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031章.火没烧起来

摄政大明 第1031章.火没烧起来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这一锅香喷喷的狗肉,赵俊臣吃的是津津有味,身体也暖和了许多。

赵俊臣当然明白玄烨射杀猎犬、又把猎犬尸体交给自己品尝的深意,就是暗示“狡兔死、走狗烹”的意思。

但赵俊臣从来都不会把自己视为是走狗,他认为自己迟早都会成为猎手!现如今那些高高在上的猎手,往后说不定反而会变成走狗!所以他吃这顿狗肉的时候,也是完全没有任何心理障碍。

但高扬陪着赵俊臣吃这锅狗肉的时候,却是食不知味、心惊胆战。

好不容易等到赵俊臣表示吃饱了,高扬就连忙表示告辞,赵俊臣自然也不会留他,挥了挥手就让他离开了,赵安也是趁势告辞、相伴离开。

看着赵安与高扬的离去背影,赵俊臣却是突然一叹。

古今中外,官场上总是有着相同的弊病,那就是上层官员们总是喜欢重用那些有污点、品行有缺的人,对于那些品性高洁、问心无愧的人,反倒是敬而远之,甚至是嘲而远之。

原因无他,下面的人有把柄落在自己手里,今后就好控制,用起来也放心,就可以成为“心腹”,自然也就可以重用提拔了……至于那些不愿意同流合污的好人,只能留在下面慢慢苦熬。

但这般做法的后果,就是小人当道、卑劣者横行于世,高尚者反而是得不到提拔与重用,还要处处被人打压与排斥,想要出淤泥而不染实在是太难太难。

赵俊臣上一世的时候,对于这种现象就是深痛恶绝,但现在却也变成了这种现象的参与者、推动者、以及维护者。

就像是高扬,明明是一个通敌叛国、贪心妄为之辈,但等他今后证明了忠心之后,赵俊臣手里的各类资源就会倾向于他,助他步步高升、掌握更大的实权。

“世情磨砺之下,终究是变成了自己当初最为厌恶的样子……”

赵俊臣苦笑自嘲,但似乎并不打算改变。

至少,现在不会改变。

*

另一边,高扬离开了赵俊臣的房间之后,就连忙是再次向赵安郑重道谢,也再次向赵安说了许多承诺,赵安则是表示咱们今后就是休戚与共的自己人了,完全不必这般客气。

说完了场面话,高扬就小心翼翼的试探道:“却不知,咱们‘聚宝商行’与赵阁老之间是何关系?赵掌柜能在赵阁老面前说上话,赵阁老也愿意卖给赵掌柜一个面子,似乎是很熟悉的样子……难不成,赵阁老在‘聚宝商行’里面也参着一股?”

高扬是一个聪明人,仅是从今天这场谈话的一些细枝末节,就已经猜出了一些事情,认为赵俊臣与“聚宝商行”之间的关系很深。

事实上,高扬早就开始怀疑“聚宝商行”的来历背景了,但别看他在宣府镇内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将,但放在整个大明朝也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罢了,高扬本人也有自知之明,很明白有些事情绝不是他这种小人物有资格参与的,只要是银子落袋为安就不必理会太多,所以他对于“聚宝商行”的某些行径也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如今,高扬被“聚宝商行”抓到了把柄,已经再也无法下船,他自然就改变了想法,想要探究明白自己究竟是登上了怎样的一条船。

赵安也知道高扬是一个聪明人,早就料到了高扬会有这个问题,他与高扬一同离开赵俊臣的房间,也正是为了给高扬答疑解惑的。

不过,高扬毕竟是刚刚登船的新人,又是性子奸猾之辈,并不能立刻信任、透漏太多消息。

所以,赵安只是忌讳莫深的解释道:“以高参将的聪慧,自然会明白像是我们这样财力雄厚的商行,就必然是拥有深厚背景,高参将如今也是自己人了,我也可以向你透漏一些机密……咱们‘聚宝商行’的幕后股东有很多很多,每一位股东都是不可言说的大人物!”

赵安这句话并不算假,“聚宝商行”的股东确实有很多,赵俊臣有着后世见识,自然是不会只用自己的银子办事,也绝不会只用今天的银子办事。

所以,“聚宝商行”的股东不仅是包含了“赵党”官员、徽商、晋商等等,在赵俊臣的巧妙运作之下,甚至就连德庆皇帝的内承运库都能算是“聚宝商行”的大股东之一,所以“聚宝商行”的股东们也确实都是大人物。

只是这些股东并不了解“聚宝商行”的具体生意,只是每季度从“聚宝商行”这里领到一些红利罢了,赵俊臣才是“聚宝商行”的实际掌控者,也是“聚宝商行”的最大股东。

但在赵安的巧妙误导之下,却是让高扬误以为赵俊臣只是“聚宝商行”的众多股东之一,而且还是较为不起眼的那种,“聚宝商行”的背后有着许多大人物的共同运作!

这样一来,高扬就在心里无限拔高了“聚宝商行”的背景来历,心中又是敬畏、又是惊喜。

敬畏于“聚宝商行”的背景深厚,高扬今后自然是不敢轻易背叛;惊喜于自己的因祸得福,竟然进入了这样一个实力雄厚的庞然大物组织,无疑是攀上了一颗大树,只要是紧紧抱住“聚宝商行”的大腿,他的那些罪行就不会再有任何问题,反倒是变成了一个投名状,让对方可以放心重用自己,今后说不定就要步步高升了。

想到这里,高扬对于赵安的态度就愈发是恭谨与亲热了,连连点头道:“对!对!咱们今后都是自己人了……赵掌柜今后若是遇到了什么事情,直接交代我一声就行,我就当是自己的事情来办!哦,不对,我会比自己的事情还要更加卖力!”

