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171章.南京民变(四)

摄政大明 第1171章.南京民变(四)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把吕德引到观江楼二楼之后,听着吕德与霍正源二人的交谈,柴源只觉得今天所发生的事情让他目不暇接。

他此时才知道,自己眼前这位霍姓中年儒生,竟然是朝廷中枢的一位大学士,还是什么东南巡阅使!

这般身份之尊贵,还要远远超乎柴源的最初想象。

然而,还不等柴源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又听到了楼下店内伙计的惊慌呼喊声,说是什么学子们正在闹事。

于是,柴源连忙是快步走到窗口,向着窗外远处看去,很快就明白了情况。

隔着秦淮河,此时的江南贡院大门处,已经完全乱成了一团,有一大群书生举着各种条幅,似乎是想要从江南贡院冲出来,但又有另一群书生奋力阻拦,想要把前者堵在江南贡院之中、不让他们离开,双方相互推搡、拳脚相加,已然演变成了一场群殴。

柴源在心中粗略估算了一下,赫然发现这场冲突之中所涉及的书生人数竟然有六七百人之多,显然这场冲突不仅是包含了绝大多数江南贡院的贡生,更还有其它书院的大量读书人纷纷参与其中。

若只是一群读书人互殴,虽是斯文扫地、传为笑谈,但也不算是什么大事,毕竟这些读书人大多是手无缚鸡之力,只要没有手持凶器,任凭他们拳打脚踢之际再是如何卖力,也很难闹出人命,最多也就让双方身上多些淤青罢了。

然而,柴源却发现,这场冲突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刚开始还只是两帮书生相互殴打,但这些读书人各有人脉,双方的帮手很快就源源不断的赶来助拳,有些是书童仆从、有些是亲朋好友,更还有许多青皮无赖主动加入、浑水摸鱼、唯恐天下不乱!

这样一来,冲突规模就像是滚雪球一般迅速扩大,就在柴源观察局势的短短一盏茶时间,参与冲突的人数规模就从六七百人转眼间变成了两千人,而且波及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之中。

一时间,以江南贡院为中心,整个秦淮河北岸皆已是陷入了彻底的混乱与无序,并且还向着观江楼所在的秦淮河南岸迅速扩散!

那些浑水摸鱼的青皮无赖之流,更是趁机抢砸附近店铺,甚至还有一处店铺突然间冒起了熊熊烈火。

柴源并不是一个笨人,他见到这些情况之后,心中大为惊骇之余,更还在一瞬间想明白了许多事情!

霍正源、江正、吕德等人今天陆续来到观江楼之后,皆是说过今天南京城内会有一场大戏,柴源原本还在心中好奇,不明白所谓的“大戏”究竟是指什么,但现在他已然是猜到了答案——霍正源等人所说的“大戏”,显然就是指眼前这一幕了!

还有,为何今天一直都没有见到江南贡院的学子们光顾观江楼用餐?原来并不是这些读书人都跑去孝陵那边看热闹了,而是他们根本顾不上用餐,只顾着相互集结起来准备冲突了!

最后,这场冲突不仅是毫无预兆的突然发生,波及范围更是迅速扩大、让所有人皆是红了眼,这般情况必然是因为有人躲在幕后推波助澜,而如今正在观江楼二楼“看戏”、而且对于这场“大戏”早就有所预料的霍正源、江正、吕德这三人,只怕皆是逃不了干系!

