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076章.所谓“信任”

摄政大明 第1076章.所谓“信任”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当赵俊臣再次见到张道全的时候,张道全的神态举止似乎并没有出现太显著的变化,依然是面色苍白,依然是态度谦卑,神态间还给人一种神经质的感觉,既像是惊弓之鸟,又像是神神叨叨,只是进一步恢复了平日里的伶俐口齿。

实际上,张道全再次见到赵俊臣之后,就直接把手里的伏罪状交给了一旁的许庆彦负责保管,然后就再也没有谈及他与马忠的事情,就好似这件事情从未发生过一般。

随后,张道全就开始滔滔不绝的向赵俊臣讲诉着他对于“同济庙”的未来规划,似乎是想要进一步向赵俊臣展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又似乎是陷入了某种奇怪的臆想之中。

“赵阁老,我刚才认真考虑过了,您说得完全正确,‘同济庙’如今看似是发展势头不错,但实际上已是陷入瓶颈,只能与佛道两家争夺一些民间底层的信众,但佛教两家毕竟是根深蒂固,虔诚信徒众多,还愿意抛弃佛道两家、改信‘同济庙’的民间底层信徒,如今已是越来越少,今后还想要进一步扩张‘同济庙’的影响力,只怕是就要事倍功半……

小人认为,‘同济庙’会出现这样的瓶颈,就是因为从前一直都不敢在朝野上层发展信徒的缘故,这样一来不仅是让‘同济庙’的后续发展越来越困难,众神的教义也是迟迟不能传扬于世,亦无法为阁老您提供更多助力……

而‘同济庙’从前不敢在朝野上层发展信徒,只是因为根基不稳必须要低调行事,小人亦是魄力不足、一直不敢放开手脚,但今天听了阁老您的提点之后,小人已是大彻大悟,认为‘同济庙’如今已是根基稳固,完全可以做出更多成绩,也是时候逐步在朝野上层发展信徒了,等到‘同济庙’在朝野上层有所建树之后,不仅能迅速扩张影响,进一步带动底层信徒的改信,阁老您也能收获更多助益,‘同济庙’所供奉的众神也必然会大为欢喜……”

听着张道全的滔滔不绝,赵俊臣不由是有些奇怪。

赵俊臣原本就有改变“同济庙”今后发展方向的意思,却没想到还不等赵俊臣开口,张道全就已经主动提出此事,还颇有一种自告奋勇、亲力亲为的意思。

要知道,张道全从前只是一个出身于边远地区的神棍,他在京城之中历练了一年有余的时间之后,也就是到了最近这段时间才好不容易克服了对于朝廷官员的天然畏惧,不至于一见到朝廷官员就会忍不住的弯膝献媚。

也正是因为张道全此前一直无法摆脱他对于朝廷官员的天然畏惧心理,对于“同济庙”在庙堂中上层发展信徒的事情,张道全从前也一直都是尽量推诿逃避的,相较于他如今的积极表现可谓是截然不同。

刚开始的时候,赵俊臣还以为,张道全的这般变化只是因为他受到敲打之后急于证明自己价值的缘故,但赵俊臣仔细观察了张道全片刻之后,却发现张道全讲诉这些事情的时候表情很是认真,隐约间还带着一丝热切。

这样的表现,就更为奇怪了。

就在今天之前,张道全一直都只是把“同济庙”视为是自己敛财与提升地位的一件工具,他从前与赵俊臣谈论“同济庙”的时候,重点从来都是“同济庙”扩张影响之后将会收获怎样的实际好处,却从来都不会把“同济庙”所供奉的各路神仙挂在嘴上、放在心上。他向信徒们宣扬教义的时候,心里也一直都很清楚自己只是在欺骗蛊惑,毕竟“同济庙”的那些荒诞教义原本就是张道全自己胡编乱造出来的,他本人当然是全然不信。

但如今的张道全,则是三句话不离“同济庙”的众神,急切想要传扬教义,就好似他对于“同济庙”的那些荒诞教义已是深信不疑、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虔诚信徒一般。

赵俊臣一时间有些拿捏不准,暗暗思索道:“看他的神智还算清醒,头脑也还算是冷静,但这样的表现……难道是他今天所承受的刺激太深,所以就开始逃避现实,把自己的心神寄托于神巫之道了?还是说,反复的重复谎言、欺骗信徒之后,最终把自己也骗进去了?”

