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九百四十九章.本阁有疾

摄政大明 第九百四十九章.本阁有疾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德庆皇帝与诸位阁老经过了反复争论之后,终于是议定了赵俊臣的具体封赏,为赵俊臣加授了当朝少傅、东阁大学士的衔职,让赵俊臣拥有了入阁辅政的资格,更还赐封了新成伯的爵位。

而这个传旨大臣的差事,则是众望所归的落在了左兰山的身上。

左兰山乃是“赵党”的二号人物,德庆皇帝让左兰山负责传旨,自然是调虎离山之计,想要趁着赵俊臣与左兰山二人皆是离开京城的机会,出手削弱“赵党”的势力影响。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左兰山刻意纵容、无法敦促赵俊臣尽快返京,德庆皇帝还安排了礼部侍郎鲍文杰作为传旨副使,与左兰山一同行动。

然而,左兰山身为赵俊臣的朋党,一举一动自然是要考虑到赵俊臣的利益。

左兰山很清楚,朝廷目前已是下定决心出兵收复河套,一场国战就在眼前,这场战事一旦是获得了胜利,就必然会迎来一场分功盛宴,所有参与此事的朝廷官员皆是会沾光不少。

与此同时,朝廷出兵收复河套之事,全是因为赵俊臣的提议与推动,也是赵俊臣营造出了大好局势,所以朝廷战后论功行赏之际,无论如何也绕不开赵俊臣的作用,赵俊臣将会再次收获到一笔功勋。

然而,赵俊臣的这笔功勋,究竟是多是少、是大是小,也是大有讲究。

关键在于赵俊臣离开花马池营返回京城的具体时间。

若是赵俊臣离开花马池营的时候,朝廷大军尚未开始行动,就意味着赵俊臣在这件事情上只有运筹帷幄的功劳,并没有参与具体进程之中,论功行赏之际自然是要吃亏不少。

但若是赵俊臣离开花马池营的时候,朝廷大军已经攻入到草原深处,就意味着赵俊臣不仅有运筹帷幄之功,更还是直接参与了这场战事之中,功勋也就可以增加许多。

简而言之,目前局势之下,赵俊臣留在花马池营的时间越长,今后论功行赏之际,也就可以获得越多的功绩与封赏。

事实上,也正是出于这般考虑,德庆皇帝才会要求赵俊臣尽快返回京城,就是不希望赵俊臣收获到更多的军功政绩

左兰山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这一路上自然是磨磨蹭蹭、百般拖延,唯恐走得太快。

当然,左兰山延缓行程之际,必须要找到充足的理由。

理由很好找,那就是生病!

我左兰山好歹也是堂堂阁老之尊,路上生了重病之后,总不能逼着我拖着病体继续赶路吧?若是出了问题,谁能担负的起责任?

于是,左兰山离开了京城之后,就突然间变得体弱多病了。

传旨队伍离开京城之后不到一百里,还没走出北直隶的范围,左兰山就突然表示自己偶感风寒,浑身无力、经不起路上颠簸,当即是留在原地休息了两天。

传旨队伍好不容易离开了北直隶、进入了山西境内之后,左兰山就表示山西与京城的环境相差太大,自己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当即又是原地休息了两天。

好不容易等到左兰山调理好了身体、适应了山西水土,传旨队伍不过是再次行进了两百余里,左兰山又表示自己头疼欲裂,彻夜失眠,应该是一路奔波透支了太多元气的缘故,再一次强烈要求原地休息。

就这样,左兰山这一路上可谓是三天一大病、两天一小病,不过是走了千余里距离,这世上的所有常见病症,就在左兰山的身上逐一出现了一遍。

然而,就算是左兰山生病再是如何频繁、传旨队伍的赶路速度再是如何缓慢,这道路终归是有走完的一天。

这一天,传旨队伍终于是进入了陕西境内,来到了西安府以东的位置,距离花马池营已是越来越近。

这个时候,左兰山正坐在轿子里闭目养神,心中则是暗暗思索着下一步计划。

“昨天收到了消息,朝廷各派趁着我与赵大人皆是不在京城的机会,纷纷是大肆攻讦‘赵党’官员,可谓是群起而攻之。‘赵党’也是损伤惨重……

霍正源已是丢掉了顺天府尹的位置,只保留了大学士的虚衔,被陛下勒令闭门思过、不得参与朝政……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顺天府尹的位置原本就一个火山口,很容易就会被人抓住把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说不定就牵扯到了朝廷重臣与勋贵,想要左右逢源何其之难?霍正源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已经很不容易了!

詹善常被御史们弹劾昏庸无为,也丢掉了户部侍郎的位置,新任侍郎是‘帝党’的洪正朔……与此同时,一批户部中层官员也遭到了清洗……这应该是陛下他插手户部的前兆了!

