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九百四十四章.我,赵俊臣,言而有信!

摄政大明 第九百四十四章.我,赵俊臣,言而有信!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持续了两个多时辰之后,这场集结了陕甘三边所有高层官员的军事会议,终于是结束了。

然后,各位封疆大吏、文武大员们,皆是匆匆离开了总督府,还有许多官员连夜离开了花马池营,奔向了各自的驻地与辖区。

梁辅臣的布置与安排,时间很紧、任务很重,并且是事关重大,不仅是关系到陕甘三边的今后局势,更还会影响到所有人的仕途前景,所有官员皆是不敢怠慢,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与热情。

于是,今后几天时间里,陕甘各地的兵马频频调动、官府动作不断,可谓是热闹非凡。

*

等到众位官员陆续离开之后,梁辅臣与赵俊臣二人也同样是离开了总督府正堂,再次来到了巴根的房间。

这几天以来,巴根多次表态要见赵俊臣与梁辅臣二人,显然是已经同意了赵俊臣的合作提议,但赵俊臣与梁辅臣二人则是故意晾着巴根,并没有第一时间相见,就是为了让巴根明白双方的主次关系。

如今,已是万事俱备,赵俊臣与梁辅臣二人也就给了巴根一次见面机会。

当梁辅臣与赵俊臣推门进入巴根的房间之后,巴根马上就站起身来,向着二人快步迎来。

两人上次见到巴根的时候,巴根正处于人生中最为绝望的时期,整个人就像是毫无灵魂的行尸走肉,但因为赵俊臣的合作提议,让巴根重新燃起了希望,至今不过是短短三四天时间,巴根的形象已是再次发生了变化,他的表情间满是沉稳与精明,眼神也变得阴鸷有神,就连身材都变得壮硕了许多。

走到了赵俊臣与梁辅臣的面前,巴根的眼睛紧紧盯在赵俊臣的脸上——与陕甘三边的官员们一样,巴根同样是有意无意的忽视了梁辅臣——冷声说道:“这与说好的不一样!我这几天多次提出想要与你们见面,但你们总是避而不见,难道是你们改主意不想合作了?”

梁辅臣再一次的主动担任了翻译的角色,已经有些习以为然了。

听到梁辅臣的翻译之后,赵俊臣笑道:“还请巴根将军见谅,我们当然想要合作,你一定要相信我们的诚意!只是这个计划太过庞大了,我们需要准备很多事情,这几日实在是太忙碌了。”

顿了顿后,赵俊臣反问道:“这样说来,巴根将军已经同意与我们合作了?”

巴根的表情有些难看,似乎是认为自己与汉人合作是一种屈辱,但最终还是点头道:“是的,我同意与你们进行合作……仅此一次!但在合作之前,还有两件事情,我必须要与你们提前说好。”

赵俊臣一副很好说话的随和模样,问道:“哦?不知是哪两件事情?”

巴根的表情严肃,问道:“首先,在你的计划之中,准噶尔勇士们截走了二十万石粮草之后,蒙古右翼就会派出军队追杀我们,你们则是趁机出兵攻占河套……但我需要知道你们出兵攻打河套的具体时间!若是你们出兵时间太晚的话,这次合作也无法达成!在蒙古右翼的全力追杀之下,我们不可能坚持太长时间!”

对于巴根的这项问题,赵俊臣与梁辅臣二人早就商议好了。

所以,赵俊臣很干脆的说道:“三天!你们截走粮草之后的第三天上午辰时,我们就会派出军队出征草原、收复河套!这已经是我们对你最大限度的支持了!”

听到赵俊臣的回答之后,巴根的心中急转,迅速推算着具体的时间进展。

准噶尔军队截走了粮草之后,蒙古右翼并不会马上收到消息,等到他们做出反应、集结军队、定位追踪之后,时间大约已是一天之后了。

也就是说,当明朝军队出征河套之际,蒙古右翼的军队已经追杀了准噶尔军队两天时间左右。

等到鄂尔多斯部落发现了明朝军队的入侵之后,就必然会第一时间派出信使、紧急召回蒙古右翼的追兵。

但这个时候,蒙古右翼的主力大军已是一路追到了千里之外,鄂尔多斯部落的信使想要赶上他们、通知消息,至少也需要三天时间。

所以,在蒙古右翼大军的追杀之下,准噶尔军队至少也要坚持五天时间,然后才能等到追兵们的撤兵离去。

再等到蒙古右翼的主力大军赶回河套草原之际,时间大约已是十天以后了。

对于双方而言,这个时间都很合适。

对于准噶尔军队而言,考虑到草原上的空旷环境,以及他们的骑兵配置,在蒙古右翼的追杀之下坚持五天时间并不算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对于明军而言,考虑到河套平原的兵力空虚、守备不足,十天时间也足够让他们占领河套全境、并且是把鄂尔多斯部落的各地族人与牛羊马匹劫掠一空了。

想到这里之后,巴根表情狰狞的说道:“好,我就相信你这一次!我将会在蒙古右翼的追杀之下坚持整整六天时间!但等到六天时间之后,我若是依旧没有发现蒙古右翼召回追兵,我就会放弃这批粮草,把你的计划全盘告知于蒙古右翼,然后与他们一同返回河套、协助他们与你们作战,到时候一定是不死不休!”