赵安笑眯眯的说道:“说起来,我这里也确实有一件事情,需要高参将帮着出力一二。”

高扬表情一喜,认为这是自己初步融入团体的表现,连忙道:“赵掌柜请说。”

赵安叹息一声,道:“最近这段时间,京城中枢那边会有些混乱,赵阁老他这次主动请缨出马与建州女真谈判,就是为了躲开京城中枢的纷纷乱象,不想去管那些是是非非……赵阁老原本是以为,他与建州女真的这场谈判必然是耗时良久,却没想到仅是一天时间就谈成了……但在年关之前,赵阁老不希望自己太快返回京城,还想要滞留在宣府镇几日,却不知高参将有没有什么办法?”

高扬沉吟片刻后,很快就点头道:“这件事情好办,宣化府的下路有一伙流寇,规模也不大,只有三五十人,我原本是打算养一养他们,等他们肥了之后再是出兵围剿,但既然是赵阁老不希望自己太早返京,咱们就宣称这股流寇已然势大、在京城与宣府镇的官道附近大肆劫掠,赵阁老的身份是何等尊贵?这个时候自然是不能犯险返京,我到时候就会亲自领兵剿匪、顺便是拖延时间,等赵阁老什么时候想要动身返京了,这股流寇也就可以平定了……唉,只可惜这伙流寇还没有形成气候,提前出兵剿灭了他们也不会有太多浮财收入。”

赵安笑眯眯的说道:“高参将办事用心,我们‘聚宝商行’自然不会亏待你的。”

*

到了第二天,赵俊臣就离开了边境的营地、赶去了宣府镇的核心宣化府。

抵达了宣化府之后,赵俊臣稍稍休整了一下,就表现出一副尽忠报国的架势,打算立刻动身返京、向德庆皇帝禀报谈判成果,但还不等赵俊臣动身启程,宣化府就收到了有流寇劫掠官道的消息。

这样一来,赵俊臣的行程自然是被打断了,只好是“无奈”滞留在宣化府境内,而高扬则是主动请命,信誓旦旦的保证自己一定会尽快剿灭匪患、为赵俊臣扫平返程归路,然后就领着一支兵马兴冲冲的保境安民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赵俊臣滞留在宣化府内,但也一直都没有闲着,他时而是暗中帮着“聚宝商行”进一步扩张势力影响,时而是微服私访陕甘难民在宣府镇的生存近况,顺便也是广结良缘、趁机交好宣府镇的各位文武官员,对于宣府镇的许多状况也是愈发了然于胸。

与此同时,赵俊臣还一直是紧紧盯着京城中枢那边的动向。

就像是赵安所说,赵俊臣认为京城中枢这段时间必然会出现混乱。

根据赵俊臣的推断,在朝廷中枢的算计之下,南京六部很快就会面临失控,并且是引发民愤、尽失人心,朝廷中枢就会趁机提出收权之事,到时候必然会引发许多争议,而且还要再次派出一位重臣赶往南京六部坐镇,这种时候赵俊臣自然是能躲就躲。

与此同时,太子朱和堉出京调查各地藩王的事情也很快就会出现初步的结果,这必然是一颗平地惊雷,太子朱和堉本人也会因此引来许多非议,赵俊臣心中自有想法,并不打算太早出面为朱和堉说话,这般情况也需要赵俊臣留在宣府镇躲上一段时间。

总而言之,京城局势稍定之后,才是赵俊臣出手摘果子的最佳时机。

然而,赵俊臣在宣化府足足是等了五六天时间,京城中枢那边却依然是局势平静,赵俊臣所期待的乱象也是迟迟没有出现,不仅是朝廷中枢针对南京六部的计划迟迟没有任何进展,太子朱和堉调查各地藩王的事情也遭到了某些力量的暗中阻碍、可谓是毫无成果。

赵俊臣心里明白,这般情况显然都是周尚景出手拖延局势的缘故,这只老狐狸就是不想让自己独善其身。

原本是打算隔岸观火,但对岸的火势迟迟都没有烧起来,赵俊臣这个时候就有些尴尬了,只觉得进退两难。

最终,眼看着年关已是近在眼前,赵俊臣若是再不启程返京的话就会错过德庆皇帝的寿辰,只好是承认自己在周尚景面前棋差一招,乖乖的启程返京了。

当然,赵俊臣决定要启程返京的时候,高扬那边也“恰好”是传来了捷报,说他已经扫平了匪患、保障了官道的安全。

事实上,促使赵俊臣启程返京的原因,除了年关将近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因素。

首先是陕甘三边的功臣们这几日已经陆续抵达了京城,等待着德庆皇帝的封赏,赵俊臣必须要及时赶回京城,为自己的那些心腹争取好处。

其次是赵府那边派人快马传来了消息,说是几位徽商领袖已经赶到了京城之中,正等着赵俊臣返京之后求见,似乎是有什么重要事情想要与赵俊臣商议。

……

今天有事,回家已经很晚了,所以只有一个小章节。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