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097章.御马监闲谈

摄政大明 第1097章.御马监闲谈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就在赵俊臣根据內厂重建之事制订了新计划的同时,赵俊臣的其余几项计划也皆是没有停下脚步,依然是有条不紊的同步推进。

譬如说,“南海三圣”的正式面世。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位中间人,让他“偶然间”发现“同济庙”一直都在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事情,然后再把这件事情禀报于德庆皇帝。

而赵俊臣所选定的这位“中间人”,则是内廷第二号人物、御马监大太监徐盛。

这一天,内廷御马监衙门之中,徐盛正在热情招待来访的御书房管事太监李如安。

在内廷之中,御书房管事太监的地位很特殊,虽是品阶较低、权力不大,但每天都有机会陪伴圣驾,也许无意间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到帝王心意,可谓是至关紧要、举足轻重。

而现任的御书房管事太监李如安,乃是德庆皇帝近年来最为满意的一任御书房管事太监,还拥有着陕甘三边的赫赫军功,让徐盛更是不敢小觑。

更何况,李如安担任御书房管事太监之前,就曾在御马监呆过一段时间,乃是徐盛的亲信,他能够担任御书房管事太监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徐盛的引荐,与徐盛之间可谓是关系紧密、休戚与共,如今他成为御书房太监之后也依旧没有忘本,经常拜访徐盛请教事情,态度也依然谦逊谨慎,这般姿态亦是让徐盛愈发满意,只觉得李如安此人值得自己推心置腹,御马监的事情也从来都不会瞒着李如安,甚至还暗暗考虑着今后要让李如安接任自己的位置。

今天李如安再次来访,徐盛也是亲自出门相迎,笑嘻嘻的把李如安邀进了御马监衙门大堂,态度颇是亲近。

“如安啊,你今天为何有闲暇来御马监窜门啊?不用留在御书房陪伴圣驾?”

两人落座之后,徐盛一边饮茶一边询问,态度很是随意。

李如安笑着解释道:“近些日子以来,朝廷没有太多重要政务,陛下留在御书房的时间也不长,今天也是这般情况,陛下只是稍稍处理了几份奏疏之后,就离开御书房去后宫休息了。”

徐盛的眉头一挑,放下手中茶盏、脸上笑意莫名,饶有兴趣的问道:“陛下今天还是去了惠妃那里?”

李如安点头道:“徐督睿智,陛下今天依然是去了惠妃那里……算起来,最近这五天时间,陛下已经是第三次去惠妃那里了!”

徐盛的脸上笑意愈发是意味不明,点头道:“这样的话,惠妃眼下只怕是快要气疯了,最好是叮嘱一下尚宫局的宫女们,最近千万不要触碰惠妃的霉头,否则必然是没有好果子吃,惠妃她不敢向陛下撒泼,赵阁臣那边也不愿意为她出头,但以她的宫中地位,拿咱们这些可怜人撒气还是没有顾忌的。”

李如安深表认同、连连点头,接着就开口夸赞徐盛“宅心仁厚”、“体恤下属”,让徐盛愈发是眉开眼笑。

所谓惠妃,就是赵俊臣的族妹赵颖儿,按理说德庆皇帝近段时间频频前去她的宫中就寝,对于她这样的宫中妃嫔而言无疑是一件值得夸耀之事,但这次的情况却是完全不同。

自从除夕夜那晚,德庆皇帝趁着醉意强行宠幸了赵颖儿的侍女张招娣之后,对于张招娣的宠爱与迷恋,也就愈发是不可收拾!

