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039章.德庆寿辰(二)

摄政大明 第1039章.德庆寿辰(二)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对于德庆皇帝而言,今天也同样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大喜日子。

当他驾临太和殿的时候,可谓是心情极佳、满脸都是飒爽之意。

随着百官们的山呼万岁,德庆皇帝哈哈大笑,很快就让所有人平身免礼,摆足了姿态之后,就开始了今天这场盛典的第一个环节——那就是总结过去一年的朝廷政绩。

说是总结政绩,但实际上就是自吹自擂。

很显然,德庆皇帝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人前显圣、精神十足,自我吹嘘之际可谓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庙堂的政局稳定,百姓们安居乐业,这全都因为是朕的领导有方;

官场的吏治扭转,多位贪官污吏的罢免与定罪,这全都是因为朕的明察秋毫;

朝廷财政的扭亏为盈、国库钱粮的开源节流,也是因为朕的英明有术;

陕甘三边的大胜蒙古联军、河套地区的收复故土,还是因为朕的雄才大略。

建州女真、漠南蒙古、朝鲜等国的纷纷朝见,更是证明了朕乃是千古少有的一代明君。

当然,德庆皇帝的说法还要更为含蓄一些,但他洋洋洒洒说了一刻多钟的时间,总结起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赵俊臣站在百官前列,近距离听着德庆皇帝的这番讲话,表情间也是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了敬仰与钦佩之意,很是配合德庆皇帝的演讲。

但赵俊臣的心中,也涌现出了一些成就感。

这是因为,赵俊臣发现,德庆皇帝自吹自擂的这些功绩,大都是与自己有些关系——当然,这些功绩也确实离不开德庆皇帝所提供的平台与机会,但德庆皇帝显然是认为自己这个平台居功至伟、乃是关键所在,于是也就刻意忽视了赵俊臣的作用,赵俊臣这个时候自然也不会站出来与德庆皇帝争功——但听到德庆皇帝的详尽总结,赵俊臣发现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还是办成了不少实事的,并不只是一味的争权夺势、损人利己。

好不容易听完了德庆皇帝的自吹自擂,百官们也都像是赵俊臣一般的配合与知趣,所有人都是满脸的敬仰与爱戴,再一次的山呼万岁、马屁如潮。

还有许多性子机灵的官员,这个时候更是抓住机会、爆发了自己一生的演技,声嘶力竭、泪流满面,就好似他们亲眼见证了尧舜再世、圣人降临。

这般情况之下,赵俊臣也趁机是偷偷打量德庆皇帝的神态变化,却发现德庆皇帝的表情很是理所当然,坦然接受了百官们的露骨马屁,完全不觉得有任何不妥。

于是,赵俊臣不由是暗暗皱眉,只觉得德庆皇帝的心态确实是出现了某种变化,只是还不清楚这种变化对于赵俊臣而言究竟是好是坏。

*

又好不容易等到百官们的马屁如潮告一段落,随着一阵钟鼓与丝竹之声,这场庆典又到了第二个环节,也就是百官们向德庆皇帝参拜祝寿、进献寿礼。

周尚景的今年寿礼依然是一如既往,只是一篇亲笔所写的祝寿赋,并没有刻意花费心思,也没有投入多少成本,但以周尚景今时今日的地位与威望,却也没人敢挑他的毛病。

事实上,这篇祝寿赋的文采极佳、微言大义,乃是近年来极为少见的上等文章,德庆皇帝看过了这篇祝寿赋之后也很是高兴,还命人当众朗读,却是因为周尚景的文章之中赞颂了德庆皇帝的文成武德,也算是拍了马屁。

接下来,李和的所献寿礼是一尊近三尺之高的翡翠佛像、程远道所献寿礼是一本唐太宗亲笔注释的古籍,梁辅臣还留在陕甘三边主持大局,并没有返回京城,但也托人送来了一柄金刀作为寿礼,据传是窝阔台当年所用。

很快的,众人瞩目之下,终于是轮到赵俊臣进献寿礼了。

随着太监张德的一声“少傅、东阁大学士、不世新成伯赵俊臣进献寿礼”,赵俊臣走出了百官队列,同时又有一位小太监捧着赵俊臣所准备的寿礼进入太和殿、站到了赵俊臣的身后。

对于赵俊臣的今年寿礼,德庆皇帝抱有很高期望,见到小太监所捧之物以后,不由是心中好奇,主动开口问道:“赵爱卿,你今年所献寿礼却不似往年一般大动干戈,这份寿礼究竟是何物?为何要用红绸遮挡?”

赵俊臣笑道:“启禀陛下,臣今年所进献的寿礼,乃是偶然间所寻到的一个祥瑞!”