从初心上来讲,赵俊臣在今天所安排的一切,只是希望张道全经历一场大变之后,提升他的觉悟、城府与胆气,今后应付德庆皇帝的时候也不至于轻易露出马脚,刚才收到消息得知张道全亲手掐死马忠之后,赵俊臣还以为张道全已是大破大立了。

却没想到,张道全竟然会变成了这样一副神神叨叨的模样。

若是张道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只是学会了逃避现实、把心神寄托于神道的话……这样的结果,似乎也不是特别坏。

毕竟,很多时候,想要骗过别人,就首先要骗过自己,若是就连张道全自己也相信了“同济庙”的教义,今后再让他出面蛊惑德庆皇帝,说不定还会收效更佳。

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张道全发生了这般变化之后,依然还保留着他曾经的传教与蛊惑的天赋,也依然还可以受到控制。

只要是张道全还可以受到控制、也还可以完成赵俊臣所交代的任务,赵俊臣并不介意他是否出现了精神方面的问题。

于是,沉吟片刻后,赵俊臣也不再谈及此前的事情,只是试探道:“前段时间,我让‘同济庙’建造秘殿、暗中供奉一位尊号是‘南海三圣’的神仙,这件事情你还记得吧?”

张道全连连点头,道:“小人当然记得,您还让小人尽快编撰关于这位南海三圣的相关教义与神迹传说,小人如今都已经编撰完毕好了。”

说完,张道全就向赵俊臣详细介绍了他编造出来的关于南海三圣的教义与传说,依然是滔滔不绝,似乎已经彻底恢复了曾经的伶俐口才。

张道全所编撰的内容,似乎是借鉴了民间《西游记》之中菩提老祖的形象,又融合了南方沿海地区的妈祖神话,总之就是把南海三圣描述成了一个神通广大的隐世神仙,他本人虽然声名不彰,但许多民间的著名神仙都是他的徒弟,总体而言还算是逻辑自洽,并没有明显破绽,相关故事也还算是引人入胜。

看起来,张道全的传教天赋并没有因为他的精神异常而下降,反倒是增加了一种异常的说服力。

他讲诉这些故事的时候,神态间所流露的狂热与尊崇,就好似南海三圣这位神仙就是真实存在的一般,但与此同时他的神智依然清醒,也依然还可以清晰记得这一切故事都是他自己不久前亲自编撰出来的……总而言之,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状态。

赵俊臣暗暗观察着张道全的神态反应之余,也在认真倾听着张道全的讲诉,等到张道全滔滔不绝的描述终于告一段落之后,也很是满意的点头表示认可。

然后,赵俊臣再次说道:“你想要把‘同济庙’的影响力扩张到朝野上层,我很是认同,‘同济庙’也是时候更进一步了!我当初让你暗中供奉南海三圣这位神仙,又让你编造相关的神话传说与教义内容,就是因为庙堂上层如今有很多人都深信世上有这样一位神仙存在,却又不清楚这位神仙的详细情况,‘同济庙’正好可以利用这般情况……再过几天,我会设法把一位大人物引去同济庙,到时候就要看你的表现了!”

听到赵俊臣的说法,张道全却不似从前一般面现胆怯退意,反而是有些兴奋的问道:“却不知是哪位大人物?”

赵俊臣思索片刻后,答道:“内廷的第二号人物,御马监掌印太监徐盛!”

赵俊臣当然不会让张道全与德庆皇帝直接见面,趁着“同济庙”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消息逐渐发酵传到德庆皇帝的耳中之前,赵俊臣必须要另外安排一位大人物与张道全见面,既是进一步确认张道全的传教能力是否让人放心,也是让张道全有机会提前练手适应。

思来想去,赵俊臣认为这个人选以御马监掌印太监徐盛最为合适。

毕竟,御马监所控制的情报衙门西厂,就是赵俊臣当初亲自出手重建的,如今也依然会受到赵俊臣的影响,而且徐盛最重视的心腹李如安也是赵俊臣的人,赵俊臣可以轻易让他留意到“同济庙”的事情,一旦是事情出现了纰漏,赵俊臣也有把握及时出手收拾烂摊子。

与此同时,德庆皇帝自从产生了寻仙访道的心思之后,就派人到处寻找南海三圣的存在踪迹,若是让徐盛提前一步寻到了南海三圣的存在踪迹,御马监自然是立下大功,也就可以进一步制衡七皇子朱和坚所暗中控制的司礼监。

另一边,张道全则是连连点头,满脸惊喜道:“竟然是御马监的大太监?确实是一位了不得的大人物,还请阁老放心,内廷里的太监一向是最敬鬼神,又有阁老您的暗中安排,小人一定会尽快发展他成为‘同济庙’的信众!”