听到巴根的威胁,赵俊臣的笑容不变,点头道:“巴根将军放心就是,我们是代表汉人皇帝与你合作,所以我们绝不可能会有违约之举,这种做法对我们而言也没有任何好处。”

巴根的表情稍缓,又问道:“第二件事情,我想要知道……我能从你们的俘虏营里带走多少准噶尔勇士?还有,你会交给我多少马匹?”

赵俊臣举起三根指头,说道:“你可以带走三百名身体健全的俘虏,还有六百匹上等战马!还请巴根将军理解,这些俘虏全都是明朝官员们的政绩与军功,也代表着我们皇帝的脸面,朝廷还需要这些俘虏振奋民心士气,所以绝不可能让你带走太多。”

巴根的面色阴沉,说道:“太少了!至少也要交给我一千名勇士,还有两千匹战马!若是实力太薄弱的话,在蒙古右翼的追杀下,我没有把握坚持太长时间!”

赵俊臣摇头道:“草原上还有一支准噶尔军队,足有万余人的规模,我让你带走一批俘虏,只是为了保护你与那支军队安全汇合罢了!更何况,三百人的名额,足以让你带走俘虏营里所有身份较高的俘虏了!”

“八百人,还有一千六百匹战马,这是我的底线!”

“三百五十人,还有七百匹战马,这已经是我权利范围内的极限了,绝不可能更多了!”

“七百人,一千四百匹战马,若是人数更少的话,我就算是与草原上那支军队安全汇合,也完全无法服众!”

“四百人,还有八百匹战马,还请巴根将军明白,我这已是在越权行事了!”

“六百人,一千两百匹战马!绝不可能更少了!”

“你可以带走五百人、还有一千匹战马!绝不可能更多了!”

“……一言为定!”

就这样,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巴根屡次突破了自己的底线,赵俊臣也是屡次的提高了自己的权力范围,双方终于是达成了一致。

商议好了合作细节之后,巴根也终于有机会离开这间房屋,兴冲冲的跑去俘虏营里挑人了。

赵俊臣与梁辅臣告别之后,也很快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房间。

这个时候,赵俊臣与梁辅臣二人显然已是貌合神离了,双方只是保持着表面上的客套。

前几天的时候,他们二人共同商议着朝廷出兵收复河套的计划,倒也还算是有些话题,但随着诸项计划皆是确定了下来,却已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了。

*

等到赵俊臣回到自己的办公房间之后,却是毫无意外的见到了方振山与何漳二人正在等待自己。

这一次,赵俊臣把方振山与何漳二人安排到左路大军,分别担任主将与副将之职,这项安排颇是有些奇怪,因为赵俊臣明知道他们二人的关系可谓是势同水火,合作之际必然是争吵不断,到时候说不定就会误了大事。

关于这般情况,方振山与何漳二人认为赵俊臣绝不可能疏忽,但赵俊臣既然是做了这项安排,就一定是另有考虑。

所以,结束了会议之后,方振山与何漳就赶到了赵俊臣的办公房间,想要听从赵俊臣的耳提面命。

见到了方振山与何漳之后,赵俊臣也没有太多客气,等到双方落座之后,就直接说道:“我也知道,你们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我这次安排你们二人共事,也确实是另有考虑!”

听到赵俊臣这么说,方振山与何漳皆是精神一振,齐声道:“还请赵大人吩咐!”

赵俊臣点了点头,说道:“等到左路大军攻入河套草原之后,你们二人就要分别领军行事!

方总兵,你进入河套地区之后,就依照原计划行事,迅速占领河套平原西部、劫掠鄂尔多斯部落的族人与牛羊;与此同时,那些出身于战兵新军的将士,你要全部交给何老将军,让何老将军单独率领一支军队……”

说到这里,赵俊臣转头看向何漳,又说道:“何老将军,那些战兵新军的将士们全都是你的老部下了,你到时候也不必按计划行事,而是一路急行、直接赶到河套以西的贺兰山附近,埋伏在那里等待时机!我对关武元的能力不大放心,担心他会放跑以乞颜为首的那些鄂尔多斯部落贵族,若是乞颜等人到时候逃走的话,就必然会经过贺兰山,正好能让你们一网打尽!

除此之外,你还要负责斥候任务,要随时警惕蒙古右翼主力大军的出现,一旦是发现了蒙古右翼主力大军的踪迹,就要及时通知方总兵,尽快撤兵与中路大军汇合!”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吩咐之后,方振山与何漳二人才知道了赵俊臣的另有深意,连忙是齐声领命。

与此同时,两人的表情皆是有些患得患失。

在方振山看来,若是赵俊臣推测成真的话,关武元作战不利、放跑了乞颜等人,最终岂不是就要让何漳捡到大便宜、抢尽所有的风头?