德庆皇帝表情一愣,连忙又追问道:“祥瑞?究竟是何祥瑞?”

对于君权天授的皇帝而言,“祥瑞”的意义实在是太重要了,代表着苍天的认同,德庆皇帝自然是极为重视。

赵俊臣也没有卖弄神秘,直接就转身掀开了红绸。

然后,赵俊臣进献给德庆皇帝的寿礼,终于是展现在众人眼前。

只见漆盘之上,平行摆放着四颗苹果!

不是金雕,也非玉琢,就是寻常可见的普通苹果。

当然,这四颗苹果皆是体积极大,还要明显大于成年男子的拳头,色泽红彤彤的看着极是鲜美多汁,但说根到底也就是寻常苹果而已!

在此之前,有许多眼尖的官员与勋贵,都已经发现了赵俊臣的寿礼形状看起来就像是果子,但所有人都认为只是形状相似罢了,再等到赵俊臣当众表示自己的这份寿礼乃是“祥瑞”之后,众人也皆是翘首以待、不敢小觑。

但任谁也没想到,赵俊臣的这份寿礼,竟然就真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几颗苹果而已!

几颗苹果罢了,又如何能算是“天降祥瑞”?

一时间,有许多官员与勋贵再次生出了幸灾乐锅的心思,认为德庆皇帝必然会龙颜大怒,还有许多人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站出来弹劾赵俊臣目无君父了。

然而,众位大臣与勋贵皆是站在赵俊臣的身后与两旁,并不能见到这几颗苹果的全貌,但德庆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却是清楚的看到了这四颗苹果的神奇之处!

仔细观察了片刻之后,德庆皇帝的表情逐渐凝重,隐隐间还有些激动之意。

“快!把这几颗果子拿过来,朕要亲自查看!”

张德站在德庆皇帝的身边,也见到了这几颗苹果的不寻常之处,随着德庆皇帝的一声吩咐,他连忙是奔下御阶、小心翼翼的捧起赵俊臣的寿礼,送到了德庆皇帝的面前。

然后,就见到德庆皇帝亲手拿起其中一颗苹果,仔细的观察与抚摩,表情也是愈发激动,喃喃道:“这不是后天雕琢!皆是浑然天成!果然是祥瑞!当真是天降祥瑞!”

激动良久之后,德庆皇帝终于是稍稍恢复了冷静,把手里的苹果放回原位,然后就示意张德捧着这几颗果子走到太和殿的中央,让百官与勋贵们近距离察看!

而百官与勋贵们近距离见到了这几颗苹果的全貌之后,也纷纷是轻声惊呼、不敢置信!

原来,这四颗红艳艳的苹果之上,赫然是浮现着四个浅白色的精美字体,分别是是“千”、“秋”、“万”、“岁”!

就像是德庆皇帝所说一般,这些字迹乃是浑然天成、自行浮现,完全没有后天加工的痕迹!

看似普普通通的苹果之上,竟然会自行浮现出“千秋万岁”四字,这不是天降祥瑞的话又是什么?

一时间,许多官员都像是德庆皇帝一般神色激动,连连是惊呼“天佑大明”!

见到德庆皇帝与百官勋贵们的激动模样,赵俊臣却是心中暗笑。

实际上,这几颗苹果就是后世常见的贴字苹果,也被称作艺术苹果,数百年后的每年平安夜之际,这种苹果可谓是处处可见。

贴字苹果的制作工艺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出现,乃是一位中国农民所创,但这项工艺并不复杂,其实就是利用了植物形成叶绿素与花色素的时候必须要有阳光照射的原理,在苹果的种植过程中使用字模遮挡阳光、阻止了苹果表皮的花色素合成,最终就会呈现出白色字迹!

工艺很简单,但用来糊弄明朝时期的皇帝与臣子,绰绰有余。

当然,这般工艺说起来很简单,但也耗费了赵俊臣许多时间与功夫,在盛产苹果的洛川县征用了上百亩苹果林,请来了几十位经验丰富的果农,利用各种手段同时进行试验,才终于是寻到了可行的办法,成功收获了两百余颗贴字苹果,又从中挑出了四颗体积最大、色泽最好的苹果作为寿礼献给德庆皇帝。

但无论如何,这份寿礼只是花费了赵俊臣几百两银子而已——赵俊臣选择贴字苹果作为寿礼,固然是因为“天降祥瑞”可以讨取德庆皇帝的欢心,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为了省钱——赵俊臣有很多银子,但还是要用在更有实际意义的地方。

*

等到百官与勋贵们的纷纷赞叹告一段落,张德就把这几颗苹果再次捧回到德庆皇帝的身边,德庆皇帝也是爱不释手,就好似见到了稀世珍宝,依然是不住的赞叹与抚摩。

然后,德庆皇帝恋恋不舍的抬头看向赵俊臣,表情间依然是残留着激动之意,问道:“赵爱卿所说没错,这几颗苹果可以自动浮现字迹,绝非是人力能成,必然是苍天所为,果然是天降祥瑞!

