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042章.心有*一

摄政大明 第1042章.心有*一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帝王平定天下,式赖师武臣力;东阁学士、少傅赵俊臣,先平陕甘之侵寇,后定河套之故土,以致海宇安定、大振国威,克承忠勉之风,嘉兹报政,用慰显扬之志,畀以殊荣......特封为新成伯、世袭罔替,另赐予免死金牌一面,钦此!”

随着张德扬声读完了圣旨,太和殿内的百官们顿时是一片哗然,绝大多数人都是面现震惊。

相较于梁辅臣的封赏,赵俊臣的赏赐算不上是多么丰厚,甚至还有些吝啬。

梁辅臣被直接册封为忠毅侯,还晋升为内阁次辅,金银珍宝也赏赐了许多,而赵俊臣只是摘掉了爵位前面的“不世”二字,今后可以把爵位世袭罔替的传承下去,但以赵俊臣的地位与功绩而论,这也算不得是多么优厚的重赏。

不过,这是早有预料的事情,赵俊臣当初被德庆皇帝召回京城的时候,他在陕甘三边的赫赫战功就已经得到了嘉奖与册封,今日的封赏只是针对赵俊臣在朝廷收复河套地区之际的庙算之功罢了;而且赵俊臣的*纪太轻,若是封赏太厚的话很快就会面临赏无可赏的尴尬局面,无论德庆皇帝还是赵俊臣,都会竭力避免这般情况出现。

真正让百官们感到心中震惊的,却是德庆皇帝赐给了赵俊臣一面免死金牌!

其实,德庆皇帝今天要赐给赵俊臣一面免死金牌的小道消息,早就在**之中悄悄流传开了,但绝大多数**都不相信德庆皇帝会对赵俊臣这般慷慨、承诺未来,大都是认为这个消息只是谣言。

但这一刻,百官们震惊发现,德庆皇帝竟然还真给了赵俊臣一个长远承诺!

百官们虽然也知道,**历史上有许多重臣都被皇帝赐予过免死金牌,但这些重臣的结局大多数都算不上好,但听到这道圣旨之后,百官们看待赵俊臣的目光,依然是悄然间发生了转变!

*一,这面免死金牌当真有用呢?

*一,德庆皇帝是真想要给赵俊臣一个长远承诺呢?

*一,赵俊臣今后将会像是周尚景一般成为三朝老臣、权倾朝野呢?

若是赵俊臣不再有兔死狗烹的远患,朝野各方今后对待赵俊臣的态度,就必须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了!

而这种“*一”的想法、这种悄然间的态度转变,也正是赵俊臣所需要的。

就这样,在百官们的震惊目光之中,赵俊臣满是感恩戴德的出列,答谢了德庆皇帝的封赏,又向德庆皇帝表忠心说了许多漂亮话,但他的眼神依然平静,甚至还有些不以为然。

*

封赏了赵俊臣之后,德庆皇帝又陆续嘉奖了许多位陕甘与河套战事的有功之臣。

排在梁辅臣与赵俊臣之后的受封**,却是这段时间以来风头最劲的关武元,他也是去*一系列战事的最大受益者。

自从关武元凯旋返京之后,就多次得到了德庆皇帝的召见,德庆皇帝对于关武元的形象气质颇是印象深刻,关武元又一向是善于夸夸其谈、装腔作势,每次说大话、吹法螺的时候总是拍得胸膛啪啪作响,也就轻易蒙骗过了不懂兵事的德庆皇帝,让德庆皇帝愈发认定关武元是一名赤胆忠心的当世名将了,自然是刻意的怀柔笼络,颇是赏赐了关武元许多好处。

见到德庆皇帝的这般态度,百官们也都知道关武元很快就要一飞冲天了,不仅是禁军将领们这段时间以来争相讨好于他,“帝党”**们也纷纷是与关武元刻意拉近关系,还有传言说兵部尚书王寿与关武元已经在私下里拜了把子、结为了异性兄弟。