想明白了这些情况,柴源自然是不敢继续停留在观江楼二楼,一方面是急于指挥店内伙计关闭店门、防止观江楼受到这场冲突的波及,另一方面也是不敢继续留在霍正源、江正、以及吕德这三人的身边,担心自己接下来会听到一些不该听到的内容。

于是,柴源连忙向霍正源等人告罪一声,然后就急匆匆的下楼离开了,临走之前还拉走了所有店内伙计,一时间观江楼的二楼上只剩下了霍正源、江正、吕德、以及吕德的一位随从。

*

见到店老板柴源的匆匆离开,霍正源不由一笑,道:“这位柴掌柜,倒是一位聪明人。”

听到霍正源的意有所指,吕德同样是意有所指,道:“还请霍大学士放心,我与这位柴掌柜曾有多次接触,他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必然是明白自己应该对哪些事情守口如瓶。”

其实,霍正源也只是随口一提,并不是真的担心柴源口无遮掩到处传扬自己今天的所见所闻,一方面是因为柴源其实并没有从他们这里听到多少真正有用的消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霍正源在内心深处根本就不在意柴源这样的小人物,也根本不认为柴源这种小人物会影响到自己。

所以,霍正源轻轻点头之后,就把柴源的事情抛在脑后,只是负手站在窗边,举目遥望秦淮河对岸的混乱局势,似笑非笑道:“我也是江南人士,自从我前往京城中枢为官之后,就经常听到那些北方出身的同僚说什么咱们江南百姓民风文弱,不似北方百姓一般坚韧刚烈……但现在看来,咱们江南人也很有血性嘛,哪怕是这些贡院书生,打架互殴之际也是毫不含糊。”

霍正源的这一番话看似赞誉,但任谁都能听出其中的讥讽之意。

在霍正源的眼中,“血性”这个词汇十有**属于贬义一类,与“鲁莽”一词几乎同义。

所以,这场冲突与混乱虽然是早在预料之中,但看到这些江南境内最有才华的读书人纷纷是失了理智、主动参与群殴之中,同样身为江南读书人的霍正源心中颇是有些恨铁不成钢之意。

一旁,吕德则是开口为自己的同窗们开脱解释,道:“大势之下,个人裹挟在群情之中,原本就难以保持理智,这种时候若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今后反而会受到孤立与排挤,更别说这场冲突还有许多势力躲在幕后推波助澜,所以也怨不得他们会纷纷失了理智。”

霍正源转头看了吕德一眼,开门见山的直接问道:“吕公子你应该也是幕后推手之一吧?若不是你在这段时间以来反复的鼓动群情、激化矛盾,你的这些同窗们如今也不会这般冲动盲目。”

说到这里,霍正源也不等吕德回答,就抬手一指河对岸的混乱局势,又问道:“这场大戏虽然看着热闹,但终究也只是看着热闹罢了,我只是远远看着,并不能了解具体情况,却不知吕公子能否为我们二人讲解一下?”

听到霍正源说了“我们二人”这几个字,吕德不由是心中一愣,然后就转目认真观察了江正一眼。

吕德原本还以为江正乃是霍正源的身边随从,并不是特别在意,但此刻听到霍正源的言下之意,才发现江正的身份似乎并不简单,在霍正源的心中有些份量。

在吕德的观察之下,却见到江正此时同样正在认真观察河对岸的混乱局势,但与从容淡定、暗含讥讽的霍正源不同,江正的表情很是严肃,他多年以来一直都跟着杨洵学习律学,对于这种无序混乱的情况自然是充满了厌恶。

短暂打量了江正一眼之后,吕德只是稍稍考虑了一下,也同样是摆出一副开诚布公的态度,轻声解释道:“今天这场混乱的源头,乃是因为应天书院的一部分贡生,不满于南京礼部与南京国子监衙门近半年以来愈发偏袒于豪族子弟的政策,再加上七皇子殿下在南京境内声誉极佳,所以这部分贡生就打算在今天集结起来,前往南京礼部衙门聚众抗议,期望能引起七皇子殿下的注意、为他们主持公道。

但与此同时,那些豪族出身、凭借财势进入应天书院的贡生们作为受益者,自然是不希望七皇子殿下注意到这般情况、进而是出面拨乱反正,所以也同样是集结起来,想要阻拦对方离开贡院、制止他们的抗议之事……。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一部分贡生打算冲破阻拦、前来秦淮河南岸的南京礼部衙门聚众抗议,另一部分贡生则是拼命拦截,这样一来,冲突自然也就发生了!”

