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九百一十一章.京城震动(四)

摄政大明 第九百一十一章.京城震动(四)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兹授赵俊臣为当朝少傅、东阁大学士,回京后可入文华阁辅政,并册封为不世新成伯、食俸八百,赐玉牌一面、明珠十颗、金银各三千,钦此!”

随着德庆皇帝的话声落下,不等其余众人有所反应,左兰山就已经是大声说道:“陛下圣明!”

在左兰山的原本设想之中,赵俊臣的最终封赏只要能确保入阁辅政与赐封爵位其中之一就算是实现目标了,但如今德庆皇帝不仅是同时授予了赵俊臣少傅与东阁大学士两种衔职,这就意味着赵俊臣从今往后就是阁老一员了,更还册封赵俊臣为“不世新成伯”!

伯爵乃是明朝爵位之中最低一档,所谓“不世”就是无法世袭罔替的意思,这般爵位自然是最差一档,但毕竟是超品阶的伯爵之位,乃是朝中百官的独一份殊荣,“赵党”今后必然会声势大涨!

事实上,这也是德庆皇帝刻意削弱了赵俊臣的爵位封赏,却是担心赵俊臣的年纪太轻,今后再有功绩的话,朝廷会陷入赏无可赏的尴尬。

但这般封赏之丰厚,依然是完全超出了左兰山的意料,所以左兰山的表现极为激动,等到德庆皇帝话声刚落就连声表态称赞,就好似生怕德庆皇帝反悔似得。

另一边,沈常茂与程远道二人则是面面相觑、表情阴沉,看向周尚景的表情满是复杂与疑虑。

他们二人白废了诸多口舌与心思,最终依然是没能降低赵俊臣的赏赐,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周尚景的“仗义执言”!

心中无奈之余,沈常茂与程远道也是心中奇怪,不明白周尚景同样是赵俊臣的朝中政敌,这次为何要刻意为赵俊臣的谋取利益。

“难道,周尚景这是想要故意捧杀赵俊臣?……毕竟,赵俊臣所受封赏越高,今后也就越会遭受陛下的忌惮……若是这样的话,赵俊臣固然是得意一时,但今后只怕是下场不妙……”沈常茂心中暗暗猜测道。

实际上,沈常茂的这般猜测已经非常接近事情真相了。

随着周尚景的年纪越加老迈,迟早都会告老还乡、远离庙堂,但他与德庆皇帝明争暗斗了数十年,一直都没有让德庆皇帝占到多少便宜,不由是担心自己与德庆皇帝的恩怨会波及家族后代,所以他近年来一直都想要与德庆皇帝缓和关系。

但周尚景看似是权倾朝野,许多时候也是身不由己,他身为百官领袖、“周党”魁首、臣权代表,就必须要维护百官与朋党的利益,否则就必然会受到百官与朋党们的反噬,但若是他出手维护百官与朋党的利益,就必然会与德庆皇帝产生冲突,双方的关系也永远无法缓和。

然而,赵俊臣的快速崛起,却是让周尚景寻到了另辟蹊径的机会——若是让赵俊臣成为了德庆皇帝心中的主要忌惮目标,德庆皇帝对周尚景的敌意也就会逐步淡化,等到德庆皇帝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控制赵俊臣的时候,双方甚至还会有合作机会,到时候周尚景的家族后代自然是无忧了。

事实上,若非是周尚景的刻意纵容,赵俊臣的崛起也不会是这般迅速。

如今,赵俊臣的权势影响已经是完全超过了德庆皇帝的心中底线,也很接近周尚景的心中预想了。

然而,眼看着计划将成,周尚景此时依旧是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在沈常茂与程远道二人的注视之下依旧是一副垂首低目、精力不济的老迈模样,就好似他刚才完全没有参与讨论一般。

另一边,德庆皇帝见到左兰山的激动表现,眼中则是闪过了一丝阴鸷。

左兰山显然是自甘成为赵俊臣的走狗,完全没有分裂“赵党”的野心,这样一来此人对于德庆皇帝也就完全无用了。

所以,德庆皇帝传达了旨意之后,却是转头向左兰山吩咐道:“左阁老,朕如今不仅是征召赵俊臣入阁辅政,更还册封爵位于他,这件事非同凡响,必须要有一位有份量的大臣赶去陕甘传旨才是……朕思来想去,这件事交由你来负责最为合适,就由你赶去花马池营一趟吧……恩,朕会让礼部侍郎鲍文杰与你一同行动。”

听到德庆皇帝的这般说法,御书房内众人纷纷是表情微变,沈常茂、程远道二人的目光更是转向了左兰山身上,眼神中满是幸灾乐祸与兴奋。

朝廷的目前局势离不开赵俊臣的周转钱粮,所以朝廷并不能削弱赵俊臣的封赏,但也不能任由赵俊臣的权势过于膨胀,所以打压“赵党”势力依旧是题中应有之义!

