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294章.在握(三)

摄政大明 第1294章.在握(三)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帐内的辽东镇高层武官们举手表决之后,最终结果是……

2:3

史城当然是举手表示支持,因为这项提议对他有利。

甘成犹豫片刻后,大概是考虑到自己与史城、西门盛二人矛盾不深的缘故,也同样举手表示了支持之意。

然而,除了史城与甘成二人之外,李泽荷、徐郃、李世杰三人皆是面无表情、一动不动,完全没有举手的意思。

对于李泽荷而言,他早已是彻底得罪了史城与西门盛二人,很难化解矛盾,可谓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个时候自然是不希望让史城与西门盛二人加入局中;

对于徐郃而言,他认为自己已是胜劵在握,也不愿意看到西门盛这个变数出现;

对于李世杰而言,即使是抛开他与史城之间的个人矛盾,也不希望西门盛这样一个相对强势的人物接任总兵之位;

于是,哪怕是赵俊臣已经把所有利弊关系皆是讲得清清楚楚了,但他们三人依然是表达了反对态度,只顾着考虑个人私利,依然不愿意顾全大局。

事实上,哪怕是表态赞同的甘成与史城二人,这个时候也完全是出于自身私利考虑。

这样一来,反对人数大于赞同人数,赵俊臣的提议也首次遭到了抵制,无法顺利通过。

这也是理所当然、早有预料的事情。

若是这些辽东镇高层武官皆是愿意妥协让步,眼看着山海关吴家这个强大外患逼近,他们早就妥协让步、团结一致了,又何至于像是现在这般争议不休、迟迟无法达成共识,必须要让赵俊臣这个外人站出来主持局面?

若是这些辽东镇高层武官皆是识大体、懂大局,明明是实力占优的辽东镇,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让局势恶化到现在这般地步。

更进一步来讲,若是这些辽东镇高层武官皆是可以抛弃私心、顾全大局,赵俊臣也根本就没有兴风作浪的插手余地,从一开始就不敢招惹辽东镇。

不论是古今中外,每当是遇到大厦将倾、内忧外患之际,各方势力皆是愿意摒弃私利、共度难关的情况终究只是极少数,像是辽东镇这般所有人皆是精算私利、相互扯后腿,眼睁睁看着大厦倾塌、全体同归于尽,才是世间常态。

所以,赵俊臣见到自己的这项提议没能通过,也丝毫没有感到意外,只是心中闪过了一丝讽刺。

*

但表面上,赵俊臣只是面现遗憾,并也没有强求,摇头叹息道:“既然各位并不同意本阁的这项提议,那就跳过此项,直接讲最后一项基本准则。”

说话之际,赵俊臣给史城打了一个眼色,暗示自己还有后手,让史城稍安勿躁。

史城这个时候已经忍耐到了极限,只觉得自己与赵俊臣的这场交易完全是得不偿失,他先是配合赵俊臣控制了何匪等人、夺走了何匪等人的兵权,然后又眼睁睁看着赵俊臣趁机实现了辽饷改革之事,而他自己则是没有实现任何一个目标。

史城原本已经开始考虑掀桌子了,他现在已经与自己的军中拥趸们取得了联系,也有掀桌子的本钱,但当他注意到赵俊臣的眼神示意之后,终于是再次强忍住了心中燥意,决定再等等看赵俊臣还有什么后手。

与此同时,李泽荷则是忍不住插嘴解释道:“赵阁臣,还望您能理解一二,卑职等人并不是刻意与您作对,而是卑职等人还有更多顾虑……”

显然,李泽荷担心自己的反对表态会让自己得罪赵俊臣。

但不等李泽荷说完,赵俊臣已是挥手打断道:“本阁早就说过了,本阁所提议的这五项基本准则,终究只是提议罢了,并不会强求你们同意!本阁只想要减少你们之间的争议,让你们尽快达成共识,若是你们不愿意支持本阁的提议,本阁也不会浪费时间一直纠缠,继续说下一项提议就好……”

再次摇头之后,赵俊臣自顾自的继续说道:“至于本阁所提议的最后一项基本准则,则是‘有能者居之’!辽东镇总兵的人选关系重大,乃是我朝最为重要的边防柱石,如今辽东镇又面临着各种内忧外患,所以绝不能让一个无能之辈窃据此位!

根据以往惯例,每当是辽东镇总兵更替换位之际,总是先由辽东镇内部推举出了具体人选之后,再向朝廷中枢上呈奏疏表明态度,朝廷中枢也大概率会同意辽东镇所推举的人选!但今时不同往日,辽东镇所面临的各项危机皆是极为棘手,所以下一任的辽东镇总兵人选也就极为关键,必须要慎之又慎!”

