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184章.风云际会(一)

摄政大明 第1184章.风云际会(一)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胡家庄,位于辽东镇西路防区南端,占地不过三百亩,村民不足百户,乃是一处很不起眼的寻常村落。

但这几天,就因为赵俊臣宣称自己于此处生了一场“重病”的缘故,辽东境内所有大人物皆是闻风而动,纷纷是向着胡家庄赶去。

一时间,小小的胡家庄,竟是代替锦州、辽阳二地,赫然成为了辽东地区的军政核心之地。

赵俊臣很清楚,胡家庄很快就会成为风云际会之地,自己接下来所面临的情况也必然是异常复杂。

横行无忌的边镇军阀、虎视眈眈的野心家、看风使舵的政客、浑水摸鱼的投机者、别有图谋的卑劣小人……或许还要包括那些任人鱼肉的百姓……形形色色的人物、各式各样的立场、完全不同的利益诉求,都是赵俊臣必须要面对的。

对于这些不同人物、不同立场、不同诉求,赵俊臣也必须要摆出不同面孔、采取不同态度、做出不同决定。

一想到这些事情,赵俊臣就觉得有些头疼,还有些心中忐忑。

这般忐忑,主要是缘于自己初次刻意施展阳谋手段,无法预测最终效果究竟如何。

这一次,赵俊臣拿辽东镇作为自己初次尝试阳谋手段的试金石,看似是魄力惊人,就仿佛完全不把辽东镇放在眼里一般。

但实际上,赵俊臣心中很清楚,他之所以是选择使用阳谋手段对付辽东镇,只是因为辽东镇的优势太大、实力太强,所以赵俊臣所擅长的阴谋手段根本就没有施展空间。

在辽东境内,相较于地位稳固、不容动摇的辽东镇,赵俊臣只有两处地方占着优势——其一是他此行代表着朝廷大义,其二是他手里掌握着庙堂财政大权。

根据这两点优势,使用阳谋手段对付辽东镇也就成了赵俊臣的唯一选择。

相较于阴谋之术,阳谋之道或许是更为高明的手段,但阴谋也有阴谋的优势,那就是隐蔽性!

施展阴谋之际,只要计划安排足够巧妙、施展之际也是一切顺利,完全可以让敌人死得不明不白,就算是死到临头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死于何人之手,只能当一个糊涂鬼,若是伪装得好,甚至还能让这个糊涂鬼感恩戴德、托妻付子。

但阳谋则截然不同,绝大多数阳谋都没有任何隐蔽性可言,哪怕是可以一时蒙蔽敌人,敌人也迟早都能回过味来。

简而言之,阳谋施展之际,就是明明白白告诉你——你的敌人就是我,我就是要整死你,你可以竭力反抗,但你的所有反抗注定只是垂死挣扎罢了。

从这方面而言,所谓阳谋,也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是施展了阳谋手段,你若是没有彻底整死对手,就会为自己增添一个势不两立的强敌!

赵俊臣现在要用阳谋对付辽东镇,就是要面对这般情况。

赵俊臣当然知道自己的“重病”是假的;

辽东各方势力也知道赵俊臣的“重病”是假的;

赵俊臣还知道辽东各方势力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重病”是假的;

辽东各方势力同样知道赵俊臣知道他们已经知道了赵俊臣的“重病”是假的……

但所有人都在假装不知道。

总而言之,所有人皆是心知肚明,赵俊臣的这场“重病”,就是针对辽东镇的一个布局,就是要趁机敲打辽东镇,这般情况必然是已经引起了辽东镇这个庞然大物的敌意。

所以,赵俊臣这次的阳谋手段,绝对不能失败,否则就会威信大损、传为笑谈;

