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069章.各有所谋(七)

摄政大明 第1069章.各有所谋(七)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李如安初次见到贾伦的时候,心里就下意识涌现出了一股无法抑制的忌惮与厌恶之意,就连表面上的客套也无法做到。

于是,李如安每次与贾伦相见的时候,索性就把自己伪装成沉默寡言、不动声色的模样,再加上贾伦本人也是阴沉毒辣的性格,所以这两人每次相见总是气氛冰冷。

此时,听到贾伦的询问之后,李如安也没有任何的绕圈子,直接答道:“自然是得手了。”

贾伦点了点头,脸上并没有任何幸喜之色,只是再次问道:“太子的那封密疏之中,究竟讲了些什么?你所有内容详细说给我听,我会向七皇子殿下转述。”

李如安却是摇了摇头,道:“口头上说不清楚,还是由我把内容写出来,由你转交给七皇子殿下吧。”

说完,李如安不等贾伦表态,就再次取出了笔墨纸砚,准备给七皇子朱和坚写信。

对于李如安而言,后路总是越多越好,如今赵俊臣对于宦官干政的看法似乎是有所松动,李如安也对赵俊臣多了一些期望,但他并不会毫无保留的押宝赵俊臣,毕竟赵俊臣今后也许会反悔失言、也许会垮台失势,所以李如安也不会轻易放弃朱和坚这条线。

也正是缘于这种考虑,李如安才会坚持要以写信的方式与朱和坚进行联系,而不是让贾伦负责转达话语——若是让贾伦控制了他与朱和坚之间的消息传递与想法交流,今后很容易就会受制于人,若是贾伦今后心生恶念的话,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就可以误导朱和坚对于李如安的看法。

但后世的《红楼梦》之中,有一句话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另一边,见到李如安的这般表态,贾伦依然是不置可否,就好似完全没有看出李如安的小心思,只是静静站在一旁、看着李如安的表现。

然而,等到这一切皆是准备就绪之后,李如安正打算落笔写信,贾伦却是盯着砚台上的墨液未干,明显是不久前才被人使用过,突然开口问道:“砚台上的墨汁已经提前磨好了,如今只是稍有干燥……你刚才用笔墨写过别的东西?”

随着贾伦的突然询问,李如安执笔的手不由是轻轻一抖,将一滴墨水洒在了纸张上,原本洁白干净的纸张之上顿时就被染黑了一小片。

砚台上的残留墨液,自然是因为李如安刚刚给赵俊臣写了一封密信的缘故,如今被贾伦看出了破绽,身为双面间谍的李如安难免是有些惊乱。

不过,李如安终究是有些城府,很快就收敛了异常表现,不动声色的把染墨的纸张揉成一团、随手丢到一旁,声音平静的说道:“今天为你们做了一件大事,我这个人却是胆子不大,返回屋中之后依然是心中慌乱,所以此前一直都在练习书法、静心宁神。”

贾伦点了点头,轻声道:“咱家也听说过你的事迹,虽然不是内书房的正统出身,但你的学识才华却是极为不凡,要远远高于寻常的宫中太监,必然是书法也有过人之处!

却不知,咱家趁着你写信的机会,能不能在一旁观摩一下你的书法笔迹?七皇子总是说咱家的学识太差,也好趁机向你学习一二。”

贾伦这一番话说得好听,但实际上则是向李如安索要他刚才“练习书法”的证据,显然是心里已经有了怀疑,怀疑李如安还与朱和坚以外的某个势力暗中联系。

但李如安哪里会有证据给他?这种时候自然是断然拒绝。

“不行!”

“为何不行?只是一些练习书法的字帖临摹罢了,又有何见不得人的?”

见到贾伦的纠缠不休,李如安的声音变得冰冷,表情间充满了无愧于心的坦然与不耐,轻哼道:“一个人在心烦意乱的情况下,练习书法之际往往会落笔写下一些无法向外人述说的心里话,唯有这般直抒胸臆才可以缓解内心情绪,而我也是这般情况!

这些心里话未必就有害处,只是涉及到了人心之本恶与不堪,也不是旁人应该知道的,你的这个要求,却是有些过份了!”

听到李如安的这般解释,贾伦向来是面无表情的脸上,竟是表现出了一些歉意,点头道:“原来如此,是我唐突了,李兄弟千万不要见怪!”

然后,贾伦不经意间转移了话题,又说道:“对了,陛下的御书房密匣之中有许多份密疏,你这次偷看了太子的那密疏之余,有没有趁机偷看过别的密疏内容?若是有的话,就趁着这次机会一同告知于七皇子殿下,这些消息对于七皇子殿下而言也许另有用处。”

李如安直接摇头,道:“我说过的,我胆子小,偷窥密匣的时候生怕会被人发现,偷看了太子的那份密疏之后也不敢冒犯耽搁时间,就迅速处理了所有痕迹、重新锁上了密匣,并没有看过别的密疏内容……对于我这种人而言,许多事情越少知道就越好。”

“原来如此,确实是很谨慎的做法,对于咱们这些内廷可怜人而言,谨守本份就是最聪明的活法。”