如今赵俊臣正在陕甘三边主持边防,若是再把“赵党”二号人物左兰山调离京城,那么“赵党”就会群龙无首,到时候岂不是任由拿捏?

最重要的是,内阁里的“赵党”成员只需要一人也就够了,趁着左兰山离开京城的这段时间,各派系自然有办法把左兰山踢出内阁,到时候就算是赵俊臣入阁辅政也依然是孤掌难鸣,掀不起太多风浪。

随着德庆皇帝的话声落下,御书房内几位老谋深算的阁老们只是一瞬间就想明白了左兰山离京后的诸般后续效应。

然而,左兰山却好似完全看不明白这些事情,竟是没有任何反应,也没有任何抗拒,脸上还有一些喜意,就好似是认为自己亲自赶去陕甘三边为赵俊臣传旨乃是荣幸之事,却是立即领旨道:“臣遵旨!”

德庆皇帝也依然是一副器重模样,表情温和的吩咐道:“左阁老你赶到陕甘三边之后,向赵俊臣传达朕的封赏旨意只是其中之一,另还有三件事情需要你注意一下,首先是确认渭水大捷的证据属实,并且把敌寇主帅巴根押到京城;其二是催促赵俊臣与你一同赶回京城,不要让他继续滞留陕甘,其三是代朕确认一下梁阁老的病情,他自从抵达陕甘三边之后就生了重病,至今也没有任何消息,朕实在是有些担心,今后朝廷收复河套的事情还需要他来全权负责。“

左兰山垂首道:“臣明白,一定会为陛下处理妥当!”

接下来,德庆皇帝与诸位阁老又商议了一些朝廷事宜,尤其是出兵收复河套的诸般细节,需要御书房内众人敢在明日早朝之前拿定主意。

在此期间,周尚景趁机向德庆皇帝提及了天下读书人正因为一场“文祸”而人心惶惶的事情,希望德庆皇帝能够尽快阻止厂卫们对读书人的监控与抓捕。

德庆皇帝掀起这场文祸,原本也并不是想要抓捕多少读书人入狱,而只是见到天下读书人非议朝政之风渐胜之后出手进行敲打罢了,如今见到周尚景与众位阁老的请命之后,思及朝廷今后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皆是离不开读书人的舆论支持,也就同意了众位阁老的请示。

等到天色渐暗之后,德庆皇帝眼见到周尚景、程远道两位年迈老臣渐渐有些坚持不住,终于是结束了谈话,让诸位阁老离开了御书房。

*

等到诸位阁老纷纷离开御书房之后,德庆皇帝的表情却是愈加肃穆,皱着眉头暗暗思索了片刻之后,向着身边太监吩咐道:“传朕旨意,召东西二厂的厂督前来御书房,朕有事吩咐他们。”

随着德庆皇帝的旨意传出,很快就有两名中年太监匆匆赶到了御书房。

这两名太监一个名叫吴忻彦,一个名叫孔镇,分别是司礼监与御马监的大太监,东西二厂经过屡次整顿之后,这两人正是现任的东西厂督。

等到吴忻彦与孔镇二人行礼问安之后,德庆皇帝缓缓吩咐道:“有三件事交由你们去办,首先,朕这些日子收集了一些百官弹劾阁臣左兰山的奏疏,如今正存放在司礼监那里,你们等到明天左兰山离开京城之后,就把这些弹劾奏疏里所列举的种种罪证透漏给都察院里的各派御史,但不要让他们知道这是朕的意思……”

听到德庆皇帝的说法,吴忻彦与孔镇二人表情皆是一惊,知道左兰山在阁老位置上恐怕是坐不长久了,连忙是领旨答应。

德庆皇帝继续说道:“至于第二件事,则是派人暗中调查户部官员的具体情况!赵俊臣的钱粮周转、理财做账之术,在百官之中可谓是无人可及,但户部官员这些年来也应该学到了赵俊臣的几成本领,如今朝廷的钱粮运转依赖赵俊臣太深,这般情况必须要尽快扭转!所以,朕想要知道户部官员之中有谁的理财本领最高,又有谁对赵俊臣并不是那般忠心耿耿……此外,也同时要派人留意朝野间所有善于理财之术的官员百姓,若有发现就及时通报于朕!”

吴忻彦与孔镇二人又是心中一震,依然是不敢怠慢、连忙领命。

顿了顿后,德庆皇帝稍稍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说道:“还有第三件事……派人暗中调查七皇子朱和坚这段时间以来是否与沈常茂、程远道二人有过秘密联络之事……”

说到这里,德庆皇帝的表情变得无比严肃,又说道:“这三件事情,皆是涉及机密,若是东西二厂依然是办事不利,甚至是再次泄露了消息,那就不要怪朕再次出手整顿了!”

德庆皇帝所吩咐的三件事情,可谓是一件比一件敏感,先后涉及到了左兰山、赵俊臣、程远道、沈常茂、朱和坚等人。

东西二厂经过德庆皇帝的屡次清洗整顿之后,如今正是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的局面,如今听到德庆皇帝再次提及整顿之事,只吓得吴忻彦与孔镇二人心惊胆战,连忙保证道:“还请陛下放心,奴婢等人必然是用心办事,绝不敢再让陛下失望!”