天降祥瑞啊!史书中的祥瑞之说竟是真的!看来苍天也认同了朕的功绩!赵爱卿你能寻到这般祥瑞,当真是立了一个大功,朕必将要重赏于你,你快向朕说说,这般祥瑞是从何处寻到的?”

这般时候、这般场合,自然是要编故事了。

幸好,赵俊臣很善于此道,胡编乱造之际就连眼睛也不带眨的,故事也是精彩纷呈。

一个道骨仙风的老者,说是要借着赵俊臣之手送给当朝圣君一份贺礼,这是一项光荣且又艰巨的任务,所以赵俊臣想要接受大任就必须要经过几项考验、证明自己对于德庆皇帝的忠心才行……

赵俊臣原本并不信他,但这名老者转眼间就展现神通、化烟而去,赵俊臣才知道自己遇见了一位神仙,自然是不敢忽视神仙的指示,连忙是遵照神仙的指示行事……

赵俊臣秉承着自己的耿耿忠心,经历了重重考验与诸般磨难之后,终于是寻到了一处神秘山谷,山谷之中种有一颗参天果树,果树之上则是悬挂着四颗浮现有字迹的果实,但等到赵俊臣摘下果实离开山谷之后,转头一看山谷已经消失不见了……

当然,这只是赵俊臣的故事大纲,故事内容还要更为复杂许多,也重点突出了赵俊臣不辞辛苦、不怕磨难的耿耿忠心,整个故事足足是讲了近半个时辰。

漫无天际的胡编乱造之际,赵俊臣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也不怕有人拆穿自己——这般情况下,质疑赵俊臣的故事就是质疑祥瑞,质疑祥瑞就是质疑德庆皇帝,所以赵俊臣的故事就算是再如何的匪夷所思,也绝无任何人敢指出来。

听完了赵俊臣的故事之后,德庆皇帝不由是满面神往、赞叹称奇,也再次夸奖了赵俊臣的忠诚与用心,两人的君臣关系似乎也出现了改善。

根据今天的流程,百官与勋贵向德庆皇帝进献寿礼的环节时间是一个时辰,而赵俊臣一个人就占去了近半个时辰,却是利用几颗苹果再一次的出尽了风头。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德庆皇帝与百官勋贵们依然还在赞叹着赵俊臣所献寿礼的神奇玄妙、以及赵俊臣所讲故事的精彩纷呈,再等到随后的众位官员向德庆皇帝进献寿礼之际,这些寿礼无论是怎样的珍奇贵重,也不由是相形见拙了。

就在这般情况下,献礼贺寿的环节也终于是告一段落。

*

再下一个环节,则是各国使节觐见德庆皇帝,称之为“万国来朝”。

说是“万国来朝”,固然是有夸张之嫌,但因为蒙古各部这一次皆是派出使节的缘故,使节数量足有三十余人之多,也确实是明朝数百年以来前所未有的盛事。

然而,等到各国使节的队伍鱼贯进入太和殿的时候,赵俊臣转头看去,所见情景却是让他不由一愣。

不久之前,赵俊臣在午门之外也曾是详细观察过各国使节,还发现了一个熟人——那就是玄烨身边的汉人臣子钱通。

不过,赵俊臣见到钱通之后,还以为钱通只是后金使节的随行人员,等到众位使节觐见德庆皇帝的时候,也一定会位列于不起眼的位置。

毕竟,钱通的身份极为敏感,他原本是辽东地区的一位知府、乃是德庆皇帝的臣子,但如今已是背叛了德庆皇帝、投效了建州女真的玄烨,若是让德庆皇帝发现了他的来历,就必然是要勃然大怒,建州女真与明朝之间的关系也很有可能会发生变数。

但如今,各国使节进入太和殿的时候,赵俊臣却发现钱通赫然是走在所有人的最前列,竟然还是各国使节的领头人物!

这样一来,钱通就算是不想引起德庆皇帝的注意力也绝无可能了!

“建州女真究竟在想些什么?为何要让钱通这个汉人叛徒作为各国使节的领头人物?这简直就是**裸的挑衅与打脸啊!他们难道就不怕德庆皇帝恼羞成怒吗?”

想到这里,赵俊臣不由是眉头紧皱,只觉得建州女真的这般举动恐怕是另有图谋!

……

尘埃未定、静观其变,且行且珍惜。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