时至今日,关武元赫然已经成为了禁军之中的魁首人物,也成功融入了“帝党”的核心圈子,成为了最受德庆皇帝宠信的心腹武将。

这般情况下,德庆皇帝封赏关武元的时候,自然是毫不吝啬,不仅是晋升关武元为京营大都督、负责整个北直隶的防务事宜,还册封关武元为右柱国、武忠伯,爵位已是不逊于赵俊臣了。

事实上,关武元的今日封赏能有如此之厚,主要还是因为赵俊臣前段时间为众位**争取好处的时候,至始至终都**提及过关武元的名字,也就让德庆皇帝愈发是认定关武元与赵俊臣不是一路人了,自然是放心重用。

当关武元出列领旨的时候,也是仰头挺胸、满脸傲气,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丝毫不认为自己受之有愧。

但偏偏,关武元的这般架势,还当真是蒙骗过了绝大多数**,百官们只觉得关武元举手抬足之间充满了霸气与自信,果然是实至名归的一代名将。

对于这般情况,赵俊臣一方面是乐见其成,另一方面却又觉得有些讽刺,心情颇是复杂。

*

封赏了关武元之后,则是轮到了陕西巡抚章晟德。

在陕甘与河套的战事期间,章晟德一直是负责后勤与安民之事,也算是功不可没,但他的过错也有许多——不仅是参与了前任三边总督王铮的绥靖计划,辖区内的天水城还发生了一场民乱——最重要的是,章晟德已经成为了赵俊臣的朋党,也就让德庆皇帝愈发是不喜欢他了。

所以,德庆皇帝认为章晟德只是“功过相抵”,并不需要特意封赏,但因为赵俊臣的据理力争,终究还是给了章晟德一些好处。

这个时候,在德庆皇帝的旨意之下,章晟德被调任为四川巡抚,并**提升官级品阶,但四川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环境好歹要比陕西优越一些,又有川盐整改的事情容易出政绩,倒也算是一个优渥肥差。

所以,章晟德接受德庆皇帝的封赏之际,表情间满是欢喜之意。

*

章晟德之后,则是固原总兵方振山。

这个人同样是军功不俗,但就像是章晟德一样,他与赵俊臣走得太近了,不论是留在京城中枢担任要职、还是外放到地方执掌实权,德庆皇帝皆是无法放心,索性就把他调任到辽东担任都督同知之职。

都督同知乃是朝廷的正一品官职,拥有协助地方大员整顿军备之权职。

这项任命,德庆皇帝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也得到了赵俊臣的赞同,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所谓政治就是如此,德庆皇帝想要打压赵俊臣,赵俊臣也提防着德庆皇帝,但两人遇到共同目标的时候,依然还会默契的携手合作。

在**九边军镇之中,就要以辽东镇耗费钱粮最多,如今已是尾大不掉之势,德庆皇帝任命方振山为辽东都督同知,既是限制了他的手中实权,也可以利用他来制衡辽东镇总兵何宇,让朝廷今后有机会逐步削减辽东镇的军费与势力。

最近几*,随着建州女真的主动请降,短时间内并不会出现太过于严重的边患,辽东军镇的重要性有所降低,也正是朝廷出手削权的最佳时机。

而且,方振山这个人领兵作战的本领倒是寻常,但他讨好上司、串联同僚、拿捏下属的手段却是一绝,让他负责这件事情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对于德庆皇帝的封赏与任命,方振山自然是有些不乐意,他不愿意去趟辽东镇的浑水,但因为赵俊臣的劝说与某些承诺,方振山终究还是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

再接下来,则是轮到了老将何漳。

在表面上,何漳乃是赵俊臣的军中心腹,也是赵俊臣最为倚重的武将,而且何漳也认为赵俊臣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平日里对于赵俊臣可谓是马首是瞻。