这段时间以来,德庆皇帝每次前往赵颖儿的宫中就寝,与德庆皇帝同床之人都是张招娣、而不是赵颖儿,每次德庆皇帝宠幸张招娣的时候,赵颖儿都只能躲在侧室咬牙切齿、默默流泪,却又无可奈何。

赵颖儿唯一的依仗,就是她有一位权臣族兄赵俊臣,但在这件事情上,赵俊臣却是完全不愿意为她出头,还派人向她送去口信,劝她“贤惠大度”一些。

这样一来,德庆皇帝频频前往赵颖儿宫中就寝一事,对于赵颖儿而言也就完全不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反而是莫大的羞辱,也难怪徐盛会认为赵颖儿如今已是快要“气疯了”,随时都会拿宫女太监们撒气。

受到李如安的称赞之后,徐盛有心卖弄见识,又说道:“其实啊,也难怪陛下会格外宠爱张招娣,以陛下的性子,一直是倾向于那种温柔顺服的女子,而目前的后宫之中,几位重要妃嫔却皆不是这般性子!

皇后她老人家……说句冒犯的话……早已是人老珠黄、每天只知道吃斋念佛不问外事,可谓是毫无情趣;萧贵妃虽是母凭子贵,但她性格过于强势、最近还因为储君废立的事情与陛下闹别扭,让陛下烦不胜烦;淑妃张佳敏虽然受宠,但咱们都能看得出来,她本质上依然是一位精于算计的女子,虽然在陛下面前伪装出一副温柔体贴的模样,但相较于张招娣这种天性使然的温顺性格,依然是存在许多差别;至于惠妃赵颖儿就更别说了,简直是泼辣妄为,也难怪陛下不喜欢她,若不是她的堂兄乃是外朝权臣赵俊臣,恐怕早就被陛下打入冷宫了!

这样一来,这个张招娣的出现,自然是让陛下眼前一亮、格外喜爱……依咱家看呐,张招娣只怕是很快就要离开惠妃的寝宫、被陛下册封妃嫔了。”

说到这里,徐盛哈哈一笑,又补充道:“按理说,咱家身为仆婢,是没资格评点宫中妃嫔们的,所以这些话咱家也就与你一说,如安你可千万不要传扬出去,否则咱家也没好果子吃。”

李如安也是一笑,连连点头道:“徐督睿智,一眼就看透了本质,晚辈听到徐督的点拨之后也是受益匪浅,这些话只限于徐督与晚辈二人知晓,晚辈自然是不敢传扬……只不过,对于陛下近段时间以来频频前往惠妃宫中就寝的事情,晚辈心中还另有一番见解,也不知是对是错,还望徐督能够指教一二。”

徐盛依然是饶有兴致,问道:“哦?如安你一向是见识非凡,对此有何见解?快说来听听。”

李如安微微垂头,道:“说起来,陛下他早已是过了知天命的岁数,寻常人到了这般岁数,对于床第之间的事情也早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人与人的体质是截然不同的,咱们的陛下如今依然是龙虎精神、丝毫无碍,完全不逊于壮年……也就是说,陛下他的体力精神,目前依然是春秋鼎盛,以陛下的目前状态来看,他至少还能亲政十余年时间……所以啊,咱们伺候陛下的日子,今后还长着呢。”

听到李如安的这般说法,徐盛不由是陷入了沉思,只觉得李如安的这一番话另有深意。

片刻后,徐盛抬头看着李如安,直接问道:“你的意思是……咱们目前还不能太早站队七皇子?”

李如安小心翼翼的解释道:“前些日子,晚辈在司礼监掌印吴信泉的引见下,曾与七皇子殿下密谈了一番,七皇子殿下对待晚辈颇是亲切,与陛下、太子二人截然不同,所以晚辈当然能理解内廷各大衙门的倾向,也同样是认为七皇子殿下继承皇位对于咱们而言最为有利……

但晚辈只是觉得,若是陛下他还会长期亲政的话,这十余年时间里的变数太多了,咱们就算是要提前押宝下注,也不能倾家荡产啊,最好还是保留一些本钱,若是今后发生了变数,也有机会翻本。”