此外,自从我离开京城之后,就连续多日遭到御史的弹劾,诸般罪名,可谓是一项比一项重!如此看来,我的阁臣之位只怕是也坐不了多久了!……这也是早有预料的事情,陛下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内阁中出现两位‘赵党’成员!”

闭目养神之际,左兰山心里回顾着“赵党”这段时间以来的各种损失,但表情间却没有任何的担心与忧虑。

左兰山很清楚,“赵党”的根本在于赵俊臣,“赵党”这段时间以来的损失也只是因为赵俊臣不在京城的缘故。

等到赵俊臣返回京城之后,携着全歼蒙古联军的赫赫战功,当朝阁老与新成伯的尊贵身份,举世瞩目的威望与声誉,必然是有办法扭转乾坤、拨乱反正,眼下的这些损失,自然也有办法弥补回来。

所以,收到了“赵党”损失惨重的消息之后,左兰山依旧是稳坐钓鱼台,一心只想着如何才能让赵俊臣收获更多的功绩与封赏。

“传旨队伍如今已是进入了西安府的地界,不论我再是如何拖延,最多也就是四五天时间之后,就要抵达花马池营了,只希望那个时候朝廷军队已经攻入了草原之中,否则我这段时间以来的诸般苦心也就要全部白废了!”

暗暗思索之际,左兰山突然间发现自己所乘坐的轿子停止了前进。

左兰山掀开轿帘,问道:“怎么回事?为何不走了?”

然后,不等听到回答,左兰山就已经明白了轿子停下不动的原因。

只见左兰山眼前的这条官道之上,遍目所及皆是灾民形象的百姓,一眼望不到尽头,足有数万人之多,他们组成了一支漫无边际的队伍,正向着东边方向缓缓前进。

左兰山的轿子停下,显然就是因为这支规模浩大的百姓队伍堵住了道路的缘故!

见到这一幕之后,左兰山顿时是表情一变,惊声道:“怎么回事?这些百姓为何拥挤在道路上?难道是西北各省的逃荒灾民?”

也难怪左兰山会是面色大变,毕竟这支灾民队伍看起来足有四五万人之多,又是一路向东而去,左兰山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灾民逃荒的景象,认为这些百姓是逃荒前往京城的灾民。

若是让这些灾民蜂拥进入京城之中,规模又是这般浩大,就一定会变成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事,只怕是整个朝廷中枢都会彻底乱套。

更何况,赵俊臣在西北各省的主要任务就是赈济灾情,若是让这些灾民纷纷涌入京城之中,就是赵俊臣办事不利的罪责了,到了那个时候,哪怕是赵俊臣拥有全歼蒙古联军的赫赫战功,只怕也是功不抵过、难辞其咎。

想到这里,左兰山连忙下令道:“快来人!传本阁之令,让附近官府即刻派出人马赶到这里,全力拦截这些灾民,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些灾民进入北直隶的范围!”

然而,左兰山下令之后,他身边的那位幕僚领命之际,却是有些表情迟疑。

犹豫了片刻后,这位幕僚说道:“左阁老,依学生之见,这些百姓应该不是逃荒的灾民!学生也见过灾民逃荒的样子,绝不似他们这般组织有素,而且左阁老你看……这支百姓队伍之中,有许多人骑着马匹到处奔走,显然是在指挥这些百姓行动,百姓们行进之间也不见有逃荒灾民的绝望之态……总而言之,学生认为这支百姓队伍出现在这里,应该是另有缘故!咱们最好是首先打探清楚原因,然后再做决定也不迟。”

听到这位幕僚的说法,左兰山微微一愣之后,也觉得有理,于是就改变了命令,派人去传唤这支百姓队伍的领头之人与自己见面。

这支百姓队伍的领头人,自然就是张诚了。

得知一位朝廷阁臣要召见自己之后,张诚自然是不敢怠慢,连忙是赶去相见。

两人相见之后,皆是自报身份,左兰山发现张诚乃是赵俊臣的亲兵首领之后,又得知这支百姓队伍并非是灾民逃荒、而是赵俊臣的刻意安排之后,不由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然后,左兰山又从张诚这里详细了解了花马池营的目前状况,获知了花马池营将会在七日之后出兵草原的消息!

于是,左兰山掐指一算,发现自己至少还要再拖延两天时间,否则传旨队伍就会提前赶到花马池营,赵俊臣收到圣旨之后,也就赶不上参与这场战事了。

算出了准确答案之后,左兰山当即是表现出了一副爱惜百姓的态度,下令传旨队伍为百姓们主动让出道路。

与此同时,左兰山表示自己再次染疾,这一次的病情则是吃坏了肚子,肠胃绞痛不已,所以传旨队伍进入西安城之后,将会再次休息三天时间。

收到了左兰山的传令之后,没过多久,就见到传旨副使鲍文杰怒气冲冲的跑到左栏山面前质问。

……

PS:落枕了,脖子完全不能转动,大脑供血不足,所以今天字数较少,大家见谅。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