但赵俊臣却是清楚知道,何漳此人颇有原则,他固然是感念赵俊臣的知遇之恩,但还是更加忠心于朝廷大义与德庆皇帝,真到了某个****,何漳绝对会站在德庆皇帝的那一边。

所以,赵俊臣就把何漳树立为吸引德庆皇帝注意力的靶子,一直是态度积极的为何漳争取好处,而赵俊臣的这般态度也让德庆皇帝愈发是敌视何漳,无论如何也不同意何漳执掌实权。

最终,迫于德庆皇帝的压力,赵俊臣“百般无奈”之下,只好是做出了“让步”,何漳被安排到了五军都督府、担任后军都督府的右都督,这是一个看似尊贵却无实权的官位,从今往后只怕是再也**领兵作战的机会了。

不过,因为赵俊臣在这件事情上做出了让步,德庆皇帝的态度也是稍稍软化了一些,同样是在章晟德、方振山等人的任命封赏方面做出了让步。

可以说,章晟德、方振山等人如今还可以拥有一部分实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何漳的“牺牲”。

何漳是一位愚忠臣子,向来是信奉着“雷霆雨露皆是皇恩”的道理,虽然是遗憾自己今后不能领兵作战了,但德庆皇帝表面上并**亏待他,还给了他一个看似尊荣的官位,所以也就坦然接受了德庆皇帝的任命与封赏。

*

再随后,西安知府吴启凡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这个人在陕甘战事期间一直都在赵俊臣的麾下办事,也被视为是赵俊臣的朋党,德庆皇帝索性就把他安排到户部任职,户部衙门早已是赵俊臣的后花园,再多一个吴启凡也不会增强赵俊臣的实力。

同样与赵俊臣走得极近的禁军同知张成勋,他的军功战绩哪怕是被关武元窃走了大半,也依然是极为耀眼,无论如何也**理由压制,所以就被德庆皇帝任命为广西驻守总兵——广西之地极为偏远,环境也是异常疾苦,境内的卫所军队皆是不堪一用,吃空饷与逃兵现象还要远甚于北方的九边军镇,时不时就会遇到土司叛乱,却是一个苦差,但他的官职总算是提升了一级,也拥有了实权与表现机会,今后也许还有更进一步的机会。

除此之外,像是河东巡抚吴敏、河西巡抚张文辉、甘肃镇总兵金虎原、榆林镇总兵王源等人,所有参与了陕甘与河套战事的文武**,也皆是各有封赏,但他们与赵俊臣的关系并不密切,所建立的功绩并不足以让他们的地位提升太多,也就不必多提。

*

遇到今天这般普天同庆之日,所有人都会跟着沾光不少。

封赏了众位**之后,德庆皇帝马上就再次宣布,朝中所有**皆是赏赐一个月的俸银,各地府县也都有减免税赋若干,同时又是大赦天下,却也让许多臣民收获了实惠。

等到这一切都是结束之后,时间已是巳时。

随后,今天的这场大典,也就进入了最后一个环节——所有**皆是跟随德庆皇帝摆驾前往圜丘、进行祭天大典。

而这场祭天大典,也将是今天这场盛典的**。

随着德庆皇帝的一声旨意,百官们鱼贯涌出了太和殿,再次汇聚于午门之外。

再等到德庆皇帝的御辇驶出皇宫,百官们也纷纷步行跟在辇车之后,向着圜丘方向而去。

圜丘距离紫禁城并不算远,但百官们一向是养尊处优,这段路程很快就让他们苦不堪言。

身为百官之首,周尚景已经*过七十,尤其是有些坚持不住,还没走几步就已是力乏,脚步愈发是缓慢沉重。

赵俊臣就走在周尚景的身后,发现了周尚景的异常之后,连忙是赶到周尚景的身边、搀住了他的胳膊。

周尚景并**拒绝赵俊臣的协助出力,只是喘息片刻后,苦笑摇头道:“老了老了,还没走几步就已经扛不住了......唉!真是怀念当*啊,不论是攀登泰山,还是策**驰,都完全不会觉得累,哪像如今这般不中用......也该是告老还乡、颐养天*了,朝廷之中有俊臣这样的后进,老夫离开的时候也能安心。”

