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011章.漕运

摄政大明 第1011章.漕运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同时把两位户部侍郎全部赶回家,这种事恐怕也只有赵俊臣可以办的出来,当真是大手笔。

说是魄力果决也好,说是肆意妄为也罢,总之就是彻底镇住了李成儒。

然而,事情的后续发展,却还要更加出乎李成儒的意料!

等到洪正朔与马森二人灰溜溜的离开了户部衙门之后,赵俊臣依然是没有善罢甘休,再次痛斥了户部官员的诸般无能表现,表示户部衙门这段时间以来的纷纷乱象,皆是缘于户部官员的尸位素餐、人浮于事,必须要大力整肃一番才行,否则户部迟早还要再出乱子!

于是,赵俊臣开始大范围的排查户部官员的工作成绩与工作能力,所有官员都要向赵俊臣详细禀报他们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进度,更还鼓励户部官员踊跃举报同僚们的违法乱纪之事。

一时间,整个户部衙门都是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最终,共有七名户部官员被发现工作出了纰漏,又有六名户部官员被揭发了贪污恶迹,更还有十一名户部官员因为碌碌无为、滥竽充数、毫无建树等等原因,而遭到了赵俊臣的严厉训斥。

于是,洪正朔与马森二人离开了户部衙门之后没过多久,就又有了二十余名户部官员被赵俊臣临时罢免了官职。

而这些被罢免的户部官员,无一不是新近加入户部的“异己之辈”,皆是朝廷各派系趁着赵俊臣离开京城这段时间安**入户部衙门的钉子与眼线。

不过是短短一个多时辰时间,这些钉子与眼线就被赵俊臣尽数拔干净了!

至于那些出身于“赵党”的户部官员,不仅是没有遭到训斥与罢免,还因为他们“办事得力”、“精明强干”的缘故,而受到了赵俊臣的大加赞扬。

接着,赵俊臣又以户部人手不足的理由,大手一挥做出了决定,把前段时间那些因为各派系的打压而被迫离开户部衙门的十余位“赵党”官员,尽数招了回来!

就这样,户部官员皆是换成了赵俊臣的门人亲信,也再次变成了赵俊臣的私人王国!

见到赵俊臣的这些手段,李成儒不由是目瞪口呆!

这是何等明目张胆的排除异己、党同伐异?又是何等明火执仗的以势压人、肆意妄为?既是不留情面、也是不留余地,不仅是没有任何的遮掩与委婉,就连最基本的体面与规则也不顾了!

李成儒从前也见惯了党派征伐、争权夺利之事,但像是今日这种百无禁忌的激烈手段,却还是他首次见到。

这一刻,李成儒也终于是彻底明白了一件事情——他当初为何会被还是户部侍郎的赵俊臣完全架空——就是因为他们二人的魄力与决断存在着本质差异,说是云泥之别也不为过。

寻常时候,赵俊臣总是笑脸迎人,也愿意放下身段,但若是遇到了必须要撕破脸皮的情况,赵俊臣也是毫无犹豫,手段会比任何人都要狠辣决绝!

不由的,李成儒对于赵俊臣的心中敬畏又更深了一层。

*

等到赵俊臣的整肃行动稍稍告一段落之后,一直是沉默旁观的李成儒稍稍犹豫了一下,却是主动靠近赵俊臣的身边,善意提醒道:“赵阁臣,你所惩处的这些户部官员,他们的靠山皆是不可小觑,像是沈首辅、周阁老等等,甚至还有好几位官员的靠山就是****......你这样不留余地的赶走他们,难道就不怕今后遭到他们报复吗?”

赵俊臣扭头看了李成儒一眼之后,表情再次变得温和与亲近,缓缓答道:“李尚书多虑了!经过这段时间以来的诸般麻烦之后,陛下与各派系已是形成了共识,皆是明白朝廷财政依然是离不开我,所以陛下才会刻意向我征询户部尚书的人选,所以我举荐你为户部尚书的时候,各派系也皆是没有反对,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默认要把户部衙门交还给我了!

对于朝廷而言,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户部衙门重回正轨......但何为正轨?不就是让户部衙门恢复到从前的情况嘛!所以,这些生面孔自然是要赶走,熟面孔自然是要找回来!而我今天的这场整肃,也是题中应有之义,陛下与几位阁臣早已是预料到了这般情况,也会默许我的这般做法!”

听到赵俊臣的解释,李成儒愣了片刻,却是完全无法反驳。

与此同时,李成儒沮丧的发现,他的政治眼光、局势判断,与赵俊臣同样是有悬殊差距。

然而,李成儒却是没有察觉到,赵俊臣对他的称呼已是悄然间发生了变化!