说完,贾伦就后退一步默默旁观,不再干涉李如安给朱和坚写信的事情,只是他盯着李如安的眼神就好似刀子一般,让李如安浑身都不自在。

朱和坚乃是玩弄阴谋权术的大家,贾伦自幼跟在朱和坚的身边也受到了不少言传身教……李如安的那些小手段、小心思,在贾伦眼中并不高明,颇是有些班门弄斧的意思。

李如安也知道自己不小心让贾伦发现了破绽,但他心存侥幸,认为贾伦只是心存怀疑的话未必就会有实际动作,所以就一直强行镇定着,好不容易才压下了心中情绪、逐渐写完了书信。

因为赵俊臣的指示,李如安写信之际毫无隐瞒,把太子朱和堉的密疏内容尽数写入信中,然后把书信封好交给了贾伦。

等到贾伦伸手接过密信之后,李如安又从怀里掏出了密匣的备份钥匙同样交给贾伦,说道:“这把钥匙你也拿回去吧,若是让它一直留在我手里,我今后只怕是睡不好觉。”

李如安的这般表态,显然是为了强调自己的谨慎与胆弱,希望以此来降低贾伦的疑心。

但实际上,李如安早就利用一块面团留下了密匣钥匙的模型,今后很轻松就可以再配一把。

另一边,贾伦似乎也很赞赏李如安的这般本份表现,一贯阴冷的表情也多了一丝和善,伸手接过了李如安递来的钥匙,道:“这把钥匙交回来也好,但今后你也许还会再用上它,你要心中做好准备。”

说完,贾伦就转身离开了。

李如安跟在贾伦身后,等到贾伦离开房间之后就默默闭上了房门。

但就在房门闭合之际,无论是房间里的李如安、还是房间外的贾伦,两人的表情皆是迅速阴冷了下去。

*

却说,贾伦离开房间之后,李如安就愈发是心神难安、坐立不定。

贾伦明显已是有了疑心,李如安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把这个情况告诉赵俊臣。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刚刚才向赵俊臣证明了立场与忠心、与他缓和了关系,谁曾想自己只是稍有不慎,就让贾伦寻到了破绽,如今还必须要设法化解七皇子的疑心……简直是糟透了!

贾伦发现了破绽之后,就算是无法确定我有二心,也必然会把今天的事情告知于七皇子……依照赵俊臣的说法,七皇子一向是斩草除根的决绝性子,所以我若是想要化解他的疑心,动作就必须要快!

眼下这般情况,求助于赵俊臣的保护也未必是一个好选择!

自从经过了陕甘战场之后,我可谓是亲眼见证了他的性情变化,如今的赵俊臣说是杀伐果决、翻脸无情也不为过,若是他收到消息之后,认为我已经变成了他的一个破绽,说不定还会抢在七皇子之前对我动手……”

喃喃自语之间,李如安不由是面色苍白。

他偷看了好几份御书房密匣里的密疏内容之后,原本已是雄心壮志、想要大展宏图,只可惜这种状态只维持了一个上午,就再次变成了从前疑神疑鬼、惶恐不安的模样。

说根到底,老虎就是老虎,兔子就是兔子。

而且,以李如安的手段心机,让他在赵俊臣与朱和坚这两个阴谋家之间左右逢源、当一个合格的双面间谍,也实在是太为难他了。

就这样左思右想之后,李如安发现仅凭他一个人的智慧已经很难处理这般局面了,必须要寻到一位智者为他参谋一二。

于是,李如安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刘冶。

当初的陕甘战事期间,天水城内突然爆发了一场民乱,而刘冶也因为平日里在民间有些声望的缘故,受到乱民们的裹挟、成为了乱民首领。

然而,刘冶却是有些见识,成为乱民首领之后不仅没有领着天水百姓继续作乱,反而是主动出手遏制了混乱、维护了民间秩序,再等到李如安奉令赶去天水城平息民乱之后,他更是主动出降请罪,然后则是态度积极的戴罪立功,不仅是协助李如安顺利剿灭了天水城内的另外几股乱民势力、还帮着李如安迅速平复了天水城的各种乱象。

在此期间,刘冶所表现出来的精明与手段,让李如安深为看重,再加上李如安当时考虑到自己的孤立无援、身边缺少幕僚辅佐,于是就刻意用了一些心思,冒着风险先后向赵俊臣与德庆皇帝二人求情,重点描述了刘冶当初参与天水民乱之际的迫不得已,以及他后来待罪立功之际的卓越表现。

最终,因为李如安的力保,刘冶身为乱民首领不仅没有受到朝廷的重惩,等到德庆皇帝封赏功臣之际,竟还捞到了一个正九品官职,成为了苑马寺的监正,拥有了领取朝廷俸禄的资格!

对于刘冶的智慧手段,李如安还是有些信任的,而且他能有今日的境遇,也全是因为李如安当初的力保,所以这个人对于李如安也有些忠心与感激。

这样一来,当李如安想要寻人商议对策的时候,刘冶也就成了最好的人选。

想到这里,李如安不敢有任何耽搁,迅速离开了房间,出宫去寻了。

*

而就在李如安赶往宫外寻找刘冶的时候,贾伦也已经返回了七皇子府,把李如安的密信交给了朱和坚。

贾伦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向朱和坚提及李如安今天的异常表现,只是静静等着朱和坚看完了李如安的密信内容。

而李如安看过了这封密信之后,则顿时是面色一沉,没有丝毫犹豫的迅速起身,说道:“立刻进宫,我要去见父皇!”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