赵俊臣再次叮嘱道:“记住,切不可从一开始就向他透露‘同济庙’有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事情,要逐步向他透露真相。”

接下来,赵俊臣又向张道全叮嘱了一些细节事情,眼看到时间已是子时,夜色也是伸手不见五指,想到自己第二天还要上朝点卯,就不再停留、迅速离去了。

不过,赵俊臣离开之际,身边只带着许庆彦,至于赵大力与李木禾二人则是继续留在张道全的宅院,负责处理今天晚上诸般事情的手尾。

*

返回赵府的路上,赵俊臣低调的乘坐在一辆看似很普通的马车之上,依然是暗暗思索着张道全的事情。

赵俊臣并不在意张道全是否出现了精神方面的问题,但必须要认真考虑另一件事情——若是自己的计划一切顺利的话,张道全今后当真是蛊惑了德庆皇帝,自然也就拥有了影响德庆皇帝决策的能力——这样一来,赵俊臣又应该使用何种手段继续控制张道全?

很显然,在这般情况下,只有控制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让张道全一定程度上“信赖”赵俊臣才行。

事实上,在赵俊臣的眼里,所谓的“信赖”,本质上也是人际关系里的一种控制手段。

尤其是今天晚上所发生的种种事情,因为赵俊臣的屡屡逼迫张道全,很大程度上已经破坏了赵俊臣与张道全之间曾经的信赖关系,别看张道全如今看似是依然对赵俊臣马首是瞻,但他的真实想法究竟为何,却是谁也不知道。

“想要构建信赖关系,不外乎是五种手段,也就是感情基础、形象认同、表现一致、利益趋同、以及相互制衡……

首先是‘感情基础’,人们总是会下意识的信赖身边有感情基础的人,比如父母、妻女、至交好友,我对于方茹、许庆彦他们的信赖就是缘于这里,但这种手段并不适合张道全,我与他实际上并无交情,从前一直都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而且他经过了今晚的事情之后,是否还会信任‘感情’这两字还要两说;

其次,是‘形象认同’,人们也会下意识的信赖那些形象高洁、德高望重的人物,这种方法似乎也不合适于我……但也并不一定必须是这种正面形象,假若张道全当真是逃避现实变成了一个虔诚信徒,那我也可以同样表现出对于‘同济庙’教义的逐渐认同,扮演一个信徒形象,也许会有助于双方互信……恩,若是计划顺利的话,等到德庆皇帝改信南海三圣之后,我必然是要跟着改信的,倒也可以顺水推舟……

其三,则是‘表现一致’,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的信任那些立场坚定、态度始终如一的人物,绝不会信赖那些立场反复无常、态度变来变去的墙头草,我与周尚景之间的几次默契配合就是源自于此,这一点倒是比较适合于我,可以利用一下……

其四,是‘利益趋同’,若是拥有共同利益的话,人们也容易构建信赖关系,我与朝中朋党的互信关系就是主要缘于这一点,同样可以利用……

最后,则是‘相互制衡’,若是双方皆是捏着对方的把柄,相互间投鼠忌器之下,也可以建立一定程度的信任关系,这点倒是最为适合目前的状况,只是张道全交到我手里的把柄,还远远不够份量……

总而言之,若是张道全今后当真是拥有了影响德庆皇帝决策的能力,在他的利用价值彻底耗尽之前,我对于他的要挟与控制手段就不能太明显,必须要构建出一种互信关系,哪怕这种互信只是假象与权宜之计……”

就这样,暗思之际,赵俊臣的脑海中已是逐渐有了定计。

*

在庙堂之中与人勾心斗角之际,同样是讲究一个“学而不思则罔”,赵俊臣也一向都很善于反思自己在决策与表现之际的得失,进而总结出了不少规律。

像是赵俊臣此时所思索的“信赖五要素”,就是他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许多人并不似赵俊臣这般可以明确总结出相关规律,但他们若是聪明人的话,依然会在实际操作中不自觉的实践这些规律。

比如说,福王长子朱和增就是如此。

朱和增这段时间以来与七皇子朱和坚暗中联手给太子朱和堉挖坑,就是因为朱和增认为他与朱和坚之间拥有一定程度的互信关系。

而这种互信关系,主要是构建在两点之上,其一是“利益一致”,因为朱和坚与朱和增二人皆是迫切想要改变自己的尴尬地位,其二是“相互制衡”,因为朱和坚与朱和增二人手里都握着对方的把柄——那就是多年以来双方暗中联络之际的秘密书信!

也正因为如此,朱和增才会放心的为朱和坚做事,哪怕是承担了一定程度的风险也是在所不惜。

然而,朱和增却不知道,七皇子朱和坚的狠毒与妄为,要远远超乎他的想象,每当是消除隐患、过河拆桥之际,朱和坚绝不会有任何犹豫!

所以,就在赵俊臣与张道全暗中相见的这一天晚上,远在洛阳的福王府内,发生了一场暗杀。

那位野心勃勃的福王长子朱和增,就在这天晚上无声无息的死去了。

然而,就算是幕后主使七皇子朱和坚本人,也远远低估了这件事情所产生的严重影响。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