说到这里,赵俊臣的表情与语气愈发严肃:“所以,本阁认为,辽东镇接下来所推举之人,应该是辽东镇的代任总兵,而不是正式总兵!

代任总兵与正式总兵的权力相同,同样可以指挥辽东镇的全体将士,但辽东镇不必像是从前一般,急着向朝廷禀奏表态、为他争取正式任命,而是要暂且观察一段时间,确认这位代任总兵的能力与手段,是否足以胜任总兵之位。

若是这位代任总兵可以顺利解决辽东镇的各项危机,那自然是最好不过,辽东镇也要向朝廷上呈奏疏、支持他正式接任总兵之位,但若是这位代任总兵无力解决这些危机,则必须要及时换人,另行推举贤能,让有能者居之,否则所有人皆有倾巢之忧!”

*

随着赵俊臣的话声落下,辽东镇的众位高层武官再一次的纷纷面色大变。

很显然,赵俊臣的前一项提议虽然没能通过,但它依然只是一种铺垫罢了,赵俊臣的最后一项提议才是真正的重点!

根据赵俊臣的这项提议,辽东镇接下来所推举之人,只是代任总兵罢了!

若是代任总兵无法解决辽东镇的各项危机,就要立刻换人!

而辽东镇真正的下一任总兵,则是要有能者居之!

辽东镇目前所面临的危机大概有三个,其一是内部士气低迷、军心不稳,其二是山海关吴家的觊觎吞并,其三是抚顺关外建州女真的虎视眈眈!

这三项危机,皆是极为棘手,也皆是不容易过关。

与此同时,赵俊臣刚才已经说过了,辽东镇若是无法团结史城与西门盛二人,就必然是无法解决辽东镇所面临的各项危机,所以就有了前一项“联众减患”的提议。

赵俊臣的说法很有道理,但辽东镇的高层武官们出于私利考虑,已然是否定了赵俊臣的这项提议!

这般情况下,不论是任何人被推举出来,失去了史城与西门盛的支持之后,皆是没有太大把握可以顺利解决辽东镇所面临的各项危机,说不定很快就要被迫退位,只能沦为替死鬼罢了!

这样一来,辽东镇众人所需要考虑的变数也就更多了,皆是面色变幻、目光闪烁,心中急转、不断思索利弊。

究竟要不要支持赵俊臣的这项提议?

对于自己而言,这项提议究竟是好处更多?还是坏处更多?

若是同意了赵俊臣的这项提议,自己究竟还要不要直接下场竞争总兵之位?

还是说,应该是暂时按耐野心,先推选一个替死鬼出来,等到这个替死鬼无法顺利解决各项危机之后,再是伺机而动、寻一个更佳机会竞争上位?

赵俊臣的这项提议,无疑是平添了大量变数,很难在短时间内想清楚利弊关系。

但赵俊臣依然是不给他们更多思索时间,直接说道:“依然是老规矩,少数服从多数,大家举手表决吧。”

听到赵俊臣的催促,徐郃的表情愈发急切,连忙向李泽荷、徐郃、李世杰三人打眼色,示意他们一定不能同意赵俊臣的这项提议。

这个时候,徐郃依然以为李泽荷、甘成二人将会全力支持自己上位,自认为胜劵在握,自然是不愿意答应赵俊臣的这项提议,否则自己只能被推举成为代任总兵,无法一劳永逸的坐稳总兵之位。

然而,李泽荷、徐郃、李世杰三人皆是毫无反应,就好似完全没有察觉到徐郃的暗示。

事实上,李泽荷、徐郃、李世杰三人不仅是没有理会徐郃的暗示,他们稍稍沉默片刻后,还皆是纷纷举起手掌,赞同了赵俊臣的这项提议。

与此同时,史城也同样是举手表示赞同。

最终,唯有徐郃一人没有举手,表示了反对之意。

4:1。

对于这般情况,依然是在赵俊臣的预料之中。

因为事发突然的缘故,李泽荷与甘成二人虽然都想要竞争总兵之位,但他们皆是准备不足,也就是不似徐郃一般自认为胜劵在握,而赵俊臣的这项提议无疑是为他们争取了更多准备时间,让他们可以争取到更多的盟友与支持者,也拥有了更多的转圜余地。