对于周尚景的这般说法,赵俊臣却是完全不信,所以也就**回应,只是挥手召来一名附近的宦官,吩咐道:“你代我去向陛下求一道旨意,请陛下恩准朝中老臣们同样是乘坐车轿而行,否则只怕是他们坚持不住,说不定还会影响到今天的祭天大典。”

这名宦官见到周尚景的吃力模样,自然是不敢怠慢,连忙是向上通报。

很快的,就见到大太监张德匆匆赶来,也带来了德庆皇帝的旨意,宣布所有*纪六旬以上、或是身患疾病的**皆是可以乘坐车轿而行。

听到德庆皇帝的这般旨意,许多坚持不住的**皆是长吁了一口气,感谢了德庆皇帝的开恩之后,连忙是寻找车轿乘坐。

而张德宣布了旨意之后,却**立即返回到德庆皇帝的身边,反倒是寻到了赵俊臣这里,说道:“赵阁臣,陛下召你前往御辇之中谈话,似乎是有事情要问。”

赵俊臣不由是心中奇怪,不明白德庆皇帝为何要选在这个时候召见自己,有什么事情难道就不能等到祭天大典之后再谈吗?

带着心中疑惑,赵俊臣也告别了周尚景,匆匆赶到了队伍前列、登上了德庆皇帝的御辇。

然后,赵俊臣就看到德庆皇帝正在把玩着自己不久前所进献的“祥瑞”苹果,表情间满是严肃与认真,但隐隐间又有些期待之意。

见到赵俊臣之后,德庆皇帝抬手拒绝了赵俊臣的行礼问安,然后也**绕圈子,直接问道:“赵爱卿,你今天进献祥瑞之际......所讲的那个故事,可是真的?这世上当真有神仙存在?”

赵俊臣心中一愣,却没想到德庆皇帝这般急切召见自己,竟然只是为了自己胡编乱造的那个故事!

赵俊臣所编造的那个故事,可谓是荒诞离奇,原本并不指望德庆皇帝会真的相信。

当然,德庆皇帝表面上一定会表示相信的,毕竟这个故事有助于德庆皇帝提升威望、巩固皇权,唯一的坏处就是赵俊臣会利用这个故事与德庆皇帝绑定在一起,让所有人今后都不敢轻易**赵俊臣的忠心。

但赵俊臣**没想到,德庆皇帝不仅是表面上相信了这个荒诞故事,心里面竟然也是半信半疑,所以才会特意召来赵俊臣进行确认。

但赵俊臣转念一想,发现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无论德庆皇帝再是如何的精明多疑,也终究是受限于时代与见识,而且赵俊臣所进献的“祥瑞”苹果,也确实是超乎了这个时代人们的想象,除了神仙之说以外,也根本寻不到别的解释。

这般情况下,德庆皇帝固然是不敢全信赵俊臣的故事,但也不敢全然不信。

*一,赵俊臣所讲的故事是真的呢?

*一,神仙赐下了机缘,自己却是全然不信,岂不是白白错过了机会?

*一,这世上确实存在有神仙,那是不是意味着......长生之术也同样存在?

这样的“*一”念头,让德庆皇帝的心情难以自抑,所以就忍不住召来了赵俊臣亲自询问。

见到德庆皇帝询问之际的认真模样,赵俊臣就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回答必然会深刻影响到德庆皇帝今后的许多想法与做法,说不定还会改变庙堂局势走向,心中念头急转之余,态度也顿时是严肃了起来。

然后,在德庆皇帝的期待目光之下,赵俊臣缓缓给出了答案。

......

PS:遇到了一些意外状况,虫子前两天一直**机会回家,今天返回家里已是晚上八点多,匆匆赶出了一章,先更后改。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