就在不久之前,赵俊臣还是满怀尊敬的称他一声“老上司”,但如今则是变成了“李尚书”,隐隐之间已经有了尊卑之别。

但李成儒被赵俊臣诸般手段所震慑之后,竟是完全没有觉得这种变化有任何不对!

事实上,赵俊臣的这场整顿,还隐藏着一个原因,那就是杀鸡儆猴!

而李成儒,就是赵俊臣心目中需要警告的猴子之一!

李成儒心情复杂之余,又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沉吟片刻后终于是反应了过来,再次向赵俊臣提醒道:“赵阁臣,陛下让你坐镇户部,主要是为了解决漕运的事情,你也在百官面前夸下了海口,表示一个月内就会见到成效,现如今你专注于整肃户部,只怕是要耽误正事啊!”

这一次,听到了李成儒的提醒之后,赵俊臣则是一副恍然模样,似乎是回想起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后,赵俊臣转头一招手,就见到一名户部官员迅速走到赵俊臣的面前,问道:“赵阁臣可是有事吩咐?”

赵俊臣点了点头,吩咐道:“你立刻前往工部与漕运这两个衙门一趟,向他们传达我的口信,告诉他们不要太贪心,今年疏通漕运的河工银子,依然是按照惯例只有五十万两,一两银子也不会多给!若是他们不满意的话,户部就会抛开他们,直接把这笔银子分给漕运沿岸的各地官府,让地方衙门直接负责河工事宜,这件事情也就无需他们经手了!

此外,疏通漕运的初期,所需的第一笔河工银子,大约是八万两之数,户部勉强还可以凑出来,若是工部与漕运两个衙门同意了我的提议,你就安排一下,尽快把这笔银子交给他们,让他们立刻出手疏通河道,告诉他们后续的银子也很快就会补上。”

等到这名户部官员领命离去之后,赵俊臣转头向李成儒笑着解释道:“工部、漕运这两大衙门一向是贪心得很,这一次狮子大开口向户部索要八十万两银子,就是想要欺生、打算趁着机会大捞一笔,但如今已是由我坐镇户部,他们自然是不敢漫天要价了!我交给他们五十万两银子,就已经特意为他们留下足够多的油水了......所以,他们很快就会同意我的提议。”

见到赵俊臣的这般态度,李成儒心中惊叹之余,依然是忧心忡忡的说道:“初期的第一笔河工银子固然是解决了,但后续还有四十余万两银子的缺口,只怕是很难补齐!朝廷目前的各项支出实在是太多了,任何一项都不能砍掉或是减少,却又要从哪里才能寻到银子补齐缺口?还有就是,户部事后要拿出一笔银子激励漕工,这笔银子也同样没有着落!”

李成儒离开户部衙门太久,这方面却是有些见识不足了。

四五十万两银子,听起来很多,但对于赵俊臣而言也只是一个小数字罢了。

要知道,赵俊臣前些日子前往陕甘三边主持军政,就一口气捞到了四百余万两银子!只要是赵俊臣愿意的话,他甚至可以由自己拿出一笔银子借给户部、补足这个缺口。

不过,正所谓“财不露白”,赵俊臣寻常时候也不会轻易动用自己的银子,否则只会引来德庆皇帝的贪婪目光。

事实上,近些年来,朝廷真正的隐忧在于粮食,而不是银子!

因为各地金银矿产的不断发现、持续开采,以及中华境外的长期输入,朝野各界的金银储蓄已经远远超过了前朝,银子也是贬值极快,购买力愈发低下,只是因为汉人百姓的储蓄习惯实在是太好了,这般情况才没有变得太过于触目惊心。

所以,只要是拥有足够的手段,想要筹措到四五十万两银子,绝不是一件难事,官员们想要捞银子也是容易得很,贪污受贿只是下等手段。

出于各种考虑,赵俊臣打算使用一种更容易引发争议的手段,以解决这笔银子的缺口。

想到这里,赵俊臣缓缓说道:“说起来,我也该寻机会拜访一下周阁老了!既然是涉及到了漕运衙门,这件事情无论如何也绕不开他。”

这一次,李成儒终于是听懂了赵俊臣的意思。

漕运衙门的水一向很深,外人也是极难插手。

但周尚景则是不同,漕运衙门乃是他的势力范围,现任的漕运总督张克爽更还是周尚景的孙亲家!

所以,赵俊臣想要在一个月内解决漕运难题,筹措到足够数目的河工银子只是一个开始罢了,工部的出力也只是其中一环,但后续的诸般事情若是想要进展顺利的话,就必须要取得周尚景的支持。

而且,趁着这个机会,赵俊臣也想要探一探周尚景的真实想法!

......

虫子的大学专业是经济学,大学群里全是相关方面的讨论,昨晚美股熔断,教授与同学都沸腾了,讨论了整整一个夜晚,回过神来已是天亮,所以今天很困,只有一个小章节,大家见谅!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