听到吕德的解释之后,霍正源又仔细观察了河对岸的局势,点评道:“双方倒是势均力敌。”

吕德再次解释道:“应天书院不仅是朝廷南北两大贡院之一,更还是天下四大书院之首,一向是金字招牌、招生严格,而南京礼部与南京国子监偏袒豪族子弟的做法也不过是持续了半年多时间,所以应天书院的学子之中,目前依然还是以真才实学者居多,但那些凭借家族财势进入应天书院的豪族子弟人数虽少,但他们身边却拥有大量的亲随与护卫,所以也就造成了现在的僵持局面……在这般僵持局面之下,冲突乱象自然是越来越大,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也会是越来越大。”

顿了顿后,吕德又说道:“不过,只需再等一会儿,这般僵持状况必然会被打破,那些心怀不满的读书人必须要前往南京礼部衙门聚众抗议!也唯有等到那些心怀不满的书生堵在南京礼部衙门之外聚众抗议之后,这场针对于南京礼部的冲突,才能演变成一场针对于南京六部的民乱!”

就好似预言一般,吕德话声落下没多久,秦淮河北岸的冲突僵持局面,很快就被打破了。

这是因为,有一股生力军突然加入了这场冲突之中!

*

作为凭借自身真才实学进入应天书院的贡生之一,张志远对于南京礼部与南京国子监这半年多以来过份偏袒豪族子弟的种种恶政,可谓是深恶痛绝。

就因为南京礼部与南京国子监的倒行逆施,不仅是张志远的两位至交好友痛失了进入应天书院读书的资格,更还有一名与他有旧怨、却又不学无术的豪族子弟竟是进入了应天书院,赫然成为了与他一样的贡生。

那位豪族子弟进入贡院之后,对张志远也是屡次挑衅,经常说什么“你除了死读书还有何用”、“少爷我与你一样也是贡生”云云。

所以,张志远在激愤之下,再加上某些人的不断鼓动,自然是义无反顾的加入了前往南京礼部衙门聚众抗议的队伍之中,可谓是表现积极。

为了这次的行动,张志远还专门准备了一面横幅,上面写着“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十八个大字,这句话出自《淮南子》,意思就是做大事若是出于公心,自然会有众人相助;若是只考虑自己,众人也会离你而去。

张志远深信,这一句警世名言必然能让那些礼部官员羞愧不已、无脸见人。

但此时,因为行动受到阻拦,再加上某些人的刻意激烈矛盾,双方的冲突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群殴,张志远也很快就成为这场群殴的其中一员。

只见张志远紧紧抓着手中横幅、把横幅拧成一条布鞭到处挥打,一时间还真有不少人被他的布鞭抽中。

然而,张志远虽是越战越勇、好似万夫不当,但手中终究只是一条布鞭,根本抽不疼人,战果却是近乎于无。

不过,作为一位饱读圣贤书的书生,张志远的打架水平也就是这样了,事实上参与这场群殴的双方书生也大多是这般水平,撑死也就是抓头发撕衣服的手段,远不如市井间的泼妇互殴,还自以为重创了对手、大涨了士气。

因为两边贡生的互殴厮打,这场冲突所引发的混乱已经从应天书院迅速扩散到了整个秦淮河北岸,更还有许多青皮无赖趁机抢砸,但在战场中心处,两边贡生的战斗场面却是令人有些哭笑不得。

就在张志远挥舞着布条连连痛击敌人之际,与他对阵之人却是不知从何处拾到了一根木棍,硬是扛着张志远手中布条的连连重击、欺身到了张志远的面前,然后一棍子就把张志远砸得眼冒金星。

吃痛之余,眼见对手竟是不讲武德、率先使用了木棍这样的大杀器,张志远不由是心中一慌,就打算暂时撤退重整旗鼓。

而就在这个时候,张志远耳边突然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大声呼喝。

“众位同窗莫怕,我带着帮手前来助阵了!”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