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363章.枭雄老去

摄政大明 第1363章.枭雄老去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赵俊臣刚开始确实是被吴三桂的狠辣果断给唬住了,不由是把自己摆在了弱势地位,也不敢彻底得罪吴三桂。

所以,赵俊臣才会主动表态,表示自己将会亲自出面安抚那些受到囚禁的各地流民,以自身信誉作为担保,全力维护吴家的清白声誉,不仅是无偿协助吴家,还押上了自身声誉。

这样一来,若是将来还有人想要质疑此事,则不仅是会与吴家为敌,也相当于是公开质疑了赵俊臣的信誉,必然会引来两大势力的激烈反扑,任谁都要仔细掂量一二。

与此同时,拥有了赵俊臣的担保与作证之后,吴家再稍稍拿出一点银子进行补偿,流民们也不会心存记恨,到时候就连人证也寻不到,这件事情就可以翻篇了,也彻底杜绝了所有隐患。

但赵俊臣之所以是无偿协助吴家,乃是因为他受到了吴三桂的压力与胁迫,终究是不符合赵俊臣的强势性格,也不符合赵俊臣无利不起早的作风,所以赵俊臣很快就回过味了,同时也寻到了一处不易察觉的疑点。

那就是——吴三桂为何会这般重视吴家的声誉风评?甚至是不惜亲手杀害一位嫡孙?

只是因为吴家的良好声誉可以带来各种利益吗?

还是说,在吴三桂这只老狐狸的心中,吴家的良好声誉还拥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若只是出于利益考量,赵俊臣刚才已经仔细推演过了,当吴三桂亲自出手“大义灭亲”之后,就已经堵住了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再加上目前朝廷局势格外复杂,所以德庆皇帝一定不会继续追究吴家的罪责,吴家的实际利益也不会出现任何损失,说不定还会圣卷更重、受到德庆皇帝的嘉奖与安抚。

可以说,今天所发生的事情无论是否曝光,都无法影响吴家之现状。

既然如此,吴三桂为何还要煞费苦心、刻意做戏,逼着赵俊臣亲自出面协助吴家粉饰真相?还一定要完全掩盖吴家之罪行、彻底杜绝将来被翻旧账的风险?

答桉很明显,既然吴三桂完全不必担心吴家之现状,那他必然是在担心吴家之未来了!

再看到吴三桂已是日薄西山的苍老模样,就像是随时都会撒手人寰,赵俊臣也就愈发确认了这一点。

到了吴三桂这般年纪,肯定是要认真考虑身后事的。

吴三桂也知道自己寿数将尽,但他并不放心吴家子弟的能力与心性,也不放心吴家的长远前景,所以才会竭力维持吴家的良好声誉、不折手段的掩盖吴家罪责,极力避免吴家遭受任何非议……

唯有这样,吴家才更有可能兴盛不衰,再等到吴三桂阳寿终结之际,也才可以稍稍安心!

*

赵俊臣想清楚了吴三桂的真实想法之后,也就寻到了吴三桂的最大破绽,自然是要趁势反击。

所以,赵俊臣也不等吴三桂假意推辞,就转头看了一眼吴世平死不瞑目的尸体,突然叹息道:“唉……说起来,世平公子固然是罪不至死,但今天这场风波,也完全是因为他的贪心与失智!

说他贪心,是因为他胆大妄为、利欲熏心,竟是犯下了截拘流民、贩卖人口的罪行;说他失智,则是因为他的能力与心性,完全不足以执行这个作恶计划,简直就是进退失措、破绽百出!”

闻言之后,吴三桂不由是面色一沉、表情阴郁。

赵俊臣则是继续叹息道:“若是本阁没有猜错的话,当本阁乘船抵达山海关的海域之后,山海关守军之所以是故意拖延本阁的登岸时间,囚禁百姓的那条海船之所以是紧急扬帆出海,恐怕皆是出于这位世平公子的授意吧?

但实际上,若是他当时稍多一些胆识、也稍多一些冷静,本阁至始至终都不会发现任何异常,完全可以遮掩行迹,也就不会引发现在这一系列麻烦了……但偏偏,这位世平公子实在是太不冷静了、也太不稳重了,竟是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决定!”

看到吴三桂的表情愈发阴郁,赵俊臣就知道自己的猜测完全没错。

吴世平虽然是一只替罪羊,但他并不无辜,也是这场风波的直接责任人,所以吴三桂才会亲手杀掉他,完全不担心自己的无情手段会引发吴家后辈的记恨与不满。

因为吴世平确实是犯下了大错,这个错误并不是截拘百姓、贩卖人口的罪行,而是他的错误决定让赵俊臣发现了这项罪行。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在赵俊臣的注视之下,吴三桂终于是缓缓点头承认,道:“港口上所发生的那些事情,确实是出自吴世平这个不肖子孙的授意……他当时正在押送百姓们进入海船。”

赵俊臣再次摇头叹息道:“唉,实在是太不应该了!听说吴家一向是家教森严,所有子弟皆是能力出众、文武兼修!但现在看来,这位世平公子并没有学到吴家真传,应变与心智皆是有些不堪!