顿了顿后,就像是刚才的徐盛一般,李如安又补充道:“当然,这些话原本不该是晚辈来说,也就是晚辈完全信任徐督、把徐督视为师长,所以才敢说出这些心里话,还望徐督您听后一笑就好,可千万不要外传,否则晚辈就必然要遭到七皇子殿下的厌弃了。”

徐盛确实是把李如安视为心腹,这个时候也完全不见怪,反而是面现沉思,摆手道:“放心吧,这是你我二人推心置腹的私语,咱家自然不会外传!然而,内廷的目前态度你也明白,咱家虽是御马监掌印太监,但有些事情也只能随波逐流、不能自主……不过,你的这些话也确实有道理,且容咱家这些日子仔细想想……”

说完,徐盛继续是沉吟不语,显然是李如安的这一番话让他有些触动。

对于徐盛这样的大太监而言,在宫中见惯了世事变幻无常,故而是习惯于追求短期利益,如今听到李如安的提醒之后,想到自己暗中投靠七皇子朱和坚的事情,本质上竟是一场风险较大、且还要等待至少十余年时间才能收获回报的押注,一时间也认为自己的投资、风险、以及回报不成正比,应该更为谨慎一些。

见到两人之间的谈话气氛陷入了沉默,李如安眼睛一转,却是趁着徐盛专注思索此事、无暇分心考虑更多事情之际,又说道:“对了,还有一件事情,晚辈想要请求徐督帮忙。”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哦?还有什么事情?你我不是外人,明说就是。”徐盛心不在焉的反问道。

李如安缓缓道:“这段时间以来,陛下一直都在专注于整顿陕甘官场,就是为了彻底拔除赵阁臣的影响力,厂卫们也在陛下的授意下配合梁辅臣频频行动!时至今日,已是颇有成效,逐渐清理了那些与赵俊臣关系紧密的地方官府文官,或是调任闲职、或是定罪罢官……整顿了地方官府之后,陛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陕甘边军!咱们御马监这个时候也要出一份力,是否如此?”

徐盛回过神来,点头道:“正是如此,咱们御马监一向是负责辅佐陛下监督军队,每当是军中发生变故,咱们都会派出监军太监,这一次也不例外!

咱家已经收到陛下的圣旨,让御马监派出几位忠心可靠的监军太监再次前往陕甘三边,协助梁辅臣整顿陕甘各军,务必要一举拔除赵俊臣在陕甘边军的影响力……只不过,陕甘边军刚刚是击败了蒙古联军、还顺势收复了河套地区,兵将们皆是正值骄横,这件事情想要办妥可不容易,稍有不慎就会激发兵变,西北边疆的大好局势说不定也会毁于一旦,到时候御马监也要背锅,咱家这些天正因为这件事情发愁呢。”

李如安同样是表情为难,说道:“就是这件事情,晚辈正想要向徐督求助!事情是这样的,徐督您也知道,晚辈当初也曾以监军身份参加了陕甘战事,亦是趁机在陕甘边军之中建立了一些人脉,颇是收买了几位中层军官作为心腹……徐督您看,咱们御马监整顿陕甘边军的时候,能否刻意避开这几人、避免他们受到无辜牵连?”

听到李如安的请求,徐盛不仅没有感到为难,反而是精神一振,抚掌道:“哈哈,当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如安你在陕甘边军之中收有心腹的事情,为何不早说?

有了这些人的协助,御马监整顿边军之际完全可以使用分化拉拢之策,正所谓手里有兵、心中不慌,只要有一部分实权武官愿意为御马监的监军太监保驾护航,即使是发生了兵营哗变之事,也完全可以迅速镇压,到时候咱们御马监不仅无过,还能功绩更重!”

顿了顿后,徐盛竟是开口催促道:“你留在陕甘边军之中的心腹,究竟有哪些人?尽快写一份名单交给咱家!”