也绝对不能只是略胜一筹、稍占优势,让辽东镇只是受到一些不痛不痒的教训,否则就会引发辽东镇的彻底敌视、全力报复,可谓是后患无穷,只会让赵俊臣的未来局势愈发不堪。

唯有大获全胜,让辽东镇狠狠栽一个跟头,阵脚大乱、自顾不暇,哪怕是明知道这一切都是赵俊臣的阳谋,也只能低头服软、恳求赵俊臣出手拉他们一把,今后也不敢轻易报复与反抗,才算是真正成功。

也正是因为这般要求极高,所以赵俊臣心中自然是有些忐忑,并没有太大信心。

而且,又因为赵俊臣当初离开京城之际,还以为自己这次辽东之行只是走过场罢了,所以就没有带着任何一位幕僚同行,这个时候更是无人商议,只能是自己一个人考虑全盘、承担一切。

赵俊臣上一次出现这种感觉、面对这般压力,还是他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

*

这一天,胡家庄内最宽敞的一处房间之中,赵俊臣依然还在不停翻阅着手中书籍,表情间颇是有些感慨。

“手持利刃,必生杀意……我前几天突然决定要用阳谋手段对付辽东镇,不仅是因为亲眼目睹了百姓惨状之后一时激愤,也是因为自己经过认真钻研之后,认为自己对于阳谋手段已是略有所得,所以心底深处总有一种蠢蠢欲试的想法……

但现在就算是想要后悔,也已经晚了,只能硬着头皮一条黑走下去,寄望于自己的手段能有显著效果……冲动果然是魔鬼,但若是不冲动也会一生懊悔……人啊,总是这般纠结矛盾,即使是我也无法免俗……”

稍稍感叹了几句之后,赵俊臣很快就再次陷入了沉思,又想道:“但经过这几天的详细思索,我倒也寻到了许多对策……

面对辽东镇之际,朝廷大义与庙堂财权乃是我仅有的两项优势,这两项优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若是能利用好了,倒也足以影响很多事情……

历史上的四大阳谋,无论是推恩令、围魏救赵、二桃杀三士,还是狭天子以令诸侯,我只要利用好了自身优势,都可以借鉴一番、也都可以搞出一些名堂,足以让辽东镇阵脚大乱,重点是出手时机必须要把握好,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

正当赵俊臣思及此处,房间外面突然响起了嘹亮军歌,赵俊臣的思绪也被打断。

但赵俊臣并没有任何不快,胡家庄就这么点地方,做事之际想要互不干扰是绝不可能的。

更何况,房间外面那些高唱军歌的人,皆是此行负责护送赵俊臣的禁军将士,他们会反复练习这首军歌,也完全是出于赵俊臣的授意。

所以,赵俊臣被打断思绪之后,反而是微闭双眼静静听了片刻。

“为子当尽孝,为臣当尽忠;一篇劝尔要紧歌,务必字字要记清……

……朝廷竭力凑银粮,不惜重饷来养兵;一兵吃穿百十两,七品知县一般同;若再私心为己利,天地鬼神也不容;自古将相多行伍,休把当兵自看轻;上阵打仗真奋勇,命该不死自然生;全心全意守国疆,杀了敌寇好立功;若是退缩干军令,一刀两断留劣名……

……切记好心待百姓,粮饷全靠他们耕;只要兵民成一家,百姓相助功自成……

……一忌奸淫人妇女,哪个不是父母生?尔家也有妻与女,受人羞辱怎能行?二莫见财生歹念,强盗终久有报应;纵得多少金银宝,阴曹地府一场空。三要谨遵朝廷令,越份违命罪不轻……!”

