老谋深算、权倾朝野,并且已经是与德庆皇帝明争暗斗了几十年,但他毕竟是七十有余了,迟早都会离开庙堂核心告老还乡,却不似赵俊臣一般有着太多隐患。

经过此战之后,民间的读书人与百姓们看待赵俊臣的态度是否会发生变化?赵俊臣亲率明军全歼了蒙古联军之后,是否会让他受到军中将士的拥护?有了这般赫赫战功之后,“赵党”的势力影响是否会迅速扩张?

德庆皇帝深悉帝王心术,对于政局权势之变动也最为敏感,这个时候却是一瞬间就想到了这些事情,对于赵俊臣也就愈加忌惮了。

原本以为自己只是养了一只任意拿捏的家猫,却突然发现这只家猫变成了随时都会食人的猛虎,这大约就是德庆皇帝的此时心情了。

*

心思百转之间,德庆皇帝已是缓缓抬起头来,脸上的笑意也是恢复如初,就好似他如今只是全心全意的为了这场大捷而高兴不已。

“赵俊臣无愧于朕对他们的信任,全歼了蒙古大军十万人、还活捉了蒙古主帅巴根,当真是为朕涨了脸面!”顿了顿后,德庆皇帝稍稍犹豫了一下,又说道:“当然,这份捷报里虽然是没有提及梁辅臣的名字,只是说赵俊臣亲自坐镇前线指挥作战,但想来梁辅臣身为钦差正使也有留在后方指挥大局的功劳!”

德庆皇帝不希望赵俊臣独揽大功,所以他依然是打算用梁辅臣来瓜分赵俊臣的功绩。

有了这般铁证如山的大捷军功之后,左兰山却是胆气大壮,见到德庆皇帝的说法之后,马上说道:“陛下,依臣看来,赵俊臣此人一向是懂得规矩,只要是梁阁老在这场战事中发挥了作用,就一定会名列首功,但这份捷报之中完全没有提及梁阁老的名字,再加上赵大人上一份密疏中提及梁阁老身患重病的事情,显然是梁阁老的病情未愈依然留在后方休养、未能发挥任何作用的缘故!”

周尚景的眼神波动了片刻之后,也是说道:“陛下,老臣也认为,梁阁老他这次怕是没有发挥太多的作用,梁阁老是一位实干、刚直的老臣,他的为人秉性一向是让老臣心中钦佩的,若是让他无功受禄、坐享其成的话,怕是只会让他感到难堪。”

随着左兰山与周尚景的陆续表态,旁边的沈常茂、程远道、李和三人稍稍犹豫之后也是纷纷是表态附和。

他们固然也不希望赵俊臣独揽大功,但他们都看得明白德庆皇帝想要推动梁辅臣成为内阁首辅、进而控制内阁的计划,所以就更加不希望德庆皇帝把这场大捷的首功算在梁辅臣的头上!毕竟,庙堂里几大派系的争斗终究是百官们的内部纷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让赵俊臣暂时得意一段时间并不是什么大事,今后终究有机会扳回一局,但若是让德庆皇帝控制了内阁的话,性质可就完全不同了。

见到几位阁老纷纷是驳了自己的态度,德庆皇帝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怒意。

尤其是看到左兰山积极为赵俊臣争取利益的态度,更是有些怒其不争的恼火。

自从察觉到赵俊臣的崛起势头渐渐无法抑制之后,德庆皇帝就想要利用左兰山来分裂“赵党”、削弱赵俊臣的权势影响,毕竟左兰山身为“赵党”的二号人物,表面上的身份却是内阁阁老,还要比赵俊臣更加尊贵许多,完全有资格与赵俊臣分庭抗礼。

这段时间以来,各大党派利用赵俊臣离开京城的机会纷纷攻讦“赵党”官员,但“赵党”至始至终都没有承受太多的损失,这并不是因为左兰山能够撑住场面、顶住压力,而是因为德庆皇帝暗中庇护的缘故,而德庆皇帝的这般做法就是为了让左兰山能够在“赵党”内部树立威望,让“赵党”官员们明白左兰山也同样可以庇护他们,为今后的“赵党”分裂奠定基础。

这般情况,德庆皇帝也向左兰山暗示过好多次了。

只可惜,左兰山却不是那种狼子野心之辈,也完全没有与赵俊臣为敌的勇气,这个时候更是一副赵俊臣立下赫赫战功之后与有荣焉的模样,让德庆皇帝只觉得这个人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只懂得向主人摇尾巴讨好的天生狗才。

“左兰山这个狗才!身为一介内阁辅臣却只懂得唯赵俊臣马首是瞻,也不觉得丢脸!不仅是对朕的苦心视而不见,更还是愚蠢至极毫无眼光!他难道就想不明白,赵俊臣有了这般功绩之后,就很有可能要进入内阁辅政了,但不论是朕还是周尚景,又或者是沈常茂以及其他内阁辅臣,又岂会容忍内阁之中出现两名‘赵党’成员?若是赵俊臣当真是进入内阁的话,岂不是就意味着自己很快就要从内阁出局了!这个蠢货偏偏就是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暗怒之余,德庆皇帝表面上却是不动神色的模样,也不与众人继续争论,点头道:“这份捷报只是为了向朝廷告知战事结果,至于梁辅臣在这场战事期间究竟有没有发挥作用,还是等到请功奏疏送到京城之后再做论断吧!“

说到这里,德庆皇帝的眼睛微微一眯,继续说道:“朕这个时候,倒是更关心另外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赵俊臣前段时间呈交于朕的那份密疏内容,赵俊臣在那份密疏之中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可以击败蒙古联军,还认为战后会有进一步收复河套的机会,让朝廷早做准备,但那个时候咱们君臣都不敢肯定赵俊臣一定可以率军击败蒙古联军,固然是有所准备,但并不是特别充分,如今赵俊臣已经实现了诺言、确实是一举全歼了蒙古联军,而朝廷也是是时候有所动作了!”

说话之际,德庆皇帝的表情隐约有些兴奋。

赵俊臣的隐患终究是今后的事情,对德庆皇帝而言,若是自己在位期间能够收复河套的话,今后的史书评价也会提高许多,殡天之后甚至还可以在庙号里加上一个“圣”字以显尊荣。

顿了顿后,德庆皇帝的眼神中闪过了一丝忌惮,又补充道:“当然,朝廷即使是要出兵收复河套,也是要交给梁辅臣出面主持,梁辅臣是老臣子了,对陕甘三边的局势也更加熟悉,终究是稳重一些……至于赵俊臣嘛,这段时间也确实是劳苦功高,所以朕打算让他即刻返回京城,一方面是让他好好休息一下,另一方面也是庙堂里的诸般事宜皆是离不开他,尤其是战后的军功封赏、出兵河套的后勤准备,都需要他来出手解决……但在赵俊臣返回京城之前,朝廷也要尽快拿定主意,应该如何封赏赵俊臣这段时间的功绩!……这是第二件事情!”

听到德庆皇帝的说法之后,在场众人纷纷是表情一凛,知道重头戏来了!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