至于李世杰,也同样是因为事发突然的缘故,一直都无法与将门李家取得联络,只能是擅自行动,自然也想要争取更多时间、与将门李家沟通情况。

这样一来,赵俊臣的这项提议虽然是引发了无数变数,但也让他们拥有了更多机会。

于是,在赵俊臣的催促之下,他们来不及考虑更多因素,就皆是表达了支持态度,唯有徐郃一人表态反对,自然是独木难支、面色难看。

举手支持之余,此前一直是暗中争锋的李泽荷与甘成二人相互对视一眼,似乎也趁着这个机会达成了某些默契。

就这样,赵俊臣的最后一项提议再次被通过了。

见到这般表决结果之后,赵俊臣轻轻点头,迈步返回自己的座位坐下,总结道:“本阁所提议的五项基本准则,分别是‘互不相犯’、‘好处均沾’、‘有舍有得’、‘联众减患’、以及‘有能者居之’……除了‘联众减患’这一项之外,另外四项基本准则皆是得到了各位的认同与支持!

接下来,各位就可以继续商议事情了,若是再遇到无法解决的争议,就根据这几项基本准则进行处理,想必是可以帮助你们减少不少僵持时间!”

说完,赵俊臣就闭口不言了,把场合交给了辽东镇众人,让他们继续商议推举之际的各种细节与流程。

但这一次,辽东镇所推举之人,已经不再是辽东镇的正式总兵,而是代理总兵。

不得不说,有了赵俊臣所提出的这几项基本准则作为指导原则之后,辽东镇众人磋商之际果然是减免了大量的争议与僵持,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或者说,因为赵俊臣所提议的这几项基本准则,辽东镇众人这个时候皆已是无心争执了,很快就议定了推举之际的流程与细节。

简而言之,投票将会记名公开,史城与西门盛皆是不可参与其中,也唯有李泽荷、甘成、徐郃、李世杰四人拥有投票推举之权,被推举之人即刻成为代任总兵,拥有辽东镇总兵的一切权力。

与此同时,若是代任总兵迟迟无法解决辽东镇的困局与危机,则是要另择贤能、推举另一人成为代任总兵,但下一次推举之际,具体流程与各项细节还要再次商议。

期间,李泽荷还曾主动表示,希望赵俊臣也可以参与其中、投票表态,帮助辽东镇推选一位合格的代理总兵,显然是想要趁机与赵俊臣进一步拉近关系。

对于李泽荷的这般说法,其余几人也皆是表示赞同,就连史城也没有反对。

然而,赵俊臣则是直接拒绝了辽东镇众人的“善意”。

而赵俊臣之所以是要拒绝参与此事,主要还是担心德庆皇帝的反应。

在所有不知内情的人们看来,赵俊臣这一次巡视辽东地区的经历,何止是处处碰壁?简直就是九死一生!不仅是一度遭到软禁,还受到一场兵变波及,能保住性命周全就已是万幸,根本就没有讨到任何好处,哪怕是机缘巧合之下促成了辽饷改革之事,也主要是因为辽东镇迫于山海关吴家威胁之下的主动表态,最终也是朝廷中枢受益最大。

这般情况下,只要赵俊臣没有直接干涉辽东镇的内务,德庆皇帝对于赵俊臣的猜疑之心也不会加深太多。

但若是赵俊臣直接干涉了下一任辽东镇总兵的推举之事,德庆皇帝就会明白赵俊臣已经开始插手辽东镇兵权了,到时候赵俊臣必然是很快就要狠狠栽一个大跟头,说不定就会再也爬不起来。

所以,对于辽东镇众人的示好之举,赵俊臣自然是要敬谢不敏。

而辽东镇众人见到赵俊臣拒绝之际态度坚决之后,也就没有强求,再加上他们已经议定了各种细节与具体流程,所以很快就开始投票推举。

最终,则是南路防区参将徐郃在“众望所归”之下,“如愿以偿”的被众人推举成为了辽东镇的代任总兵。

然而,见到这般结果之后,徐郃则是丝毫不见喜色,表情极为难看。

与此同时,赵俊臣则是再次开口,道:“恭喜徐参将……不,应该是恭喜徐代总兵!按理说,这个时候应该举办一场盛大仪式,但时间紧迫,吴应熊随时都会登场现身,所以还是免去这个环节,继续商议正事吧!现在,还请徐代总兵坐于上位、出面主持局势,为辽东镇将士们颁布军令!”

随着赵俊臣的话声落下,另外几名辽东镇高层武官也是纷纷起身行礼,齐声道:“还请徐代总兵主持大局、颁布军令,卑职等人必将是惟命是从、全力以赴!”

就这样,在全体拥护之下,徐郃面色苍白的坐在了帐内主位之上。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