听完这首军歌之后,赵俊臣满意的点了点头,轻声自语道:“这些禁军将士倒也不笨,几天时间就把这首军歌给学会了。”

这首军歌原本是历史上北洋军的军歌,赵俊臣当初曾是偶然间听过一次,虽然不算能是微言大义、磅礴经典,说教意味也过于明显了,但好处是简单易懂、朗朗上口,于是就记下了几句。

而这几天,赵俊臣特意抽出时间修改填补了歌词内容,然后就把这首军歌传授给了身边的禁军将士。

等到与辽东镇进行接触之际,禁军将士就会反复高唱此歌,趁机把这首军歌传播到辽东镇边军之中。

当然,辽东镇的边军将士未必就会信服这首军歌之中所讲述的诸般道理,赵俊臣也没指望过辽东将士听到这首军歌之后就会大彻大悟、痛改前非。

事实上,这首军歌虽然有几百字,但赵俊臣当初仅是记住了其中一句歌词,如今也只想要让全体辽东将士皆是听到这句歌词。

这句歌词就是——“一兵吃穿百十两,七品知县一般同”!

“当辽东将士们听到这句歌词之后,再加上我的推波助澜,他们究竟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是疑惑?是质疑?还是愤怒?”

想到这里,赵俊臣的嘴角泛起了一丝冷笑。

就在这个时候,禁军百户姜泉匆匆来到了房门外,禀报道:“启禀赵阁臣,卑职已经打探清楚了附近各处村落的情况,返回向您复命了。”

房门一直没关,所以赵俊臣抬头看了姜泉一眼之后,就抬手一招,道:“进来说话吧。”

等到姜泉来到身边,赵俊臣又问道:“附近村落的具体情况如何?”

姜泉面现愤慨之态,沉声答道:“正如您所预料一般,胡家庄的情况并不是孤例,附近各处村落也同样遇到了辽东边军的勒索敲诈,有许多无辜百姓都被辽东边军栽赃构陷为乱民,像是胡家庄一般村民被杀、妻女被掳的情况也有不少。”

赵俊臣又问道:“这里面,可是有辽东边军将士的家属族人也受到波及?”

姜泉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道:“辽东镇倒也算是重视兵心,敲诈与构陷之际刻意避开了军中将士的直系家属,所以这些人相较于寻常百姓,并没有受到多少波及……

但您也知道,边军之中一向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总会有人做事肆无忌惮,所以卑职依然是寻到了三家村户,他们家中皆是有子弟在辽东镇当边军,但依然是受到了波及,或是兄弟父母挨打被杀、又或是妻女姊妹被掳走……至于远房亲戚与好友近邻受到波及的情况,那就更多了!

还有就是,辽东镇这次到处勒索敲砸,可谓是刮地三尺,哪怕是边军将士的直系家属,也必须要捐献‘助军粮’,所以这些边军将士的亲族们就算是没有受到残害,也同样是心中不满。”

这是早有预料的事情,赵俊臣轻轻点头后,又问道:“那你可有向他们索要家书?”

姜泉再次答道:“这是您反复吩咐的事情,卑职自然是不敢疏忽,查明情况之后,立刻就向他们索要了家书,说是帮着他们转交给军中亲人,就连那些受到迫害的远方亲戚与好友近邻,我也向他们尽数索要了一份书信。

只是因为这些百姓绝大多数都不识字,所以这些家书几乎全是卑职代笔所写,写得卑职这几天就连手腕都肿了!”

说完,姜泉就从怀中掏出厚厚一沓家书,至少有三四十份,然后就双手递给了赵俊臣。

赵俊臣稍稍翻阅了其中几份,很快就满意点头道:“辛苦了,你干得不错,不愧是我的旧部!”

听到赵俊臣的夸奖,姜泉当即是面现兴奋,就连身体都忍不住有些轻颤。

但随后,姜泉似乎想到了什么,犹豫片刻后问道:“赵阁臣,您收集这些家书,可是想要动摇辽东镇的军心士气?但卑职觉得,只怕是效果不大……”

听到姜泉的质疑,赵俊臣并未生气,反而是轻轻一笑,正打算是稍稍解释几句。

但还不等赵俊臣开口,就见到许庆彦跌跌撞撞的跑进了房间,表情有些惊慌的大声喊道:“来了!辽东镇总兵何宇亲自来了,还带着好多边军铁骑!”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