李如安早有准备,当即就从袖子里抽出一份名单交给了徐盛。

徐盛展开名单一看,却见名单之中全是一些没听说过的名字,譬如说固原镇北路守备官刘蛮牛、榆林镇南路千户官李丕、固原军镇北路千户官聂成等等。

这些人的官职,可谓是不高不低,在他们自己的防区之内自然是说一不二的实权人物,说是土皇帝也不过分,但若是放在朝廷中枢的眼中也不过是阿猫阿狗一般的小角色。

但也正因为如此,徐盛反而是格外满意,这些人的官职不高、御马监庇护他们也不会引起朝廷的关注,但他们的手里皆有实权、可堪一用,足以协助御马监办成许多事情,可谓是稳赚不赔。

于是,徐盛也没有任何怀疑,当即就把这份名单收入怀中,冲着李如安点头笑道:“很好,这些人物正好合用,放心吧,咱家一定会叮嘱那几位监军太监格外照顾他们,但你也要给他们送去一个口信,让他们积极配合御马监的监军太监做事!等到大事办成,他们不仅不会受到牵连,说不定还能趁机升官发财呢!”

李如安也是笑着点头,道:“这些人能对徐督有所帮助,自然是最好不过,还望徐督放心,我回去之后就给他们送去密信,让他们全力配合御马监做事。”

说话之际,李如安表面上是微笑不断,但心中则是充满了冰冷算计,暗暗想道:“今天来见徐盛的三项目标,如今已是完成了两项,首先是逐步动摇御马监对于朱和坚的支持立场,其次是利用御马监庇护赵俊臣的军中亲信……这样一来,也就只剩下最后一项目标了……算一算时间,也该传来消息了。”

而就在李如安暗思之际,就见到一名御马监的小宦官匆匆跑进房间,奔到徐盛的身边,就要附在徐盛耳边说话。

然而,徐盛转目看了李如安一眼之后,却是表情一寒,道:“有什么话直接说就好,如安乃是本督最为信任之人,任何事情都不必瞒着他。”

听到徐盛的训斥,小宦官也不再有任何犹豫,直接禀报道:“徐督,刚刚收到消息,咱们已经寻到了‘南海三圣’的踪迹!”

“你说什么!”徐盛霍然起身,大声问道:“寻到了‘南海三圣’的踪迹?在哪里?从何处寻到的?”

年关寿辰之后,德庆皇帝对于“南海三圣”这位神仙可谓是异常痴迷,一心想要寻访这位神仙的踪迹,但偏偏无论是各派典籍还是民间传说,皆是没有关于“南海三圣”的任何记载,让这位神仙愈发是显得神秘不凡,德庆皇帝寻访“南海三圣”的心情也是愈发急迫。

对于这般情况,内廷各位大太监皆是心知肚明,也皆是清楚这般情况下无论是谁寻到了“南海三圣”的消息都会是大功一件,于是纷纷发动自己的情报机构寻找线索,徐盛当然也不例外。

只不过,徐盛原本还算冷静,只觉得这件事情的希望不大,却没想到自己竟然还真是中了头筹,一时间不由是大为兴奋。

小宦官答道:“首先探听到消息的人,并不是咱们在宫外的眼线,也不是西厂的探子,而是宫中的一位底层老宦官,平日里只负责清扫宫中道路,并不显眼,但他却是‘同济庙’的信徒,每次休假都会前往‘同济庙’上香拜神……他昨天去‘同济庙’拜神的时候,却无意间听说,‘同济庙’的某处隐蔽神殿之中供奉着一位来历神秘的仙人,那位仙人的仙号就是‘南海三圣’,他又想到咱们正在收集相关消息,就立刻禀报了上来。”

“同济庙?我也听说过这家庙宇,好似宫中有许多底层宦官皆是这个庙宇的信徒,这家庙宇的教义颇是不伦不类,竟是同时供奉各派神佛,但如今细细想来,这般教义却又与‘南海三圣’兼得儒、释、道三家之长的传说颇为吻合……难道这两者真有关系?”