不过,世平公子的这种情况,也许只是吴家子弟的特例,吴家的其余子弟应该皆是远强于他,就像是同辈的吴世霖,现在已经担任了山海关总兵,他的能力与手段就要……嗯,就要稍强一些。”

说到这里,赵俊臣的表情有些尴尬,又尽力补救道:“不过,蓟辽总督吴应熊的手段与心智皆是不凡,晚辈也是颇为敬佩,他继承了前辈当年的七八分本事,无疑是一位守成之才,唯有胆魄方面不及前辈当年。”

说完,赵俊臣含笑看着吴三桂的老脸,而吴三桂则是面无表情、郁郁不言,双方气势已是反转。

*

赵俊臣的这般说法,表层意思很明显,就是他原本想要夸赞山海关总兵吴世霖几句,但仔细思索之后却又突然发现,相较于吴世平的不堪重用,吴世霖的能力与心智好像也就是稍强一些罢了,并没有任何出众之处,总体而言也就是相同档次,所以就搬出了更高一辈的吴应熊强行夸赞了几句。

但赵俊臣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吴世霖乃为山海关总兵、吴世平则是负责为吴家做一些不能见光的事情,两人的任务与分工皆是极为紧要,必然已是吴家三代子弟之中的佼佼者了,但他们的能力与心智依然是无法胜任工作,这就意味着吴家三代子弟的整体水平并不算高。

而赵俊臣对于吴应熊的评价,也是明褒暗贬,表面上是说吴应熊继承了吴三桂当年的七八分本事,但实际上就是说吴应熊的手段与才智远远不及吴三桂,又说吴应熊是一位守成之才、唯有魄力不及吴三桂,实际意思就是吴应熊最多也就是维持吴家现状罢了,并无能力像是吴三桂一般率领吴家迅速崛起、改换门楣。

总而言之,赵俊臣的这一番话,就是在暗示吴家子弟一代不如一代。

若是横向比较的话,相较于那些只知道混吃等死、骄奢淫逸的寻常勋贵子弟,吴家子弟的能力与心智就已经算是出类拔萃了,但纵向比较的话,吴家子弟也确实是一代不如一代,吴应熊至少还拥有守成的能力,但吴家的三代子弟就完全无法撑起吴家的野心与地位了。

这也是客观规律,像是吴三桂这样的枭雄之姿,原本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绝无可能代代涌现,吴应熊则是亲眼见证了祖辈们的经营不易,自然是懂得天高地厚,所以也是性格稳重、不骄不躁,深谙进退取舍之道,但再看吴世霖、吴世平这一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吴家就是山海关的土皇帝,吴世霖、吴世平等人成长在这般环境之中,自然是认为吴家所拥有的尊贵地位就是理所当然的,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优待也皆是天经地义的,也就失去了敬畏之心,急切想要占据一切渴求之物,完全不清楚代价与风险究竟为何物,所以即便吴家的家教再是如何严格,后代子弟的整体素质也必定是要迅速下滑。

吴三桂很清楚这一点,但他也无法扭转客观规律,只能是暗自担忧不已。

随着吴三桂的年纪越来越大、寿数越来越少,这种担忧也是愈发强烈。

所以吴三桂才会这般重视吴家的声誉风评,因为家族声誉可以护佑吴家后代、让吴家拥有更为长久的兴盛时间,也就拥有更多机会等待下一代雄主的出现。

*

听懂了赵俊臣的暗示之后,吴三桂表情愈发郁郁,沉默许久没有回应。

就这样沉默良久之后,吴三桂抬头看向赵俊臣,勉强笑道:“赵阁臣是想说吴家子弟的能力与心性一代不如一代,直说就是了,老朽也是心中有数,何必是刻意绕弯子?老朽也知道自己的孙儿们不争气,但幸好吴家圣卷不衰,总还能勉强维持。”

赵俊臣则是摇头道:“是啊,但……正所谓君心难测,伴君如伴虎,这种圣卷又能维持多久呢?吴家毕竟是常年驻守山海关,无法常伴陛下身侧,若是有小人总是寻机会挑唆陛下……嗯,以陛下之圣明,必然是不会相信的,但皇位迟早会出现更迭,若是又有小人长期敌视吴家、时不时就给吴家暗中设绊子的话,又哪里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顿了顿后,看吴三桂表情愈发难看,赵俊臣又笑着宽慰道:“不过,前辈也不必忧心,吴家的三代子弟也就是与晚辈年纪相当,欠缺历练也是理所当然,但相信他们迟早都会成长起来的。”

赵俊臣的这一番话,重点其实是“吴家的三代子弟也就是与晚辈年纪相当”这一句。

言下之意是,如果我赵俊臣长期针对吴家的话,等到你吴三桂老死之后,即便是吴应熊还有能力勉强抵挡,但像是吴世霖这种纨绔难道也是我的对手?

所以,吴家最好还是与我赵俊臣搞好关系!

吴三桂自然是听懂了赵俊臣的暗示与威胁。

虽然吴三桂并不看好赵俊臣的长期前景,但万一赵俊臣就是可以权倾朝野几十年呢?

吴三桂毕竟已经老了,他的心中顾忌太多,不敢去赌!

想到这里,吴三桂缓缓从怀中掏出一沓信纸递给了赵俊臣,道:“对了,这里是老朽从兴州境内所搜集的一些消息,赵阁臣应该会感兴趣。”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