但在何漳看来,若是赵俊臣的推测出错的话,关武元并没有出现失误,一举活捉了包括乞颜在内的所有鄂尔多斯部落贵族,他的这次埋伏也就毫无意义了,更还失去了建立功业的机会。

见到方振山与何漳的表情,赵俊臣自然是猜到了他们的想法,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们二人的麾下军队,都是我的老底子,这一战绝不能出现太多的损伤……恩,这样吧,经过了小川河、镇宁城、以及渭水三战之后,我军缴获了大量的蒙古战马,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战马,都被我暗中截留了,我会把其中一万匹战马交给你们,加强你们的实力与行兵速度!

与此同时,出于公平考虑,你们二人不论是这一次最终收获如何,也不论是何老将军最终有没有活捉乞颜等人,事后皆是要共享所有军功!”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说法,方振山与何漳二人相互对视一眼,表情皆是有些犹豫。

他们视对方如敌寇,自然是不希望与对方共享军功,但出于患得患失的心理,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

接下来,赵俊臣又向两人叮嘱了一些细节问题。

就在这场谈话即将要结束的时候,许庆彦推门而入,来到赵俊臣的身边轻声禀报道:“少爷,山西巡抚李勋来到了花马池营,他隐瞒了身份,并没有让其他人知道消息,如今正在总督府外面候着,想要求见于你。”

赵俊臣皱眉道:“李勋怎么来了?他是山西巡抚,按理说不应该轻易离开辖区,更不应该隐瞒身份求见于我。”

另一边,见到许庆彦与赵俊臣的轻声谈话,方振山与何漳二人就知道赵俊臣还有事情要处理,就连忙是起身告辞了。

等到方振山与何漳二人离开房间之后,许庆彦又问道:“少爷你要不要见他?”

赵俊臣沉吟道:“说起来,李勋已是六十有二,耳顺之年,眼看着就要告老还乡……按照时间估算,他应该是刚刚收到了渭水大捷的消息,就即刻收拾好了行装、马不停蹄的赶到了花马池营,这一把老骨头,大老远的赶来一趟,真是难为他了,也算是诚意十足……”

赵俊臣满脸唏嘘的感慨了一番之后,下一瞬间就冷声说道:“不见!你去告诉他,他是山西巡抚,不应该轻易离开驻地,让他尽快返回山西吧。”

赵俊臣的态度转折太大了,让许庆彦不由是愣了片刻,好不容易才回过神来,然后就离开了房间,按照赵俊臣的吩咐办事了。

赵俊臣自然是知道李勋求见自己的原因。

当初,西北督抚们想要瞒着朝廷与蒙古人暗中乞和的事情,虽然是被赵俊臣阻止了,但终究是要找一个人出来背黑锅,否则德庆皇帝就无法维持脸面,朝廷就无法保持威严。

这个人选,自然是山西巡抚李勋最为合适。

对于朝廷而言,陕甘三边一举全歼了蒙古联军,今后还会有出兵收复河套的功绩,不论是陕西巡抚章晟德、河东巡抚吴敏、还是河西巡抚张文辉,皆是有戴罪立功的表现,不能轻易出手针对,反倒是山西境内的各大军镇只是表现平平,李勋也没有任何耀眼表现,自然是背黑锅的最佳人选!

对于赵俊臣而言,陕甘三边的几位巡抚都是正值壮年,仕途还有很长时间,赵俊臣与他们也搭建起了人脉关系,今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用到他们,自然是不能随意放弃;反之山西巡抚李勋已经老迈,眼看着就要告老还乡,完全没有搭救价值,自然是最好的牺牲人选。

简而言之,如今不论是朝廷还是赵俊臣,皆已经放弃了李勋,打算让李勋承担所有罪责。

这般情况下,李勋必然是要垮台,李勋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迫不及待的求见赵俊臣,希望赵俊臣出手拉他一把,赵俊臣自然是不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也就不愿意与他见面。

当然,赵俊臣曾经向李勋承诺过,只要是李勋有了戴罪立功的表现,自己就会帮他赦免罪行。

然而,赵俊臣身上拥有很多优点,但这里面绝对不包括“言而有信”这一项!

赵俊臣是一个合格的政客,若是他说话算话、遵守承诺了,那还能算是一个合格政客吗?

对于一名政客而言,食言而肥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再说了,政客的事情,那能叫失信吗?

那叫做“迫于现实的无奈妥协”!

所以,赵俊臣转瞬间就把李勋的事情抛到脑后了。

就在这个时候,许庆彦再次进入房间,交给了赵俊臣一份单子,表情激动的说道:“少爷,李勋听到你不想见他之后,就把这份礼单交给了我!说是你只要与他见上一面,不论是事情成与不成,这些礼物都会留下!”

……

22/30

临时通知开会,回家比较晚,所以今天只有一更,明天两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