喃喃自语之间,徐盛再也坐不住,当即是迈步向外走去,道:“不行,这件事情我必须要尽快禀报陛下,可不能让人抢了头功!”

“徐督且慢!”

就在此时,李如安突然起身说道。

徐盛先是一愣,然后转身问道:“如安,你为何拦我?这件事情可慢不得,一旦是让吴信泉他们抢了头功,咱们御马监的风头可就要再次被司礼监给压下去了!”

李如安则是摇头道:“徐督,这项消息目前还不知是真是假,一旦是传言有误闹了乌龙,让陛下他空欢喜一场,咱们就不是有功,而是有过啊!依我来看,徐督不必是急切禀报陛下,还是亲身前往‘同济庙’一趟、也亲眼确认消息真假为好!”

说完,李如安又转头看向那名禀报消息的小宦官,问道:“那名探知到‘南海三圣’消息的老宦官,可有把这项消息告知于别的人?”

小宦官连连摇头,道:“目前只有咱们御马监知道,小人已经把那名老宦官给控制了起来,就是担心他把这项消息通报于其它内廷衙门。”

李如安点了点头,再次向徐盛劝道:“徐督,消息尚未扩散,时间还来得及,咱们为了以防万一,最好还是率先探查一下消息虚实。”

听到李如安的劝说,徐盛犹豫了一下,认为李如安所言有理,终于是改了主意,道:“好!咱家就亲自前往‘同济庙’探查一下消息真假!”

说到这里,徐盛再次犹豫了一下,又向李如安问道:“如安,你要不要与我同去?这样一来,若是‘同济庙’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事情是真,禀报陛下之后你也能分到一份功劳。”

李如安却是连连摇头,道:“这段时间以来,晚辈的晋升速度已经足够快了,就算是分我一份功劳也是无用,还不如就由徐督您一人尽揽全功,到时候随着徐督的地位提升,咱们御马监也能与司礼监分庭抗礼了!”

这就是李如安今天的第三项目标——也就是阻止徐盛收到了“南海三圣”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禀报于德庆皇帝。

李如安的这些任务,自然是出自于赵俊臣的布置,而且赵俊臣布置任务之际亦是明确表示——李如安对于“同济庙”的事情绝不能涉足过深,只需要稍稍影响一下徐盛的想法就好。

根据赵俊臣的安排,由徐盛先行前往“同济庙”打探虚实,即是为了增加事情的可信度,也是为了趁机考察张道全的神棍手段。

若是张道全连徐盛这样的人物都无法蒙蔽,那就更别指望他今后能蒙蔽德庆皇帝了。

与此同时,张道全先行经过了徐盛的考验之后,随后再与德庆皇帝接触也不至于过于慌乱。

“好!如安你果然知心,不枉咱家这般信任与看重你!放心吧,若是咱家今后有功,也绝对忘不了你的好处!”

另一边,徐盛听到李如安的回答之后,也是如释重负,愈发认定李如安忠心可靠,重重拍了一下李如安的肩膀之后,就再也不愿耽搁时间,急匆匆的离开房间率人前往“同济庙”探查了。

看着徐盛的背影渐渐远去,李如安原本的温顺表情也是逐渐收敛,转而变成了深深的忌惮与不屑。

忌惮是针对幕后操纵一切的赵俊臣——今天御马监内所发生的诸般事情,无疑是皆在赵俊臣的掌控之中,不仅李如安是赵俊臣的棋子,就连徐盛的想法与反应也全在赵俊臣的预料之中,最终赵俊臣自然是再次成为了幕后赢家。

不屑则是针对徐盛——被赵俊臣操纵于鼓掌之间还犹不自知,只以为自己捡了大便宜!

念头转动之际,李如安忽是冷哼一声,然后也迈步离开了房间。

“我又有何资格取笑徐盛,我本身也只是棋子罢了……只不过,我如今手中已有底牌,迟早都能翻身!”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