德庆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就挥手让他们离开御书房了。

等到吴忻彦与孔镇二人离开御书房之后,德庆皇帝依旧是坐在御案后方沉吟不语,即使是身边太监提醒德庆皇帝应该用晚膳了也是毫不理会,却是无人知晓德庆皇帝这个时候究竟在想些什么。

*

却说,赵俊臣一举全歼蒙古联军十万兵马、很快就要入阁辅政并且被封为新成伯的消息,只是很快时间内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一时间,百姓们纷纷是兴奋莫名的议论纷纷,官员们纷纷是认真考虑着朝廷格局的今后变化,几位权臣们也是各有图谋、暗中准备。

而左兰山却是没有理会这些事情,离开了御书房后就返回了自己的府邸,命人安排车马、收拾行装,准备等到明天早朝结束后就即刻赶往陕甘三边向赵俊臣传达封赏旨意。

却说,就在左兰山即将要一切准备妥当之际,他正在国子监读书的小儿子左魁文却是匆匆赶回到了左府。

赶回左府之后,左魁文马上就找到了左兰山,表情激动的问道:“父亲,我听到消息,赵俊臣赵大人他在陕甘三边一举全歼了蒙古联军十万兵马,而陛下与众位阁老商议封赏之际,沈首辅与程阁老皆是认为朝廷应该暂时不要让赵俊臣直接入阁辅政,但最终因为父亲您的坚持与力争,赵俊臣最终还是成为了内阁辅臣?最终陛下还让您亲自赶去陕甘三边向赵大人传旨?”

左魁文询问之际,左兰山正在慢悠悠的品茶,然后点头道:“其实,赵大人最终能够同时获得入阁与封爵的赏赐,主要还是因为周阁老的秉公之言、陛下他的审时度势,但为父也确实发挥了一些作用,说了一些公道话!”

听到左兰山的回答之后,左魁文的脸上满是懊恼之态,大声说道:“父亲,你糊涂啊!您怎么就看不明白,不论是陛下还是朝中各派权臣,皆是不希望赵大人的权势扩张太快,也决不允许‘赵党’拥有两个阁臣位置!若是让赵俊臣入阁辅政,岂不是意味着父亲您很快就要受到他们针对、最终就要失去阁老之尊位?如今父亲您马上就要离开京城,岂不是毫无抵抗之力任由宰割?”

左兰山共有三女一子,而左魁文不仅是年纪最小,也是左兰山唯一的儿子,所以左兰山对左魁文一向宠溺,此时左魁文的说话之际难免是有些不够尊敬。

但左兰山也习惯了左魁文的任性,听到左魁文说自己糊涂之后也不生气,反而是饶有兴趣的问道:“这些事情,究竟是你自己想到的?还是你的那位同窗张博文提醒你的?”

左魁文微微一愣后,答道:“有些是张博文提醒我的,但更多是我自己想出来的……父亲,你怎么知道张博文与我谈及了此事?”

左兰山笑着点头,说道:“你能想到这些,倒也是不错了……至于我会知道张博文与你谈及此事,则是因为我早就派人暗中调查了你身边的几位同窗好友,那个张博文却是每个月都会从沈首辅的名下商行领取一笔银子,沈首辅则是利用张博文从你这里打探为父的消息!如今,张博文主动与你谈及这些事情,恐怕也是沈首辅的意思,大约是想要趁机离间为父与赵大人之间的关系了。”

左魁文不由是目瞪口呆,问道:“张博文是沈常茂的人?父亲你为何从来都不提醒我?”

左兰山依然是笑着说道:“你的性子还浅,若是提前告诉你这些事情,说不定就会露出破绽,为父也希望利用这个张博文传给沈常茂一些或真或假的消息……而如今告知于你真相,却是我估摸着自己很快就要离开京城了,就如你的猜测一般,因为赵大人入阁辅政的缘故,等到为父明天离开京城之后,必然会遭到各派的攻讦,应该是无法保住内阁的位置了,但赵大人他如今风头正盛,如果有他力保的话,为父倒也不会倒台,最终应该是外放于某省担任封疆大吏的局面,到时候你也会跟随为父上任,所以也就无需瞒你了。”

左魁文愈加是目瞪口呆,又问道:“这么说,父亲你早就明白这些事情了?那为何还要力荐赵大人入阁辅政?难道赵俊臣就值得你这般忠心不成?为了他甚至是不惜牺牲自己的仕途前景?”

“忠心……”左兰山似笑非笑,却是不置可否,只是站起身来,缓缓说道:“魁文,随我去一趟后院林园,有些道理也应该让你知道了!”

……

恩,第二更,四千字大章节,今天总共更新一万一千字。

明天依然是万字更新,会结束京城情节,回到陕甘三边的剧情。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